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形式对崇阳县四大民众健身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人们对群众健身的知识了解不够,对群众健身的观念和原则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某些方面的误区,这些误区一方面影响了健身效果甚至伤害健身者的身体,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全民运动的发展。提出:健身是把双刃剑,只有科学的健身才能达到健身效果,避免损伤。大众健身才能稳健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大众健身 体育 误区 规避 科学健身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1调研的对象
我们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选择了崇阳县大集广场,崇阳县天城公园,信达步行街广场,崇阳县教育城这四个典型的群众健身点进行了调查。教育城代表了学校部分,里面锻炼的也大多数是高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崇阳县大集广场是普遍性很强的地方,各类人群都有,代表着体育专门场地部分;而崇阳县天城公园则代表着公园这种供人休息,游玩场所;信达步行街则较多的是民众舞蹈之类的有一定指导员的人群,代表着有一定指导员的健身点。我们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地区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并对正在健身的人进行了交流和访谈。在这过程中随机选择了各区域的50人进行调查,通过该方法辐射出崇阳县大众健身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2调研结果分析
经过总结,分析,有以下结果:40%的人不满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这些不满意自己身体状况的人90%都愿意或者正在从事体育锻炼。由此可见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各方面出现不良状况的比率增加,运动健身已成正向发展的趋势;根据对健身的人的调查,有50%的人会选择跑步作为锻炼的方式,这个可以看出跑步已成为大众锻炼最普遍的方式,而其他的运动还没有普及或者没有被接受,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也没有被好好利用。
当问到觉得一次运动到什么时候才算达到效果时35%的人不知道,40%的人认为到大量出汗为止,还有些认为要到肌肉无力,疼痛为主;饮水情况:37%的人运动前喝水,41%的人运动后喝水,还有部分人运动后狂喝水的;饮食情况:80%的人运动后还是正常饮食,有部分人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情况:35%的人会做这些,45%的人偶尔会,还有部分人不会做,认为没这必要
50%以上的人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锻炼没有规划。
1.2误区分析
1.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基本上都是靠跑步和一些简单的运动方式,没有针对性。运动项目的选择是要有针对性的,比如太极拳适合老年人,动作柔和,舒缓,可以养精蓄锐,也很有健身价值,而夏天可以选择游泳,在水里面不容易受伤,并且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等等。2.大部分人不知道一次运动到什么时候叫达到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在运动频率,运动负荷上很盲目,还有人认为练到肌肉疼痛,或者肌肉无力才算达到效果。这些都是对健身的误解。人体肌肉是有疲劳期的,当然也可以恢复,给肌肉一个适当的刺激,然后会有一个超量恢复的过程,恢复后会超过以前的技能状态,这也是运动健身的原理之一,但是一旦负荷刺激过度,超过了肌肉恢复的能力,就会造成损伤,就像弹簧超过了其弹性限度就恢复不了一样。所以并不是练到肌肉越疼痛或者越没力就越好的。3.热身和放松有误区。几乎90%的人忽略了这一环节, 表现出不会做或者没必要做,这都是错误的,运动前做些小负荷的活动,把身体快速热起来,使心肺功能达到一定水平,再做大负荷的运动会减少受伤的可能性。运动后将紧绷的肌肉放松,舒缓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4.饮水方面也存在误区。50%的人会在运动后感觉口干舌燥,狂喝水,但却感觉越喝越渴,并且肚子胀的厉害。另外有20%的人运动前和后都喝很多水。只有小部分的人在运动前中后都适当的补充水。
在本次调查中竟然有30%的人在运动健身中受过伤。这是个让人震惊的数目。据了解,分析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项目选择不当
(2)运动负荷和运动频率不当
(3)热身和放松没有做充分
(4)运动时间不当
(5)饮水饮食不科学
2 基于本次调研的崇阳县大众健身现状特提出以下科学健身的建议
2.1大众健身过程要符合科学原理
2.1.1大众健身项目的选择要科学
健身时,只有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目的。
2.1.2运动强度的选择要科学
适宜的运动强度是健身运动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强度太小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强度太大持续时间过长,会使身体陷入危险状态,体弱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因此健身运动中确定运动强度至关重要。
2.1.3健身频率也要合理,太大人会疲劳,进而产生病态,太小达不到锻炼效果。一般每周3-4次为妙.
2.2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
2.2.1 充分考虑不同健身人群的差异性,不同人群在选择项目和强度时要特别注意。
2.2.2充分考虑健身人群年龄的差异性
在我们的调查中经常会看到老年人做很剧烈的运动,有些甚至是年轻人都很 难做的,有的小孩在却做一些成人难以接受的力量练习,这些都给健身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跟据自己的年龄去做合理的选择是很有必要的。
2.3建立严格的监控方式
定期进行体检,根据身体状况判断锻炼效果并做出调整是很有必要的。及时做好体质检测与评定,时刻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合理的选择健身方法与负荷,能更有效,更科学的健身。
2.4 锻炼要遵循持续性原则
运动健身是一个长期见效的过程,要持续的,有计划的进行系列的运动。切不可操之过急。
2.5科学的营养,饮水与恢复
总之运动健身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以强身健体,塑身造型,利用的不好也会带来伤害。大众健身科学化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科学化,健身者才能更健康,也会更加投入到健身中去,全民健身才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5:762.
