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集合在一起,就即将要实施的相同课程,各自发表其独特的教学见解,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以形成共识的一种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智慧开发活动。
集体备课的初衷是集教师智慧,备最精彩的课程。许多学校也曾尝试过集体备课,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许多盲点和误区。教师们将教案变成了“拿来教案”,为了追求所谓统一,直接从网络上下载名师教案,不深思,不修改,不研究,不探讨,不切合本班学生实际,不反思。集体备课的教案俨然成了一种摆设,甚而教师们宁愿回到过去,自己“抄”教案,至少在“抄”的过程中还会思考一下这节课怎么上,哪些地方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比拿来主义有点实效。
从本学期开始,为了减轻教师“抄”教案的负担,更是为了提高课堂实效和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六年级组率先开始实验实行集体备课活动。鉴于以往集体备课的不了了之,学校应对集体备课的弊端严格制定了相关制度,从方案制定、过程实施到评价检查,力求扬长避短,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虽然只实验了短短的两个月,但优势显而易见。
优势1:个人自备强教师自身备课功底
提倡集体备课并不是摈弃传统的个人自备,相反,精彩的集体教案必须以个人自备为前提。因此,学校要求在集体备课时,严格执行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反思复备的基本程序。个人自备还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达到“五有”要求: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通过深刻的自备,教师心中有底,才会在下一步的集体研讨中有目标、有说头、有学头。
优势2: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利教师优势互补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我们都设有主备人。集体备课前首先由主备人说出自己对新课的看法、教法、重点难点,其他教师各抒己见,讨论补充。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有些重点知识的处理,有些难题的讲解通过组内同仁的讨论会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有切身体验: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多次快速计算3.14×1、4、9、16…等的结果,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在集体备课中,另一位教师提出,这些数值确实有用,但是在解决有关题目时计算量还是过大,不够方便,她根据多年经验尝试让学生熟算∏值,如:6.28=2∏, 28.26=9∏等,碰到求大圆周长(面积)是小圆的几倍等填空、选择题时学生不必代入3.14,直接约分,而且对将要学习的比的知识、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圆柱、圆锥的知识都减轻了计算量。简单的转化了一下思维,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正是一举多得。
优势3:跟踪听试讲课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形成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更合理,對练习题目的设计更精妙,学生更易接受、易掌握。为了验证这样的教案是否真的可以提高课堂实效,学校组织开展了“青蓝工程”,配合集体备课,让骨干教师听,青年教师讲,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优势4:课后交流促教师教的风格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时形成的统一教案,并不是完美的终极教案,在跟踪听课之后,授课教师就本课说课,其他参与教师评课,讨论成功与失误,寻找哪些方法、思路、练习题目、活动形式更适合自己的班级,进而在自己的班级实践,教师们结合自身风格和班级学生的独特之处,创造性地加以设计、补充、改造,在统一教案的基础上,形成生动活泼的个案。统一教案并不代表整齐划一,上课上的一模一样,紧抓重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才是集体备课需要的结果。
优势5:反思复备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集体备课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一节相对完整的课,但这不代表这节课很完美,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对前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复备,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合理运用集体备课,能够为教师提供快速、准确、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为教师高效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是教师贯彻实施新课标的良好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武器。
集体备课的初衷是集教师智慧,备最精彩的课程。许多学校也曾尝试过集体备课,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了许多盲点和误区。教师们将教案变成了“拿来教案”,为了追求所谓统一,直接从网络上下载名师教案,不深思,不修改,不研究,不探讨,不切合本班学生实际,不反思。集体备课的教案俨然成了一种摆设,甚而教师们宁愿回到过去,自己“抄”教案,至少在“抄”的过程中还会思考一下这节课怎么上,哪些地方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比拿来主义有点实效。
从本学期开始,为了减轻教师“抄”教案的负担,更是为了提高课堂实效和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六年级组率先开始实验实行集体备课活动。鉴于以往集体备课的不了了之,学校应对集体备课的弊端严格制定了相关制度,从方案制定、过程实施到评价检查,力求扬长避短,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虽然只实验了短短的两个月,但优势显而易见。
优势1:个人自备强教师自身备课功底
提倡集体备课并不是摈弃传统的个人自备,相反,精彩的集体教案必须以个人自备为前提。因此,学校要求在集体备课时,严格执行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课后交流,反思复备的基本程序。个人自备还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达到“五有”要求:脑中有“纲”,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通过深刻的自备,教师心中有底,才会在下一步的集体研讨中有目标、有说头、有学头。
优势2: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利教师优势互补
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我们都设有主备人。集体备课前首先由主备人说出自己对新课的看法、教法、重点难点,其他教师各抒己见,讨论补充。同事们进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有些重点知识的处理,有些难题的讲解通过组内同仁的讨论会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就有切身体验: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多次快速计算3.14×1、4、9、16…等的结果,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在集体备课中,另一位教师提出,这些数值确实有用,但是在解决有关题目时计算量还是过大,不够方便,她根据多年经验尝试让学生熟算∏值,如:6.28=2∏, 28.26=9∏等,碰到求大圆周长(面积)是小圆的几倍等填空、选择题时学生不必代入3.14,直接约分,而且对将要学习的比的知识、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圆柱、圆锥的知识都减轻了计算量。简单的转化了一下思维,可以解决这么多问题,正是一举多得。
优势3:跟踪听试讲课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
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形成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对重点难点的处理更合理,對练习题目的设计更精妙,学生更易接受、易掌握。为了验证这样的教案是否真的可以提高课堂实效,学校组织开展了“青蓝工程”,配合集体备课,让骨干教师听,青年教师讲,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优势4:课后交流促教师教的风格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时形成的统一教案,并不是完美的终极教案,在跟踪听课之后,授课教师就本课说课,其他参与教师评课,讨论成功与失误,寻找哪些方法、思路、练习题目、活动形式更适合自己的班级,进而在自己的班级实践,教师们结合自身风格和班级学生的独特之处,创造性地加以设计、补充、改造,在统一教案的基础上,形成生动活泼的个案。统一教案并不代表整齐划一,上课上的一模一样,紧抓重点,各有特色,百花齐放才是集体备课需要的结果。
优势5:反思复备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集体备课已经帮助我们完成了一节相对完整的课,但这不代表这节课很完美,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对前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复备,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合理运用集体备课,能够为教师提供快速、准确、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全面发展,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为教师高效教学提供有力的保证,是教师贯彻实施新课标的良好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