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历史上,钓鱼岛本来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却落到了日本的手里。现在日本政府一反过去常态,无视过去中日双方领导人确立的搁置争议的方针,单方面推行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进程。至此,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击和反制措施,其中政治经济贸易问题错综复杂。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东北亚各国日益走向相互开放的道路上来。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韩国、中国、日本三个国家。而中国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超级力量。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是20世纪80年后的全球化,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作为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的日本自“泡沫经济”解体后,经济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与东亚的合作被视为经济“再生”的希望。由此可见,作为新兴发展起来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于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的发展都是异常重要。
二、钓鱼岛问题对日本经济的消极影响
出于对日本单方面的行为,中国政府这次主要的反制措施就是延期或取消多想中日交流活动,虽然与之前相比,中国政府显得更加谨慎和冷静,并没有出台有实质性意义的经济反制措施,但是这一系列的停止与日本交流活动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对日本产生了消极影响。中国政府的这些举动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也是一种指示,即抵制和回避日本,这甚至也是对全球的一种暗示。这些间接效果对于日本经贸的发展更加深远和不利。
相比之下,在这次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消费者的作用比中国政府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具有冲击力。具体来说中国民间为主体的经济抵制行为,让日本汽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遭受沉重打击。但是,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经济反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例如,以汽车来说,今年日本对华贸易额为452亿日元,仅占整个汽车出口的0.74%。但是尽管如此,中国消费者的所作所为对于本身发展堪忧的日本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自钓鱼岛问题激化以来,中国各地反日游行示威中就表明抵制日货。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对待日本汽车上表现的尤为强烈,中国某些省份甚至出现了暴民化般的打砸日本车的行为。这些行为导致日系汽车制造商纷纷减少了在华的汽车产量。短期之内,日本车将很难在中国有着乐观的前景。其次,中日航线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上的分析,清晰地表现出钓鱼岛问题对于日本的经贸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中国消费者不选择日本那他们选择谁?答案是韩国。也就是说,中国对日本的不满导致了韩国在钓鱼岛问题中获取了来自日本的反射利益。
三、钓鱼岛问题对韩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韩国对外贸易经济结果与日本的很具有重叠性。在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域里,韩国和日本是主要对象,而且在产品和服务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例如,受到影响的日本产业有上面提到的汽车产业、航空产业、家电产业、旅游行业等,而韩国产业在这些领域里具有非常强的替代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国消费者普遍的反日情绪,导致很多原本打算在中国一年一度的国庆黄金周去日本旅游的人们取消了计划,把目标重新定位于韩国。当然这种现象后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也有一部分出于对中日之间国民关系紧张的担忧而取消了对日旅游计划。
其次,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影响。软文化的输出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韩国在经济上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韩国文化娱乐产业却可以说是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的文化娱乐普遍流行于东亚,甚至是全球。这在中国表现的更加突出,例如韩剧、韩国服装、整容、饮食、娱乐圈等等,在这些领域韩国比日本要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这本来就是日本不能比的。然而在中日之间相互仇视的民间文化中,加上一个钓鱼岛问题,这使得日本文化娱乐产业在中国的输出更加受到阻碍。出于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和回避日本文化娱乐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文化娱乐产业将更加有市场,利润也更加可观。
再次,对航空业的影响。中国消费者暂时回避了去日本的工作和休闲。有数据显示赴日航线客座率出现下降,航空公司纷纷暂停或削减赴日航班。这群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最后选择了韩国作为新的目的地。这样一来,来自中国消费者大量地涌进韩国,给韩国航空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最后,对工业制造业地影响。日本在这个行业是领先于世界的。若简单地按照消费者的理性经济人选择,韩国很难和日本竞争。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人的行为在讲究“经济人理性”的时候,更讲究“政治性”。所以任何国家的产品若想在中国更具竞争力就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虽然过去中日双方的努力使中日之间的对立情绪有所缓解,日本企业在中国一度繁荣发展,但是这次钓鱼岛问题的激化后,日本企业和企业家就损失惨重。例如,今年丰田汽车公司已确定在华规模最大的天津工厂从10月22日起的一周时间内停止生产。但实质上令工厂完全停产尚属首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就只有韩国的产品了。韩国这方面的产品相对于日本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韩中关系远比中日关系要好。另外,相对于中国的国产货,韩国产品质量要好,所以韩国的制造业此时更具竞争力。事实也证明了,韩国在这方面的市场份额在一步步壮大。
在这次事件中,韩国政府和企业家应努力把握好机会,搞好同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的关系,进一步实现韩国外贸经济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家鑄.钓鱼岛问题的现状与中日关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4)
[2]程士国.经济走势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8
