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地方,你可能听说过、向往过,却永远无缘企及;有些地方,当你驻足在它的土地上时,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那年卡塔尔、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的中东之行,从初踏上时的紧张到后来的迷恋和不舍,这个多文化、多民族激烈碰撞的地区给予我的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玫瑰色的石头宫殿佩特拉
到达佩特拉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车窗外满眼都是繁如明星的灿烂的灯光。那灯光高低错落地镶嵌在夜色中,山城佩特拉就完全由灯光勾勒出了它那美丽的轮廓,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走下大巴的一刻,我几乎被寒冷击倒。赶紧提着行李走进CROWNE PLAZA HOTEL舒适的房间洗漱一番。当我往手上涂润肤油时,拧开瓶盖的一刹那,本只有半瓶的润肤油一下子喷涌出来。以我在国内高原地区的旅行经验,我想这里一定是有些海拔高度的。果然,我们的导游阿蒙告诉我,佩特拉有着1700米左右的海拔。难怪这里会有些寒冷;难怪瓶子里的润肤油会涨溢出来。
第二天的朝阳从窗帘的缝隙里挤进了房间,刺向我的床头,忽然觉得这阳光的颜色有些异样,那是一种带有暖红色调的彩妆似的柔和的光线。由于到达佩特拉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便不知窗外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致。循着朝阳的引导线,我“呼”地一声拉开了窗帘……
那一刻,我的视线被窗外暖红色的石头山崖牢牢地攫住,忽然想起了来之前看到的资料中对佩特拉的形容——玫瑰之城。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奈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到了现在的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开始兴建佩特拉。
“佩特拉”在阿拉伯语中是“被开凿的岩石”的意思。因为这座城的全部建筑都是在两边山崖的岩石峭壁上由人工开凿出来的,而它与叙利亚帕尔米拉等由石头堆砌起来的遗迹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了。
在佩特拉遗址公园的大门口,我们拿到了门票和一张登记游客资料的表格,在我的记忆里,这还是头一次进公园时被要求填表。在21JD(约旦货币)+8JD的门票里面,还含有可以骑行400米的马费,但是小费则是要另外付的,通常是3美元。
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我们行进在1812年英籍瑞士人、探险旅行家约翰·贝克哈特的足迹上,身边不时有身着长身白衣的贝都因人牵着马匹前来拉客。他们笑容可掬,热情而不失文雅。我不禁赞叹:连牵马的都那么有风度啊!
有的人已经坐上了那“帅马夫”的坐骑,而我则想用双脚亲近这片土地,觉得只有这种零距离接触才能体现旅行的真正意义,何况对于这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胜迹,又何妨来他个“肌肤之亲”。
这是一条起源于2600年前的古老商道。
沿着河床走了半公里的样子,身上已经沾上了不少飞驰而过的马匹带起来的沙地浮尘,太阳也高高地悬在了头顶上,幸亏带了矿泉水,我才不至于早早地成了“木乃伊”。
前方突然出现的峭壁挡住了去路,我不得不抬起头来,这时我看到了著名的西克地峡,这是佩特拉古城唯一的入口。两边的峭壁高入云天,只给这条道路留了一条窄小的缝隙,最窄的地方甚至感觉到一侧的石壁已经压到另一侧石壁之上,连形成一线天的地方都似乎不是最窄的。所以,当时此处城门紧固,只需少数士兵把守即可。这是一条沙岩上的巨大裂缝,在陡峭的悬崖夹缝之间蜿蜒一公里。西克地峡的峡底两侧岩壁上顺山势蜿蜒爬行着引水的石渠,石渠的水槽还完好地存在着。遥想当年,这长长的水槽不知使多少人免遭干渴之难。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克地峡,水源便是主宰战争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还在为那鬼斧神工的水槽感叹时,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浅色衣服上笼罩着一层暖红的色罩。再仔细看周围上下的石头,那真是怎样的一种绚丽呀,我张大嘴巴东张西望时,一定像个呆子。西克地峡的岩石映得整个空气仿佛都是红色的了,那是一种艳而不妖的红,高贵得就像一片红玫瑰,怪不得这里被称为“玫瑰峡谷”。
骑马的行程在进入西克地峡前就已经结束,接下来的行程是由马车来进行,整个峡谷中便时常响起“的的”的马蹄声。有人说这个峡谷没人的时候有点恐怖,而我却恰恰觉得在整个峡谷安静下来后,有一种进入时间隧道、回到那金戈铁马时代的感觉。那时时响起的马蹄声,仿若是千军万马兵临城下,再现当时的圣战之况。
还没从西克地峡的媚惑中醒过神来,1公里多的峡地已经走尽,当看到两峡的缝隙间出现的那玫瑰红色的宫殿——哈滋尼宝库时,我差点被晃得晕过去。
那是佩特拉最壮观的遗迹,是古代最宏伟的遗迹之一,完全由山壁实心的岩块雕刻而成。那场景会使初来者进入一种似乎不真实的幻境,当你发现这座玫瑰之城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你眼前时,那几乎使你窒息的哽咽才会缓过劲来。
哈滋尼屹立在玫瑰色的山崖下的石壁前,这座佩特拉古城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好的石凿建筑据传说是奈巴特王国的“藏宝阁”,中间的石柱顶着的瓮状物据说是藏宝的盒子。后人对这藏宝之处有着太多的幻想,于是就使得这所谓的“藏宝阁”上多了许多的枪眼。
从玫瑰城哈滋尼这里开始,马车便不再前行,高大的骆驼承担着后边行程中沙地跋涉的运输任务。
佩特拉曾经是古国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特有的建筑,如阶梯剧场、广场、公共浴室等。
从哈滋尼宫殿沿着一条宽阔的沙石路向西北方向走去,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陵墓群,还有露天的古罗马剧场。剧场背靠山崖,有34层阶梯式石凿的7000多个座位。
沿着剧场再往西北走,就是曾经无比辉煌的古罗马大道了,那斑驳的石板路依然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罗马人占领这里后,在石板路两边立起了两排石柱,还建造了石头的拱门。从拱门前行不远,就是一座巨大的石窟宫殿遗址“女儿宫”,据说是奈巴特国王为埃及法老的一位爱哭的公主所建。“女儿宫”的残墙至今依然耸立在这遭遇过多次地震的土地上,历千年而不倒。由此我想到了很多中国的古建,那些土木结构的中式建筑可经历百年的风雨,但比起这些石头结构的建筑来还是显得孱弱得多了,圆明园在经历那场浩劫之后,留下来的就是那些可以经得起历史琢磨的石头建筑了。
