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文教学,叶老一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可以说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精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最终“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实质就是要学生具有独立的作文能力,当然不限于此,窃以为,其深层次的含义还要求学生形成作文自改能力。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作文基本上是由教师批改,然后念几篇范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点,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套,去照搬,缺乏个性化的思考,没有个性化的体验,失去个性化的表达,作文已变成一种僵化了的与生命个性毫不相干的东西,最终,很多作文就像一个工厂加工出来的一样。叶老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导”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教学应当提倡并重视学生自改,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很有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摒弃“一次性”作文的错误观念,写作不是“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写完就不管了,这种功利化应对考试的写作思路是不正确的。要想学会写作,须懂得作文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需要千锤百炼,像古人吟诗作赋一样反复“推敲”。
刘国正先生指出,“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让大家听的明白、真切、动听,才算尽到了写作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文章老手也很少能一次完成,初学者更是这样。作文起草后必须认真修改。”诚然,好的文章大多时候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能定稿。
其次,明确自改意义所在。作文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基于自身生命体验之后的表达,是作者生活历炼的展示。自己的作文,很显然只有自己最熟悉,只有作者才最有发言权,而教师作为读者很难做出全面的评断。
当前,很多作文大赛中的作文存在指导痕迹过浓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写作语言不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一个学生,说出来的话像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难免给人过于“成熟”之嫌。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经历的事,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和真实的思想。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绝不能“揠苗助长”。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改,这是新课程背景下一个久而弥新的话题。新课标指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一、方法指导
自改,第一步要看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没有错误,这是最基本的修改。
说到培养学生深层次的自改能力,要引导学生从理清文脉出发。文脉是作者思路的反映,思路清晰,文脉自然顺畅。学习自改,首先要学习整理文脉,面对自己的作文,通读一遍,看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没有表述清楚,中心思想是怎么表述的,先讲的是什么,次讲的是什么,最后讲的是什么,这些层次之间是否节节相续,丝丝入扣,有没有疏漏。
理清文脉之后,接下来就是推敲词语了。推敲词语,必须结合语境。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辨别词语的好与差,是毫无意义的。汉字的表达是极其丰富的,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看看自己的表达是不是合乎语境,有没有把意思说清楚。
二、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通常有学生问:“老师,我作文怎么只得了这点分,我觉得写的蛮好啊。”普遍的做法就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指出问题在哪里。笔者尝试了一个看似简单效果却不错的做法,告诉学生“过一个星期后,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再仔细读一遍。过两个星期后,再细读一遍。然后写出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交流。”之所以如此,还是基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理念。学生在初次写某篇作文时,受时间、思绪、心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自己写得很好,但实际上并不是最佳的。过一段时间再看,可能就会发现当时写作的一些问题,写出自己的想法;再过一段时间再看,再写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旁敲侧击
学生要在习作中培养自改的能力,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学生很难发现自己作文里的毛病,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在经过学生自悟自得后,教师再行批改,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在需修改处做上记号,写上教师的提示,多用启发性语言,然后发给学生自改。这主要是基于心理学上“跳起来摘桃子”的原理,让学生知道哪里有问题,但又不明确告诉他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潜移默化
笔者在教学中做过如下尝试,即提供给学生与其作文类似主题或者类似材料的名家文章,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文章和名家的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自己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写出自己的想法。如,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稻草香》,回忆小时候在农村的幸福生活,写出了稻草留给自己童年的幸福回忆。詹文格有篇散文《温软的稻草》,通过写稻草,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阳光气息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我让学生去读这篇散文,然后思考哪里是自己可以借鉴的。在这种对比阅读中,学生自会发现写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
五、方式多样
