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特征及其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来源 :交通节能与环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78253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于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活污水,由于服务区车辆随机性大,从而污水具有水量、水质变化波动大的特征,并将其与常规生活污水作对比,可以得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浓度更高,成分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针对此污水详细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四种组合工艺,分别是生物接触氧化法+沉淀工艺、AO+MBR工艺、生物预处理+人工湿地、生物滤池工艺,并对四种工艺从处理效果、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可操作性以及不同工艺的缺点上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文章针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从水质和经济上进行了分析,将中水回用于绿化、冲厕等用途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不仅保护周围环境,节约服务区运营成本,同时可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
其他文献
采用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国道242项目上对到场沥青进行宏观性能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软化点预测时,应先采用S-G导数对沥青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留一法建立模型样品库,对于入库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立软化点预测模型;当进行针入度和延度预测时,不进行预处理,直接采用留一法建库、主成分分析—PLS方法建模.对于国道242线工程现场单一来源样品,10个样品即可建模,软化点预测结果全部满足要求,针入度和延度仅有一个预测结果不满足要求.该技术在国道242线上的成功应用,缩短了沥青到场入库时间,
山区公路高边坡开挖实质为岩体卸荷,坡面水平位移向临空面发展,引起边坡内部应力调整重分布,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需及时予以防护和治理.以都匀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K34+340-K40+800段工程设计为例,选取了其中K34+725~K35+160深挖路堑边坡,介绍了高路堑边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置措施,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的处置技术,可为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借鉴.
通过对国内部分隧道信息化应用情况的现状调研,本文分析老旧隧道智慧化改造工程和新建隧道智慧化工程的功能需求,给出不同的实施方案建议:其中老旧隧道以尽量减少工程量,在工程预算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问题为原则配置智慧化设施;新建隧道以利用最新信息化技术实现全生命智能监测与管养为原则进行智慧化建设,以期为市政隧道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为了做好高速公路运营期环境、气象、能耗的在线监测,保证行车安全、提升服务功能、减少碳排放,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气象灾害导致的交通事故问题,运管养护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提出建立绿色高速公路在线监测技术体系.该体系基于环境监测、气象监测、能耗监测三个方面,明确监测布点选择及相应指标,开展基础数据采集,并架构在线监测系统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该体系面向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为高速公路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运营期在线监测技术的集成应用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