一路上有很多做生意的当地游牧民贝多因人,他们可以说是佩特拉的原住民,由于开发和保护这座古城,他们被迁居出了古城的领地。所以,政府让他们在这里做些小生意和牵马、牵骆驼拉客来谋生,算是对他们的补偿。
在古城中观看当地特有的工艺品——现场手工制作沙画也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几只碗中装着各色沙子,手艺人往一个小玻璃瓶中依次灌进不同颜色的沙子,然后只靠一只小细棍子就勾勒出沙漠驼铃等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图案。
一路上我坚持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走了下来,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灰姑娘”。
Tips
交通:
卡塔尔航空公司有航班前往,但需在多哈转机,北京到多哈飞行时间约9个半小时,多哈到安曼约3小时。
安曼的出租车0.15JD起步,0.1JD/100米(约合每公里12元人民币)。
多哈比北京晚5个小时,约旦比北京晚6小时。
住宿:
佩特拉:CROWNE PLAZA RESORT四星级
安曼:CHAM PALACE HOTEL四星级(实际上是五星级的设施)。
这里的酒店大多没有开水,想腐败一点就自己带电热水壶。
气候:
约旦的气候非常干燥, 7~9月的气温高达45℃,冬天天气不好的日子居多,一年降4~5次雪。南部有舒适的避寒胜地,但是旅行以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太阳下山之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毛衣和外套是不可或缺的衣物;若到沙漠地带旅行,太阳眼镜、帽子、长袖衬衫也是必需品。欲参观遗迹,要穿适合步行的靴子。在颜色上,约旦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一些禁忌在约旦必须遵守,因此忌黄色,认为黄色象征死亡。
货币:
Jordan Dinar(简称JD)1DJ=1.5US$,在约旦购物也可以直接用美元。
签证:
落地签证。
小费:
搬运1件行李,旅客需付200Fils,在餐厅需付10%的服务费。计程车司机不必给小费。
饮食:
约旦人早餐常吃“焖蚕豆”、干酪、乳酸酪等。中、晚餐主要吃蔬菜、水果、约旦名菜“曼沙夫”、开胃小吃“迈兹”等。
咖啡是约旦人的主要饮料。
酒店的自助餐中常有腌制的橄榄,吃的时候再浇上橄榄油,味道微酸、稍苦,但因为是特色食品,所以还是应该尝尝的。
用大块鸡肉做的手抓饭也很不错,但是要配上爽口的饮品,否则有点油腻。
特产:
死海海泥、海盐、挂毯、陶器、银质首饰、橄榄木、镍边的传统制品,还有阿拉伯人头上戴的亚卡鲁布料、Gotal的发圈和装在玻璃瓶中的沙画(在佩特拉公园外买会比现场制作便宜1/3左右,携带时要小心,很容易碰碎)。
叙利亚是橄榄油的故乡,也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的建设和文化,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古国遗迹:山顶上耸立着牢不可破的城堡宫殿;古老的小镇上仍在使用古语的教堂和修道院;金碧辉煌的清真寺;沙漠绿洲帕尔米拉……无不展现着它卓越的文明史。
叙利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叉路口,通往叙利亚的旅途就是通往时间的旅途。
我们从叙利亚南部进入到这个国家,从边境走了2个多小时到达布斯拉古城;再从布斯拉歌剧院经过2小时的车程达到了大马士革。
辉煌的倭玛亚大清真寺
倭玛亚清真寺是大马士革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古城的中心,是大马士革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其建筑上的独特性、装饰上的奢华程度,倭玛亚清真寺在伊斯兰建筑界拥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当我们茶足饭饱赶到倭玛亚清真寺时,已经是天色朦胧了。一大群来自伊朗、黎巴嫩的妇女坐在倭玛亚清真寺的高墙外,等待着下一次礼拜的到来。穆斯林每天从早到晚会进行五次祷告,阿訇们的唱经声准时从各清真寺宣礼塔传向每一个角落。
按照穆斯林的规定,女人进入清真寺时要穿长袍,不能露出头发。所以,我们在进去之前,被告知必须到门卫室领灰色的袍子穿。
在大门口脱了鞋,找了个僻静地方将其放下,才开始对着这个露天的由20道石柱拱门顶起来的长廊围绕着的超大的院内广场发起愣来。迎面墙壁上淡金色背景的绘画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繁复细致的花纹,流光溢彩的金色,我不得不提前把富丽堂皇这个词用在这。由于伊斯兰教不崇尚偶像崇拜,所以所有的清真寺装饰都没有具象的图案,代之的是几何图形。广场的大理石地面磨得锃亮,光可鉴人,穿着白袜子踩上去也没有一点灰尘。庭院四周的门廊上也有与墙壁一样颜色的花纹装饰,层层叠叠。走廊的墙壁上用金砂、石块和贝壳镶嵌的巨幅壁画,描绘出倭马亚时代大马士革的繁荣景象。因为倭玛亚清真寺的前身是一个教堂,因此无论是外侧走廊还是内侧窗饰,都可以见到彩色的玻璃。
在清真寺的庭院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寺庙的三个尖塔,它们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我正奇怪怎么看不到做祷告的人时,发现人们在嘹亮的拜唤声中蜂拥前行,进入了大殿。大殿内铺满了红棕色的地毯,房顶很高,里面由大理石石柱起支撑作用,横向的两排柱子把进深划分为三层。大厅四壁和圆柱上雕刻着精致花纹,厅顶垂挂着一盏偌大的水晶吊灯。
我们正好赶上礼拜时间,殿内的穆斯林们全部在做礼拜,十分虔诚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我一直抬着头仰望着,一不小心,我的长袍的帽子掉了下来,导游赶紧帮我戴上,生怕别人看见似的。穿着长袍行动有些不便,更麻烦之处就是还要自己提着鞋子。而且,大殿靠墙一面属于男人们朝拜的地方是不允许女人去的。
天色已黑,我们漫步在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小巷中,感受着这个老城的市井生活,有时感觉就是在北京的胡同中散步似的;偶尔从身边会有一只小狗经过,还有不少孩子嬉笑打闹着……一派祥和景象。
在马卢拉村听基督古语的祈祷
我们在大马士革感受了教浓烈的伊斯兰教气氛,但要想感受叙利亚的另一种宗教——基督教的气氛,就要到距首都大马士革东北约60公里的马卢拉村。
离开空气中弥漫着安拉的诵经声的大马士革只有几十公里,景致就大不一样了。前些天里看多了石头和戈壁,一看到山区丛丛的新绿竟有些感动。路边的松树据说是很受政府重视的。由于是沙地种树,水源很少,政府就经常用车拉来清水浇树。这树,也真够“腐败”的了。
