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绿色经济成为新宠,大家把“绿色经济”的概念炒得很热,但是对它的理解却比较肤浅。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就此对记者作了深入阐述。
  
  第一个问题,绿色经济的发展要从人类历史和新的文明角度来看,绿色经济不是一个突然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必然。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原始社会,人是敬畏自然的。所以出现了对太阳、火、月亮等自然事物的崇拜。农业社会,人是顺应自然,靠天吃饭。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征服自然。
  但是我们要记得,1886年恩格斯就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卡尔森写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联合国在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我认为是技术的环保主义。首先要发展,其次要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发展。经过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几百年的工业文明后,我们要进入知识社会。知识社会又会孵化、实现新的文明。这种文明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因为这种背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概念被提出来。不要把绿色经济看成是一个时髦的名词,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个问题,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因为人类看到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威胁。
  大家可以看到疾病的流行、动物的灭绝、灾害的频发、农作物的减产,更为严重的是,它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印度有一万多个岛屿,如果海平面上升,将有2000个岛屿消失,美丽的马尔代夫的陆地离海平面只有1.2米。
  世界各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形成共识的原因是因为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根据专家测定,要把温度控制在上升两度之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就要控制在450PPM以下。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我国也在发展绿色经济,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叫低碳经济,而叫绿色经济?我认为,绿色经济的概念,它包括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等等。它和低碳经济不矛盾,但是从概念上更广泛。
  从低碳经济来看,它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要四管齐下:第一要发展不排放二氧化碳的产业;第二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第三,要利用二氧化碳;第四,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封存。
  但是,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的。煤炭占70%,化学能源占20%。这种情况下,我国公布,2012年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要提高到15%。我们就必须发展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单位GDP消耗能源量是下降的,但是总量是在增长的。
  达沃斯上有人对我说,你们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你们高兴吗?我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原来是英国第一,接下来美国第一,苏联第一,日本第一,我国第一,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进入工业文明后期后会发展可替代钢材的材料,可能将来印度就是第一。当前我们确实遇到了发展和能源高消耗的矛盾,但重要的是要节约能源。
  
  第三个问题,绿色财富的创造要靠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只能分配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
  第一,我们要创造绿色财富一定要在实体经济上下功夫。
  第二,我们讲创造财富是全社会的财富,不是个人的财富。有人说,我可以通过炒股赚钱,怎么能说虚拟经济不能创造财富。你赚的钱是别人赔的钱,所以只是一个分配问题。真正要创造社会财富还是要靠实体经济。
  首先,要用绿色的手段来创造财富。就是说,我们不能靠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方式来创造财富,要注意环境的代价。
  我国GDP连续几年呈现两位数增长,2005年我们研究发现,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损失占了GDP的13%以上。一方面高速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也把环境的债务丢给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其次,要发展绿色的产业来创造财富。比如新能源,狭义上包括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广义上还可以包括水能和核能,甚至还可以包括洁净煤技术。能源是繁荣经济的粮食,金融是经济的血液。
  然而,根据地质学专家的分析,石油、天然气、煤炭将在30年、60年、120年达到产出高峰,之后就会下降,化石能源终会枯竭。
  人类的第四次革命会以新能源为契机。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近三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去年,我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居世界之首。我们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新能源发展计划。水能现在每年是1.9亿千瓦,到2020年是3亿千瓦;核能现在是1000万千瓦,2020年会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风能现在是2000万千瓦,2020年我发展到1亿千瓦以上。
  发展新能源,我们有很大机遇,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炒作。我们在技术上还比较落后,比如风能,70%的资源都在浅海地区,这个地区要发电需要5兆瓦到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而我国现在只能制造1.5兆瓦到2.0兆瓦的发电机。
  新能源不是一句话,要做艰苦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做好。
  最后,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金融手段支持。国家政策、政府采购、货币政策等要向绿色经济倾斜。
  
