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25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IE的认识。

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425例IE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纳入IE患者的临床特征、基础心脏疾病、病原微生物分布和临床转归等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425例IE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0周,发热423例(99.5%),心脏杂音372例(87.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心力衰竭最为常见,共219例(51.5%),其次为脏器栓塞158例(37.2%);原有基础心脏疾病者250例(58.8%),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121例(28.5%)];超声心动图和手术共发现赘生物410例(96.5%);病原学检查阳性343例(80.7%),病原体以链球菌特别是草绿色链球菌[59.5%(204/343)]最常见。425例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342例(80.5%)联合手术治疗,332例(97.1%)为早期手术,住院期间死亡19例(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功能分级Ⅲ级及以上[比值比(odds ratio,OR)=3.4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0~11.68]、脑栓塞(OR=4.45, 95%CI 1.50~13.22)和感染性休克(OR=19.41,95%CI 3.81~99.02)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其他文献
腹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感染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该例患者以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提示肠道感染、结肠多发溃疡,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泌尿外科多学科协作讨论,最终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器官移植术后新发炎症性肠病导致的腹泻十分罕见,在临床中容易误诊,现报告其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Dieulafoy病与内脏动静脉畸形都是罕见的血管畸形病变,并且两者均为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经内镜检查和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胰十二指肠动静脉畸形合并Dieulafoy病,在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止血和动脉造影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现报告其诊治情况。
在我国,大肠疾病尤其是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增高,但现有检查方法和技术的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人工智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中深度学习是当下最先进、最流行的机器学习算法,已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在辅助疾病诊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新近研究表明,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大肠疾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在各类大肠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与价值,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乃至缺陷的慢性传染病,而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AIDS会对IBD的发病风险和病程产生影响,AIDS合并IBD患者的治疗仍存在挑战。本文将分析AIDS对IBD发病风险和病程的影响,介绍AIDS合并IBD的潜在治疗药物,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肝样细胞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或其他成体细胞等非肝脏来源的细胞在不同诱导培养条件下逐步分化而成,其形态类似于原代肝细胞,具备合成、摄取、分泌和药物代谢等功能,是体外预测和评估药物性肝损伤的理想细胞模型。不同来源的肝样细胞在研究药物代谢和毒性方面各有优缺点,改进诱导策略和培养体系有助于获得功能更加成熟的肝样细胞。
期刊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和科学实践,为传染病防控树立了典范。笔者通过分析、学习和借鉴我国在COVID-19疫情防控中取得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现状,浅析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在服务体系、政策保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017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共同制订并发布了第1版《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第1版共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新版共识更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结核病的分子诊断、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启动时机与方案、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进展。本共识将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目的研究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确诊为阿米巴肠炎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艾滋病分为阿米巴肠炎组和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回顾性分析其实验室指标、病理检查和结肠镜下表现等临床资料,总结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共纳入53例阿米巴肠炎患者,其中阿米巴肠炎组31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艾滋病组22例。阿米巴肠炎合并
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8年我国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0家三级医院收治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