叙利亚著名的基督教村庄马卢拉村坐落在卡勒蒙山区,位于东黎巴嫩山的东部山下。
在圣塞耳日教堂我们被允许不开闪光灯拍照,这是对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最大的关照。古老的阿拉米语祈福使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客瞬时感受到了神圣和庄严。
别看地方不算大,马卢拉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这里曾属霍姆斯王朝,从阿拉米时代到罗马时代和拜占廷时代,这个小村在传播宗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基督教主教府曾设于此地。这里不仅基督教教堂、修道院随处可见,还流传着许多传说。
从教堂出来后,我们徒步走进了这里的古老传说中。
村中有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一线天”,即两山之间一条近百米的狭窄通道。传说公元1世纪,圣保罗的女弟子塔克拉为逃避她的异教徒父亲及随从的追杀,逃到马卢拉村,遇到高山挡路,她祈祷于山前,山即裂开,形成一条狭窄通道,使她安全脱险。此后,她在这个僻静的山口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并隐居于此。她死后,人们把她葬在其居室的石洞穴里,泉水从山顶的岩缝滴到墓旁的水池内。马卢拉人将塔克拉视为保护神,把水池内的泉水当做圣水。
马卢拉村的居民,绝大多数今天仍然可以讲早已在世界其他地方失传的阿拉米语,也可称其为“古基督语”。目前只有马卢拉及附近的两个小村保持使用这种古老的语种。这种山村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结果就是有效地保护了这种语言。
马卢拉村的另一处胜迹马尔·萨尔基斯修道院,位于1622米的山顶处,是一座建于公元四世纪的拜占廷式建筑。其外表朴实简单,院内珍藏着许多绚丽多彩的古代画像和雕塑。修道院居高临下,马卢拉村全貌尽收眼底。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一一朝觐这几座教堂和修道院,我想这样也好,距离产生美,给下次来留一个念想。
“沙漠新娘”里的“骆驼祥子”
看到落日的地方是当地人称为泰德穆尔、西方人称为帕尔米拉的地方。原来,一觉醒来已经置身于沙漠戈壁了。
帕尔米拉在叙利亚被称为“沙漠新娘”,如果说大马士革是叙利亚城市里的明珠,那么帕尔米拉就是叙利亚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是一座真正的沙漠绿洲城市,因为盛产椰枣,后被来到此的罗马人称为“帕尔米拉”,就是“椰枣林”的意思。公元前2、3世纪,它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沟通欧亚商道的枢纽。
放眼望去,傍晚的帕尔米拉遗址笼罩在一片红橙黄绿色的彩灯之中,就像一个大剧场,也像是一个海市蜃楼。
晚上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巨大的帐篷中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
几位当地人在帐篷门口敲着鼓迎接我们,帐篷内一对老年夫妇带着小孙女正在烙薄饼,略带糊味的麦香刺激着我的食欲。我们盘腿坐在小桌子前,吃着类似新疆风味的羊肉手抓饭,两位年轻的阿拉伯女子为我们跳起了热舞,不过并不是我们期待的真正的肚皮舞,她们的裙子长及脚面,只有两条胳膊露在外面,动作倒是扭腰摆臀的肚皮舞动作。
穿行在帕尔米拉的400多根华表般的石柱中间,我有些彷徨,突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如蚁般渺小,在历史中所有的人不过都是一粒尘沙,所有的追求与梦想都将被时间淹没。
都说中东的男人很多情,从纪伯伦的《泪与笑》中我便感觉到了一些。多情的纪伯伦使我对这个有着“沙姆”这样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的国家有了无数浪漫的幻想。
那戴着素色头巾的阿拉伯女人长长的睫毛下忽闪的大眼睛竟然让我这个女性也想入非非,何况是时常想探究那长袍里的秘密的男人们。
当我身处在帕尔米拉古城的废墟中时,才真真切切体验到被称作“沙漠新娘”的帕尔米拉浪漫的魔力。
在帕尔米拉古集市遗迹1000多米的大道上,我寻找着昔日的辉煌,身边不时有骆驼的蹄声飘过,坐在驼峰中间的美女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历史神圣的凄凉;又有一驾空驼踱到身边时,我听到了一声亲切的召唤——
“请吧,请坐我的骆驼”,“不了,谢谢,我要自己走过这历史……,“我不要你的钱的,请吧”。怎么可能,我心想,做的是生意,岂有免费的午餐,何必这样巧语……真的,请相信我,你的相机一定很沉,走路很累的”。我不再和他对话,自顾自地透过取景器对着石柱端详。一米范围内始终有着一匹骆驼的喘息声和驼缰绳与那雪白的皮毛轻轻的摩擦声……
他在坚持着,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等待,也没有像其他的牵驼人那样不厌其烦地在游客耳边唧唧呱呱地絮叨。静静的,他每在我的目光扫过他时便会做一个十分绅士的请我骑他的骆驼的手势。我一次次地对他摇头,他便一次次地等待着我的目光再次掠过他。当我微笑着再次回绝他时,他就把右手放在胸前,表示着他的真诚。我们就这样几乎穿过了整个帕尔米拉大街,在到达集市尽头那著名的四组石柱时,我的眼睛望向远处的石柱群,他不失时机地又做了“请”的手势,我不得不被他的执著打动。
那匹可爱的骆驼的前腿弯了下去,继而整个身子趴在地上,那高度刚好使我的腿可以迈上它的两个驼峰之间。他坐在了我的前面,我的双手只有他的腰间的位置可以放,那样也多少会给我一些安全感。骆驼起来时感觉自己瞬时高了起来,观看历史的视线上升了两米。
他开始给我讲述这些石柱的故事,当说到丝绸之路时,他的情绪明显兴奋起来,他强调着说:“那是来自中国的……”我的神经在他的讲述中逐渐放松,这时他竟话题一转问到了我的年龄,我也卖了个关子让他猜猜,他说“我看20岁……”要是个中国人这样说我一定觉得这是在损我,不过我知道在他的眼里,像我这样可以到处逛的女人,年龄一定不会太大。
远处的人群在我眼里逐渐变小,同行者的面目也逐渐要看不清了,我要求返回去,而他却并不理会,还一再说有时间的、有时间的……我有些紧张起来,不知他会不会把我带出人们的视线。于是,我用了“必须”这个词。
他晃晃头,耸耸肩,拉转缰绳使骆驼掉了头,“OK,听你的”,说得很无奈。
我不想再坐他的骆驼了,想在低一点的角度再看看这些石柱。他对着骆驼吆喝了一声,一蹁腿下了骆驼,然后动作有些夸张地把我也抱下了骆驼。我要付钱给他,他竟有些不高兴似地连说“不要,对你是免费的,我喜欢你,真的,真的……”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那些牵骆驼的都在拼命地拉客,拼命地侃价呢。难道真有这不认钱的“祥子”?
