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学课程结构也有了不同的改变,如何高效地运用数学课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紧扣教材,以新课程课标作为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加强直观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学,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要求
高效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紧扣大纲,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和认知的教案
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课本。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认清每节课的重、难点,才能在教学中松弛有度。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数学的灵活性原则,多角度思考,全方位探究,创设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符合学生的教案,追求高效的数学课堂。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要求教师充分备好课,没有准备的课堂是凌乱无序的课堂,学生的效率必将很低,学案的设计重点是教学过程,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认知与思维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课堂充分利用性的教案,死搬硬套书本,或者套用别人旧知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高效的数学方案是推进高效课堂的基础与前提。
二、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导师与催化剂,兴趣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这种情感和意志的良好结合无疑对数学有着推动作用,初中的学生还处在认知水平逐步上升的阶段,他们对抽象的东西还不能灵活掌握,所以上数学课会觉得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我们刻不容缓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教学中的一点小体会。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黄金分割比”时,我准备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符合黄金分割比的物体,如,埃及金字塔、艾菲尔铁塔黄金矩形和三角形以及模特的完美身材,投影这些图片,要求学生感知美在哪里?学生看到这些东西都很兴奋,连平时沉闷的学生都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经过对黄金分割初步的图片感官,引出本课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深刻记入脑海,而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良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设置数学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差异,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我先让一二两组学生画出y=3x 2与y=3x-5的图象,另外三、四两组画出y=3x 2与y=-1/3x-3的图象,问这两组直线都有交点吗?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吗?当他们比对自己的图形时很奇怪,第一组似乎平行,一个交点都没有,第二组有一个交点,好像是垂直的,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也就提上来了,这时候我再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分析,学生自然也就理解透彻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归纳两直线符合平行与垂直的k和b的条件,下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也就能灵活运用了。
3.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計了两边有公共部分的方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在多媒体上展示学生找茬环节,让学生针对找茬不同部分比对,哪个才是正确的解法,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提升上来,你一句我一句探讨两种解法的差异,找出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让平时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都说出个所以然,我顺势提问: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帮老师归纳吗?在教学的过程中继续让学生到黑板前解题,下面的学生继续找茬,本课获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
三、巧用数学模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新课程强调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数学模型方法是数学解题中借用数学模型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采用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教师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与拓展,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投入课堂,这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更是开阔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灵活性,寻找最好的数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之,创建高效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学高效是课程改革成败与否,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只有树立新课程的基本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新昌初级中学)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要求
高效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紧扣大纲,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和认知的教案
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和课本。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认清每节课的重、难点,才能在教学中松弛有度。数学教师应善于利用数学的灵活性原则,多角度思考,全方位探究,创设自己的教学风格,设计符合学生的教案,追求高效的数学课堂。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要求教师充分备好课,没有准备的课堂是凌乱无序的课堂,学生的效率必将很低,学案的设计重点是教学过程,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认知与思维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课堂充分利用性的教案,死搬硬套书本,或者套用别人旧知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高效的数学方案是推进高效课堂的基础与前提。
二、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导师与催化剂,兴趣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这种情感和意志的良好结合无疑对数学有着推动作用,初中的学生还处在认知水平逐步上升的阶段,他们对抽象的东西还不能灵活掌握,所以上数学课会觉得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我们刻不容缓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教学中的一点小体会。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黄金分割比”时,我准备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符合黄金分割比的物体,如,埃及金字塔、艾菲尔铁塔黄金矩形和三角形以及模特的完美身材,投影这些图片,要求学生感知美在哪里?学生看到这些东西都很兴奋,连平时沉闷的学生都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经过对黄金分割初步的图片感官,引出本课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深刻记入脑海,而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良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设置数学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差异,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时,我先让一二两组学生画出y=3x 2与y=3x-5的图象,另外三、四两组画出y=3x 2与y=-1/3x-3的图象,问这两组直线都有交点吗?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吗?当他们比对自己的图形时很奇怪,第一组似乎平行,一个交点都没有,第二组有一个交点,好像是垂直的,他们的兴趣自然而然也就提上来了,这时候我再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分析,学生自然也就理解透彻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归纳两直线符合平行与垂直的k和b的条件,下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也就能灵活运用了。
3.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设計了两边有公共部分的方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在多媒体上展示学生找茬环节,让学生针对找茬不同部分比对,哪个才是正确的解法,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提升上来,你一句我一句探讨两种解法的差异,找出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让平时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都说出个所以然,我顺势提问:因式分解法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你能帮老师归纳吗?在教学的过程中继续让学生到黑板前解题,下面的学生继续找茬,本课获得了积极良好的效果。
三、巧用数学模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新课程强调从实际生活出发,在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数学模型方法是数学解题中借用数学模型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运用数学模型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采用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教师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与拓展,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投入课堂,这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更是开阔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活动。作为数学教师,应立足于数学活动的有效性、灵活性,寻找最好的数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总之,创建高效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教学高效是课程改革成败与否,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只有树立新课程的基本意识,遵循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新昌初级中学)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