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教学不在于给学生讲授了多少首诗歌,而在于唤醒、激励学生自觉自愿地亲近诗歌,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感受人间的至情至性。通过李仁甫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进而探究中学古诗词课的教学方式,从而寻觅到诗词教学的津梁,帮助学生找到并徜徉于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至美境界。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我觉得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这一课,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曾经教授过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这首诗,我大体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用学过的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引入,旨在唤起学生对陆游诗歌情感内容的记忆。其次,为了让学生按照我的思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我还给出了补充资料。随后,还投影了方法小结:(1)揣摩标题……(6)关注句式、语序特点。最后,我还不忘“能力检测”,就是让学生尝试品味另外一首诗。
整堂课上下来,确实还算流畅,我自认为环节也比较完整。如今,看了李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才觉得当初自己的那堂课程式化的痕迹很重,有给学生“画地为牢”的嫌疑,语文知识也比较僵化、贫乏。李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二处:一处是读诗就读诗本身,另一处是贴切有效的知识链接。
一、读诗就读诗本身——不节外生枝之后的节外生枝
我们很多老师在讲授《春江花月夜》诗题时,习惯于延伸到学生的“旧知”,尤其是在讲“江”“月”这两个意象的时候,不免会让学生来两句曾经学过的诗句,而李老师确实简单利索,没有“节外生枝”。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主题集中,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少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就如我上文提到的,我非要把陆游的同类诗作为导入,这岂不是容易淡化课堂的主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动态生成。
李老师让学生在全诗中找出诗题里五个意象所表达的具体意思,如“春”大致是春天的什么阶段?学生就主动从诗句中找到了“可怜春半不还家”这句,了解到应该是盛春。又如“江”大概是长江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学生又很准确地找到了答案:应该是下游。因为与海相连。诸如此类。深化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基本理解。我觉得这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让学生脑子动起来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比之我课堂上投影出来的“揣摩标题”这四个冷硬的字更见温度、广度和操作性,有了不节外生枝之后的节外生枝的收获。
二、贴切有效的知识链接——跃跃欲试之后的跃跃欲试
语文课堂是最能显摆教师“知识渊博”的课堂了,为了不跌份,语文教师常常有引经据典的习惯,尤其是讲授古诗文的时候,更会洋洋洒洒说一些学生从来没听过的名言警句,以博得学生眼里无比亮晶晶的“小红星”。但是静下心来一想,学生除了一瞬间的“小红星”之外,可能就只剩下一片茫然了。那么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用的是复习旧知、新旧对比阅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博古通今”“厚积薄发”。
如学生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一句,读出了“短暂与永恒”这层意思,李老师就提醒学生在学过的苏轼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诗》中找出类似意思的句子,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诗句。试想,此时学生心理是何种反应呢?肯定是跃跃欲试成功之后的再次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了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链接而链接,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于是,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比较一下,张若虚说的跟苏轼、王勃说的有没有不同之处?经过点拨,学生找出了“代代”两字,发现张若虚从短暂和永恒的关系中,向前进了一步——如果从人类整体的生命来看的话,人生也可以是永恒的。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这样的体悟比开始就告诉学生诗歌的风格是“哀而不伤”更深刻。因为是学生自己比较读出来的。
正如江苏省天一中学张春华老师倡导的“莫借‘百度’秀‘深度’”一样,语文教师常常把教学深度和厚度作为语文课堂追求的品质,这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这样的“深度”必须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而不是“拿来主义”的“深度教学”。李老师的课堂可谓是真正的充实、丰富、本色的课堂。
这样的知识链接不仅贴切而且有效。更让我折服的地方是,李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部分,没有像我一样哗众取宠地安排学生自读另外相似的诗歌来检测课堂学习的成果。他还是充分利用了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本上的专题导语里找探究材料,提炼关键词以回答“从这首诗你是怎么看出‘风神初振’的”这一探究题。李老师真的是“材尽其用”,让学生在熟悉而陌生的文本材料中找寻读诗歌的津梁,则诗路畅通啊。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功到自然成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帮助学生激发思维,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李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表现在最后,李老师让学生结合《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内容说说张若虚是如何突破“绮靡婉媚诗风”的局限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张若虚笔下的景阔大、明亮、富有生机;他说的理涉及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既阔大又深邃,超越他人;他表达的情感真挚浓郁、“哀而不伤”,令人欣慰。学生的这份答案,是整合了这堂课师生探讨的所有成果,不是老师灌输的,是水到渠成,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
首先,学生把握住了读诗歌的大命脉就是景、理、情的统一。其次,学生掌握了诗歌景、理、情的探究方法。比如景,要抓出景物的特点,月明、江阔,还要学会炼字,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示了“生”与“升”比较阅读,突出了景物的生机。又比如理,可通过同理的其他学过的诗歌去理解。情,要抓住细节体会。第三,学生更注意到了诗意地表达。