队友在招呼我到帕尔米拉集市中的剧场去看看,我便向他伸出右手说:“我得走了,谢谢!”在我们握手的一瞬,他右手顺势轻拉了我一下,我知道在这里拥抱和一左一右地互相亲吻两下脸颊是对好友的礼遇,于是也来了个入乡随俗。他问我几时离开帕尔米拉,我说我们是前一天晚上来到这里的,马上就要离开了。他好像很失望地歪了一下头,眼神里有一丝黯然被我捕捉到了。“我很喜欢你,真的,确实的……我不相信这么快就可以喜欢上一个素不相识的远方游客,对他的“倾诉”,我简直觉得有点可笑。我向他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剧场。
待20分钟后我们一群人从剧场出来时,等候在这里的“祥子”们便又乱哄哄地拉开了客,其中有几个还努力地向我叫喊着。他也正拉着他的骆驼在门口候着,我以为他会向其他有可能成为他的顾客的人推荐他的坐骑,可没想到他不但不去拉别的客,还怒气冲冲地对那几个向我吆喝的“祥子”呵斥似的。那几个人便不再冲我招揽,对着我露出诡异的笑容。
他拉起了他的骆驼,对我说离大门口还远,要送我到那里。我没有再坐上那多情的骆驼,而他却始终放弃拉别的活的机会跟着我。沉默在那四组石柱前打破,他说想跟我合个影。
在他那拿着相机的同胞手指按动快门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耳朵边多了一股温热的气息……
他没有向我要照片的意思,我不明白这合影的举动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为了那一吻?
他没有再跟我走到大门口,但我感到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我背后注视着,当我走到几百米之外的帕尔米拉凯旋门,转身迈上沙姆旅游公司大巴的台阶时,我看到了远处那四组石柱前有一个牵着骆驼的雕像……
Tips
交通:
从约旦到叙利亚走陆路,安曼市区到叙利亚边界约2~3小时车程。
叙利亚出租车1.5美元/公里,折合约75叙利亚镑(约合每公里12元人民币)。
住宿:
大马士革:CROWNE PLAZA RESORT五星级
埃卜拉沙姆宫:叙利亚最大的五星级酒店
帕尔米拉沙姆宫:五星级酒店
气候:
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四季分明,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
货币:
1叙利亚镑=100皮阿斯特;1美元=52叙利亚镑。
在叙利亚购物也可以直接用美元,但大多数店家还是收叙利亚镑。
可接受以下信用卡:American Express,Visa Card, Master Card, Diners Club Car, Eurocard。在各大酒店和主要城市都设有兑换点。特殊旅行兑换汇率也已执行,因此酒店的兑换汇率与其他兑换中心所执行的汇率相同,略会上下浮动。
备注:在叙利亚,所有酒店和兑换点都不接受旅行支票。
签证:
叙利亚签证,人民币75元/人。
小费:
在餐厅需付10%的服务费。计程车司机不必给小费。
入境要求:
对于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和团体来说,在抵达叙利亚任何港口时只要出示护照,即可获得一份一个月的入境签证,在向护照和移民办公室提交申请后,该签证可延期。
对于大多数国家游客(包括个人和两人以上的团体)而言,在抵达叙利亚机场或边境时,向叙利亚旅游服务机构“沙姆旅游酒店集团”提供详细的护照材料,就可免费获得一份入境签证。护照材料须在旅客抵达之前由叙利亚旅游局盖章方可生效。
护照在抵达叙利亚日期后6个月内有效,不得带有去往以色列或其他带有以色列印章的边境地点的入境签证,包括Araba边境、Sheikh Hussein边境、Rafah边境和Taba边境。
对入境者携带外国货币没有任何限制,但是,离境时带走的外国货币总额不得超过入境时的数额。
购物:
在倭玛亚大清真寺集贸市场有许多以叙利亚古代工业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大马士革丝绸锦缎、木工雕刻、吹玻璃、手工染制衣物和布料、黄铜硬币、镶嵌珍珠和彩色木块的艺术品,刺绣、铜雕、手工真丝地毯、金银器皿等。
美食:
为叙利亚赢得世界级美食中心美誉的是著名的叙利亚甜饼,尤其是kinaafa(磨碎的小麦和山羊干酪用果汁烹制而成)和baklava(果仁和蜂蜜制作的薄饼,配以玫瑰香水或柑橘花边)。此外,gh’raybeh,一种浅色、松软带有黄油的小甜饼,口感和味觉均属上佳,外观呈梨形,并带有开心果或巴旦杏仁条状装饰。
shish kebab或mashawie是叙利亚的一种极品烤肉串,也一定要尝尝。
在街上还可以买到加有圆扁面包(皮塔饼)的烤肉串,所有叙利亚的食物都可以与皮塔饼一起吃。
在大马士革和阿勒颇,人们通常在夜晚9点钟后才吃晚饭。
景点门票:
布斯拉剧场:150叙利亚镑,合3美元;
帕尔米拉博物馆:150叙利亚镑,合3美元;
倭玛亚大清真寺:50叙利亚镑,合1美元。
那年卡塔尔、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的中东之行,从初踏上时的紧张到后来的迷恋和不舍,这个多文化、多民族激烈碰撞的地区给予我的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玫瑰色的石头宫殿佩特拉
到达佩特拉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车窗外满眼都是繁如明星的灿烂的灯光。那灯光高低错落地镶嵌在夜色中,山城佩特拉就完全由灯光勾勒出了它那美丽的轮廓,就像一个童话世界。
走下大巴的一刻,我几乎被寒冷击倒。赶紧提着行李走进CROWNE PLAZA HOTEL舒适的房间洗漱一番。当我往手上涂润肤油时,拧开瓶盖的一刹那,本只有半瓶的润肤油一下子喷涌出来。以我在国内高原地区的旅行经验,我想这里一定是有些海拔高度的。果然,我们的导游阿蒙告诉我,佩特拉有着1700米左右的海拔。难怪这里会有些寒冷;难怪瓶子里的润肤油会涨溢出来。
第二天的朝阳从窗帘的缝隙里挤进了房间,刺向我的床头,忽然觉得这阳光的颜色有些异样,那是一种带有暖红色调的彩妆似的柔和的光线。由于到达佩特拉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便不知窗外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致。循着朝阳的引导线,我“呼”地一声拉开了窗帘……