  第四个问题,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创造绿色财富。
  对于发达国家,国际规定了硬性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硬性规定,这就允许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指标。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CDM机制对我们是很大机遇,但一方面我们还没有发展好自己的市场。一吨二氧化碳我们卖出去大概是9欧元,在欧洲市场可以卖到12~15欧元,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碳交易中介机构,没有碳交易市场。
  此外,《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转移技术,帮助我们实现减排,现在还没有实现,我们需要发展自主创新的清洁技术。
  我们要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世界银行估计,到2012年碳金融市场的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美元,欧洲相关机构估计是1500亿欧元。国际市场已经有期货等金融产品,我们还很落后。
  我们想创造绿色财富,就要站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高度来认识,结合国家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的重点。
其他文献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18岁的保定高新区走过产业化蝶之路,不仅风电、光电产业在这里风光无限,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大腕”,节电、输变电、储电等产业也孵化而出,渐成气候!
期刊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年12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产权结构混乱、经营行为短期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科学技术含量低、资金用途不合理、诚信文化缺失等问题,使得银行出于审慎经营原则,不愿承担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带来的风险。  2010年,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将会面临怎
期刊
“在当前所处的后危机时代,针对遭受本轮危机重创的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对它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进行脱胎换骨式地改善和优化,彻底破除大型央企、国企和中小企业之间实际上存在的双轨制待遇问题。如何化‘危’为‘机’,最佳途径就是抢占全球重新洗牌的良机,赋予我国中小企业轻装上阵的活力,疏通它们获取宝贵发展资金的源泉,让它们大力创新,整体崛起。”    人物档案:  李国魂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高级经济
期刊
发展低碳经济,能源约束是内在要求,应对气候变化是外部压力,金融危机是催化剂。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制度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化石能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少的经济发展道路。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例;降低工业能耗,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加大低碳技术研发、低碳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制度创新,转变
期刊
到哥本哈根讲童话故事  30多年前的哥本哈根   一个只能管自己一个人的羞怯的男人啊   因为胸中的气候美丽风趣得装不下   给我们留下的168篇童话     130多年后,也就是09年12月啊  100多个本国度最有权势的男人和女人   胸中装满了人民的欲火和怒气   来到哥本哈根的城下  讨论起了这个世界气候的可怕变化     100多个全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和女人啊  100多支最豪华的签字笔
期刊
采访徐明,你能听到一连串“危言耸听”的观点:“北极通航真有可能”;“地球在哭泣,只是我们听不到”;“发展低碳经济,更要提倡低碳社会,首先从我们的餐桌做起”;“好几个低碳城市退出来了,为什么,原来低碳好听不好用”;“不是中国能耗比日本高多少倍,是中国能耗的分母——GDP小,把日本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它的单位GDP碳排放量肯定高”;“应对气候变化,最现实的问题是适应”;“我们的风能中央掏钱,地方政府再
期刊
徐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马超德,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淡水项目主任,博士。    长江流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经济带。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日益突出: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蓝藻暴发”、旱涝等灾害性事件频发以及长江源区的冰川退缩、冻土消融和土地沙漠化加剧等。因此长江流域
期刊
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4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如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在“产业立国”的新历史阶段,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也面临新的选
期刊
今后“7+1”代表的不仅仅是1家科研机构和7家企业,有可能是“70+1”、“700+1”……    市场之困    “在联合体成立之前,一项植酸酶技术的转让十分困难。第一次转让出去花了3~4年的时间,当时受让方看到了这项技术的广阔市场。由于市场环境和一家企业单独作战等因素,直接导致了产业化失败。”“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以下简“联合体”)秘书长罗发洪说。  一项植酸酶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
期刊
随着全球人口与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能源的粗放使用,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滥用。  哥本哈根会议的落幕,“低碳”便成了一种时尚,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网络”、“低碳社区”等,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  有人预言,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将迎来第四次浪潮,即低碳化浪潮。低碳经济,不仅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更已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