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治疗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各项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057-02
胆结石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肝胆外科疾病,随人体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痛等,胆囊黏膜受胆结石刺激极易产生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远期副作用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偏高,近年来保胆取石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9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胆结石患者96例开展研究,依据病例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31~71岁,年龄(50.28±10.09)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6.58±1.33)年,对照究组男19例,女29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0.34±10.1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64±1.37)年,两组常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纳入标准:符合胆结石临床诊断标准,超声检查胆囊壁厚度不超0.4cm,无胆囊萎缩及胆囊畸形,胆囊结石无其他附加症状,近期无急性胆囊炎发作,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急慢性胰腺炎患者,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及无法配合治疗研究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腹壁四套管法进行操作,维持腹腔压力范围9.75-12mmHg,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将切口位置设置于患者脐上缘,置入腹腔鏡与套管,利用腹腔镜辅助观察,准确放置另3个套管。进入腹腔内部后详细探查肝脏曲张情况及胆囊静脉情况。胆囊动脉管及胆囊管使用钛夹夹闭,实施分离胆囊。如操作中患者渗血明显,需要使用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止血,如患者存在黏连或炎症,需采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结合完成胆囊切除,配合采取胆管造影术。
研究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微创保胆取石术,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切口位置设置于脐下5cm,完成穿刺后建立人T CO2气腹。于患者肋下缘与胆囊底部接近区域设置尺寸为1.50m切口,完成穿刺后利用腹腔镜观察,取出胆囊至患者体外,并解除人工CO2气腹。将切口上方与胆囊底部缝合,切开胆囊,确保切口大小能够将结石完全取出。对切口外侧下方、切口外侧连同对应位置腹壁实施缝合操作,置人纤维胆道镜,并输注生理盐水,将残留的胆汁由的胆囊内吸出,使结石完全暴露。利用取石网取石,对胆囊黏膜存在的异物彻底清理,如患者胆囊引流顺畅,结石确认完全清除,可将胆囊缝合并送至腹腔内。建立人工CO2气腹,无胆汁残留或出血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清洗,取出腹腔镜,缝合切口。术后给与平衡酸碱及水电解质、补液、抗感染等基础性治疗。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个月患者来院复查,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LQI消化系统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指标包括日常及社会生活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等。
1.4统计学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表示,x2检验,各项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x±s)表示,t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8.3%,对照组患者皮肤瘙痒6例、呼吸抑制3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8)27.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临床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术式,可根除结石,预防复发,其主要缺陷为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腹泻、消化不良、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也会导致结肠癌及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升高。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优势显著,术中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在清除胆结石的同时可保留胆囊的生理功能,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利用硬性或软性胆道镜可对胆固醇结晶或结石准确定位,实现彻底清理,并能够将已切开的胆囊修复。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保胆取石可加快术中各项操作进程,减轻患者病痛,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利用针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微创保胆取石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由此可知,胆结石患者采用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可在保留胆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取石,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腹腔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0-0057-02
胆结石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肝胆外科疾病,随人体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胀、腹痛等,胆囊黏膜受胆结石刺激极易产生炎症反应,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远期副作用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偏高,近年来保胆取石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96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的胆结石患者96例开展研究,依据病例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31~71岁,年龄(50.28±10.09)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6.58±1.33)年,对照究组男19例,女29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0.34±10.17)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64±1.37)年,两组常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纳入标准:符合胆结石临床诊断标准,超声检查胆囊壁厚度不超0.4cm,无胆囊萎缩及胆囊畸形,胆囊结石无其他附加症状,近期无急性胆囊炎发作,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急慢性胰腺炎患者,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及无法配合治疗研究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采用腹壁四套管法进行操作,维持腹腔压力范围9.75-12mmHg,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将切口位置设置于患者脐上缘,置入腹腔鏡与套管,利用腹腔镜辅助观察,准确放置另3个套管。进入腹腔内部后详细探查肝脏曲张情况及胆囊静脉情况。胆囊动脉管及胆囊管使用钛夹夹闭,实施分离胆囊。如操作中患者渗血明显,需要使用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止血,如患者存在黏连或炎症,需采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结合完成胆囊切除,配合采取胆管造影术。
研究组患者采取治疗方法为微创保胆取石术,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切口位置设置于脐下5cm,完成穿刺后建立人T CO2气腹。于患者肋下缘与胆囊底部接近区域设置尺寸为1.50m切口,完成穿刺后利用腹腔镜观察,取出胆囊至患者体外,并解除人工CO2气腹。将切口上方与胆囊底部缝合,切开胆囊,确保切口大小能够将结石完全取出。对切口外侧下方、切口外侧连同对应位置腹壁实施缝合操作,置人纤维胆道镜,并输注生理盐水,将残留的胆汁由的胆囊内吸出,使结石完全暴露。利用取石网取石,对胆囊黏膜存在的异物彻底清理,如患者胆囊引流顺畅,结石确认完全清除,可将胆囊缝合并送至腹腔内。建立人工CO2气腹,无胆汁残留或出血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清洗,取出腹腔镜,缝合切口。术后给与平衡酸碱及水电解质、补液、抗感染等基础性治疗。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个月患者来院复查,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LQI消化系统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指标包括日常及社会生活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主观症状、生理功能状态等。
1.4统计学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表示,x2检验,各项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使用(x±s)表示,t检验,利用SPSS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皮肤瘙痒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8.3%,对照组患者皮肤瘙痒6例、呼吸抑制3例、呕吐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8)27.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临床治疗胆结石的常用术式,可根除结石,预防复发,其主要缺陷为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包括腹泻、消化不良、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也会导致结肠癌及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升高。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优势显著,术中创伤面积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在清除胆结石的同时可保留胆囊的生理功能,降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利用硬性或软性胆道镜可对胆固醇结晶或结石准确定位,实现彻底清理,并能够将已切开的胆囊修复。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保胆取石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保胆取石可加快术中各项操作进程,减轻患者病痛,有助于术后快速恢复。利用针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微创保胆取石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由此可知,胆结石患者采用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可在保留胆囊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取石,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微创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