那一刻,我的视线被窗外暖红色的石头山崖牢牢地攫住,忽然想起了来之前看到的资料中对佩特拉的形容——玫瑰之城。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奈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到了现在的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开始兴建佩特拉。
“佩特拉”在阿拉伯语中是“被开凿的岩石”的意思。因为这座城的全部建筑都是在两边山崖的岩石峭壁上由人工开凿出来的,而它与叙利亚帕尔米拉等由石头堆砌起来的遗迹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了。
在佩特拉遗址公园的大门口,我们拿到了门票和一张登记游客资料的表格,在我的记忆里,这还是头一次进公园时被要求填表。在21JD(约旦货币)+8JD的门票里面,还含有可以骑行400米的马费,但是小费则是要另外付的,通常是3美元。
沿着一条干涸的河床,我们行进在1812年英籍瑞士人、探险旅行家约翰·贝克哈特的足迹上,身边不时有身着长身白衣的贝都因人牵着马匹前来拉客。他们笑容可掬,热情而不失文雅。我不禁赞叹:连牵马的都那么有风度啊!
有的人已经坐上了那“帅马夫”的坐骑,而我则想用双脚亲近这片土地,觉得只有这种零距离接触才能体现旅行的真正意义,何况对于这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胜迹,又何妨来他个“肌肤之亲”。
这是一条起源于2600年前的古老商道。
沿着河床走了半公里的样子,身上已经沾上了不少飞驰而过的马匹带起来的沙地浮尘,太阳也高高地悬在了头顶上,幸亏带了矿泉水,我才不至于早早地成了“木乃伊”。
前方突然出现的峭壁挡住了去路,我不得不抬起头来,这时我看到了著名的西克地峡,这是佩特拉古城唯一的入口。两边的峭壁高入云天,只给这条道路留了一条窄小的缝隙,最窄的地方甚至感觉到一侧的石壁已经压到另一侧石壁之上,连形成一线天的地方都似乎不是最窄的。所以,当时此处城门紧固,只需少数士兵把守即可。这是一条沙岩上的巨大裂缝,在陡峭的悬崖夹缝之间蜿蜒一公里。西克地峡的峡底两侧岩壁上顺山势蜿蜒爬行着引水的石渠,石渠的水槽还完好地存在着。遥想当年,这长长的水槽不知使多少人免遭干渴之难。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克地峡,水源便是主宰战争成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还在为那鬼斧神工的水槽感叹时,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浅色衣服上笼罩着一层暖红的色罩。再仔细看周围上下的石头,那真是怎样的一种绚丽呀,我张大嘴巴东张西望时,一定像个呆子。西克地峡的岩石映得整个空气仿佛都是红色的了,那是一种艳而不妖的红,高贵得就像一片红玫瑰,怪不得这里被称为“玫瑰峡谷”。
骑马的行程在进入西克地峡前就已经结束,接下来的行程是由马车来进行,整个峡谷中便时常响起“的的”的马蹄声。有人说这个峡谷没人的时候有点恐怖,而我却恰恰觉得在整个峡谷安静下来后,有一种进入时间隧道、回到那金戈铁马时代的感觉。那时时响起的马蹄声,仿若是千军万马兵临城下,再现当时的圣战之况。
还没从西克地峡的媚惑中醒过神来,1公里多的峡地已经走尽,当看到两峡的缝隙间出现的那玫瑰红色的宫殿——哈滋尼宝库时,我差点被晃得晕过去。
那是佩特拉最壮观的遗迹,是古代最宏伟的遗迹之一,完全由山壁实心的岩块雕刻而成。那场景会使初来者进入一种似乎不真实的幻境,当你发现这座玫瑰之城真真切切地呈现在你眼前时,那几乎使你窒息的哽咽才会缓过劲来。
哈滋尼屹立在玫瑰色的山崖下的石壁前,这座佩特拉古城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好的石凿建筑据传说是奈巴特王国的“藏宝阁”,中间的石柱顶着的瓮状物据说是藏宝的盒子。后人对这藏宝之处有着太多的幻想,于是就使得这所谓的“藏宝阁”上多了许多的枪眼。
从玫瑰城哈滋尼这里开始,马车便不再前行,高大的骆驼承担着后边行程中沙地跋涉的运输任务。
佩特拉曾经是古国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特有的建筑,如阶梯剧场、广场、公共浴室等。
从哈滋尼宫殿沿着一条宽阔的沙石路向西北方向走去,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陵墓群,还有露天的古罗马剧场。剧场背靠山崖,有34层阶梯式石凿的7000多个座位。
沿着剧场再往西北走,就是曾经无比辉煌的古罗马大道了,那斑驳的石板路依然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罗马人占领这里后,在石板路两边立起了两排石柱,还建造了石头的拱门。从拱门前行不远,就是一座巨大的石窟宫殿遗址“女儿宫”,据说是奈巴特国王为埃及法老的一位爱哭的公主所建。“女儿宫”的残墙至今依然耸立在这遭遇过多次地震的土地上,历千年而不倒。由此我想到了很多中国的古建,那些土木结构的中式建筑可经历百年的风雨,但比起这些石头结构的建筑来还是显得孱弱得多了,圆明园在经历那场浩劫之后,留下来的就是那些可以经得起历史琢磨的石头建筑了。
一路上有很多做生意的当地游牧民贝多因人,他们可以说是佩特拉的原住民,由于开发和保护这座古城,他们被迁居出了古城的领地。所以,政府让他们在这里做些小生意和牵马、牵骆驼拉客来谋生,算是对他们的补偿。
在古城中观看当地特有的工艺品——现场手工制作沙画也是一件让人惊喜的事情。几只碗中装着各色沙子,手艺人往一个小玻璃瓶中依次灌进不同颜色的沙子,然后只靠一只小细棍子就勾勒出沙漠驼铃等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图案。
一路上我坚持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走了下来,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灰姑娘”。
Tips
交通:
