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之前,我就注意到了一个比较特定的现象,目前普通中学的常规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肋骨”,从“教书育人”的“神圣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我对有关的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这里,我打算阐述一下自己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
一、“肋骨”的含义
根据本人长期观察的结果,我个人认为目前普通中学的常规教育工作存在着的“肋骨”现象主要是指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缺乏深化“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尽管平时学校和教师经常利用各种教育和教学的场合向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思想,但是有关的说教内容往往比较肤浅,而且感染力不够强,同时学生缺乏切身体会的机会,如此“思想熏陶”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今正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和电脑时代,各种庞杂的思潮在社会上广为流行,侵蚀了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视“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幼稚、过时、无用的观念,进而在潜意识中加以排斥。以“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为例,在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日”,学校和教师一般都会组织大批学生上街做好事,在活动中,“为人民服务”思想固然得到了体现,问题在于,不少学生虽然为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在心理上却相当勉强,缺乏深层次的意愿和激情,表扬欲时常占了上风,甚至把为别人做一点好事视为一种学校和教师“硬性摊派”下来的任务,或者是一种一次性的“麻烦活动”,持久性和主动性十分不足。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为人民服务”思想和有关的表现也鲜有严格督导,敷衍了事的言行不时地呈现出来。就此看来,目前普通中学在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深化“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二)缺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
在中學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基本任务。然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虽然平时学校和教师都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是总的来看还远远不够。不仅如此,目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呵护和控制下逐渐成长,进入学校后又受到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基本是在学校和教师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学生只能参与有关课程的思维活动,针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很少获得培养的机会,而对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比较灵活的“渗透性应用”则更加显得力不从心,有关的设计、制作、发明、创造的活动经常是少数几个相对聪明的学生的事情。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够浓有关,也与学生的功课压力太大有关,还与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有关。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普通中学在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
二、对策
针对目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尽快地采取措施,以求明显地改进普通中学的常规教育工作,具体的对策应该在于把握住以下两个基本环节。
(一)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
就目前普通中学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而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份具有“纲领性地位”的重要文件,该份文件不仅向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明确了有关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努力掌握其精神实质。当然,也不应该把其他有关的理论材料 “晾在一边”。其次,学校和教师必须灵活地利用校会、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等时间,或者通过在历史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相关内容的方式,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包括《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从思想上促进学生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有关内容做到了解完整、体会仔细和认识到位。并且,学校和教师还应该明白地告诉学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实际任务,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完善人格形象、净化生活环境和培养“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长远奋斗目标,还是一种颇具社会价值的自觉行为。
(二)突出常规教育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进步性
在认真地指导学生学习包括《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的时候,学校和教师必须努力地突出常规教育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尽量避免发生挂一漏万、有失偏颇的“糟糕现象”。其中包括:积极地向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促进学生树立追求个人的理想必须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有机结合的意识;强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每个行业都可以发挥出人的聪明才智,平凡的职业并不缺乏“英雄的用武之地”;脚踏实地地突出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视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慎防“追求为个人、发财为自己”的庸俗思想浸染广大的学生;尽量对学生加强必要的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以期学生最终成为善于分辨是非的人。
引导学生以全面、准确、科学的眼光透视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指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城市和农村的同时,也不忘记教会学生正确地处理“垃圾”的方法;还应当向学生渲染大力继承、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的成就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观念,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学生走向未来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总而言之,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并带着精神开展有关的工作,必定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获得令人满意的巨大成效。
(责编 杨 菲)
一、“肋骨”的含义
根据本人长期观察的结果,我个人认为目前普通中学的常规教育工作存在着的“肋骨”现象主要是指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缺乏深化“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尽管平时学校和教师经常利用各种教育和教学的场合向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思想,但是有关的说教内容往往比较肤浅,而且感染力不够强,同时学生缺乏切身体会的机会,如此“思想熏陶”的实际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今正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和电脑时代,各种庞杂的思潮在社会上广为流行,侵蚀了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视“为人民服务”思想为幼稚、过时、无用的观念,进而在潜意识中加以排斥。以“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为例,在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日”,学校和教师一般都会组织大批学生上街做好事,在活动中,“为人民服务”思想固然得到了体现,问题在于,不少学生虽然为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在心理上却相当勉强,缺乏深层次的意愿和激情,表扬欲时常占了上风,甚至把为别人做一点好事视为一种学校和教师“硬性摊派”下来的任务,或者是一种一次性的“麻烦活动”,持久性和主动性十分不足。与此同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为人民服务”思想和有关的表现也鲜有严格督导,敷衍了事的言行不时地呈现出来。就此看来,目前普通中学在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深化“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教育。
(二)缺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
在中學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基本任务。然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虽然平时学校和教师都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是总的来看还远远不够。不仅如此,目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呵护和控制下逐渐成长,进入学校后又受到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基本是在学校和教师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学生只能参与有关课程的思维活动,针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很少获得培养的机会,而对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比较灵活的“渗透性应用”则更加显得力不从心,有关的设计、制作、发明、创造的活动经常是少数几个相对聪明的学生的事情。究其原因,既与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够浓有关,也与学生的功课压力太大有关,还与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少有关。但是,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普通中学在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
二、对策
针对目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尽快地采取措施,以求明显地改进普通中学的常规教育工作,具体的对策应该在于把握住以下两个基本环节。
(一)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
就目前普通中学对学生开展常规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而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份具有“纲领性地位”的重要文件,该份文件不仅向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而且明确了有关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努力掌握其精神实质。当然,也不应该把其他有关的理论材料 “晾在一边”。其次,学校和教师必须灵活地利用校会、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等时间,或者通过在历史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相关内容的方式,认真指导学生学习包括《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从思想上促进学生对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有关内容做到了解完整、体会仔细和认识到位。并且,学校和教师还应该明白地告诉学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工作并非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实际任务,而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是完善人格形象、净化生活环境和培养“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长远奋斗目标,还是一种颇具社会价值的自觉行为。
(二)突出常规教育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进步性
在认真地指导学生学习包括《决议》在内的有关理论材料的时候,学校和教师必须努力地突出常规教育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和进步性,尽量避免发生挂一漏万、有失偏颇的“糟糕现象”。其中包括:积极地向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促进学生树立追求个人的理想必须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有机结合的意识;强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每个行业都可以发挥出人的聪明才智,平凡的职业并不缺乏“英雄的用武之地”;脚踏实地地突出素质教育的精神,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视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慎防“追求为个人、发财为自己”的庸俗思想浸染广大的学生;尽量对学生加强必要的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以期学生最终成为善于分辨是非的人。
引导学生以全面、准确、科学的眼光透视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指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城市和农村的同时,也不忘记教会学生正确地处理“垃圾”的方法;还应当向学生渲染大力继承、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的成就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观念,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学生走向未来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总而言之,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并带着精神开展有关的工作,必定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获得令人满意的巨大成效。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