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成长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及体现在几个方面作了一下阐述,并发表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专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
  
  专业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能使该专业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催人奋进,是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也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另外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提高了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下面就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联想、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这些都是著名电脑的生产厂家,我校内大楼以均以企业名命名,联想楼、同方楼、方正楼等,还把,如“熟练的技能、工作的资本”,“严格的管理、安全的保障”,“要学就学最新的、要做就做最好的”“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等等企业文化引入学校,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及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为将来的就业作好准备。
  
  二、体会比赛成功,激励他人前进
  
  在信息中心、机房、相关计算机班级的墙壁上,处处可以看到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各级各类竞赛的学生的招贴画,这些专门为参加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各级各类竞赛的取得的技师、高级工称号的技能明星制作的招贴画,着实吸引了旁人的眼球,当笔者经过这些招贴画时,通常都要驻足观看,“职教中心的骄傲——某某同学获得某某竞赛一等奖”,旁边是获奖学生带着自信而骄傲的笑容的照片,这其中也有我辅导的学生,对于我这位辅导老师来说,我的感觉就是学生的成绩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为学生自豪,我想对于获奖同学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周围的同学的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久而久之会内化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体验进而内化成为一种好学上进,努力追求成功的人生信念。
  
  三、了解专业发展,体会创新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发展,我校在机房内墙张贴计算机的发展史、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等,在第一次上机时,我总是不忙于布置其他上机任务,先让学生来看一看计算机的发展史,听一听介绍,我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是一项伟大的创新,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前人没有创新精神,都墨守陈规,那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发明创造,人类社会就不能前进,最多只能在原地踏步。同样,我们每个人要发展,首先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才是生命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四、展示优秀作品,培养创造能力
  
  我校计算机专业定期开展电脑小报、PHOTOSHOP公益广告、FLASH游戏动漫作品评比,并将获奖作品展示在校内橱窗,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橱窗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使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学生的创造力有创造潜能被充分展示出来。
  
  五、张贴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在各个计算机相关实验室,张贴相关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机管理规则》、《微机房工作人员职责》、《关于微机上机课、课外上机及相关实验室上课的规定》,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懂得,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必须要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六、规范上网秩序,促进健康成长
  
   上网的时间与机会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学生而言,可能是最多的,但由于计算机网络全球性与开放性,使得计算机网络上的知识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大量有害信息隐藏其中,这常常会妨碍职高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其二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和趣味性,极易使职高学生网络成瘾,极易荒废学业;另外,计算机网络的虚拟性,容易使职高学生沉醉于虚拟世界,影响了现实的人际交往,种种情况表明,如果不遵上网络规范,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将校园网的主页上添加一个弹出窗口,窗口的内容是《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警示学生上网时,“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要诚实友好交流”等等,这些警示信息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在很多方面对该专业的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校在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上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体现思想性与教育性,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让也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文化气息中感染和启迪。
  
  参考文献:
  [1]周星三.浅谈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7(9)
  [2]马昀,杨林.高职毕业生对企业文化适应性调查与分析[J].职教通讯,2006(1)
其他文献
[营销价值]  互动通移动广告交易平台H2旨在通过广告联盟聚合、程序化购买、自售广告管理、广告交换等方式帮助媒体充分挖掘每一个流量的价值,为移动媒体提供一站式的流量管理服务,增加媒体的广告填充率,提高媒体的收益,为优质移动媒体更有效地拓展品牌广告客户资源。  伴随着程序化广告购买市场私有交易的迅猛增加,移动交互的与日俱增,品牌可视的实时呈现和全球品牌推广的稳定上升,中国程序化交易迎来黄金时期,程序
期刊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尼尔·波兹曼早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就提到: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而网络时代的出现,更是让这种疯狂更为疯狂。综艺真人秀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各种类型真人秀节目霸占屏幕,各种娱乐新闻演绎成现象级……人们的时间被移动互联网这个搅拌机所碎片化,而被
期刊
女明星嫁人本来就是社会瞩目的话题,而这次,明星安又琪打算“玩儿把大的”,用十周把自己嫁出去!时间定了,人没定。嫁给谁?因为天然的话题性,《棘宝·十周嫁出去》引发了全民参与热潮,也让节目为品牌主们提供了更为增值的营销机遇。  安又琪,谁还记得?她是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冠军,22岁仿如实现了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但也应对了张爱玲的另一句名言“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一直没有大红大紫的她,今
期刊
魅族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了吗?如果找到自我,又准备如何扩散与呈现给目标大众?这个问题决定了在魅族提升销量的同时,它到底是“我”,还是所有的无差别、高性价比手机产品。  9月23日,魅族在鸟巢附近的国家会议中心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发布了高端子品牌PRO、该系列第一款新品PRO 5和多款新品如路由器等,并正式启用魅族新LOGO。被号称“不计销量、不计成本”地以“不完美”为口号,但是配置比大多数中
期刊
十周把一个“大龄”女明星嫁出去?在很多人听起来是挺神的一件事。而在张旻翚看来,这就是节目的颠覆点所在。创新,是乐视骨子里的企业文化,这一次推出《棘宝·十周嫁出去》,也是如此,乐视还是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在做着一件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计算机科班出身的张旻翚,15年来活跃于互联网行业,深谙互联网之道。在他看来,乐视的核心企业文化就是:无颠覆不出手,无生态不营销。创新,是乐视骨子里的企业文化,从电视到
期刊
为什么品牌主们这么急切的迎娶一部“剩女当家”的网络综艺节目?  一档距离开播还有一个月的网络自制综艺,在10个小时内有50万人微博搜索,1500万人次阅读量,在微博上连续三天进入话题榜TOP3,韩庚、俞灏明、胡彦斌、苏醒、谭维维等多位明星晒请柬送祝福大力刷屏,这就是对广告主的最大诱惑。  看似毫无关联的这些品牌,涵盖美妆、房地产、电商购物、饰品、日用百货、家居、饮料酒水等多个行业。隐约间有一条线把
期刊
足球领域是阿迪达斯的传统优势领域。但是追兵凶猛,面对竞争对手的追击,阿迪达斯该如何保持其在足球方面的领军地位?  9月20日,在北京西城区进步小学——这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里,举行着一场特别的足球比赛,40名小学生分为两组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较量,指导他们的是国际著名青少年足球教练Tom Byer和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朱广沪,他们向这些爱好足球的孩子传授阿迪达斯校园足球课程中基本的脚步移动和其他专项技
期刊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独立学院依托母校优质教育资源, 必须面向社会优化办学模式、实现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规范学校管理,改革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人文教育,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独立学院    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到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随着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每万人学龄人口数从峰值降落,高
期刊
[摘 要]本文对现代家庭品德素质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供年轻的父母参考。  [关键词]素质 品德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即整体品质教育, “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而德育则是成才的品质基础。从古到今“德者本也”,任何国家、社会、民族的教育无不如此。要培养子女“成才”,必须先“成人”!而品德素质培养应从家庭抓起,应主品德素质教育走进每个家庭!然而,在多种价值观交相碰
期刊
我在上《小音乐家扬科》第一课时,在揭示、板书课题后,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结果有部分同学在认真读课文,有好多同学(半数以上)没有认真读课文,而是学着发出“噢咦”“噢咦”、“呜呜”“呱呱”“笃笃”“嗡嗡”的声音,有的还在模拟小虫、麻雀的叫声。有的一个人说,有的同桌说,有的还和前后的说,嬉皮笑脸的,说个没完。  怎么办?如果任其自然,这个样子怎么能走进文本,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