卡塔尔航空公司有航班前往,但需在多哈转机,北京到多哈飞行时间约9个半小时,多哈到安曼约3小时。
安曼的出租车0.15JD起步,0.1JD/100米(约合每公里12元人民币)。
多哈比北京晚5个小时,约旦比北京晚6小时。
住宿:
佩特拉:CROWNE PLAZA RESORT四星级
安曼:CHAM PALACE HOTEL四星级(实际上是五星级的设施)。
这里的酒店大多没有开水,想腐败一点就自己带电热水壶。
气候:
约旦的气候非常干燥, 7~9月的气温高达45℃,冬天天气不好的日子居多,一年降4~5次雪。南部有舒适的避寒胜地,但是旅行以春季或秋季较为适宜。太阳下山之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毛衣和外套是不可或缺的衣物;若到沙漠地带旅行,太阳眼镜、帽子、长袖衬衫也是必需品。欲参观遗迹,要穿适合步行的靴子。在颜色上,约旦是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一些禁忌在约旦必须遵守,因此忌黄色,认为黄色象征死亡。
货币:
Jordan Dinar(简称JD)1DJ=1.5US$,在约旦购物也可以直接用美元。
签证:
落地签证。
小费:
搬运1件行李,旅客需付200Fils,在餐厅需付10%的服务费。计程车司机不必给小费。
饮食:
约旦人早餐常吃“焖蚕豆”、干酪、乳酸酪等。中、晚餐主要吃蔬菜、水果、约旦名菜“曼沙夫”、开胃小吃“迈兹”等。
咖啡是约旦人的主要饮料。
酒店的自助餐中常有腌制的橄榄,吃的时候再浇上橄榄油,味道微酸、稍苦,但因为是特色食品,所以还是应该尝尝的。
用大块鸡肉做的手抓饭也很不错,但是要配上爽口的饮品,否则有点油腻。
特产:
死海海泥、海盐、挂毯、陶器、银质首饰、橄榄木、镍边的传统制品,还有阿拉伯人头上戴的亚卡鲁布料、Gotal的发圈和装在玻璃瓶中的沙画(在佩特拉公园外买会比现场制作便宜1/3左右,携带时要小心,很容易碰碎)。
叙利亚是橄榄油的故乡,也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的建设和文化,在这里留下了多少古国遗迹:山顶上耸立着牢不可破的城堡宫殿;古老的小镇上仍在使用古语的教堂和修道院;金碧辉煌的清真寺;沙漠绿洲帕尔米拉……无不展现着它卓越的文明史。
叙利亚是东西方文明的交叉路口,通往叙利亚的旅途就是通往时间的旅途。
我们从叙利亚南部进入到这个国家,从边境走了2个多小时到达布斯拉古城;再从布斯拉歌剧院经过2小时的车程达到了大马士革。
辉煌的倭玛亚大清真寺
倭玛亚清真寺是大马士革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古城的中心,是大马士革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其建筑上的独特性、装饰上的奢华程度,倭玛亚清真寺在伊斯兰建筑界拥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当我们茶足饭饱赶到倭玛亚清真寺时,已经是天色朦胧了。一大群来自伊朗、黎巴嫩的妇女坐在倭玛亚清真寺的高墙外,等待着下一次礼拜的到来。穆斯林每天从早到晚会进行五次祷告,阿訇们的唱经声准时从各清真寺宣礼塔传向每一个角落。
按照穆斯林的规定,女人进入清真寺时要穿长袍,不能露出头发。所以,我们在进去之前,被告知必须到门卫室领灰色的袍子穿。
在大门口脱了鞋,找了个僻静地方将其放下,才开始对着这个露天的由20道石柱拱门顶起来的长廊围绕着的超大的院内广场发起愣来。迎面墙壁上淡金色背景的绘画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繁复细致的花纹,流光溢彩的金色,我不得不提前把富丽堂皇这个词用在这。由于伊斯兰教不崇尚偶像崇拜,所以所有的清真寺装饰都没有具象的图案,代之的是几何图形。广场的大理石地面磨得锃亮,光可鉴人,穿着白袜子踩上去也没有一点灰尘。庭院四周的门廊上也有与墙壁一样颜色的花纹装饰,层层叠叠。走廊的墙壁上用金砂、石块和贝壳镶嵌的巨幅壁画,描绘出倭马亚时代大马士革的繁荣景象。因为倭玛亚清真寺的前身是一个教堂,因此无论是外侧走廊还是内侧窗饰,都可以见到彩色的玻璃。
在清真寺的庭院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寺庙的三个尖塔,它们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我正奇怪怎么看不到做祷告的人时,发现人们在嘹亮的拜唤声中蜂拥前行,进入了大殿。大殿内铺满了红棕色的地毯,房顶很高,里面由大理石石柱起支撑作用,横向的两排柱子把进深划分为三层。大厅四壁和圆柱上雕刻着精致花纹,厅顶垂挂着一盏偌大的水晶吊灯。
我们正好赶上礼拜时间,殿内的穆斯林们全部在做礼拜,十分虔诚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我一直抬着头仰望着,一不小心,我的长袍的帽子掉了下来,导游赶紧帮我戴上,生怕别人看见似的。穿着长袍行动有些不便,更麻烦之处就是还要自己提着鞋子。而且,大殿靠墙一面属于男人们朝拜的地方是不允许女人去的。
天色已黑,我们漫步在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小巷中,感受着这个老城的市井生活,有时感觉就是在北京的胡同中散步似的;偶尔从身边会有一只小狗经过,还有不少孩子嬉笑打闹着……一派祥和景象。
在马卢拉村听基督古语的祈祷
我们在大马士革感受了教浓烈的伊斯兰教气氛,但要想感受叙利亚的另一种宗教——基督教的气氛,就要到距首都大马士革东北约60公里的马卢拉村。
离开空气中弥漫着安拉的诵经声的大马士革只有几十公里,景致就大不一样了。前些天里看多了石头和戈壁,一看到山区丛丛的新绿竟有些感动。路边的松树据说是很受政府重视的。由于是沙地种树,水源很少,政府就经常用车拉来清水浇树。这树,也真够“腐败”的了。
叙利亚著名的基督教村庄马卢拉村坐落在卡勒蒙山区,位于东黎巴嫩山的东部山下。
在圣塞耳日教堂我们被允许不开闪光灯拍照,这是对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最大的关照。古老的阿拉米语祈福使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客瞬时感受到了神圣和庄严。
