【摘 要】
:
目的 评估年龄<2岁幼儿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且年龄<2岁行介入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26例,男13例,女13例.心脏超声显示单发ASD24例,多发ASD 2例.ASD平均为(9.8±0.6)mm(4.8~17.0 mm).术中测肺动脉压平均
【机 构】
:
318000浙江台州市立医院儿内科,200127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200127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年龄<2岁幼儿行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疗效以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且年龄<2岁行介入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26例,男13例,女13例.心脏超声显示单发ASD24例,多发ASD 2例.ASD平均为(9.8±0.6)mm(4.8~17.0 mm).术中测肺动脉压平均值(28.9±1.4) mm Hg(1 mm Hg=0.133 kPa).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术中予弹簧圈封堵成功;合并肺动脉狭窄3例,1例压差为16 mm Hg,无需处理.2例压差分别为50 mm Hg和71 mm Hg,予球囊扩张,压差分别降为22 mm Hg和17 mm Hg.术后轻度残余分流2例,反复腹痛2例,头痛1例,予抗凝治疗后好转.平均随访15个月(6 ~ 24个月),残余分流病例均在随访3个月时消失.结论 在幼儿期行ASD介入治疗安全、可靠,术中根据ASD大小、边缘情况和年龄选择合适封堵器可减少残余分流和瓣膜反流的发生,置入大封堵器时,需积极进行抗凝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医学科中感染菌株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各类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0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株,占42.5%;革兰阳性球菌55株,占27.5%;真菌60株,占30%.革兰阴性杆菌对第2、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
目的 脑水肿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极严重并发症,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的传统药物,但3%高渗盐水作为替代药物已被接受。本研究旨在评估过去10年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脑水肿高渗疗法的改变对患儿病死率有无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来源儿童健康信息系统数据库中41家儿童医院1999到2009年问的出院患儿。对象共确认43107例诊断编码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的患儿(〈19岁),并按
自1993年有学者首次提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作为脓毒症相关蛋白之后,迄今已有2 000多篇关于PCT对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鉴别、监测和预后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见诸报道.儿童检测PCT的临床意义与成人基本相似,但某些情况下,新生儿和儿童也有一些与成人不同的特殊情况。
目的 分析我院眼外伤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儿童眼外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216例(231眼)眼外伤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16例患儿男孩发病率较女孩高.3~6岁组患儿比例最高,占43.98%.受伤类型以眼球穿通伤发生率最高,多为锐器所致,其次为钝挫伤、爆炸伤.结论 眼外伤是造成儿童视力危害的主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危重症患儿循环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救治思路.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例危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患儿的资料,整理其周围循环、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心脏彩超、X线胸片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均经病原学检测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其心脏彩超结果明显异常,左房及左室内径扩大、左心舒缩功能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Th细胞的极化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快速免疫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28例RRTI患儿及26例正常对照组儿童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Th细胞的极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RRTI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的百分含量及CD4+/C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2001 ~ 201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并采用Stata Version 11.0(Stata Corporation;College Station,TX)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0篇,中文文献23篇,英文文献17篇.各危
目的 更新儿童死亡指数2(PediatricIndexofMortality2,PIM2)以用于评估ICU住院患儿死亡风险。设计国际性、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场所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英国收治儿科患者的60家PICU。对象所有于2010年和2011年入住上述ICU,入ICU时年龄〈16岁,且于ICU住院期间死亡或自ICU出院患儿。不包括转到其他ICU的患儿。共53112次患儿入院情况纳入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39例再发HSP患儿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对再发HSP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复发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发情况:研究期间住院的HSP患儿共有275例,其中再发HSP 39例,再发率为14.18%(39/275),
目的 观察并探讨板层型灰质异位症伴癫(痫)发作儿童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板层型灰质异位症的癫(痫)患儿病例资料3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电话随访其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板层型灰质异位症患儿均为女性,均伴有反复癫(痫)发作,并伴有一定程度发育落后或学习困难;影像学均呈典型的“双皮质征”改变;其癫(痫)发作形式复杂,以全面发作或复杂部分性发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