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在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征税对象,受到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影响,税收不遵从现象日益严重,已引起多方关注。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税收不遵从现状应该综合考量,应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在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税收制度、政府预算制度等基础上,从新视角的研究出发,得出解决我国企业税收不遵从问题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税收遵从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一、我国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现状
作为一个国家财政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支撑,税收自古至今都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规范的形式,在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宏观层面看,税法的强制性是国家税收征管工作的可靠保障,然而在微观层面,纳税人能及时主动地申报缴纳税款,才是税收征管的最高追求。当税收制度确定的情况下,税收征管效果会对税收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通过税收遵从度展现出来。税收遵从作为税收征管的终极目标,是指无需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纳税人就能够自动申报纳税,履行法定纳税义务的行为,它不仅是降低征税成本的最优途径,同时也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文明“测量仪”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遵循建设服务型机关、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理念,以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度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然而收效甚微,我国企业的税收不遵从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当前依然存在着大量企业不主动申报纳税甚至故意偷逃税款的行为,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这不仅影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尝试,特别是围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我国每年地下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数额巨大,其中,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行为是造成如此大规模税收流失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纳税人群体中,企业纳税人是税收缴纳额最高的群体,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而开展,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尽量少缴税,企业可能出现税收不遵从行为,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税收遵从问题,如企业税收流失严重、纳税遵从度过低、纳税意识淡薄等,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完善优化各项制度,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最大限度保障税收收入,最终提升我国企业税收征管工作整体效能。为打好基础。
二、税收遵从的概念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遵从是一种与心理活动与行为状态都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概念。税收遵从,不难理解,指的是遵从税收各項法律制度。
最早的税收遵从研究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美国税收流失问题时,首次对税收遵从进行研究,而我国则要更晚,直到本世纪初才首次提及税收遵从。而在界定税收遵从时,目前尚未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比较主流的说法分为大小税收遵从观两种,大的税收遵从观点认为,在税务征管中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机关之间相互影响,因此税收遵从也理应从此二者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从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的角度而言,其所应该从事的税收遵从行为主要是及时准确申报以及按时缴纳税款等,以及服从于税务征管部门和行政人员提出的规定和要求。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机关其需要从事的税收遵从行为则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代表国家对纳税人进行税款征收、对纳税人违法行为进行税务处罚,使得国家税收收入能够按时精准地筹集。而小的税收遵从观点,则认为税收遵从应该仅仅包含纳税义务人的遵从,而征税人的遵从并不包含在内。
纳税人的行为决策,是税收遵从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对是否符合税收遵从行为进行判断时,还需要运用到相关的税收知识,主要的判断标准是,观察纳税人义务人的一切行为是否符合税收法律法规意图和精神。
三、基于企业角度的改进措施
税收往往涉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并决定着一国的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税收征管属于强制性工作,政府依托国家公权力对纳税义务人进行强制性征税,并把征得的税收用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购买,造福民生。我国90%的税费是由企业纳税人缴纳的,剩下的10%才由个人缴纳。这和我国当前实行的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征管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企业是主要的纳税义务人,而各级税务机关则是征税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攫取自身利益,而税务机关则是代表国家进行合法征税,因此在税务征管过程中,二者不同的最终目标,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
作为纳税义务人,企业还需要承担依法纳税时发生的隐形的税收遵从成本。有关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都还不多。甚至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名词的实际含义都还不为多数人所知。按照桑得福的考证,甚至还有很多人将它和执法成本混为一谈。根据西方专家的说法,所谓的税收遵从成本即由于进行纳税事项,纳税人需要承担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花费的金钱等。很明显,纳税人由于需要承担税收遵从成本,导致自身利益的减少,尤其在高昂的税收遵从成本下,纳税义务人会出现明显的当期收益降低,而其需要承担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又进一步使得纳税人的收益降低。
由于税收不遵从行为主体应该是纳税人,因此最终的落脚点还要回到企业自身。征税制度策略的制定应该是建立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基础上。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中提到了“岁晏输税,以奉粢盛”,北宋文豪苏轼的诗中提到了“门户更努力,先期毕租税”,这也说明赋税意识是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税收遵从意识方面还比较匮乏,因而要从企业自身入手,大力培养企业的税收遵从意识,努力寻找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良策。