别看地方不算大,马卢拉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这里曾属霍姆斯王朝,从阿拉米时代到罗马时代和拜占廷时代,这个小村在传播宗教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四世纪至十七世纪,基督教主教府曾设于此地。这里不仅基督教教堂、修道院随处可见,还流传着许多传说。
从教堂出来后,我们徒步走进了这里的古老传说中。
村中有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一线天”,即两山之间一条近百米的狭窄通道。传说公元1世纪,圣保罗的女弟子塔克拉为逃避她的异教徒父亲及随从的追杀,逃到马卢拉村,遇到高山挡路,她祈祷于山前,山即裂开,形成一条狭窄通道,使她安全脱险。此后,她在这个僻静的山口修建了一座修道院,并隐居于此。她死后,人们把她葬在其居室的石洞穴里,泉水从山顶的岩缝滴到墓旁的水池内。马卢拉人将塔克拉视为保护神,把水池内的泉水当做圣水。
马卢拉村的居民,绝大多数今天仍然可以讲早已在世界其他地方失传的阿拉米语,也可称其为“古基督语”。目前只有马卢拉及附近的两个小村保持使用这种古老的语种。这种山村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结果就是有效地保护了这种语言。
马卢拉村的另一处胜迹马尔·萨尔基斯修道院,位于1622米的山顶处,是一座建于公元四世纪的拜占廷式建筑。其外表朴实简单,院内珍藏着许多绚丽多彩的古代画像和雕塑。修道院居高临下,马卢拉村全貌尽收眼底。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一一朝觐这几座教堂和修道院,我想这样也好,距离产生美,给下次来留一个念想。
“沙漠新娘”里的“骆驼祥子”
看到落日的地方是当地人称为泰德穆尔、西方人称为帕尔米拉的地方。原来,一觉醒来已经置身于沙漠戈壁了。
帕尔米拉在叙利亚被称为“沙漠新娘”,如果说大马士革是叙利亚城市里的明珠,那么帕尔米拉就是叙利亚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这是一座真正的沙漠绿洲城市,因为盛产椰枣,后被来到此的罗马人称为“帕尔米拉”,就是“椰枣林”的意思。公元前2、3世纪,它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沟通欧亚商道的枢纽。
放眼望去,傍晚的帕尔米拉遗址笼罩在一片红橙黄绿色的彩灯之中,就像一个大剧场,也像是一个海市蜃楼。
晚上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巨大的帐篷中体验游牧民族的生活。
几位当地人在帐篷门口敲着鼓迎接我们,帐篷内一对老年夫妇带着小孙女正在烙薄饼,略带糊味的麦香刺激着我的食欲。我们盘腿坐在小桌子前,吃着类似新疆风味的羊肉手抓饭,两位年轻的阿拉伯女子为我们跳起了热舞,不过并不是我们期待的真正的肚皮舞,她们的裙子长及脚面,只有两条胳膊露在外面,动作倒是扭腰摆臀的肚皮舞动作。
穿行在帕尔米拉的400多根华表般的石柱中间,我有些彷徨,突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如蚁般渺小,在历史中所有的人不过都是一粒尘沙,所有的追求与梦想都将被时间淹没。
都说中东的男人很多情,从纪伯伦的《泪与笑》中我便感觉到了一些。多情的纪伯伦使我对这个有着“沙姆”这样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的国家有了无数浪漫的幻想。
那戴着素色头巾的阿拉伯女人长长的睫毛下忽闪的大眼睛竟然让我这个女性也想入非非,何况是时常想探究那长袍里的秘密的男人们。
当我身处在帕尔米拉古城的废墟中时,才真真切切体验到被称作“沙漠新娘”的帕尔米拉浪漫的魔力。
在帕尔米拉古集市遗迹1000多米的大道上,我寻找着昔日的辉煌,身边不时有骆驼的蹄声飘过,坐在驼峰中间的美女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历史神圣的凄凉;又有一驾空驼踱到身边时,我听到了一声亲切的召唤——
“请吧,请坐我的骆驼”,“不了,谢谢,我要自己走过这历史……,“我不要你的钱的,请吧”。怎么可能,我心想,做的是生意,岂有免费的午餐,何必这样巧语……真的,请相信我,你的相机一定很沉,走路很累的”。我不再和他对话,自顾自地透过取景器对着石柱端详。一米范围内始终有着一匹骆驼的喘息声和驼缰绳与那雪白的皮毛轻轻的摩擦声……
他在坚持着,始终没有放弃他的等待,也没有像其他的牵驼人那样不厌其烦地在游客耳边唧唧呱呱地絮叨。静静的,他每在我的目光扫过他时便会做一个十分绅士的请我骑他的骆驼的手势。我一次次地对他摇头,他便一次次地等待着我的目光再次掠过他。当我微笑着再次回绝他时,他就把右手放在胸前,表示着他的真诚。我们就这样几乎穿过了整个帕尔米拉大街,在到达集市尽头那著名的四组石柱时,我的眼睛望向远处的石柱群,他不失时机地又做了“请”的手势,我不得不被他的执著打动。
那匹可爱的骆驼的前腿弯了下去,继而整个身子趴在地上,那高度刚好使我的腿可以迈上它的两个驼峰之间。他坐在了我的前面,我的双手只有他的腰间的位置可以放,那样也多少会给我一些安全感。骆驼起来时感觉自己瞬时高了起来,观看历史的视线上升了两米。
他开始给我讲述这些石柱的故事,当说到丝绸之路时,他的情绪明显兴奋起来,他强调着说:“那是来自中国的……”我的神经在他的讲述中逐渐放松,这时他竟话题一转问到了我的年龄,我也卖了个关子让他猜猜,他说“我看20岁……”要是个中国人这样说我一定觉得这是在损我,不过我知道在他的眼里,像我这样可以到处逛的女人,年龄一定不会太大。
远处的人群在我眼里逐渐变小,同行者的面目也逐渐要看不清了,我要求返回去,而他却并不理会,还一再说有时间的、有时间的……我有些紧张起来,不知他会不会把我带出人们的视线。于是,我用了“必须”这个词。
他晃晃头,耸耸肩,拉转缰绳使骆驼掉了头,“OK,听你的”,说得很无奈。
我不想再坐他的骆驼了,想在低一点的角度再看看这些石柱。他对着骆驼吆喝了一声,一蹁腿下了骆驼,然后动作有些夸张地把我也抱下了骆驼。我要付钱给他,他竟有些不高兴似地连说“不要,对你是免费的,我喜欢你,真的,真的……”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那些牵骆驼的都在拼命地拉客,拼命地侃价呢。难道真有这不认钱的“祥子”?
