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这样介绍自己,“火柴的柴,安静的静”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她敏锐得让人惊诧,坚定得让人心疼。她有飘逸而明慧的气质,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匡扶正义的心灵,但又锋芒毕露。节目中她冷静客观,生活中依然,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我还不配消费文艺这两个字
一直以来柴静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记者,在新闻同行眼中,她做新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让观众认可并喜欢柴静。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柴静很做作,太不真实”。
另一部分人不喜欢柴静,还在于她的“文艺腔”。
柴静的声名鹊起于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一档周末深夜节目《夜色温柔》。在那个电台节目对学生群体有着巨大入侵力的年代,柴静读文章,读来信,播音乐,迷倒湖南众生。那时,她常说“宇宙洪荒,电光火石”,节目的片尾曲是郑智化的《让我拥抱你入梦》,“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让我紧握你的小拳头……”痴男怨女们常在其中落泪,唏嘘。柴静念出收信地址,“写《夜色温柔》柴静收,就可以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逢年过节,她给别人的都不是长长祝福,常常就是四个字:岁月静好。
不过,到现在,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足以匹配文艺青年。“文艺是两个很好的字,现在很多配不上的人都在消费这两个字,这也是对文艺的不敬重吧。其实我们现在还根本称不上文艺呢,谢素台叫文艺,齐邦媛、朱光潜、丰子恺、周作人叫文艺,我们叫文艺吗?”
我的职业理想不是当勇士
2003年,柴静调到《新闻调查》栏目任记者,从主题性调查 、事件性调查到内幕调查,开始深入接触“新闻当中的人”。她关注他们的生活,认知他们的困境,犹如关注认知另一个自己。面对死亡、黑幕、阴谋和不公,她穿越恐惧,直抵事件核心。
柴静是最早深入“非典”一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征地,柴静的身影总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里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人民网访谈主持人曾问柴静勇气来自哪里,她答:“我去采访讨薪八年未果的农民,在他坐过的法院台阶上坐着,体会他的无助;我去采访拆迁中丧子的母亲,看着她泪流满面;我去采访注射了‘奥美定’的女人,用手触摸她胸部里的硬块,知道这个将永远无法根除……这一切让你知道你跟这个时代的联系。如果你仅仅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活着,你将永远得不到幸福。”
柴静在走一条探寻真知的路,人声鼎沸却不无孤独。也许,你会随她同行。
《新闻调查》调查的是损害公共利益并隐瞒的事件,揭露黑幕,她也因此受过威胁。
有人说她是探求真相的堂·吉诃德。柴静却认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是为了当勇士。面对采访对象,无论是研制推广“奥美定”的院长,还是陕西“华南虎”的造假者,柴静都温文尔雅,她可以成为一个新闻斗士,但姿态已经走向宽容。“在《虎照疑云》的调查中,我和当地林业局的负责人沟通时,他并不知道国外在确证物种存在时需要5个证据。我没有诘问,而是老实地告诉他是哪5个证据,然后问他:现在知道了,你愿意调整你原来的看法吗?从前我不会这样。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你了解了人和世界的复杂性,就会有宽谅,不会有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十年前的柴静,或许是为了急于证明自己,总想做头条,而且也总能做到。但慢慢地,她发现,如果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功利心在前,其实是做不好的。现在的她,很多时候是为了乐趣在做事,而不是为了成败,态度悠然。
被访者发酵出了她内心的人性
有了另一档专属节目《看见》后,采访不再是柴静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博弈,这项工作可能含有对人的冒犯,或者多少有些傲慢,“本来咱俩不认识,但今天坐下来,我就要来问你内心最隐密的事情。”
她变得温和,更忠于内心的感受,她诚实地说和问,“如果我能承担,那我愿意和你在一起”。
许多柴静的粉丝说,今天的这个他们越来越爱的柴静,都是一天天发酵出来的。让他们罗列最喜欢柴静的哪期节目。许多人都会提到汶川地震时期,柴静制作了《杨柳坪七日》,她因此被天涯社区评为“2008年度最受网友喜欢的记者”。和当时赤裸裸的血泪报道相比,这个“七日”淡而有味。
2008年5月26日,柴静跟随一对在绵阳体育馆避难的叶姓夫妇,回到了他们在杨柳坪的家。家成废墟。他们正在上四年级的儿子,尸骸无存。叶哥指着一个旮旯儿说:“这是我儿子上次跟我下跳棋的地方。”到了六一儿童节,叶哥跟邻居的孩子下象棋,心神不定,走了几个子就问:“我输了吧?是输了?”