1、积极获取政府财税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扶持,公布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中国经济在短短三十多年发展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包括企业的注册登记、中间的发展环节,同时也包括企业的融资上市,只要申报得当,都可以获得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 不少创业者和企业家只知道企业必须向政府无条件缴纳大笔的税费,却不知道政府也会反过来给企业发放补贴“红包”,实际上,从企业类型上看,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政府补贴;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无论是在企业的初创期,还是企业的成长期、成熟期,甚至是企业的衰退期,都有政府补贴;从企业的经营环节看,无论是生产性企业的研发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还是服务型企业的服务咨询环节、宣传推广环节、品牌塑造环节,也都有政府补贴,因此,企业要多关注政府信息、多上政府网站、多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对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政策里的财政资金项目、扶持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掌握,将会大大利于企业发展。
2、加强税企双方沟通协调
财政收入职能是税收的主要职能体现,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而经济调控职能则是它另一主要职能体现。为了促进国家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实施了税收方面的差别待遇措施,并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自由裁量权掌握在税务机关手中,由于不同地域存在差异,因此税收征管方式也各不相同。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税企座谈、公共媒介等形式,建立一条比较通畅的沟通渠道,要在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方向上的一致,特别是在如何处理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上获得税务机关的许可。
3、聘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税务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依法纳税,合理避税,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对税务知识的合理利用也会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会计人员掌握纳税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高薪聘请一个专业财务官,好的财务官往往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熟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合法的范围内为企业合理避税、帮企业赚钱。专业的财务官既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赚钱,又会借助资本运作在金融市场为企业找钱,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光.大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的若干探讨——基于提高税收遵从度视角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86-89.
【2】蔡昌.稅收筹划的操作空间与实战方法[J].财会学习,2012(06):46-51.
【3】颜博超.“营改增”后中小企业税务筹划浅议[J].商,2016(28):207+190.
作者简介:刁永芳,女,汉族,籍贯天津,1990年5月出生,曾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学士,毕业后于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从事会计工作。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对会计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关键词】:税收遵从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一、我国企业税收遵从行为现状
作为一个国家财政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支撑,税收自古至今都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规范的形式,在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宏观层面看,税法的强制性是国家税收征管工作的可靠保障,然而在微观层面,纳税人能及时主动地申报缴纳税款,才是税收征管的最高追求。当税收制度确定的情况下,税收征管效果会对税收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通过税收遵从度展现出来。税收遵从作为税收征管的终极目标,是指无需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纳税人就能够自动申报纳税,履行法定纳税义务的行为,它不仅是降低征税成本的最优途径,同时也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文明“测量仪”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机关遵循建设服务型机关、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改善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理念,以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度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然而收效甚微,我国企业的税收不遵从行为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当前依然存在着大量企业不主动申报纳税甚至故意偷逃税款的行为,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这不仅影响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尝试,特别是围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我国每年地下和公开经济中税收流失数额巨大,其中,纳税人的税收不遵从行为是造成如此大规模税收流失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纳税人群体中,企业纳税人是税收缴纳额最高的群体,作为营利性组织,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而开展,为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尽量少缴税,企业可能出现税收不遵从行为,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着严重的税收遵从问题,如企业税收流失严重、纳税遵从度过低、纳税意识淡薄等,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完善优化各项制度,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企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税收遵从成本,最大限度保障税收收入,最终提升我国企业税收征管工作整体效能。为打好基础。
二、税收遵从的概念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遵从是一种与心理活动与行为状态都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概念。税收遵从,不难理解,指的是遵从税收各項法律制度。
