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型煤技术是我油田当前发展洁净燃煤的主要技术之一,其提高锅炉热效率、节能、环保效益显著。为改善锅炉的燃烧情况,弥补其燃烧缺陷,以提高锅炉热效率、节能减排为宗旨,近几年我油田锅炉陆续进行了型煤机安装改造,取得了明显的节煤、减排效果。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存在不足之处。为此我们质量管理小组以“优化型煤机管理,提高锅炉热效率”为题开展攻关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制定目标
合理使用型煤机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6%~10%,而根据2010年2月局节能监测站能耗分析与评价结果,唐河站供暖锅炉正平衡热效率为69.59%,与节能指标76%相比,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小组经过分析、计算、比较,确立了本次小组的活动目标是对型煤机进行优化管理,使锅炉热效率由69.54%提高到73%。
二、制定对策及实施
确定目标后,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从而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以确保对策的有效落实。按照所定对策,小组一一进行了实施。实施一:解决问题“操作人员水平低”。针对岗位员工操作水平不高,进行了型煤机技术原理,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考试验证。实施二:解决问题“型煤辊电机无过载保护装置”。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小组联系厂家对型煤辊电机加装了过载保护装置。实施三:解决问题“给煤量不易调整”。炉排上给煤量主要由拨煤辊、型煤辊、炉排的转速这三个参数来进行控制,三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原有拨煤辊和炉排共用一台电机驱动。采取增加一台电机的方法,使拨煤辊、型煤辊、炉排的转速实现单独控制,有利于给煤量的快速、准确调整。实施四:解决问题“型煤机分层筛条易压弯、折断”。型煤机分层装置工作原理:块、粉煤通过分层筛条进行分离,大于筛条间隙的块煤先落入炉排(第一层),块径30mm以下煤落入型煤辊成型后落入炉排(第二层),即最上层,分层装置实现了燃料层分层结构与型煤结构并存。孔隙率高,容易烧透,灰渣含碳量明显降低,通风均匀性好,能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和风机功率。通过配煤可调整结焦特性,有利于提高炉膛温度,更有效地实现提高热效率,节煤减排。在筛条下加装支撑管可防止块煤压弯筛条,卡进拨煤辊中折断进入炉排。实施五:解决问题“型煤机本体漏风”。型煤机漏风可造成炉膛温度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排烟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热效率,不利于节能和环保。当漏风系数增加0.1时,排烟热损失增加6.57%,相应的锅炉效率就降低0.39%,因此应引起重视。实施六:解决问题“块煤阻塞型煤机进煤闸板”。原理介绍:调节型煤机中进煤闸板的高度来控制进煤量是调整燃烧负荷的重要手段,要求使用的燃煤颗粒度不应超过30mm,煤块或煤矸石颗粒度超过进煤闸板高度时,会造成局部阻塞无法进煤,现象为炉排上出现一条或几条无煤沟槽,影响炉膛燃烧温度,严重时甚至会灭火。解决炉排布煤不匀问题,关键是要对煤中大块煤矸石进行筛选和破碎处理,防止阻塞进煤闸板。小组经过调查、分析,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上煤平台上100mm网格更换为60mm,铲车将煤上到上煤平台上通过60mm网格进行第一次过滤,把大于60mm的煤矸石拣出、破碎处理。二是在振动落煤口钢板下焊接间距为30mm的12钢筋5根,顺传送带前进方向长度600mm处弧度(120°)向外弯出并向下倾斜30°角,在外侧两根钢筋侧边焊接高度为12公分的薄钢板挡煤,这样煤落到与振动落煤钢板一体的弧度钢筋上时,小于钢筋间距30mm的碎煤落入传送带送至煤仓,大于钢筋间距30mm的煤矸石将沿着钢筋弧度振动滑到侧面的翻斗车中,再进行碎化处理。三是效果。用较小成本解决了煤中大块煤矸石不易筛选的问题,对煤块进行筛选、破碎处理后,进煤闸板处进煤通畅,炉排上布煤均匀,燃烧良好。实施七:解决问题“燃煤含水过高”。煤中总水分应保持在合适范围内,过湿型煤时粘连型煤辊不易脱出,阻挡下煤,过干则影响成型率。根据查阅资料和现场测试,我们发现煤中水分应控制在6%~12%之间。简单测试煤中含水率可用手抓煤,用力捏紧后松开,散开的煤占30%左右基本合适,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燃煤含水较高时,可用较干煤掺拌。燃煤含水较低时,可喷淋加湿。
三、效果检查
经过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运用PDCA循环,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了对型煤机的优化管理,通过对局节能监测站《锅炉能耗分析与评价》中热效率测试各项指标的比对,结合锅炉运行实际效果,得到锅炉热效率为73.8%。
四、总结及下步打算
(1)总结。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小组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值,让大家深受鼓舞。此次活动不仅使大家意识到了活动的重要性,还使小组成员通过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了技术水平。(2)下步打算。冬季电煤供应紧张,电力供应缺口较大,不定时拉闸限电将成为一项长期应对措施。除尘、脱硫泵故障率较高,影响了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考虑对工作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重新选型。计划安装新型LSZ型积煤仪,每月对各班组的耗煤量进行累计、对比,在班组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节煤竞赛,奖罚分明,增强司炉人员的责任心。
