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难经》中的针刺方法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学习《难经》针法可以提高我们对古典针灸的认识,本文对《难经》(六十九难)到(八十一难)的针刺方法进行探析,阐述了四种富有临床指导意义的针刺方法:1.补泻分清荣卫。2.针刺合于四时。3.双手协同针刺。4.“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关键词】:《难经》;刺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33-02
  
  Discussing on Acupuncture Methods in Nan J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Qianhong(College of Acup-Moxibustion and Massag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CM,Guangdong 510405)
   【Abstract:】Studying the acupuncture methods of Nan J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is essay probes into the technique (as for relieving pain or inducing regional anesthesia, in which thin needles are inserted into the body at specific points) from the 69th difficult issue to the 81th one, and makes an exposition of four acupuncture methods which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linical guidance:1.Conducting tonifying or draining should according to Ying and Wei; 2. Acupuncture should match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3. Both hands should cooperate with the acupuncture methods; 4.Mastering the degree of puncturing at the heart.
   【Key words】 Nan Jing (The Classic of Difficult Issues), acupuncture
  
   《难经》全名为《黄帝八十一难经》,是我国古代中医典籍之一,在学术上与《内经》并重,后人曾誉之为“句句皆理,字字皆法”。它的内容涉及阴阳、藏象、经络、生理、病例、诊断、治疗、针灸诸多方面。通过学习,笔者认识到《六十九难》到《八十一难》专论针刺方法,其观点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临床更是富有指导意义。
  
  1 补泻分清荣卫
  
   荣卫补泻在《难经》中多有阐述,《难经•七十六难》云:“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荣卫通行,此其要也。”《难经•七十八难》具体描述了从卫和荣取气的方法。“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因为卫为阳,其位较浅,荣为阴,其位较深。故先刺浅部得气后再将针由浅向深插按,以从卫分引阳气深入,是为补;若先刺入深部得气后,再动摇针身,由深向浅抽提,以从营分引气外出,是为泻。后世医家的补法从卫取气,泻法从营取气即源于这一原则。由此也创造出了三进一退的″烧山火″、一进三退的″透天凉″针法,以及先浅后深、紧按慢提为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为泻的提插补泻方法。
  
  2 针刺合于四时
  
   《难经》刺法对《内经》中″困时制宜″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补充和发挥,提出刺法要应时而变。
  2.1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天人相参的理论在《难经》中亦有体现。《难经•七十难》云:“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此难论述了人体经脉气血与四时阴阳升降的相应关系,即春夏之时,自然之气向上,人体的阳气也广泛地趋布于肌表,刺故当浅;秋冬季节,自然之气肃降,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藏,刺故当深。《难经》的理论深刻地告诉我们,临床针刺时也要注意因时制宜,四季的针刺深浅不尽相同。
  2.2 “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
   《难经•七十难》曰:“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是谓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此难阐明了阴病取阳,阳病取阴的阴阳互生、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因为春夏季节,阴气在内,故当取内在的一阴之气,使之外出以养于阳;秋冬季节,无阳气以养其阴,故当由浅向深纳入阳气以养于阴。这也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针刺大法。
  2.3 四时分刺五输
   《难经•七十四难》提出:“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本难以五脏应四时阴阳,五行属性与五脏及五输(相对应的关系,论述了因病因时的针刺方法。经气由井(发出,由小到大、由浅而深,归入合(。四季之中,春天万物生发,喻之于“井”;冬天阳气内藏,喻之为“合”。故五输(应四时而刺,以治五脏病变。
  
  3 双手协同针刺
  
   《灵枢•九针十二原》“右主推之,左主持而御之”即明确规定了双手施术进行针刺的原则,但《难经》对双手协同针刺的理论阐述得更具体,更深刻。《难经•七十八难》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荣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这一段强调针刺前要先用左手按压要针的(位,手指轻轻弹腧(局部皮肤,使经气充盈,再向下爪掐(位,待左手感到(位下经气至,如动脉搏动之状,则右手顺势将针刺入。《难经•八十难》亦有云:“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由此可见,左手协同针刺,不仅在进针前有揣(、定位、减少针刺疼痛的功效,进针后还有探知得气或气尽与否的作用,双手协同针刺,因而能提高针刺疗效。这也告诉我们的针灸临床医生:针刺的疗效不仅靠刺手,压手同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欲得其效,需双手各尽其用。《难经》中左右手协同针刺的理论对后世医家亦有启迪,如窦汉卿《标幽赋》曰:“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再如徐凤的《金针赋》“下针十四法”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下手八法”也是遵照《难经》的旨意发展而来的。
  
  4 “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
  
   《难经•七十一难》曰:“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本难意即针刺卫气,应用沿皮横刺之法,以免损伤深层荣气;针刺荣气,应先用左手按压所针(位,待卫气散开后再针刺,以免损伤浅层卫气。刺荣刺卫之针法,目的在于严格把握针刺深浅,使气至病所而又祛邪不伤正。这一点对临床疾病治疗是极具指导意义的,例如风中于络的面瘫病人,病处早期时刺激量宜小、针刺宜浅、取(宜少、不宜用电针疗法,行皮肤针亦提倡浅刺,以达到宣泄邪气、护卫正气的目的。因为这个时期正气尚未衰,病位亦表浅,若行强刺激,必定损伤正气。从西医理论分析,如果早期患处过分强刺激,不利于局部炎症渗出的吸收,反之加重水肿,更易导致局部血循环运行障碍。
   《难经》所论针刺方法颇为丰富,它对《内经》理论既有继承,也有发挥,为后世医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源于《难经》的许多针灸理论现在都为临床所遵从。以上是我对《难经》针刺手法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的一些初步理解,难免有“管中窥豹”之嫌,所以其更深一层的价值有待我们继续探讨。
  (收稿日期:2009.1.19)
其他文献
临床实习是完成护理计划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带教护理临床教学的主要方法,它将直接影响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现在普遍存在护生理论基础知识差,学习热情不高,加上各科带教老师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不平衡,对压力承受能力差等原因,使护生毕业后实际,临床护理能力较低,甚至影响到就业,为了切实提高实习护生的基础技能、水平,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小麦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内容.是国家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具有省工、省力、减少作业程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环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剖宫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保證产妇疼痛减轻,促进产妇舒适和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12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象进行观察与护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镇痛泵,对照组使用止痛剂。结果:85例使用镇痛泵的产妇镇痛有效100%。结论:镇痛泵能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切口疼痛的问题,使患者能充分休息,促进乳汁分泌,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镇痛泵;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式。方法:对22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9例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时间20-50个月,平均37个月。2例因不同原因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1例因病情较重死亡。结论:把握动静脉内瘘启用时机、掌握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观察透析过程、正确按压血管及病人的自我护理是保护动静脉内瘘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