这是柴静记录的忧伤。
村民们从废墟里找出铁锅、腊肉、米,从田里扯来小菜,聚在一起吃,吃饱了一起修路,搭帐篷,晚上的柴火烧得旺,失去至亲的一对叔侄相互安慰。柴静一手举着白蜡烛,一手抹了把眼泪。
这是柴静记者的人性。
整场节目流畅自然,仿佛直接从杨柳坪切下一块,放在了屏幕上。
彼岸归来,继续点燃烛火。柴静洗尽铅华,更加朴素。是人,成就了柴静。这个柴静不再咄咄逼人,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也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过于洒狗血,她会劝对方整理一下思路再说一遍;遇到采访对象离席而去,她也不会把这当成是噱头和胜利,反而会在节目中为人开解。
懂得自省才会更加自如
自省是柴静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一期节目做完,她把心得和反思写在博客里,有时候也会附上视频和方案。有人留言给节目提意见,她会回复。2012年12月11日,柴静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关于少女杀死性侵者案件的采访手记,有人留言说“标点符号错太多了。”柴静知道这是自己的老毛病,她改了一下,但不是很周详。过了几天,柴静收到一封信,提意见的观众把文章打出来,把错了的标点符号都改正了,再寄给她。柴静说:“我感谢他。”
十年了,柴静一直在检讨:“天性里的那点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我。小时候看到邻居从远处走过来,我都躲着让他们过去,打招呼这事让我发窘。我妈看着我直叹气,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
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过任何商业活动。朋友们对柴静一致的评价是,她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对于柴静来说,“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
我还不配消费文艺这两个字
一直以来柴静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记者,在新闻同行眼中,她做新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让观众认可并喜欢柴静。与此同时,也有人认为,“柴静很做作,太不真实”。
另一部分人不喜欢柴静,还在于她的“文艺腔”。
柴静的声名鹊起于湖南文艺广播电台的一档周末深夜节目《夜色温柔》。在那个电台节目对学生群体有着巨大入侵力的年代,柴静读文章,读来信,播音乐,迷倒湖南众生。那时,她常说“宇宙洪荒,电光火石”,节目的片尾曲是郑智化的《让我拥抱你入梦》,“玩火的孩子烫伤了手,让我紧握你的小拳头……”痴男怨女们常在其中落泪,唏嘘。柴静念出收信地址,“写《夜色温柔》柴静收,就可以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逢年过节,她给别人的都不是长长祝福,常常就是四个字:岁月静好。
不过,到现在,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足以匹配文艺青年。“文艺是两个很好的字,现在很多配不上的人都在消费这两个字,这也是对文艺的不敬重吧。其实我们现在还根本称不上文艺呢,谢素台叫文艺,齐邦媛、朱光潜、丰子恺、周作人叫文艺,我们叫文艺吗?”
我的职业理想不是当勇士
2003年,柴静调到《新闻调查》栏目任记者,从主题性调查 、事件性调查到内幕调查,开始深入接触“新闻当中的人”。她关注他们的生活,认知他们的困境,犹如关注认知另一个自己。面对死亡、黑幕、阴谋和不公,她穿越恐惧,直抵事件核心。
柴静是最早深入“非典”一线的记者之一。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后,采访艾滋病人、自杀儿童、吸毒女、地震、奥运、征地,柴静的身影总出现在新闻第一线。有人总结,在这些节目里,镜头里的柴静,62%的时间挺身而出与黑暗势力交锋,38%的时间低下身去倾听弱者的申诉。那个瘦弱但眼神坚定、提问尖锐的女记者,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深深记住。
人民网访谈主持人曾问柴静勇气来自哪里,她答:“我去采访讨薪八年未果的农民,在他坐过的法院台阶上坐着,体会他的无助;我去采访拆迁中丧子的母亲,看着她泪流满面;我去采访注射了‘奥美定’的女人,用手触摸她胸部里的硬块,知道这个将永远无法根除……这一切让你知道你跟这个时代的联系。如果你仅仅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活着,你将永远得不到幸福。”
