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今天,职业院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全面的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积极为社会岗位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有必要充分全面的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积极实现科学的人才共育模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本身就是紧密贴合社会发展的时髦专业,对专业学生实践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在教学实践中,职业院校应该高效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依托于“1+3”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更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1+3模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
0 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水涨船高也在急速上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获批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为了培养出适合新能源汽车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人才,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精准且高效化的校企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能够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与变革。在依托于企业力量来实现人才共同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发挥主体性地位,积极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采用“1+3”的模式,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成效。
1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一门全新的专业体系,依托于高职院校优质的师资力量以及广泛的教育资源,切实培育该专业领域需求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不仅能够拓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及人才培育优势,也能够进一步推动该行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技术工种,新能源汽车专业对于人员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高。[1]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优势,显然难以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精准全面的把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化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中,虽然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以及师资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但不可否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事实上也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为更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更好的提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有必要依托于企业的优质力量,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优化,更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也更好的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以及创新。
1.2 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推升,新能源汽车专业时刻都处于不断的变革以及创新的过程中,同时该行业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丰富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立足点。但教材中的内容与时刻变化着的行业发展动态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脱节性。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若由高职院校来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以及实践,显然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探索与企业的深入合作。由高职院校来进行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由企业来结合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内容来进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以此来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同时切实符合行业领域的动态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也切实提升学生的岗位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1.3 推动实训教学的深入
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只有依托于科学且全面化的实训教学体系,同时依赖于完善的实训设施以及器材等,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在采购或者进入这些实训设备时需要較大的投入。但因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迅猛性,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更新换代等,使得学校的实训设备难以满足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但若让高职院校时刻来进行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更好的拓展实习实践平台,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推动实训工作的开展,有必要依托于科学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利用企业优势的教育资源以及实践设备,有效弥补高职院校实训平台或者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2 职业院校“1+3”模式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当前社会的热门专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以及研发新能源汽车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力量,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实训体系,显然难以真正优化人才的实践素养。为切实培育行业领域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1+3”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整合不同企业的力量以及核心优势,形成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
2.1 职业院校“1+3”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中,科学且高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更好的形成育人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应该着重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用“1+3”的多元化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1就是在某个地域开办的一所有新能源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3即该校所在地域的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些企业包括整车厂、重要零部件厂、4S店等各类型用人单位,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学校与三家企业共同合作。[2]作为现阶段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关键新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变革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赖于高职院校的单独作用,或者仅仅依赖单一性的企业,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为此,高职院校在全面推动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尝试同三家不同的企业来进行广泛合作以及人才交互,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不同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选择平台。当然,为了确保校企融合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发挥好行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的核心引导职能,共同成立四家合作双方的理事会,负责具体化的人才培养统筹管理工作。在“1+3”的培养模式中,应该实现深入化的合作培养体系,通过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或者广泛多元的实践活动等,切实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最大程度优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2.2 职业院校“1+3”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发挥好教育主导的作用,同时积极同不同方向、不同特色的企业建立长效化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以便在人才培养中能够真正理清职责,有的放矢。
2.2.1 友好协作签署人才培养方案
在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变革以及优化调节的过程中,科学全面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为更好的实现“1+3”的教学效果,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必须在友好协商以及团结互助的前提下,共同探讨以及落实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行业政策扶持,同时行业专家学者应该加强对新能源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及研判。与此同时,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等来为职业院校的生源招录以及课程设置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摇篮,职业院校应该发挥好有效的联动作用,将不同的企业融合起来,依托于理事会等方式来共同探讨以及摸索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以及目标,更好的明确高职院校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2.2.2 全方位搭建完善课程体系
在职业院校“1+3”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全面的利用企业提供的详尽化的数据信息以及行业领域提供的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共同探索并建立科学且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夯实且高效化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立足点。职业院校应该就课程设置以及调节变革等同企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互动与沟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合作多方应该立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不同企业的岗位要求等,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以及专业化知识能力。在全方位梳理以及高效化整合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的创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更好的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以及创新。
2.2.3 积极打造合作化的师资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融合培养过程中,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等,都应该积极有效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切实全面的打造高效化的师资队伍,最大程度提升师资素养。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深入企业来学习一线领域内的实践知识,在真实的岗位体验上来把关岗位的专业素养需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改进,更好的契合企业的真实岗位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专家要深入课堂来学生来讲解全面化的内容。企业也可以鼓励年轻职工进入职业院校来继续深造与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岗位素养。同时,在融合模式中,企业一线职工与学生的交互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2.4 创建标准化的实训平台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中,实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职业院校的实训设施较为短缺,且长期得不到更新利用。在“1+3”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创建标准化的实训平台,不断拓展实训教学的内容,切实优化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化能力以及综合性素养。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此来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练习的高效整合。
3 結论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积极践行“1+3”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更好的发挥学校以及企业的深入合作以及高效互通,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甲瑞,职业院校“1+N”模式校企合作探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8(02):60-61.
[2]马云贵.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05):23.
