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在他看来,书籍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同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一样。弗朗西斯·培根也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叹。可见,哲学家对于读书、知识的看重要高于万物。在日常学习中,读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最经济、最快捷的途径。然而,读书需要一定的方法,科学的读书方法或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或人生道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读书质量异常看重。主要围绕小学生读书方法进行探讨,指出读书的目的,提出相应的读书建议。
关键词:个人修养;学习知识;读书方法
一、明确读书的目的
1.提升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明白个人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小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思想方面的书籍时,会被当时的仁人志士所触动,不论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抑或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情操,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从而以他们为榜样,来引领自己的思想与行动。(2)对于残疾人的善良。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所受到的歧视与偏见实在太多。通过读书思考,明白残疾人的生活不易,从而会不由自主地对该群体表现出善意,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3)对于自己情绪的合理控制。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脾气就会越小。因为书籍会教会他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与人际交往的技巧,也会使他认识到恶毒的语言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之深,因此会尽量克制。其实个人修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2.涉猎各种知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有限,更多的历史、政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读书来获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会规定一些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可以按照书单进行阅读。如果对于某一学科学生有特殊兴趣,也可以多读这一方面的书籍。以历史为例,学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正史野史皆可,兼听则明。总而言之,在学生有充足课余时间的小学阶段,一定要多读书,哪怕是不求甚解。读过的书中的内容总会慢慢遗忘,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道理等却可以遗留下来,构成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这才体现出读书的意义。
3.提高语文水平
阅读书籍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小学或初中阶段,语文考试还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汉字、读音、病句等,读书多似乎只是在作文上有所帮助。而到了高中阶段,除去会有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默写以外,几乎全部为阅读理解,最后部分为作文。读过很多书的人在这一阶段便可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由于读书多,对于文章的把握会更准,理解层次会更高,因此阅读理解可以完成得很好,作文也会更有文采,语文成绩会很高,而且随着阅读量的继续扩大,语文水平会越来越高。
二、掌握读书的方法
1.读不同类型的书要运用不同的方法
有些书籍需要粗略读,例如小说类。这类书主要是通过细腻的描述来阐述一个故事,而小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读懂这个故事,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或某些经验教训,以避免自己在生活中犯下某些错误;而有些书需要仔细阅读、反复阅读,比如哲学类、文学类等书籍,一般比较高深,内容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所以需要仔细阅读,体会每一章节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阅读一遍,随着阅历的丰富,第二次阅读的理解会与第一次有很大不同。真正的好书是值得读三遍以上的。考虑到小学生阅读哲学还比较困难,还是希望学生可以多读经典的文学类书籍,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诗经等国学典籍,也可以选择外国名著,如托尔斯泰的著作、高尔基的三部曲等。至于都市言情小说一类,则可以作为娱乐消遣,偶读一下便可,切不可过分迷恋。
2.利用好零散时间
零散时间如果利用好,长期坚持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背誦一句名人名言,一学期基本上可以背诵100句左右。也可以去书店购买体积比较小的书,上课之前略微翻一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获得这本书中的知识。此外,也要充分利用好电子书资源,如今的各种移动设备,为随身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例如,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打开某位博主的博客查看,也可以点开某个知名公众号查看其文章等。总之,要将零散的时间利用好,阅读更多的内容来获得知识、充实自己。
3.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一定要有读书笔记,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是从书中摘抄的一些名言警句等,总之,一定要将当时阅读书籍时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也许多年以后,一个人早已忘记了某本书中的内容,也许根本不记得曾经看过这本书,但是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便可以回忆起当年读书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所接受的思想洗礼。所以,一定要有专门的笔记本用来做读书笔记。对于读书笔记,可以进行分类,如经济学类、政治类、历史类、文学类、哲学类等等。记录的过程,也应该是思考回顾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读书的目的与方法的探讨,总结起来就是要以提高个人素质、涉猎各种知识以及语文水平为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自己总结一些经验或技巧,对于不同的书籍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多做笔记、多思考等,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小学生的期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杨爱玲.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J].中国教育教学,2011(5):12-14.
