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与监督约束机制,也应随着企业发展而变化,不然就会给一些滥用职权的企业负责人提供可逞之机。不难看出,在企业改革中,频频出现了以权谋私,挪用公款,追求享乐,中饱私囊等丑恶的社会现象,使企业陷入困境,国家蒙受损失。基如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中的监督约束机制,是摆在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本文试图就企业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一、管理是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就今后国有企业的工作,就明确指出:“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和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可见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步伐加快,对国有企业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讳言,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和传统管理方法的掣肘,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名为“现代”,实为“传统”;名为“制度”,实为“经验”,在体制和机制上仍在沿袭过去的老框框、老模式,老情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作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那么怎样履行监督职能和弄清其含义呢?监督就是督促、察看和“纠编”,是一种控制手段,是对管理中的再管理。有了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才具有“力度”,机制才充满活力。要强化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企业应建立与国际相匹配的管理监督机制,一些企业的无章无法、虚章虚法、有章无实等问题,致使管理混乱、资产流失和严重的经济亏损,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综上所述,没有管理的监督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监督的管理是不完善的、不科学的。只有监督融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下完善管理,企业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软弱无力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主要因素
企业管理中的监督无力,从而形成了监督疲软的空架式,使一些自律意识不强,政治素质不高的权力拥有者脱离监督,使企业管理出现有机可逞的漏洞,从而滋生了大量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列举丑恶面目的三个现象:
一种是两面形。有的企业负责人对上是一套,对下又是一套。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炳裕就是一个典型两面人物。他有着较辉煌的工作业绩,才使得他走上了副省级干部的位置。但他暗地里却和一个“够哥们儿”的个体老板暗地结帮,受贿金额近100万元,成了人民的罪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沦落为阶下囚,世人为之扼腕叹息,事后的感叹固然理解,但是事前的控制、体系的薄弱、管理监督的无力难道说不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种是失职渎职形。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于飞是失职渎职的典型教材。63岁的于飞由省人大副主席、常务副省长的位置,被选派到省人大副主任的工作岗位之后,产生了利用现有权力为子女尽快“富起来”的紧迫念头。他仅在短短的四年间利用职权巧取豪夺,为子女个人非法所得金额高达2800余万元,成为了万人唾骂和鄙夷的腐败分子。但这位老党员干部悲剧又告诫了我们什么?
三种是集体违纪现象。集体违纪是目前企事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腐败现象。有的政府和部门官员腐败问题一经查处,挖掘出来的是一大片,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能否自问,事中的管理监督何在?由此种种,说到底就因在事前事中的管理上、在监督上查找原因: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行为的无力来自于监督意识淡化。有些管理监督人员,对违法违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认之,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使一些心思动纵的人有机可逞,使其违法违纪行为畅通无阻。
其次是管理者监督的职权不分。企业中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的内容、范围、职责不清、是非不分、赏罚不明,是一些管理者工作不负责任是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是缺乏对管理履行监督工作的考核。部门的奖惩、人员的升迁过多取决于其完成个体经济指标的情况,而与其履行监督职责情况关联较小,加之监督往往是得罪人的事,因而管理人员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形成有形势任务来时就紧,形势任务过了就松的现象。
此外還有些重点管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利过大。权力的过大往往使监督者力不从心和出现为所欲为、想管就管的局面。没有相互制约的机制,是造成管理与监督机制失灵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的有效途径
监督是管理的再管理,是具有专业性和连续性的企业行为。只有真正履行监督职能,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减少损失的影响,从而增强企业管理效能。要改变目前管理中的监督软弱化现象,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用思想政治工作统揽全局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企业党组织建设好,用正确思想统揽全局,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能。可以肯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与监督事前控制的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关系
明确责、权、利关系的目的,就是以责制权,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对权利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制约权利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制定有关监督方面的职责,要像经济指标一样量化、明确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理和监督职责与其它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三)加大对管理者监督职责的考核力度
要把对管理者的监督考核作为考评政绩、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实行监督失职责任追究制,要重视和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对那些明知执行上级政策落实不好也听之任之,管理监督工作松懈,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权力分解,职能交叉,互相制约
