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践行“四个伟大”的现状与路径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实现伟大梦想为指引,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明确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局工作的总框架、谋划事业的总坐标、推进工作的总抓手。“四个伟大”在高校的落实情况事关教育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对于“四个伟大”在高校的落实,党委和行政部门有了新的定位,教育工作者有了新的认知,学生有了新的实践,整体形势良好,但个别教师存在认知不够深入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落实好“四个伟大”,高校应当旗帜鲜明讲政治,扛起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抓根本,决然担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凝神聚力提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激活力,不断释放人的潜能和办学活力;全心全意为人民,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服务功能。
  [关键词]高校  “四个伟大”   路径探析
  “四个伟大”明确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局工作的总框架、谋划事业的总坐标、推进工作的总抓手。高校如何在践行“四个伟大”中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担当好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教师在推进“四个伟大”实践中如何展现新气象、彰显新作为、服务新时代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探讨分析高校在践行“四个伟大”中的路径抓手,发挥高校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四个伟大”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謀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建国以后,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进入了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指出,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提出来,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前进动力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历史传承、现实任务、未来方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党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统一,使我们党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伟大斗争的完整表述是“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伟大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实现民族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又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求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四个伟大”时,是用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它们贯穿起来的,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3]。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但“四个伟大”之间不是平行并列关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表明,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伟大斗争不能进行,伟大事业不能推进,伟大梦想也不能实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关键在把这个党建设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当前“四个伟大”在高校落实的基本情况
  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决定中华民族长久竞争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反对派和掘墓人。没有什么比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这方面出问题更危险[4]。“四个伟大”在高校的落实情况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四个伟大”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魂与根。从目前来看,高校在落实好“四个伟大”过程中整体形势是好的、向上的、积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对落实好“四个伟大”有了新定位
  高校党委和行政普遍认识到,“四个伟大”更加清晰和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方式、路径与目标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伟大斗争”有利于高校引导学生准备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全新的思路和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各种挑战,引导师生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全心全力献身于伟大斗争中。“伟大工程”有利于高校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正确理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促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为建设“伟大工程”不懈奋斗。“伟大事业”有利于高校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理解中国的现实国情。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存,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更理智面对挑战,为建设“伟大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伟大梦想”有利于高校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勇于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2.高校教师对落实好“四个伟大”有了新认知
  高校教师自身要对“四个伟大”有深刻理解与践行,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四个伟大”的重要内涵,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斗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斗争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形势,使其与时俱进,继承优良传统并勇于创新,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勇于斗争;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深刻认识直面“中国问题”、破解“中国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才能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形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伟大事业,承载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认识树立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来所有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也是由大国迈向强国的根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四个伟大”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关系,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如何将个人梦想融入“四个伟大”中,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实现家国梦想。
  3.高校学生对落实好“四个伟大”有了新的践行
  作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广大学生对于“四个伟大”有了新的践行。一是新一代青年学生已作好接过“伟大梦想”接力棒的准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将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相统一,脚踏实地不断奋斗,为“伟大梦想”的实现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当代青年已经成为“伟大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奋力推动者,在新时期勇于承担更大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本领,将全部激情投入“伟大事业”的建设中。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伟大斗争”被赋予了新的历史特点,高校学生大都清醒认识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不断主动接受考验,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四是广大青年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坚决不能动摇,更加自觉地拥护并接受党的领导,筑牢了“伟大工程”的执政基础。
  高校落实“四个伟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在“四个伟大”的贯彻落实以及将“四个伟大”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虽然整体上做得很好,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个别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對落实“四个伟大”内涵认识不到位,对落实“四个伟大”方法认识不够到位,对落实“四个伟大”对象认识不够到位;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践行“四个伟大”虽然高度认可但不够深入,对践行“四个伟大”虽然有进取心但缺乏自我锻炼的决心,对践行“四个伟大”虽然跃跃欲试但缺乏“天下为公”的责任心。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全球化及政治多元化的大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和实用主义文化的挑战,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的多元变化[5],对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二是学校环境因素。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由于学校类别不同,资源配置不同,限制了践行“四个伟大”的深入开展。三是自身环境因素。一些教师和学生成长工作履历单一,缺乏社会历练,家庭唯学习成绩论的影响等造成其政治站位不高或缺乏大局意识。
  高校落实“四个伟大”的路径初探
  当前,我国正处在历史交汇期,面对世情、国情、教情的不断变化,高校有效践行“四个伟大”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事关教育根本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旗帜鲜明讲政治
  (1)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党在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上、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对高校基层党建的领导权,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引导师生员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要重点在入脑、入心上下工夫。
  (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联系学生实际,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3)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吸纳一切优秀国际教育成果,又要重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经验的总结梳理和理论升华,坚持中国文化、中国思想,宣传中国道路、中国声音,服务国家战略布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实践方案与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
