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一餐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过去曾跟许多不同级别的首长同桌吃过饭,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的印象已经不深了,但跟开国少将李曼村在同一桌子吃饭的往事,却终生难忘。
  那是1963年冬天,我们连队正在北京南苑机场参加建设一项国防工程。当时全军上下正在进行“反修”教育,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少将带着牛荫西中校到我连队搞试点教育。当时47岁的李曼村将军穿着一件黄呢子大衣,他中等个头儿,圆脸庞,前额头有点儿谢顶,表情和蔼,讲起话来声音洪亮,还夹带着标准的胶东口音。他给我们作报告时一讲就是一个小时,不用讲稿,不坐椅子,身体站得笔直,边讲话边打手势表情很到位。我们全连干部战士150多人坐在下面听报告时鸦雀无声,个个都入了迷。
  中午吃饭前,他跟我们连长、指导员因为是胶东同乡关系,便坐在一起无拘无束地介绍自己参加过各地战斗的经历。这时我才知道,李曼村将军原来是八路军一二〇师的一位英勇善战的团长,他在太行山区曾参加过百团大战,他带领的那个团打过很多大仗、恶仗。听了他讲述的简要战斗故事概括后,我对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更加肃然起敬。
  连队中午开饭时,炊事班长和司务长把6盘菜一盆汤端到饭桌上时,李曼村首长一看,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问:“今天午饭的菜,班里的战士吃的菜是不是跟这菜一样?”这句话问得连长董勤春目瞪口呆,他只好小心翼翼地如实回答:“战士是一荤两素一汤,我们只是给首长多加了4个菜。”我看到这4盘菜,一盘红烧肉,一盘白菜炒肉丝,一盘炒鸡蛋,另一盘是红烧带鱼,总共加起来不超过20元。李曼村首长把手一挥说:“不行,全部端走,我要跟班里战士吃同样的菜,不能搞特殊化。”此时,指导员王建松十分尴尬,面带难色赶紧接过话茬说:“首长别生气,这是我的责任,我检讨。”这种场面端也不是,不端也不是,难以收场。这时,站在首长旁边的牛荫西老干事出来解围,他自掏腰包拿出20元钱放到饭桌上说:“这顿饭我请客。”李曼村首长看着牛干事这样做过意不去,也立即从口袋里拿出10元钱,递给牛干事说:“也算我一份。”牛干事叫司务长黄显章当场开了20元收据后这顿饭才开始吃。他们吃饭时,李曼村首长看到我躲在连部里屋不出来,对连长发话说:“叫文书也出来一同吃饭。”此时我只好硬着头皮坐在他的旁边。这时他边吃边意味深长地说:“我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就是因为官兵一致。在过去战争年代条件那么艰苦,我们的干部跟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现在虽然进入和平年代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的光荣传统不能丢。”当时首长的一席话,我牢牢地记在脑子里,写在日记本上,将军的这席话成了我以后在部队成长进步的座右铭。
  1964年部队在修建成昆线时,我被提升为排长后,始终按照将军“官兵一致,能打胜仗”的教导,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不变。当时,我带领全排战士住在大渡河边的帐篷里,吃着玉米面和牛皮菜,每天跟战友在密不透风、阴暗潮湿的隧道里抱着风钻、光着膀子、吸着粉尘猛打炮眼,在6年里连续打通了乐山和西昌的3条隧道,顺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工程任务。
  1971年,部队在修建襄渝铁路时,我身为连队指导员,按照上级的命令带领全连100多号人从陕西镇安林场出发,必须在3天之内赶到安康吕河驻地。我带领全连干部战士全副武装、徒步行军、日夜兼程、翻山越岭,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走完了210里山路。在行軍途中翻山越岭时,我还替战士扛机枪,替炊事员背行军锅。我们这次行军还受到了铁道兵总部通报表扬。
  在修建青藏铁路时,我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住院治疗期间,我一想到在那高寒缺氧冰天雪地里奋战的战友就心中不忍,便从江苏常熟中医院里带着刚打上的石膏偷偷乘火车跑回青海连队驻地。白天,我坐在工地上指挥施工,晚上,坐在椅子上给连队战士讲政治课,我还亲自下炊事班抓伙食改善。全连战士看到我以身作则带病坚持工作,很受感动,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激发。那两年我连队先后被师部评为“全师施工优胜样板连队”和“全师卫生标兵连队”,为此团党委还给我记了三等功。
  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仍不忘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在废品回收公司,我带头拖着板车到街上收废品;在炎热的夏天,我跟职工一起在马路上晒牛羊皮。我调到县政府机关任管理局长后,每次打扫卫生我都干在前面,不怕脏,不怕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李曼村将军的那句话:“官兵一致才能打胜仗。”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中午下班,着急买些蔬菜。刚好映入眼帘的是水灵灵、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它那散发着浓郁番茄香的味道儿,吸引着我,决定停下电车买一些。正逢放学时间,道路上大车、小车车满为患。刚抬头要问价,竟是熟悉的笑脸。“是你!”“是你!”我俩同时惊呼!而她的笑是那么尴尬,牵强,不好意思。“拿些番茄吧?”她笑着努力掩饰自己,而我也很知趣,以极快的速度走开了。  与她认识是在家政服务会所。  那时,患脑梗塞出院的父亲怎么着
