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50例患者。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患者相比,其手术时间略久,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短,住院时间显著较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患者相比,手术成功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结石清除率显著较高、术后复发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具有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临床优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临床疗效
  胆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胆结石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发热、寒战等,给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手术,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近年来新兴的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两种。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恢复【2】。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日益发展,临床将腹腔镜技术引入到了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来,表现出了较大的临床优势,使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笔者就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其采取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两组,每组组内各包含50例患者。腹腔镜组50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年龄为26—70岁,平均年龄为(46.8+12.2)岁,患者的病程为0.6—8年,平均病程为(3.4+0.8)年。经B超检查患者的结石直径为(0.91+0.44)cm。开腹组5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27—71岁,平均年龄为(47.5+12.7)岁,患者的病程为0.5—7年,平均病程为(3.3+0.7)年。经B超检查患者的结石直径为(0.93+0.43)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组间可比性。
  1.1.1入组标准
  ①经腹部CT检查和B超检查确诊为胆结石患者;②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入组前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的患者【3】。
  1.1.2排除标准
  ①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和肝内结石患者;②术前有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患者;③合并心、脑、肝、肺等中药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⑤存在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患者【4】。
  1.2临床治疗
  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前患者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在麻醉状态下采取常规四孔法为患者建立起气腹。气腹建立好之后,将腹腔镜置入,对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首先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进行胆囊与胆囊三角区域的探查,明确掌握患者胆总管的解剖结构与胆囊炎症情况,以及粘连情况。然后将患者的胆总管前臂进行分离,切开胆总管壁,将胆道内的结石取出,在结石取净后,对患者的胆道进行冲洗。胆道冲洗完成后将切开的胆管进行缝合,并且留置T管进行引流,间断缝合。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前均给予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采取右肋缘下切口或直肌切口进行胆囊切除,将患者胆总管切开进行取石,术后放置T管引流。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中观察记录所搜集到的数据,均应用SPSS 17.0软件实施分析,其中以(x±s)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患者相比,其手术时间略久,但其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短,住院时间显著较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2.2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与开腹组患者相比,手术成功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结石清除率显著较高、术后复发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2.3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3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抑制呈现上升的趋势。胆结石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引发患者出现胰腺炎、黄疸、胆管炎等多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5】。因此,对于胆结石患者,临床一旦确诊需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目前,胆结石的首选疗法是手术治疗。临床传统应用的手术疗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该手术方式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已久,治疗效率较高,具有充分暴露、操作方便等临床优势,但是该手术采取开腹的方式,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对患者创伤小、治疗效果好的手术方式【6】。   腹腔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腹腔镜技术引入并应用到了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来,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的治疗中有着开腹胆囊切除术所无法比拟的临床优势【7】。本次研究也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短,住院时间显著较短;且其结石清除率显著较高、术后复发率显著较低;患者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较低。笔者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分析,认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之所以能够取得以上臨床效果,这与其独特的临床优势有关:首先,腹腔镜术方式属于微创手术范畴,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能够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显著地缩短。腹腔镜对患者的内脏干扰较小,因此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恢复较快,同时页降低了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视野开阔,因此不仅降低了术中对患者的十二指肠、胆道的损伤率,并且非常利于一次性取出结石,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结石清除率【8】。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具有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等临床优势,非常值得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剑飞,白宏宇,刘旭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5):75-76.
  [2]布茂胜,张小天,刘丽萍.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体会(附64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31-2035.
  [3]张磊.内镜联合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79-980,984.
  [4]李传升.腹腔镜下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759-2760.
  [5]杨小兵.开腹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289-290.
  [6]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6):62-63.
  [7]刘培万,保红平,李奎,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3(3):215-216.
  [8]杨季红,程树杰,李靖华.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6):874-876.