柴静在走一条探寻真知的路,人声鼎沸却不无孤独。也许,你会随她同行。
《新闻调查》调查的是损害公共利益并隐瞒的事件,揭露黑幕,她也因此受过威胁。
有人说她是探求真相的堂·吉诃德。柴静却认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不是为了当勇士。面对采访对象,无论是研制推广“奥美定”的院长,还是陕西“华南虎”的造假者,柴静都温文尔雅,她可以成为一个新闻斗士,但姿态已经走向宽容。“在《虎照疑云》的调查中,我和当地林业局的负责人沟通时,他并不知道国外在确证物种存在时需要5个证据。我没有诘问,而是老实地告诉他是哪5个证据,然后问他:现在知道了,你愿意调整你原来的看法吗?从前我不会这样。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你了解了人和世界的复杂性,就会有宽谅,不会有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十年前的柴静,或许是为了急于证明自己,总想做头条,而且也总能做到。但慢慢地,她发现,如果有很强的目的性或者功利心在前,其实是做不好的。现在的她,很多时候是为了乐趣在做事,而不是为了成败,态度悠然。
被访者发酵出了她内心的人性
有了另一档专属节目《看见》后,采访不再是柴静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博弈,这项工作可能含有对人的冒犯,或者多少有些傲慢,“本来咱俩不认识,但今天坐下来,我就要来问你内心最隐密的事情。”
她变得温和,更忠于内心的感受,她诚实地说和问,“如果我能承担,那我愿意和你在一起”。
许多柴静的粉丝说,今天的这个他们越来越爱的柴静,都是一天天发酵出来的。让他们罗列最喜欢柴静的哪期节目。许多人都会提到汶川地震时期,柴静制作了《杨柳坪七日》,她因此被天涯社区评为“2008年度最受网友喜欢的记者”。和当时赤裸裸的血泪报道相比,这个“七日”淡而有味。
2008年5月26日,柴静跟随一对在绵阳体育馆避难的叶姓夫妇,回到了他们在杨柳坪的家。家成废墟。他们正在上四年级的儿子,尸骸无存。叶哥指着一个旮旯儿说:“这是我儿子上次跟我下跳棋的地方。”到了六一儿童节,叶哥跟邻居的孩子下象棋,心神不定,走了几个子就问:“我输了吧?是输了?”
这是柴静记录的忧伤。
村民们从废墟里找出铁锅、腊肉、米,从田里扯来小菜,聚在一起吃,吃饱了一起修路,搭帐篷,晚上的柴火烧得旺,失去至亲的一对叔侄相互安慰。柴静一手举着白蜡烛,一手抹了把眼泪。
这是柴静记者的人性。
整场节目流畅自然,仿佛直接从杨柳坪切下一块,放在了屏幕上。
彼岸归来,继续点燃烛火。柴静洗尽铅华,更加朴素。是人,成就了柴静。这个柴静不再咄咄逼人,她开始重视感受多于道理;体察世间的矛盾也多于揭示;宽谅人性的弱点多于批判。在采访中,遇到采访对象表达过于洒狗血,她会劝对方整理一下思路再说一遍;遇到采访对象离席而去,她也不会把这当成是噱头和胜利,反而会在节目中为人开解。
懂得自省才会更加自如
自省是柴静一直以来的工作习惯。一期节目做完,她把心得和反思写在博客里,有时候也会附上视频和方案。有人留言给节目提意见,她会回复。2012年12月11日,柴静在博客上发了一篇关于少女杀死性侵者案件的采访手记,有人留言说“标点符号错太多了。”柴静知道这是自己的老毛病,她改了一下,但不是很周详。过了几天,柴静收到一封信,提意见的观众把文章打出来,把错了的标点符号都改正了,再寄给她。柴静说:“我感谢他。”
十年了,柴静一直在检讨:“天性里的那点怯弱,像钉子一样钉着我。小时候看到邻居从远处走过来,我都躲着让他们过去,打招呼这事让我发窘。我妈看着我直叹气,直到长大成人,生活里碰到厉害的人,我就走避,不搭讪,不回嘴,不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我才觉得舒服。”
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作为公众人物,柴静有机会成为有钱人,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朋友没看到她接过任何商业活动。朋友们对柴静一致的评价是,她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她每天事情那么多,要读书、看电影、旅游。但生命时间又那么短,她要合理分配。她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对于柴静来说,“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财富,并不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大部分时候,我更看重生命本身,它才是真的,它饱满像果实,而有些东西是空的,我从里面体会不到任何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