期刊
我有一个终生免费的美女理发师,羡慕不?  年轻的时候,算不上风流倜傥,更没有潘安的美貌,偏偏被一个美女看好,从此享受很多的特权,比如免费理发。  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专业理发师,只是因为我,终于成就了她。记得第一次让她为我理发,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还是手动剪刀,一个周末的午后,她忽发奇想,拿出不知道藏在何处的一把手推理发剪,央求我做她的第一个顾客。当然,前提是免费的,我以迟疑的目光,足足看了她
期刊
据说,每天步行六千步可长寿。  我家居县城南关,私下算算,往北步行到多尔玛超市约六千步,正好!于是每天买不买东西,便都往多尔玛扭拉一圈。久了,不仅与该超市的许多营业员成了熟人,对超市的环境亦了如指掌。如从白羽路往多尔玛大门拐弯的地方,一年到头都停着一辆卖青瓜、梨枣这类的三轮车,摊主是位五十多岁的男子。从偶尔攀谈中得知,他姓胡,与老婆原来都在某企业上班,之后该企业破产,两人全下岗了。别的没啥干,就干
期刊
好的散文,宛如盛夏里一朵美丽的扑鼻香的花儿盛开了,人人欢喜,谁见谁爱。显然,黄兰香的散文《母亲的故事》也有这样的诱惑力。  这篇散文,原标题叫《短短故事长长情》,最初在湖南作者孙霞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不一会儿,点击数“蹭蹭蹭蹭”上涨,几近破千,细细读,朴实,真实,感人。后来,我发现为《岳阳日报》的副刊同仁首推,便下载,打印后再读,果然文美。作者的写作,似乎偶然,又似乎自然,既然在标题中提到“事”和“
期刊
南方的冬天极为难熬,寒冷的空气中带着湿意缓慢却坚定地侵入厚实的衣裤中,让人感觉仿佛淋了一场冷雨,连心里都是凉的。母亲向来体弱,立冬过后便感染了流感,但又放心不下在养老院的外公,于是就嘱咐我周六休假的时候去看望一趟。  外公已经九十岁高龄,手脚不太利索,人也缩小成一团,看上去矮了一截。他听力和视力都大不如前,隔着电话根本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所以,这趟过来我也就没有事先告诉他。当我推开房门,一股浓浓的酸
期刊
在我众多模糊失落的儿时记忆中,那捧珍贵的马掌钉,还有它的主人我的儿时小伙伴——朱臣……  长我一岁的朱臣,是我大嫂唯一的弟弟,与我比邻而居。也许是秉性的原因,也许是至亲的缘故,也许没有也许,朱臣与我两小无猜,从穿开裆裤甚至更早一些的时候,就是很要好的一对朋友。我们每天都要在一起厮混、玩耍,无忧无虑、快快乐乐。  孩提时,我們总是影子似的经常往来于东西两院。饿了,就地解决;困了,上炕就睡。谁,一旦弄
期刊
1978年底,我入伍海军三七四七五部队,结识了众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在这五湖四海的战友之中,与我感情至深、帮助最大的是来自古都南京的战友公佩海。  他是1977年入伍的,年长我五岁,他是老兵,我是新兵。我们同在一个部队共同肩负着守卫黄海前哨的重任,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海军是特殊兵种,舢板训练又是个必训科目,每当训练时,不但要训练耐力,而且还要训练协调性,更得迎狂风浪峰的颠簸考验。浪峰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时期的乡村很穷,农家的床上基本铺不起棉絮和布毯,更不用说毛毯了。几乎家家户户都铺篾席,好一点的人家用青篾席,穷一点的人家用黄篾席。我们家很穷,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每间床都是用的黄篾席,从未睡过青篾席。  在我读初二的那年冬天,我们村终于来了第一个席子匠,是个年轻好看的大嫂,她编织席子时穿着花围腰,衣袖也戴着花布袖笼。她叫李春花,30多岁,眼睛大大的,水灵俊秀,又是好看的女席匠,她一来就
期刊
外婆家住在湘赣边界的南江山脚下一座山崗上,家门口一条小河,四周是青山绿水,屋子四周有翠绿的山竹,走进外婆的农家小院,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美的享受。  外婆家的房子很大,很老。儿时我撒欢地满屋子里奔跑时,就认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家的屋子就有多大。据说外婆家的房子是方圆二百里内最老的房子,是民国初期建造的。我想,那时能盖起这样一座大宅子,外婆家一定是一个殷实、富裕的大家庭。  老屋占地面积大约有六百多
期刊
我大学毕业那年,被分配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山區中学教学,成家是我面临的问题,学校没有和我年龄相当的女教师,加之父母不愿意我在山区安家,要求我调到镇子里。听学校的老教师说,从乡下往镇子里调动,比登天都难,有的教师努力多年都不能成功,如果是两地分居,还可以借助这个理由调到镇子里。基于这种原因,母亲就托亲戚在镇子里给我介绍对象。  亲戚给我介绍的姑娘比我小两岁,姓石,她的父亲是镇子里的商业局局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