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教学疑难, 活跃课堂气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融洽交流,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淡化应试的痕迹,增强教学艺术。当然,应掌握设疑的原则和把握设疑的方法,因时因地运用,勿弄巧成拙,合时合地合情地设疑,能让设疑在教学课堂中绽放美丽和光彩。
  关键词: 教学设疑 课堂气氛 课堂效果
  课堂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使用设疑的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设疑的时机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开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可能自始至终集中,这时,教师就要巧设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学贵于思,思起于疑。每堂课在导入新课时,巧妙地设置问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一节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好奇心最强的时段。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老师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设置悬疑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疑及思,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活动当中。导入新课设疑要注意两点:(1)设问要明了,开门见山。要让学生在新课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思考方向,避免因设问冗长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新课导入。(2)设问要新颖,出乎意料。新颖的设疑,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轻松自如地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问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一、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结构矛盾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平铺直叙的讲解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但设疑过多又会使学生过分紧张。因此,课堂设疑应放在学生认识矛盾的焦点上,教材的重点、难点往往是教学的焦点,此处设疑,不仅可使学生拓宽思路,而且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突破认知结构矛盾。这时设疑要把握如下两点:(1)循序渐进,设疑要有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2)有的放矢,设疑要紧扣重点,不要树敌过多,以免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例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设疑:“狐狸用什么办法骗到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思维和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了后,会想些什么?”这样,教师通过层层设疑,既能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易出错处设疑,增强是非分辨能力
  要善于在学生易出错处设“陷阱”,让学生“跌跤”,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并使课堂活跃起来。易出错处设疑,要注意以下两点:(1)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地设置“陷阱”,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2)要注意时机,设置“陷阱”要恰当,寻求学生的思维最佳突破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抛砖引玉,抓住文中“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引导学生思考:那蔺相如到底是靠什么能耐?从而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结尾处设疑,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说书常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手法,让听众产生许多猜想,接着往下听。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一节好课不是上完就结束了,而是为下节做好铺垫。在结尾处,如果教师能根据知识体系,承上启下提出新的问题,就能使新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同时,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课堂结尾处设疑,要注意以下问题:(1)一般难度要大点,不必要求学生立即回答,他们下课后会思考、讨论或者看书,正好为下节课做好了准备;(2)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只为少数人设置。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沉闷、严肃的课堂气氛容易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摈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营造健康有序、开放高效、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流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促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铸就学生自由、独立、主动探索的心态。教师应适时地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和见解,发表创见,标新立异。对积极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表扬或表彰。
  著名学者黄宗羲指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平台。教师着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平常”处设疑,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的真实思维方式得以暴露,让学生自己去补充、修正、完善认知结构。总之,教师要时刻鼓励学生敢“标新立异”,指导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其创新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如果课堂充满着始于设疑、生疑,终于解疑、释疑,那么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逐渐形成的。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主观阅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因此,在阅读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探索问题,读出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摘 要: “导学案”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思考和开展其他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导学案”在编写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 导学案 语文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音乐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特色,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感受与鉴赏音乐的同时,使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提高,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音乐的美。  关键词: 兴趣 音乐教学 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中,应把音乐教学放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位置。音乐教师要重视音乐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渠道,不论教坛上提出什么新课题,启发式仍然是值得提倡和坚持的。启发式的实质在于,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导”的作用不容置疑,而“导”自然涉及“问”。如何“导”?怎样“问”?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这便是笔者在此与同行们切磋的话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导”的前提,精心设计问题是“导”的关键。  教师课前应有哪些考虑?怎样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不仅有助于初中生情感的发育,培养高尚的情操,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开展情感教学,既是加强教育的发展目的,又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积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用情感教育彰显初中语文的人文特色,以情教人,以情感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感
摘 要: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这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创新和尝试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摘 要:双创教育在高校中的深入发展,已经开始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专业课程需要着眼于双创教育的需求和价值,对教学活动展开创新。对于会计教育而言,在双创视角下就还存在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这需要及时创新优化,提高会计教育的有效性。本文由此切入,首先分析会计教育在双创视角下表现出的教学问题,然后提出创新教学的可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教育;双创;教学问题;创新策略  双创指的是“大众创业,万
摘 要: 阅读可以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当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上,小学生便会很有表情地、流利地阅读,做到这一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如何指导小学生达到课外阅读量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教学思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国古代文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深有感触地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让
概述影视高技术的发展与未来〔美国〕M.艾默里张立慧汪小红译【编者按】1996年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电影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一次“96国际电脑技术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讨(演示)会”。会上有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注重培养语文创新能力,提高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调动、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技巧,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动性 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