怎一个“学”字了得,评价李老师的这堂诗歌赏析课,可谓此言得之。
诗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唤醒、激励学生怀揣温暖,脚踏实地,自觉自愿去亲近经典诗词和生活,收获真情和思考。这样就能在诗歌阅读之路上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15400)
“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我觉得江苏省盐城中学的李仁甫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这一课,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曾经教授过陆游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这首诗,我大体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用学过的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引入,旨在唤起学生对陆游诗歌情感内容的记忆。其次,为了让学生按照我的思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我还给出了补充资料。随后,还投影了方法小结:(1)揣摩标题……(6)关注句式、语序特点。最后,我还不忘“能力检测”,就是让学生尝试品味另外一首诗。
整堂课上下来,确实还算流畅,我自认为环节也比较完整。如今,看了李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才觉得当初自己的那堂课程式化的痕迹很重,有给学生“画地为牢”的嫌疑,语文知识也比较僵化、贫乏。李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二处:一处是读诗就读诗本身,另一处是贴切有效的知识链接。
一、读诗就读诗本身——不节外生枝之后的节外生枝
我们很多老师在讲授《春江花月夜》诗题时,习惯于延伸到学生的“旧知”,尤其是在讲“江”“月”这两个意象的时候,不免会让学生来两句曾经学过的诗句,而李老师确实简单利索,没有“节外生枝”。这样的好处就是让主题集中,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少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就如我上文提到的,我非要把陆游的同类诗作为导入,这岂不是容易淡化课堂的主题,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动态生成。
李老师让学生在全诗中找出诗题里五个意象所表达的具体意思,如“春”大致是春天的什么阶段?学生就主动从诗句中找到了“可怜春半不还家”这句,了解到应该是盛春。又如“江”大概是长江上游、中游还是下游?学生又很准确地找到了答案:应该是下游。因为与海相连。诸如此类。深化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基本理解。我觉得这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让学生脑子动起来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比之我课堂上投影出来的“揣摩标题”这四个冷硬的字更见温度、广度和操作性,有了不节外生枝之后的节外生枝的收获。
二、贴切有效的知识链接——跃跃欲试之后的跃跃欲试
语文课堂是最能显摆教师“知识渊博”的课堂了,为了不跌份,语文教师常常有引经据典的习惯,尤其是讲授古诗文的时候,更会洋洋洒洒说一些学生从来没听过的名言警句,以博得学生眼里无比亮晶晶的“小红星”。但是静下心来一想,学生除了一瞬间的“小红星”之外,可能就只剩下一片茫然了。那么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用的是复习旧知、新旧对比阅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博古通今”“厚积薄发”。
如学生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一句,读出了“短暂与永恒”这层意思,李老师就提醒学生在学过的苏轼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诗》中找出类似意思的句子,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诗句。试想,此时学生心理是何种反应呢?肯定是跃跃欲试成功之后的再次跃跃欲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了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链接而链接,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于是,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比较一下,张若虚说的跟苏轼、王勃说的有没有不同之处?经过点拨,学生找出了“代代”两字,发现张若虚从短暂和永恒的关系中,向前进了一步——如果从人类整体的生命来看的话,人生也可以是永恒的。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这样的体悟比开始就告诉学生诗歌的风格是“哀而不伤”更深刻。因为是学生自己比较读出来的。
正如江苏省天一中学张春华老师倡导的“莫借‘百度’秀‘深度’”一样,语文教师常常把教学深度和厚度作为语文课堂追求的品质,这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这样的“深度”必须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而不是“拿来主义”的“深度教学”。李老师的课堂可谓是真正的充实、丰富、本色的课堂。
这样的知识链接不仅贴切而且有效。更让我折服的地方是,李老师在课堂的最后部分,没有像我一样哗众取宠地安排学生自读另外相似的诗歌来检测课堂学习的成果。他还是充分利用了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课本上的专题导语里找探究材料,提炼关键词以回答“从这首诗你是怎么看出‘风神初振’的”这一探究题。李老师真的是“材尽其用”,让学生在熟悉而陌生的文本材料中找寻读诗歌的津梁,则诗路畅通啊。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功到自然成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表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帮助学生激发思维,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李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表现在最后,李老师让学生结合《春江花月夜》的相关内容说说张若虚是如何突破“绮靡婉媚诗风”的局限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张若虚笔下的景阔大、明亮、富有生机;他说的理涉及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既阔大又深邃,超越他人;他表达的情感真挚浓郁、“哀而不伤”,令人欣慰。学生的这份答案,是整合了这堂课师生探讨的所有成果,不是老师灌输的,是水到渠成,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
首先,学生把握住了读诗歌的大命脉就是景、理、情的统一。其次,学生掌握了诗歌景、理、情的探究方法。比如景,要抓出景物的特点,月明、江阔,还要学会炼字,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示了“生”与“升”比较阅读,突出了景物的生机。又比如理,可通过同理的其他学过的诗歌去理解。情,要抓住细节体会。第三,学生更注意到了诗意地表达。
怎一个“学”字了得,评价李老师的这堂诗歌赏析课,可谓此言得之。
诗词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唤醒、激励学生怀揣温暖,脚踏实地,自觉自愿去亲近经典诗词和生活,收获真情和思考。这样就能在诗歌阅读之路上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