  (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四个坚持不懈”为指引,狠抓、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牢固树立标杆意识,积极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大力提升党委领导创建“双一流”的能力,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扎实做好廉洁风险防控,使“八项规定”精神在高校深深扎根。
  2.坚定不移抓根本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根本,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谋发展,以人民是否满意为试金石,进一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大学定位中突出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融合,在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中突出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相统一,切实加强内涵建设与发展。
  (2)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和导向,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推进各项资源向育人聚焦、向德育发力,在新时期弘扬办学传统、继承优良学风,教导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偏移、不动摇。
  (3)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基础工程
  继续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全面提高、协调发展,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师德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制度安排、职业规范,在教师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评聘过程中严格把好政治关、师德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按照“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4)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
  高校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完善校内治理结构,强化开放办学观念,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推进校园民生工程、增强教师尊严感和幸福感,让广大教师更有依靠、更安心、更专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营造广大师生心情舒畅、人尽其才的校园生态,努力成为世界高教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3.凝神聚力提质量
  (1)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
  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重大转变时期,这就对高等教育聚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按照“四个回归”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全力推动内涵式发展,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新“两步走”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2)建设高水平的育人体系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遵循党的十九大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推进“四个伟大”的具体要求,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紧扣提高質量这一主题、突出服务需求这一导向、用足深化改革这一动力源。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工夫,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与时俱进激活力
  (1)以章程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构建依法办学治校的制度支撑
  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细化学术委员会议事细则,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完善学校理事会工作机制,完善师生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决策程序。
  (2)以学术组织建设为抓手,建立“教授治学”平台,构建学术权运行机制
  高校行政与学术的矛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高校应逐步逐层建立完善的学术组织,建立起学术本位的“教授治学”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学院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形成教授委员会与党政联席会议、教代会集体决策的“三驾马车”。
  (3)以权责下放为重点,释放基层单位活力,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机制
  高校应促进“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调动职能部门和学院(系)两方面积极性,强化“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系统性、科学性,围绕“放管服”建立对接院(系)的工作机制,使学校职能部门综合管理、院系自主运行的机制更加顺畅。
  (4)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构建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
  高校应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进人才评价方法等,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分类建设与高水平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三支高素质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5)以推进民主管理为核心,完善民主监督结构,构建办学治校监督体系
  高校应架起民主管理决策与实施、权力机构与职工群众沟通的桥梁,畅通民主管理和监督渠道,支持和保证师生依法履行民主权利,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实施廉政风险管理和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完善并扩大校务等各类信息的公开内容和范围,主动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6)以服务促发展为导向,搭建合作平台,构建外部参与内部治理机制
  高校应主动打破内部自我决策的传统管理模式,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大学决策和管理的开放平台,坚持扩大社会合作,强化社会服务,以服务促发展、提质量、求效益。
  5.全心全意为人民
  (1)高度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办好让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力量。高校应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2)高度重视学生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培养体系,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工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才、大情怀的人。
  (3)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满足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一个个家庭的期待。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认真解决好当前在人民群众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的教育排忧解难,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结  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了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阐述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依据。高校必须更加自觉肩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好“四个伟大”的要求,擦亮马克思主义底色,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办学治校的能力水平,强化学生“四个意识”,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筑牢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为民族复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第10-17页。
  [4]陈宝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建研究》2018年第7期,第19-21页。
  [5]冯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第199页。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安全持续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有许多企业因未对应收账款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为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研究
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是一份传递化学品危害信息的重要文件,在国际和国内贸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简单介绍了MSDS的定义、各国标准统一化进程、编制时遇到的问题及混合物MSDS编制
IT项目主要是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业界的统计,成功完成的IT项目还不到1/3,而大多数项目都因为时间延期、超过预算和未达到预期目标成为问题项目或失败项目。原因很多,但
刘家峡水电厂增容改造的HLA430a-Lj-550水轮机,1994年4月中旬投运,1998年7月中旬停机大修,共运行17055h,转轮空蚀磨皮坏与HL001-LJ-550水轮机转轮比较有较大改善。该文介绍了改造过程为提高转轮抗空蚀磨损能力进行的各项研究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控制系统因其节能效果明显、精度高、运行可靠、调节方便、维护简单、网络化等优点,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巨大的利益,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通过变电站中的基于可靠通讯网络的计算机子系统对变电站设备实现控制保护及计量的集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厂家注 宣传其产品的先进性及技术指标,而用户则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相较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应用型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也应与之相适应。现代汉语作为文科类专业的基础性核心课程之一,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进而适应并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现代汉语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榆林学院文学院产教合作项目阶段性成果。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
电力调度是电力生产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调度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调度员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正确运用电网规程的能力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产300MW机组δ>70mm,Cr-Mo主蒸汽管的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并涉及过程中的金属探伤工艺,为大厚壁管件的焊接、检验和热处理过程提供了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