编辑 段丽君
关键词:个人修养;学习知识;读书方法
一、明确读书的目的
1.提升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明白个人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小学生在阅读中国古代思想方面的书籍时,会被当时的仁人志士所触动,不论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抑或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情操,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从而以他们为榜样,来引领自己的思想与行动。(2)对于残疾人的善良。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所受到的歧视与偏见实在太多。通过读书思考,明白残疾人的生活不易,从而会不由自主地对该群体表现出善意,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3)对于自己情绪的合理控制。一个人读的书越多,脾气就会越小。因为书籍会教会他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与人际交往的技巧,也会使他认识到恶毒的语言对别人造成的伤害之深,因此会尽量克制。其实个人修养的提升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2.涉猎各种知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有限,更多的历史、政治、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通过读书来获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会规定一些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可以按照书单进行阅读。如果对于某一学科学生有特殊兴趣,也可以多读这一方面的书籍。以历史为例,学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正史野史皆可,兼听则明。总而言之,在学生有充足课余时间的小学阶段,一定要多读书,哪怕是不求甚解。读过的书中的内容总会慢慢遗忘,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道理等却可以遗留下来,构成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这才体现出读书的意义。
3.提高语文水平
阅读书籍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小学或初中阶段,语文考试还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汉字、读音、病句等,读书多似乎只是在作文上有所帮助。而到了高中阶段,除去会有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默写以外,几乎全部为阅读理解,最后部分为作文。读过很多书的人在这一阶段便可显示出强大的优势。由于读书多,对于文章的把握会更准,理解层次会更高,因此阅读理解可以完成得很好,作文也会更有文采,语文成绩会很高,而且随着阅读量的继续扩大,语文水平会越来越高。
二、掌握读书的方法
1.读不同类型的书要运用不同的方法
有些书籍需要粗略读,例如小说类。这类书主要是通过细腻的描述来阐述一个故事,而小学生需要做的就是读懂这个故事,从故事中得到启发或某些经验教训,以避免自己在生活中犯下某些错误;而有些书需要仔细阅读、反复阅读,比如哲学类、文学类等书籍,一般比较高深,内容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所以需要仔细阅读,体会每一章节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阅读一遍,随着阅历的丰富,第二次阅读的理解会与第一次有很大不同。真正的好书是值得读三遍以上的。考虑到小学生阅读哲学还比较困难,还是希望学生可以多读经典的文学类书籍,如四大名著、唐诗宋词、诗经等国学典籍,也可以选择外国名著,如托尔斯泰的著作、高尔基的三部曲等。至于都市言情小说一类,则可以作为娱乐消遣,偶读一下便可,切不可过分迷恋。
2.利用好零散时间
零散时间如果利用好,长期坚持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背誦一句名人名言,一学期基本上可以背诵100句左右。也可以去书店购买体积比较小的书,上课之前略微翻一翻,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获得这本书中的知识。此外,也要充分利用好电子书资源,如今的各种移动设备,为随身阅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例如,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打开某位博主的博客查看,也可以点开某个知名公众号查看其文章等。总之,要将零散的时间利用好,阅读更多的内容来获得知识、充实自己。
3.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一定要有读书笔记,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是从书中摘抄的一些名言警句等,总之,一定要将当时阅读书籍时所产生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也许多年以后,一个人早已忘记了某本书中的内容,也许根本不记得曾经看过这本书,但是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便可以回忆起当年读书时所产生的思想碰撞,所接受的思想洗礼。所以,一定要有专门的笔记本用来做读书笔记。对于读书笔记,可以进行分类,如经济学类、政治类、历史类、文学类、哲学类等等。记录的过程,也应该是思考回顾的过程。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读书的目的与方法的探讨,总结起来就是要以提高个人素质、涉猎各种知识以及语文水平为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自己总结一些经验或技巧,对于不同的书籍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多做笔记、多思考等,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对于小学生的期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多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杨爱玲.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J].中国教育教学,2011(5):12-1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