[3]冯昭奎.日本为什么挑起冒岛争端.瞭望周刊.[J].2001,(7)
[4]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J].东北亚论坛.2007,(1)
历史上,钓鱼岛本来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却落到了日本的手里。现在日本政府一反过去常态,无视过去中日双方领导人确立的搁置争议的方针,单方面推行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进程。至此,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击和反制措施,其中政治经济贸易问题错综复杂。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东北亚各国日益走向相互开放的道路上来。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是韩国、中国、日本三个国家。而中国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超级力量。2006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但是20世纪80年后的全球化,以及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作为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的日本自“泡沫经济”解体后,经济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与东亚的合作被视为经济“再生”的希望。由此可见,作为新兴发展起来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于韩国和日本的经济贸易的发展都是异常重要。
二、钓鱼岛问题对日本经济的消极影响
出于对日本单方面的行为,中国政府这次主要的反制措施就是延期或取消多想中日交流活动,虽然与之前相比,中国政府显得更加谨慎和冷静,并没有出台有实质性意义的经济反制措施,但是这一系列的停止与日本交流活动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对日本产生了消极影响。中国政府的这些举动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也是一种指示,即抵制和回避日本,这甚至也是对全球的一种暗示。这些间接效果对于日本经贸的发展更加深远和不利。
相比之下,在这次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消费者的作用比中国政府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具有冲击力。具体来说中国民间为主体的经济抵制行为,让日本汽车、航空、旅游等行业遭受沉重打击。但是,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经济反制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例如,以汽车来说,今年日本对华贸易额为452亿日元,仅占整个汽车出口的0.74%。但是尽管如此,中国消费者的所作所为对于本身发展堪忧的日本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自钓鱼岛问题激化以来,中国各地反日游行示威中就表明抵制日货。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对待日本汽车上表现的尤为强烈,中国某些省份甚至出现了暴民化般的打砸日本车的行为。这些行为导致日系汽车制造商纷纷减少了在华的汽车产量。短期之内,日本车将很难在中国有着乐观的前景。其次,中日航线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上的分析,清晰地表现出钓鱼岛问题对于日本的经贸发展的消极影响是全方位的。但是,作为东北亚经济圈中的中国消费者不选择日本那他们选择谁?答案是韩国。也就是说,中国对日本的不满导致了韩国在钓鱼岛问题中获取了来自日本的反射利益。
三、钓鱼岛问题对韩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韩国对外贸易经济结果与日本的很具有重叠性。在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域里,韩国和日本是主要对象,而且在产品和服务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例如,受到影响的日本产业有上面提到的汽车产业、航空产业、家电产业、旅游行业等,而韩国产业在这些领域里具有非常强的替代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对旅游业的影响。中国消费者普遍的反日情绪,导致很多原本打算在中国一年一度的国庆黄金周去日本旅游的人们取消了计划,把目标重新定位于韩国。当然这种现象后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也有一部分出于对中日之间国民关系紧张的担忧而取消了对日旅游计划。
其次,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影响。软文化的输出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韩国在经济上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韩国文化娱乐产业却可以说是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的。韩国的文化娱乐普遍流行于东亚,甚至是全球。这在中国表现的更加突出,例如韩剧、韩国服装、整容、饮食、娱乐圈等等,在这些领域韩国比日本要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这本来就是日本不能比的。然而在中日之间相互仇视的民间文化中,加上一个钓鱼岛问题,这使得日本文化娱乐产业在中国的输出更加受到阻碍。出于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排斥和回避日本文化娱乐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文化娱乐产业将更加有市场,利润也更加可观。
再次,对航空业的影响。中国消费者暂时回避了去日本的工作和休闲。有数据显示赴日航线客座率出现下降,航空公司纷纷暂停或削减赴日航班。这群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最后选择了韩国作为新的目的地。这样一来,来自中国消费者大量地涌进韩国,给韩国航空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最后,对工业制造业地影响。日本在这个行业是领先于世界的。若简单地按照消费者的理性经济人选择,韩国很难和日本竞争。但现实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人的行为在讲究“经济人理性”的时候,更讲究“政治性”。所以任何国家的产品若想在中国更具竞争力就必须满足以上两个条件。虽然过去中日双方的努力使中日之间的对立情绪有所缓解,日本企业在中国一度繁荣发展,但是这次钓鱼岛问题的激化后,日本企业和企业家就损失惨重。例如,今年丰田汽车公司已确定在华规模最大的天津工厂从10月22日起的一周时间内停止生产。但实质上令工厂完全停产尚属首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就只有韩国的产品了。韩国这方面的产品相对于日本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韩中关系远比中日关系要好。另外,相对于中国的国产货,韩国产品质量要好,所以韩国的制造业此时更具竞争力。事实也证明了,韩国在这方面的市场份额在一步步壮大。
在这次事件中,韩国政府和企业家应努力把握好机会,搞好同中国政府和中国消费者的关系,进一步实现韩国外贸经济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家鑄.钓鱼岛问题的现状与中日关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4)
[2]程士国.经济走势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8
[3]冯昭奎.日本为什么挑起冒岛争端.瞭望周刊.[J].2001,(7)
[4]胡昭玲.中日韩三国产业的互补性与竞争性.[J].东北亚论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