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竹木草制品是东阳传统的出口特色产品,为增加辖区内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外贸供给侧改革,本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多举措推进出口竹木草制品行业质量发展,即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做好宣贯座谈,引导企业注重管理;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思考,一是建议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升级;二是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机结合,推动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 竹木草制品;质量提升;措施;建议;浙江东阳
中图分类号 F7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32-01
竹木草制品作为东阳传统的出口特色产品,受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影响,相关出口企业遭遇市场“寒冬”,近年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推出新产品,改变以往的单一竹、藤、柳、草编工艺品,进而转变成附加值较高的木质工艺品和铁木混合制品,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东阳地区的竹木草产业是多数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生产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小。辖区内现有出口竹制品企业2家、木制品企业32家、草制品企业8家。目前,由于生产企业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受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对质量的要求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影响,当地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压力增大,2016年全年出口批次为1 135批,货值为2 414.9万美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23.26%和19.28%。为帮助企业“破冰”,增加辖区内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外贸供给侧改革,本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多举措推进出口竹木草制品行业质量发展[1]。
1 采取的措施
1.1 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深入辖区内42家出口竹木草生产企业,对厂区环境、安全管理、防疫设施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以草制品为例,调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东阳地区出口草制品生产企业数量下降明显,由13家降为8家,其原因为经营不善。同时,由于投入不足,工艺水平不高,主要生产中低档草席,难以进入高端草席市场。由此可见,检验检疫部门实地掌握出口企业生产现状、工艺流程、管理体系等信息至关重要,同时在现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逐个梳理分析,了解整改重点、难点,先后帮助5家出口企业建立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后续进一步优化服务打好基础[2]。
1.2 做好宣贯座谈,引导企业注重管理
检验检疫部门充分发挥市商务局、农业局、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分期分批召集出口企业开展7次座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注册登记、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知识的具体指导,引导企业树立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同时,邀请“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为辖区内近40家出口竹木草制品小微企业作质量发展主题演讲,特别讲述从小微企业到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中的管理转变,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将产品质量转化为企业经营质量。座谈会带给竹木草企业负责人不小的触动,不仅让他们认识到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与其他出口企业的差距,还促使他们有意识主动地改善企业管理,推动出境竹木草制品质量提升,形成了出口企业之间比拼质量的良好氛围。
1.3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以往的监管模式缺乏主动性,造成企业产生慵懒心理,使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量增加,限制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提高,同时也难以彻底落实检验检疫部门的日常监管和年审的整改要求。因此,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首先通过对不同产品的风险分析,将产品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个等级;其次对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分类,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和现场考核结果,将其分为2家一类企业,22家二类企业和18家三类企业;最后根据各企业产品的风险等级和企业类别,进行监管分层:产品风险越低,企业分类等级越高,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的监管频次就越低,产品申报后无需查验,直接放行的比例就越大。这一管理模式将检验检疫工作重心集中在了低等级、高风险的产品上,一方面使日常监管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倒逼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3]。
2 建议
2.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升级
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力。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其领跑作用[4-5]。例如现归为一类企业的十增家具(东阳)有限公司,检验检疫部门协助其在完成出口农产品风险管理后,应进行重点扶持,和企业一道找问题、解难题、促生产、优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加其在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整个出口竹木草制品行业应在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质量认识,形成统一对外宣传营销、统一标识标准、统一监管执法、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等工作机制,全力助推产业升级[6-7]。
2.2 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机结合
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把企业诚信与分类管理
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可以考虑将目前单独使用的“出入境企業信用管理系统”融入检验检疫“e-CIQ系统”,使诚信体系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机结合,强化诚信分类管理,实现差异化管理目标,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效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结合日常采集的企业信用情况,实施分级管理。按照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机制,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行相应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外部合作,海关、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共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8-9]。
3 参考文献
[1] 高跃.我国竹木草制品拓展国际市场的现状与成功经验借鉴:以义乌“森博会”林产品营销的成功经验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3(11):51-53.
[2] 吴江,林彦星,刘宵宵.“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在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出口竹木草制品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33.
[3] 彭涛,余兴江,钱毓斌.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制度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284.
[4] 苏婷,陈国平,李献辉.关于重振东阳席草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42-44.
[5] 刘学山,刘宵宵,林彦星,等.对竹木草制品出口的政策效应分析[J].中国检验检疫,2013(12):29-30.
[6] 周华伟.义乌地区竹木草制品出口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3(3):230-231.
[7] 童明龙.“分”的考核带来“质”的提升[N].中国国门时报,2010-05-14(001).
[8] 胡希红.从广州番禺出口竹木草制品检验检疫措施看贵州竹木草制品出口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5(6):105-107.
[9] 陈博.玉林竹木草制品出口稳步增长[N].玉林日报,2017-08-05(A01).