一、制定目标
合理使用型煤机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6%~10%,而根据2010年2月局节能监测站能耗分析与评价结果,唐河站供暖锅炉正平衡热效率为69.59%,与节能指标76%相比,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小组经过分析、计算、比较,确立了本次小组的活动目标是对型煤机进行优化管理,使锅炉热效率由69.54%提高到73%。
二、制定对策及实施
确定目标后,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从而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以确保对策的有效落实。按照所定对策,小组一一进行了实施。实施一:解决问题“操作人员水平低”。针对岗位员工操作水平不高,进行了型煤机技术原理,操作规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考试验证。实施二:解决问题“型煤辊电机无过载保护装置”。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小组联系厂家对型煤辊电机加装了过载保护装置。实施三:解决问题“给煤量不易调整”。炉排上给煤量主要由拨煤辊、型煤辊、炉排的转速这三个参数来进行控制,三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原有拨煤辊和炉排共用一台电机驱动。采取增加一台电机的方法,使拨煤辊、型煤辊、炉排的转速实现单独控制,有利于给煤量的快速、准确调整。实施四:解决问题“型煤机分层筛条易压弯、折断”。型煤机分层装置工作原理:块、粉煤通过分层筛条进行分离,大于筛条间隙的块煤先落入炉排(第一层),块径30mm以下煤落入型煤辊成型后落入炉排(第二层),即最上层,分层装置实现了燃料层分层结构与型煤结构并存。孔隙率高,容易烧透,灰渣含碳量明显降低,通风均匀性好,能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和风机功率。通过配煤可调整结焦特性,有利于提高炉膛温度,更有效地实现提高热效率,节煤减排。在筛条下加装支撑管可防止块煤压弯筛条,卡进拨煤辊中折断进入炉排。实施五:解决问题“型煤机本体漏风”。型煤机漏风可造成炉膛温度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增大,排烟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热效率,不利于节能和环保。当漏风系数增加0.1时,排烟热损失增加6.57%,相应的锅炉效率就降低0.39%,因此应引起重视。实施六:解决问题“块煤阻塞型煤机进煤闸板”。原理介绍:调节型煤机中进煤闸板的高度来控制进煤量是调整燃烧负荷的重要手段,要求使用的燃煤颗粒度不应超过30mm,煤块或煤矸石颗粒度超过进煤闸板高度时,会造成局部阻塞无法进煤,现象为炉排上出现一条或几条无煤沟槽,影响炉膛燃烧温度,严重时甚至会灭火。解决炉排布煤不匀问题,关键是要对煤中大块煤矸石进行筛选和破碎处理,防止阻塞进煤闸板。小组经过调查、分析,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上煤平台上100mm网格更换为60mm,铲车将煤上到上煤平台上通过60mm网格进行第一次过滤,把大于60mm的煤矸石拣出、破碎处理。二是在振动落煤口钢板下焊接间距为30mm的12钢筋5根,顺传送带前进方向长度600mm处弧度(120°)向外弯出并向下倾斜30°角,在外侧两根钢筋侧边焊接高度为12公分的薄钢板挡煤,这样煤落到与振动落煤钢板一体的弧度钢筋上时,小于钢筋间距30mm的碎煤落入传送带送至煤仓,大于钢筋间距30mm的煤矸石将沿着钢筋弧度振动滑到侧面的翻斗车中,再进行碎化处理。三是效果。用较小成本解决了煤中大块煤矸石不易筛选的问题,对煤块进行筛选、破碎处理后,进煤闸板处进煤通畅,炉排上布煤均匀,燃烧良好。实施七:解决问题“燃煤含水过高”。煤中总水分应保持在合适范围内,过湿型煤时粘连型煤辊不易脱出,阻挡下煤,过干则影响成型率。根据查阅资料和现场测试,我们发现煤中水分应控制在6%~12%之间。简单测试煤中含水率可用手抓煤,用力捏紧后松开,散开的煤占30%左右基本合适,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控制措施:燃煤含水较高时,可用较干煤掺拌。燃煤含水较低时,可喷淋加湿。
三、效果检查
经过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运用PDCA循环,采取有效措施完成了对型煤机的优化管理,通过对局节能监测站《锅炉能耗分析与评价》中热效率测试各项指标的比对,结合锅炉运行实际效果,得到锅炉热效率为73.8%。
四、总结及下步打算
(1)总结。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小组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值,让大家深受鼓舞。此次活动不仅使大家意识到了活动的重要性,还使小组成员通过学习和相互交流提高了技术水平。(2)下步打算。冬季电煤供应紧张,电力供应缺口较大,不定时拉闸限电将成为一项长期应对措施。除尘、脱硫泵故障率较高,影响了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考虑对工作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重新选型。计划安装新型LSZ型积煤仪,每月对各班组的耗煤量进行累计、对比,在班组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节煤竞赛,奖罚分明,增强司炉人员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