[3]乔玉成.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0(4):728.
关键词:大众健身 体育 误区 规避 科学健身
1 调研的基本情况
1.1.1调研的对象
我们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选择了崇阳县大集广场,崇阳县天城公园,信达步行街广场,崇阳县教育城这四个典型的群众健身点进行了调查。教育城代表了学校部分,里面锻炼的也大多数是高知识分子和年轻学生;崇阳县大集广场是普遍性很强的地方,各类人群都有,代表着体育专门场地部分;而崇阳县天城公园则代表着公园这种供人休息,游玩场所;信达步行街则较多的是民众舞蹈之类的有一定指导员的人群,代表着有一定指导员的健身点。我们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地区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并对正在健身的人进行了交流和访谈。在这过程中随机选择了各区域的50人进行调查,通过该方法辐射出崇阳县大众健身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1.2调研结果分析
经过总结,分析,有以下结果:40%的人不满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而这些不满意自己身体状况的人90%都愿意或者正在从事体育锻炼。由此可见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各方面出现不良状况的比率增加,运动健身已成正向发展的趋势;根据对健身的人的调查,有50%的人会选择跑步作为锻炼的方式,这个可以看出跑步已成为大众锻炼最普遍的方式,而其他的运动还没有普及或者没有被接受,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也没有被好好利用。
当问到觉得一次运动到什么时候才算达到效果时35%的人不知道,40%的人认为到大量出汗为止,还有些认为要到肌肉无力,疼痛为主;饮水情况:37%的人运动前喝水,41%的人运动后喝水,还有部分人运动后狂喝水的;饮食情况:80%的人运动后还是正常饮食,有部分人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情况:35%的人会做这些,45%的人偶尔会,还有部分人不会做,认为没这必要
50%以上的人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锻炼没有规划。
1.2误区分析
1.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基本上都是靠跑步和一些简单的运动方式,没有针对性。运动项目的选择是要有针对性的,比如太极拳适合老年人,动作柔和,舒缓,可以养精蓄锐,也很有健身价值,而夏天可以选择游泳,在水里面不容易受伤,并且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等等。2.大部分人不知道一次运动到什么时候叫达到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在运动频率,运动负荷上很盲目,还有人认为练到肌肉疼痛,或者肌肉无力才算达到效果。这些都是对健身的误解。人体肌肉是有疲劳期的,当然也可以恢复,给肌肉一个适当的刺激,然后会有一个超量恢复的过程,恢复后会超过以前的技能状态,这也是运动健身的原理之一,但是一旦负荷刺激过度,超过了肌肉恢复的能力,就会造成损伤,就像弹簧超过了其弹性限度就恢复不了一样。所以并不是练到肌肉越疼痛或者越没力就越好的。3.热身和放松有误区。几乎90%的人忽略了这一环节, 表现出不会做或者没必要做,这都是错误的,运动前做些小负荷的活动,把身体快速热起来,使心肺功能达到一定水平,再做大负荷的运动会减少受伤的可能性。运动后将紧绷的肌肉放松,舒缓下来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4.饮水方面也存在误区。50%的人会在运动后感觉口干舌燥,狂喝水,但却感觉越喝越渴,并且肚子胀的厉害。另外有20%的人运动前和后都喝很多水。只有小部分的人在运动前中后都适当的补充水。
在本次调查中竟然有30%的人在运动健身中受过伤。这是个让人震惊的数目。据了解,分析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项目选择不当
(2)运动负荷和运动频率不当
(3)热身和放松没有做充分
(4)运动时间不当
(5)饮水饮食不科学
2 基于本次调研的崇阳县大众健身现状特提出以下科学健身的建议
2.1大众健身过程要符合科学原理
2.1.1大众健身项目的选择要科学
健身时,只有选择适宜自身特点的运动项目,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强身的目的。
2.1.2运动强度的选择要科学
适宜的运动强度是健身运动定量化和科学化的核心问题。强度太小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强度太大持续时间过长,会使身体陷入危险状态,体弱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因此健身运动中确定运动强度至关重要。
2.1.3健身频率也要合理,太大人会疲劳,进而产生病态,太小达不到锻炼效果。一般每周3-4次为妙.
2.2针对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
2.2.1 充分考虑不同健身人群的差异性,不同人群在选择项目和强度时要特别注意。
2.2.2充分考虑健身人群年龄的差异性
在我们的调查中经常会看到老年人做很剧烈的运动,有些甚至是年轻人都很 难做的,有的小孩在却做一些成人难以接受的力量练习,这些都给健身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此跟据自己的年龄去做合理的选择是很有必要的。
2.3建立严格的监控方式
定期进行体检,根据身体状况判断锻炼效果并做出调整是很有必要的。及时做好体质检测与评定,时刻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合理的选择健身方法与负荷,能更有效,更科学的健身。
2.4 锻炼要遵循持续性原则
运动健身是一个长期见效的过程,要持续的,有计划的进行系列的运动。切不可操之过急。
2.5科学的营养,饮水与恢复
总之运动健身是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可以强身健体,塑身造型,利用的不好也会带来伤害。大众健身科学化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科学化,健身者才能更健康,也会更加投入到健身中去,全民健身才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斗寅.比较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5:762.
[3]乔玉成.运动处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