其他文献
在制备纳米材料的各种方法中,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在过去数十年中开辟了低成本、简便、高效和可连续的纳米纤维制造技术路线,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的基本原理、影响参数及种类(溶液静电纺丝、熔融静电纺丝、气流静电纺丝、乳液静电纺丝、同轴静电纺丝、多喷嘴静电纺丝和无针静电纺丝),并阐明了不同静电纺丝技术种类的原理及特点。文章进一步着重介绍了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技术的优势及其在电池领域的前沿应用,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最后展望了静电纺丝和静电
基于RHDS-SIM反应模块和Petro-SIM模拟软件建立了2.4×106t/a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的反应器模型和全流程模型,用于深度工艺分析及优化操作条件,解决装置生产瓶颈,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实现降本增效。本文以两种不同反应器入口温度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和产品性质对模型进行了准确性验证。应用全流程模型分别对改变氢分压和反应器入口温度进行了工艺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维持脱硫率不变的前提下,将氢分压从12.76MPa增加至13.34MPa,R1、R2、R3催化剂预测剩余寿命分别增加了6天
低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严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是造成药物研发候选化合物不能成药的首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当颗粒粒径减小到100~200nm,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了利用湿法纳米研磨技术制备铝碳酸镁药物纳米晶体的工艺。铝碳酸镁是治疗胃病的有效药物,其纳米颗粒悬浮液抗酸效果更好,起效速度更快。本文选择了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利用湿法研磨机,考察了分散剂用量、研磨转速、铝碳酸镁含量、研磨时间等参数对颗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在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为研磨转速3000r/min、研磨时间105
无机高分子复合型混凝剂具有优越的絮凝能力,但目前于基于固废资源化利用制备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介绍了三类固废基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工艺、性质特点,简述了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作用机理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型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固废基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根据已有结果,文中指出需要从固废原料的化学组成,建立全面的固废资源,优化不同来源固废基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的制备工艺;其次指出应进行混凝剂的物耗、能耗等技术经济分析,促进其规模化生产使用;并提出对污
新型污染物1,4-二烷广泛分布于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环境中.常规水处理手段对1,4-二烷难以奏效,因而其污染处理技术成为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针对1,4-二烷污染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1,4-二烷的性质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比较了国内外已有的污染调查状况和控制标准,然后重点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法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1,4-二烷污染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且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作用机制、优缺点及可行性,并对不同技术的处理效率进行了归纳总结.文中特别指出了生物修复的难题,即氯代烃、重金属对微生物降解1,4-
白蚁-真菌自然共生体系可有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其本质在于对木质素物理结构的破坏和官能团的修饰,减少木质素对酶的非生产性吸附,从而提升酶解糖化效率,为生物质高效能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白蚁肠道中存在的分解木质素酚类单元的漆酶(La)和蚁巢内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蚁巢伞菌(Te),构建La和Te协同预处理木质素体系,比较La和典型的木质素降解菌黄孢原毛平革菌(PC)对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碱木素的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在降解La预处理的碱木素过程中,Te产生的漆酶(La)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最大值
混凝土作为多孔结构的工程材料,在温度效应及外应力作用下,外界水分及有害物质可渗入到其毛细孔隙内部加速混凝土腐蚀,其耐久性受到影响。发展高性能混凝土防护涂料对于延长混凝土服役时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表面成膜型涂料、有机硅渗透型涂料、孔隙封闭型涂料对混凝土表层防护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摘要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治疗乳腺癌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后致类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三苯氧胺加酸枣仁汤,对照组单纯口服三苯氧胺,21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5O例患者临床治愈40例(80%),有效8例(16%),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32%),有效15例(30%),无效19例(38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满足本次研究要求的86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以随机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例数分别为43例,两组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加施生活生物反馈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二者治疗前后SQLP评分、残余尿量、膀胱最大收缩压、盆底肌群肌电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盆
期刊
以煤沥青为原料、空气为氧化剂、碱性水溶液为介质,考察了液固比、固碱比及反应时间等对煤沥青氧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煤沥青氧化液体产物(LP)直接与丙烯酸(AA)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出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设计实验确定各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而确定出合成树脂的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合成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与反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LP同丙烯酸、过硫酸铵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温度为75℃、时间为30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合成的树脂具有最大吸水值,而红外吸收光谱证实合成的树脂含有LP中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