除了自主修改外,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互评互改的方式。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同学之间往往会暗暗较劲、争强好胜。把自己的作文给别人批改,如果写得好,受到同学的表扬,会更加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若是写得不好,自己也会觉得尴尬,下次便会努力写好。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对自己的缺点则认识不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开展互评,或同桌互评,或自由组合小组互评,或集体点评某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分析文章写得怎么样?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 哪些地方没有表达清楚?哪些语言用的不恰当?怎么改?这里有一个原则,即评价别人的作文必须要写出自己的理由,不能信口开河,最后经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动脑筋的是学生,他们品尝到了亲自修改文章的甘苦以及方法,收益往往非常大。当然还要注意的是,学生自改后,教师必须要给予评价,哪里改的好,哪里还可以再作修改,哪里被忽视了等等,这是一个再次引导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经过自改训练,学生会逐渐加深对谋篇布局的认识,增强对字词句的敏感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逐渐形成自改能力,并养成自改的习惯,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者通联:湖北襄樊五中新校区]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作文基本上是由教师批改,然后念几篇范文,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点,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套,去照搬,缺乏个性化的思考,没有个性化的体验,失去个性化的表达,作文已变成一种僵化了的与生命个性毫不相干的东西,最终,很多作文就像一个工厂加工出来的一样。叶老认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导”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教学应当提倡并重视学生自改,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这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是很有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摒弃“一次性”作文的错误观念,写作不是“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写完就不管了,这种功利化应对考试的写作思路是不正确的。要想学会写作,须懂得作文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需要千锤百炼,像古人吟诗作赋一样反复“推敲”。
刘国正先生指出,“写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让大家听的明白、真切、动听,才算尽到了写作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是文章老手也很少能一次完成,初学者更是这样。作文起草后必须认真修改。”诚然,好的文章大多时候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才能定稿。
其次,明确自改意义所在。作文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基于自身生命体验之后的表达,是作者生活历炼的展示。自己的作文,很显然只有自己最熟悉,只有作者才最有发言权,而教师作为读者很难做出全面的评断。
当前,很多作文大赛中的作文存在指导痕迹过浓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写作语言不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一个学生,说出来的话像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难免给人过于“成熟”之嫌。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经历的事,写出真人、真事、真情和真实的思想。教师只是一个“引路者”,绝不能“揠苗助长”。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改,这是新课程背景下一个久而弥新的话题。新课标指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一、方法指导
自改,第一步要看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没有错误,这是最基本的修改。
说到培养学生深层次的自改能力,要引导学生从理清文脉出发。文脉是作者思路的反映,思路清晰,文脉自然顺畅。学习自改,首先要学习整理文脉,面对自己的作文,通读一遍,看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没有表述清楚,中心思想是怎么表述的,先讲的是什么,次讲的是什么,最后讲的是什么,这些层次之间是否节节相续,丝丝入扣,有没有疏漏。
理清文脉之后,接下来就是推敲词语了。推敲词语,必须结合语境。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辨别词语的好与差,是毫无意义的。汉字的表达是极其丰富的,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看看自己的表达是不是合乎语境,有没有把意思说清楚。
二、自悟自得
在教学中,通常有学生问:“老师,我作文怎么只得了这点分,我觉得写的蛮好啊。”普遍的做法就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指出问题在哪里。笔者尝试了一个看似简单效果却不错的做法,告诉学生“过一个星期后,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再仔细读一遍。过两个星期后,再细读一遍。然后写出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交流。”之所以如此,还是基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理念。学生在初次写某篇作文时,受时间、思绪、心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自己写得很好,但实际上并不是最佳的。过一段时间再看,可能就会发现当时写作的一些问题,写出自己的想法;再过一段时间再看,再写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三、旁敲侧击
学生要在习作中培养自改的能力,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学生很难发现自己作文里的毛病,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在经过学生自悟自得后,教师再行批改,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在需修改处做上记号,写上教师的提示,多用启发性语言,然后发给学生自改。这主要是基于心理学上“跳起来摘桃子”的原理,让学生知道哪里有问题,但又不明确告诉他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潜移默化
笔者在教学中做过如下尝试,即提供给学生与其作文类似主题或者类似材料的名家文章,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文章和名家的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自己哪些地方存在不足,写出自己的想法。如,有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稻草香》,回忆小时候在农村的幸福生活,写出了稻草留给自己童年的幸福回忆。詹文格有篇散文《温软的稻草》,通过写稻草,描绘了充满着土地与阳光气息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简单、朴素和农人的自然朴实。我让学生去读这篇散文,然后思考哪里是自己可以借鉴的。在这种对比阅读中,学生自会发现写作中需要提高的地方。
五、方式多样
除了自主修改外,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互评互改的方式。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同学之间往往会暗暗较劲、争强好胜。把自己的作文给别人批改,如果写得好,受到同学的表扬,会更加激发自己的写作兴趣;若是写得不好,自己也会觉得尴尬,下次便会努力写好。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对自己的缺点则认识不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开展互评,或同桌互评,或自由组合小组互评,或集体点评某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分析文章写得怎么样?好的方面在哪里?差的方面在哪里? 哪些地方没有表达清楚?哪些语言用的不恰当?怎么改?这里有一个原则,即评价别人的作文必须要写出自己的理由,不能信口开河,最后经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自改,动脑筋的是学生,他们品尝到了亲自修改文章的甘苦以及方法,收益往往非常大。当然还要注意的是,学生自改后,教师必须要给予评价,哪里改的好,哪里还可以再作修改,哪里被忽视了等等,这是一个再次引导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经过自改训练,学生会逐渐加深对谋篇布局的认识,增强对字词句的敏感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逐渐形成自改能力,并养成自改的习惯,最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作者通联:湖北襄樊五中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