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土壤改良的科学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柽柳-碱蓬(Tamarix-Suaed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柽柳-禾草(Tamarix-Gramineae)3种灌丛群落类型,分析各群落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柽柳灌丛群落演替对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有机碳与盐分、水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浓度随演替进程而增加,以柽柳
【机 构】
: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土壤改良的科学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柽柳-碱蓬(Tamarix-Suaed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柽柳-禾草(Tamarix-Gramineae)3种灌丛群落类型,分析各群落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柽柳灌丛群落演替对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有机碳与盐分、水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浓度随演替进程而增加,以柽柳-禾草群落最高,柽柳-碱蓬群落最低;且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均呈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并以0—1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2)3种柽柳灌丛冠幅下土壤有机碳均有明显的聚集性,柽柳-禾草与柽柳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出现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93和1.48;而柽柳-碱蓬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在30—40 cm土层,为1.23.(3)柽柳-禾草灌丛与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表现出一定的冠幅边缘聚集性,最大富集系数为0—10 cm土层的1.24和1.22;柽柳-碱蓬群落冠缘有机碳富集性不明显,最大富集系数为1.04.(4)3种柽柳灌丛土壤电导率均呈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而土壤水分表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且随演替进程土壤电导率有降低的趋势,而含水率呈升高的趋势,但3种柽柳灌丛pH差异并不显著;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与电导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土壤含水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pH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油气藏开发中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的改变导致储层岩石力学性质变化,造成岩石变形,进而影响到流体渗流,温度变化、岩石变形和流体渗流同时发生且三者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因此研究热—流—固耦合作用对于油气藏开发至关重要.从油气藏热—流—固耦合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系统总结了热—流—固耦合理论及其在油气藏领域的应用,结合当前油气藏开发技术需求,提出了深层致密非常规油气藏热—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重点,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加快构建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出以海铁联运模式为主的港口集疏运物流网络.根据复杂网络的中心性理论选取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构建城市物流连通性评价指标,结合收敛相关算法对城市进行分类,筛选出长江流域海铁联运物流网络的枢纽城市;建立以物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考虑枢纽城市铁路运输规模效益的整数规划模型,以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该模型,构建以南京、武汉、重庆、株洲、鹰潭为枢纽的海铁联运物流网络.研究发现,铁路运输的单位成本随运输规模和运输距离的提升而降低;与各城市不经枢纽的单一运输模式相
在油库成品油贸易交接中,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不规范安装会影响其计量精度.为解决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计量精度问题,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现场不规范安装情况与规范安装的对比实验,找出影响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正常计量性能的原因在于不规范安装时产生的应力.通过规范安装,消除了应力,避免了附加误差的产生,提高了成品油的计量精度.规范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安装可以有效地发挥其计量性能.
闸板防喷器是油田开采中的重要井控设备,是井口安全控制的重要保障.防喷器内部结构复杂,需要详细地对承压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计算,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并为结构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基于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和有限元方法,采用应力分类法和极限载荷法对闸板防喷器壳体进行强度分析,应用子模型技术提取结构危险部位进行局部细化研究,实现整体和局部应力状态的全面分析,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壳体强度在各类工况下均满足标准要求,且尚有一定裕度;通过子模型技术对结构边缘作倒圆角处理后,计算
六十年风雨砥砺,一甲子春华秋实.2022年,《天然气与石油》迎来了创刊六十周年.自1962年创刊以来,《天然气与石油》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始终坚持办刊宗旨,秉承初心,伴随着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一同成长,为天然气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天然气与石油》的成长和发展长期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历任编委、同行专家、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们的支持与厚爱,在此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
页岩气井开发初期产量高,大部分井直接采用空套管投产,可有效带液生产.在放压放产生产制度下,井口压力快速降到输压,然后出现带液生产异常,井筒积液,甚至水淹停产,造成气井生命周期急剧缩短.为此,必须下入生产管柱并实施后续排水采气工艺.开发初期并未形成明确的生产管柱下入技术指导现场生产,因此在页岩气规模上产时无法做到在科学合理的计划下有步骤高效地推进实施生产管柱下入.立足页岩气井后期生产低压、小产、长水平段等特点,通过开展最大产气量、井筒压力损失、抗气体冲蚀能力计算,井筒流动规律、携液能力分析,并从辅助后期排水
麦加轻轨是中铁建建设并运营的首条海外铁路,由于服务对象为朝觐客流,其列车运行模式较为独特.通过研究麦加轻轨的5种运行模式(A—E),分析其运营效果,提出麦加轻轨列车运行模式的优化方法.重点针对朝觐期间的运行模式E,以发车间隔、运营成本、车底数为约束,以乘客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构建了不同客流分布下的行车间隔优化模型,并针对不同集中度的客流分布计算得出最优方案.研究显示,相比既有的行车间隔保持不变的方案,采用优化后的差异化行车间隔方案可以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情况下缩减乘客平均候车时间,客流集中趋势越高,优化效果越
针对南海F疏松砂岩稠油油田投产后地层压力下降快、油井产量递减快、储层出砂堵塞井筒和平台无注水工程预留等问题,在对油层下部高温水体供给能力、引热降黏效应、采收率等方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一种利用油层下部高温热水在井下实现注水的引热降黏技术,同时研发了与此配套的引热降黏单层及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封隔颗粒控水防砂工艺.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表明:引热降黏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原油黏度,提高油田采收率13.1个百分点;研发的引热降黏注水工艺管柱在现场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单井日产油、地层压力水平均得到明显提升,实现了平
川渝页岩气田某区块站内管道腐蚀穿孔,影响站场正常运行,维修难度大,风险高,安全环保压力大.为此,通过对输送介质、腐蚀产物理化实验分析,结合环路模拟试验明确了管道腐蚀主要原因:微生物腐蚀造成的电化学腐蚀为主,CO 2腐蚀为辅,同时冲刷作用导致弯头穿孔加剧.通过缓蚀杀菌剂加注、抗菌钢管更换及除砂器优选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对集气站内管道腐蚀穿孔的有效控制,保障了站场的正常运行,对页岩气田安全、稳定、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内外同类型气田开发中腐蚀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夜间到港旅客量的增加,机场轨道交通运营时长已难以满足客运需求.为提升线路服务水平,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同时减少运力浪费,需要平衡线路夜间客运需求、维检修需求及运营成本,制定延时运营方案.通过挖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及大兴机场线客流变化规律,分析线路夜间客运需求,结合大兴机场线夜间维检修要求,探讨延时运营对设备设施作业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延时运营成本的构成以及成本计算方式.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延时运营方案对夜间维修时间的影响、增开列次与路网换乘情况、运营成本的增加情况,提出当前大兴机场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