[3]战桂芳,纪克玲.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2019(19):48-49.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1+3模式;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
0 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水涨船高也在急速上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的获批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为了培养出适合新能源汽车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人才,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精准且高效化的校企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能够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推动该专业的发展与变革。在依托于企业力量来实现人才共同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发挥主体性地位,积极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采用“1+3”的模式,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成效。
1 新能源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一门全新的专业体系,依托于高职院校优质的师资力量以及广泛的教育资源,切实培育该专业领域需求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不仅能够拓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及人才培育优势,也能够进一步推动该行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门复合型的技术工种,新能源汽车专业对于人员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高。[1]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优势,显然难以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精准全面的把握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优化教学质量
作为一门新生学科,在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实践中,虽然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以及师资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但不可否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事实上也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为更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更好的提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有必要依托于企业的优质力量,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优化,更好的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也更好的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以及创新。
1.2 弥补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推升,新能源汽车专业时刻都处于不断的变革以及创新的过程中,同时该行业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丰富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材是重要的立足点。但教材中的内容与时刻变化着的行业发展动态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脱节性。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若由高职院校来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以及实践,显然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探索与企业的深入合作。由高职院校来进行理论以及实践教学,由企业来结合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内容来进行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以此来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同时切实符合行业领域的动态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教育资源浪费,同时也切实提升学生的岗位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
1.3 推动实训教学的深入
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只有依托于科学且全面化的实训教学体系,同时依赖于完善的实训设施以及器材等,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在采购或者进入这些实训设备时需要較大的投入。但因为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的迅猛性,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更新换代等,使得学校的实训设备难以满足行业领域的发展需要。但若让高职院校时刻来进行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不切实际的。为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更好的拓展实习实践平台,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推动实训工作的开展,有必要依托于科学的校企合作方式,积极利用企业优势的教育资源以及实践设备,有效弥补高职院校实训平台或者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2 职业院校“1+3”模式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当前社会的热门专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展以及研发新能源汽车来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的自身教学力量,仅仅依赖于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实训体系,显然难以真正优化人才的实践素养。为切实培育行业领域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1+3”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整合不同企业的力量以及核心优势,形成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
2.1 职业院校“1+3”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践中,科学且高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更好的形成育人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最大程度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应该着重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用“1+3”的多元化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的1就是在某个地域开办的一所有新能源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3即该校所在地域的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些企业包括整车厂、重要零部件厂、4S店等各类型用人单位,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学校与三家企业共同合作。[2]作为现阶段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关键新领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以及变革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赖于高职院校的单独作用,或者仅仅依赖单一性的企业,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为此,高职院校在全面推动校企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尝试同三家不同的企业来进行广泛合作以及人才交互,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不同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选择平台。当然,为了确保校企融合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发挥好行业协会或者政府部门的核心引导职能,共同成立四家合作双方的理事会,负责具体化的人才培养统筹管理工作。在“1+3”的培养模式中,应该实现深入化的合作培养体系,通过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或者广泛多元的实践活动等,切实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整体竞争力,最大程度优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2.2 职业院校“1+3”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发挥好教育主导的作用,同时积极同不同方向、不同特色的企业建立长效化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以便在人才培养中能够真正理清职责,有的放矢。
2.2.1 友好协作签署人才培养方案
在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变革以及优化调节的过程中,科学全面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为更好的实现“1+3”的教学效果,为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必须在友好协商以及团结互助的前提下,共同探讨以及落实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必要的行业政策扶持,同时行业专家学者应该加强对新能源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及研判。与此同时,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等来为职业院校的生源招录以及课程设置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摇篮,职业院校应该发挥好有效的联动作用,将不同的企业融合起来,依托于理事会等方式来共同探讨以及摸索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以及目标,更好的明确高职院校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2.2.2 全方位搭建完善课程体系
在职业院校“1+3”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全面的利用企业提供的详尽化的数据信息以及行业领域提供的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等等,共同探索并建立科学且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夯实且高效化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立足点。职业院校应该就课程设置以及调节变革等同企业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互动与沟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合作多方应该立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不同企业的岗位要求等,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以及专业化知识能力。在全方位梳理以及高效化整合的基础上,行之有效的创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更好的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以及创新。
2.2.3 积极打造合作化的师资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融合培养过程中,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等,都应该积极有效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切实全面的打造高效化的师资队伍,最大程度提升师资素养。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积极深入企业来学习一线领域内的实践知识,在真实的岗位体验上来把关岗位的专业素养需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改进,更好的契合企业的真实岗位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专家要深入课堂来学生来讲解全面化的内容。企业也可以鼓励年轻职工进入职业院校来继续深造与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岗位素养。同时,在融合模式中,企业一线职工与学生的交互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2.2.4 创建标准化的实训平台
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中,实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职业院校的实训设施较为短缺,且长期得不到更新利用。在“1+3”的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有必要创建标准化的实训平台,不断拓展实训教学的内容,切实优化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化能力以及综合性素养。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此来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理论学习以及实践练习的高效整合。
3 結论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建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积极践行“1+3”的校企融合培养模式,更好的发挥学校以及企业的深入合作以及高效互通,最大程度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甲瑞,职业院校“1+N”模式校企合作探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8(02):60-61.
[2]马云贵.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05):23.
[3]战桂芳,纪克玲.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2019(1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