这里讲的权力分解、职能交叉主要是指将一个单位内集中于一个部门的权力分解为几个部门共同掌握,将一个部门内集中于一个人的权力分解为几个人共同行使,使他们相互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化,而腐化现象往往又与权力相伴而生,所以要形成互相制约的管理监督机制。
其实,管理与监督的制约机制还永远不止这些,总之,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和补充,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否则沿袭默守成规的老套路,务必又要付出新的代价和交新的“学费”。
【关键词】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一、管理是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就今后国有企业的工作,就明确指出:“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成果,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和科学管理上狠下功夫。”可见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步伐加快,对国有企业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讳言,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和传统管理方法的掣肘,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名为“现代”,实为“传统”;名为“制度”,实为“经验”,在体制和机制上仍在沿袭过去的老框框、老模式,老情调,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作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那么怎样履行监督职能和弄清其含义呢?监督就是督促、察看和“纠编”,是一种控制手段,是对管理中的再管理。有了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才具有“力度”,机制才充满活力。要强化管理,就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企业应建立与国际相匹配的管理监督机制,一些企业的无章无法、虚章虚法、有章无实等问题,致使管理混乱、资产流失和严重的经济亏损,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综上所述,没有管理的监督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监督的管理是不完善的、不科学的。只有监督融于管理之中,在管理中强化监督,在监督下完善管理,企业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软弱无力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主要因素
企业管理中的监督无力,从而形成了监督疲软的空架式,使一些自律意识不强,政治素质不高的权力拥有者脱离监督,使企业管理出现有机可逞的漏洞,从而滋生了大量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列举丑恶面目的三个现象:
一种是两面形。有的企业负责人对上是一套,对下又是一套。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炳裕就是一个典型两面人物。他有着较辉煌的工作业绩,才使得他走上了副省级干部的位置。但他暗地里却和一个“够哥们儿”的个体老板暗地结帮,受贿金额近100万元,成了人民的罪人。一位党的高级干部,沦落为阶下囚,世人为之扼腕叹息,事后的感叹固然理解,但是事前的控制、体系的薄弱、管理监督的无力难道说不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种是失职渎职形。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于飞是失职渎职的典型教材。63岁的于飞由省人大副主席、常务副省长的位置,被选派到省人大副主任的工作岗位之后,产生了利用现有权力为子女尽快“富起来”的紧迫念头。他仅在短短的四年间利用职权巧取豪夺,为子女个人非法所得金额高达2800余万元,成为了万人唾骂和鄙夷的腐败分子。但这位老党员干部悲剧又告诫了我们什么?
三种是集体违纪现象。集体违纪是目前企事业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腐败现象。有的政府和部门官员腐败问题一经查处,挖掘出来的是一大片,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能否自问,事中的管理监督何在?由此种种,说到底就因在事前事中的管理上、在监督上查找原因:
首先是一些管理者监督意识不强。监督行为的无力来自于监督意识淡化。有些管理监督人员,对违法违纪现象视而不见,听之认之,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使一些心思动纵的人有机可逞,使其违法违纪行为畅通无阻。
其次是管理者监督的职权不分。企业中管理监督部门工作的内容、范围、职责不清、是非不分、赏罚不明,是一些管理者工作不负责任是违法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次是缺乏对管理履行监督工作的考核。部门的奖惩、人员的升迁过多取决于其完成个体经济指标的情况,而与其履行监督职责情况关联较小,加之监督往往是得罪人的事,因而管理人员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或者形成有形势任务来时就紧,形势任务过了就松的现象。
此外還有些重点管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利过大。权力的过大往往使监督者力不从心和出现为所欲为、想管就管的局面。没有相互制约的机制,是造成管理与监督机制失灵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管理与监督的有效途径
监督是管理的再管理,是具有专业性和连续性的企业行为。只有真正履行监督职能,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减少损失的影响,从而增强企业管理效能。要改变目前管理中的监督软弱化现象,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用思想政治工作统揽全局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企业党组织建设好,用正确思想统揽全局,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能。可以肯定思想政治工作是管理与监督事前控制的有效途径。
(二)进一步明确管理者的责、权、利关系
明确责、权、利关系的目的,就是以责制权,通过严格的责任制对权利进行管理、监督和控制,制约权利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制定有关监督方面的职责,要像经济指标一样量化、明确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理和监督职责与其它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三)加大对管理者监督职责的考核力度
要把对管理者的监督考核作为考评政绩、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实行监督失职责任追究制,要重视和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对那些明知执行上级政策落实不好也听之任之,管理监督工作松懈,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
(四)权力分解,职能交叉,互相制约
这里讲的权力分解、职能交叉主要是指将一个单位内集中于一个部门的权力分解为几个部门共同掌握,将一个部门内集中于一个人的权力分解为几个人共同行使,使他们相互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化,而腐化现象往往又与权力相伴而生,所以要形成互相制约的管理监督机制。
其实,管理与监督的制约机制还永远不止这些,总之,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完善和补充,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否则沿袭默守成规的老套路,务必又要付出新的代价和交新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