关键词 竹木草制品;质量提升;措施;建议;浙江东阳
中图分类号 F75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132-01
竹木草制品作为东阳传统的出口特色产品,受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影响,相关出口企业遭遇市场“寒冬”,近年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推出新产品,改变以往的单一竹、藤、柳、草编工艺品,进而转变成附加值较高的木质工艺品和铁木混合制品,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东阳地区的竹木草产业是多数以手工生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企业多为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生产设备简陋,生产规模小。辖区内现有出口竹制品企业2家、木制品企业32家、草制品企业8家。目前,由于生产企业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受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对质量的要求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影响,当地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压力增大,2016年全年出口批次为1 135批,货值为2 414.9万美元,与2015年相比分别下降23.26%和19.28%。为帮助企业“破冰”,增加辖区内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外贸供给侧改革,本地区检验检疫部门多举措推进出口竹木草制品行业质量发展[1]。
1 采取的措施
1.1 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深入辖区内42家出口竹木草生产企业,对厂区环境、安全管理、防疫设施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以草制品为例,调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东阳地区出口草制品生产企业数量下降明显,由13家降为8家,其原因为经营不善。同时,由于投入不足,工艺水平不高,主要生产中低档草席,难以进入高端草席市场。由此可见,检验检疫部门实地掌握出口企业生产现状、工艺流程、管理体系等信息至关重要,同时在现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逐个梳理分析,了解整改重点、难点,先后帮助5家出口企业建立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后续进一步优化服务打好基础[2]。
1.2 做好宣贯座谈,引导企业注重管理
检验检疫部门充分发挥市商务局、农业局、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分期分批召集出口企业开展7次座谈,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注册登记、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知识的具体指导,引导企业树立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同时,邀请“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浙江联宜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为辖区内近40家出口竹木草制品小微企业作质量发展主题演讲,特别讲述从小微企业到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中的管理转变,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将产品质量转化为企业经营质量。座谈会带给竹木草企业负责人不小的触动,不仅让他们认识到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与其他出口企业的差距,还促使他们有意识主动地改善企业管理,推动出境竹木草制品质量提升,形成了出口企业之间比拼质量的良好氛围。
1.3 创新监管模式,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以往的监管模式缺乏主动性,造成企业产生慵懒心理,使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量增加,限制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提高,同时也难以彻底落实检验检疫部门的日常监管和年审的整改要求。因此,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首先通过对不同产品的风险分析,将产品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个等级;其次对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进行分类,依据上级文件要求和现场考核结果,将其分为2家一类企业,22家二类企业和18家三类企业;最后根据各企业产品的风险等级和企业类别,进行监管分层:产品风险越低,企业分类等级越高,检验检疫部门对企业的监管频次就越低,产品申报后无需查验,直接放行的比例就越大。这一管理模式将检验检疫工作重心集中在了低等级、高风险的产品上,一方面使日常监管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倒逼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3]。
2 建议
2.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助推产业发展升级
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力。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大其领跑作用[4-5]。例如现归为一类企业的十增家具(东阳)有限公司,检验检疫部门协助其在完成出口农产品风险管理后,应进行重点扶持,和企业一道找问题、解难题、促生产、优环境,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增加其在本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整个出口竹木草制品行业应在相关部门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质量认识,形成统一对外宣传营销、统一标识标准、统一监管执法、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等工作机制,全力助推产业升级[6-7]。
2.2 将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机结合
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把企业诚信与分类管理
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可以考虑将目前单独使用的“出入境企業信用管理系统”融入检验检疫“e-CIQ系统”,使诚信体系与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有机结合,强化诚信分类管理,实现差异化管理目标,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效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结合日常采集的企业信用情况,实施分级管理。按照守信受益、失信惩戒机制,根据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行相应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外部合作,海关、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共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8-9]。
3 参考文献
[1] 高跃.我国竹木草制品拓展国际市场的现状与成功经验借鉴:以义乌“森博会”林产品营销的成功经验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13(11):51-53.
[2] 吴江,林彦星,刘宵宵.“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模式在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出口竹木草制品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33.
[3] 彭涛,余兴江,钱毓斌.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制度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12):284.
[4] 苏婷,陈国平,李献辉.关于重振东阳席草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42-44.
[5] 刘学山,刘宵宵,林彦星,等.对竹木草制品出口的政策效应分析[J].中国检验检疫,2013(12):29-30.
[6] 周华伟.义乌地区竹木草制品出口现状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3(3):230-231.
[7] 童明龙.“分”的考核带来“质”的提升[N].中国国门时报,2010-05-14(001).
[8] 胡希红.从广州番禺出口竹木草制品检验检疫措施看贵州竹木草制品出口的发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5(6):105-107.
[9] 陈博.玉林竹木草制品出口稳步增长[N].玉林日报,2017-08-05(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