队友在招呼我到帕尔米拉集市中的剧场去看看,我便向他伸出右手说:“我得走了,谢谢!”在我们握手的一瞬,他右手顺势轻拉了我一下,我知道在这里拥抱和一左一右地互相亲吻两下脸颊是对好友的礼遇,于是也来了个入乡随俗。他问我几时离开帕尔米拉,我说我们是前一天晚上来到这里的,马上就要离开了。他好像很失望地歪了一下头,眼神里有一丝黯然被我捕捉到了。“我很喜欢你,真的,确实的……我不相信这么快就可以喜欢上一个素不相识的远方游客,对他的“倾诉”,我简直觉得有点可笑。我向他挥了挥手,转身进了剧场。
待20分钟后我们一群人从剧场出来时,等候在这里的“祥子”们便又乱哄哄地拉开了客,其中有几个还努力地向我叫喊着。他也正拉着他的骆驼在门口候着,我以为他会向其他有可能成为他的顾客的人推荐他的坐骑,可没想到他不但不去拉别的客,还怒气冲冲地对那几个向我吆喝的“祥子”呵斥似的。那几个人便不再冲我招揽,对着我露出诡异的笑容。
他拉起了他的骆驼,对我说离大门口还远,要送我到那里。我没有再坐上那多情的骆驼,而他却始终放弃拉别的活的机会跟着我。沉默在那四组石柱前打破,他说想跟我合个影。
在他那拿着相机的同胞手指按动快门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耳朵边多了一股温热的气息……
他没有向我要照片的意思,我不明白这合影的举动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难道只是为了那一吻?
他没有再跟我走到大门口,但我感到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我背后注视着,当我走到几百米之外的帕尔米拉凯旋门,转身迈上沙姆旅游公司大巴的台阶时,我看到了远处那四组石柱前有一个牵着骆驼的雕像……
Tips
交通:
从约旦到叙利亚走陆路,安曼市区到叙利亚边界约2~3小时车程。
叙利亚出租车1.5美元/公里,折合约75叙利亚镑(约合每公里12元人民币)。
住宿:
大马士革:CROWNE PLAZA RESORT五星级
埃卜拉沙姆宫:叙利亚最大的五星级酒店
帕尔米拉沙姆宫:五星级酒店
气候:
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四季分明,沙漠地区冬季雨量较少,夏季干燥炎热。
货币:
1叙利亚镑=100皮阿斯特;1美元=52叙利亚镑。
在叙利亚购物也可以直接用美元,但大多数店家还是收叙利亚镑。
可接受以下信用卡:American Express,Visa Card, Master Card, Diners Club Car, Eurocard。在各大酒店和主要城市都设有兑换点。特殊旅行兑换汇率也已执行,因此酒店的兑换汇率与其他兑换中心所执行的汇率相同,略会上下浮动。
备注:在叙利亚,所有酒店和兑换点都不接受旅行支票。
签证:
叙利亚签证,人民币75元/人。
小费:
在餐厅需付10%的服务费。计程车司机不必给小费。
入境要求:
对于大多数国家的个人和团体来说,在抵达叙利亚任何港口时只要出示护照,即可获得一份一个月的入境签证,在向护照和移民办公室提交申请后,该签证可延期。
对于大多数国家游客(包括个人和两人以上的团体)而言,在抵达叙利亚机场或边境时,向叙利亚旅游服务机构“沙姆旅游酒店集团”提供详细的护照材料,就可免费获得一份入境签证。护照材料须在旅客抵达之前由叙利亚旅游局盖章方可生效。
护照在抵达叙利亚日期后6个月内有效,不得带有去往以色列或其他带有以色列印章的边境地点的入境签证,包括Araba边境、Sheikh Hussein边境、Rafah边境和Taba边境。
对入境者携带外国货币没有任何限制,但是,离境时带走的外国货币总额不得超过入境时的数额。
购物:
在倭玛亚大清真寺集贸市场有许多以叙利亚古代工业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大马士革丝绸锦缎、木工雕刻、吹玻璃、手工染制衣物和布料、黄铜硬币、镶嵌珍珠和彩色木块的艺术品,刺绣、铜雕、手工真丝地毯、金银器皿等。
美食:
为叙利亚赢得世界级美食中心美誉的是著名的叙利亚甜饼,尤其是kinaafa(磨碎的小麦和山羊干酪用果汁烹制而成)和baklava(果仁和蜂蜜制作的薄饼,配以玫瑰香水或柑橘花边)。此外,gh’raybeh,一种浅色、松软带有黄油的小甜饼,口感和味觉均属上佳,外观呈梨形,并带有开心果或巴旦杏仁条状装饰。
shish kebab或mashawie是叙利亚的一种极品烤肉串,也一定要尝尝。
在街上还可以买到加有圆扁面包(皮塔饼)的烤肉串,所有叙利亚的食物都可以与皮塔饼一起吃。
在大马士革和阿勒颇,人们通常在夜晚9点钟后才吃晚饭。
景点门票:
布斯拉剧场:150叙利亚镑,合3美元;
帕尔米拉博物馆:150叙利亚镑,合3美元;
倭玛亚大清真寺:50叙利亚镑,合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