最早的税收遵从研究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美国税收流失问题时,首次对税收遵从进行研究,而我国则要更晚,直到本世纪初才首次提及税收遵从。而在界定税收遵从时,目前尚未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比较主流的说法分为大小税收遵从观两种,大的税收遵从观点认为,在税务征管中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机关之间相互影响,因此税收遵从也理应从此二者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从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的角度而言,其所应该从事的税收遵从行为主要是及时准确申报以及按时缴纳税款等,以及服从于税务征管部门和行政人员提出的规定和要求。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机关其需要从事的税收遵从行为则是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代表国家对纳税人进行税款征收、对纳税人违法行为进行税务处罚,使得国家税收收入能够按时精准地筹集。而小的税收遵从观点,则认为税收遵从应该仅仅包含纳税义务人的遵从,而征税人的遵从并不包含在内。
纳税人的行为决策,是税收遵从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对是否符合税收遵从行为进行判断时,还需要运用到相关的税收知识,主要的判断标准是,观察纳税人义务人的一切行为是否符合税收法律法规意图和精神。
三、基于企业角度的改进措施
税收往往涉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和谐,并决定着一国的经济是否可以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税收征管属于强制性工作,政府依托国家公权力对纳税义务人进行强制性征税,并把征得的税收用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购买,造福民生。我国90%的税费是由企业纳税人缴纳的,剩下的10%才由个人缴纳。这和我国当前实行的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征管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企业是主要的纳税义务人,而各级税务机关则是征税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限度攫取自身利益,而税务机关则是代表国家进行合法征税,因此在税务征管过程中,二者不同的最终目标,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矛盾。
作为纳税义务人,企业还需要承担依法纳税时发生的隐形的税收遵从成本。有关税收遵从成本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都还不多。甚至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名词的实际含义都还不为多数人所知。按照桑得福的考证,甚至还有很多人将它和执法成本混为一谈。根据西方专家的说法,所谓的税收遵从成本即由于进行纳税事项,纳税人需要承担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花费的金钱等。很明显,纳税人由于需要承担税收遵从成本,导致自身利益的减少,尤其在高昂的税收遵从成本下,纳税义务人会出现明显的当期收益降低,而其需要承担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又进一步使得纳税人的收益降低。
由于税收不遵从行为主体应该是纳税人,因此最终的落脚点还要回到企业自身。征税制度策略的制定应该是建立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基础上。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诗中提到了“岁晏输税,以奉粢盛”,北宋文豪苏轼的诗中提到了“门户更努力,先期毕租税”,这也说明赋税意识是从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但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税收遵从意识方面还比较匮乏,因而要从企业自身入手,大力培养企业的税收遵从意识,努力寻找降低税收遵从成本的良策。
1、积极获取政府财税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企业的扶持,公布了一系列财税政策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对中国经济在短短三十多年发展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包括企业的注册登记、中间的发展环节,同时也包括企业的融资上市,只要申报得当,都可以获得政府的财税政策支持。 不少创业者和企业家只知道企业必须向政府无条件缴纳大笔的税费,却不知道政府也会反过来给企业发放补贴“红包”,实际上,从企业类型上看,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政府补贴;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看,无论是在企业的初创期,还是企业的成长期、成熟期,甚至是企业的衰退期,都有政府补贴;从企业的经营环节看,无论是生产性企业的研发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还是服务型企业的服务咨询环节、宣传推广环节、品牌塑造环节,也都有政府补贴,因此,企业要多关注政府信息、多上政府网站、多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对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政策里的财政资金项目、扶持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了解掌握,将会大大利于企业发展。
2、加强税企双方沟通协调
财政收入职能是税收的主要职能体现,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而经济调控职能则是它另一主要职能体现。为了促进国家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实施了税收方面的差别待遇措施,并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自由裁量权掌握在税务机关手中,由于不同地域存在差异,因此税收征管方式也各不相同。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税企座谈、公共媒介等形式,建立一条比较通畅的沟通渠道,要在对税收法律法规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方向上的一致,特别是在如何处理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上获得税务机关的许可。
3、聘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
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税务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依法纳税,合理避税,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对税务知识的合理利用也会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会计人员掌握纳税知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高薪聘请一个专业财务官,好的财务官往往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熟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合法的范围内为企业合理避税、帮企业赚钱。专业的财务官既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赚钱,又会借助资本运作在金融市场为企业找钱,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光.大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的若干探讨——基于提高税收遵从度视角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86-89.
【2】蔡昌.稅收筹划的操作空间与实战方法[J].财会学习,2012(06):46-51.
【3】颜博超.“营改增”后中小企业税务筹划浅议[J].商,2016(28):207+190.
作者简介:刁永芳,女,汉族,籍贯天津,1990年5月出生,曾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学士,毕业后于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从事会计工作。现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对会计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