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德育常规管理,文章从加强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知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长见识、班主任工作渗透有常识、课外、校外活动与劳动教育增胆识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实行德育常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常识教育;德育途径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提出要加强增长知识见识[1] 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本文紧密围绕“常识教育”,以“学知识、长见识、有常识、增胆识”四个维度为抓手对德育常识教育途径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知识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学校应把德育常识教育管理转化为德育课程学习,把常识教育管理融入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游戏和校园生活。例如,学校环境常识教育的布置就是对学生无声的熏陶,校园的景致、校道、楼梯间、电子屏、宣传墙等都可以作为德育宣传教育阵地;学科德育是要充分发挥教师们结合本学科的德育元素开展常识教育;德育课程要将综合实践、道德课、班会作为德育常识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活动中学生通过德育切身体验;德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是一种十分严密的活动,教师与学生有明确的常识教育目的、任务、内容与一定的进度,同时要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与纪律,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风尚。通过常识教育校本课程进行的德育,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文学、历史、法律、生活、地理、安全、急救、科学等常识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知识。
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长见识
学校德育常规管理要明确目标,根据学校的管理理念提出总的目标[2],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细化目标。如笔者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是语言文明、行为有序。为了让学生做到这个八个字,学校德育部门针对小学生的日常行 为规范把目标进一步细化,要求学生做到“六自觉”,如升旗仪式上自觉肃立,唱国歌;遇见客人自觉问好,讲礼貌;水电公物自觉爱护,要节约;校园环境自觉维护,讲卫生;良好班 风自觉营造,要和谐;进入课堂自觉安静,爱学习。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会把这些行为准则编成小儿歌,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学校把这些行为准则编成一个个故事,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会把这些行为准则形成日常行为检查条例,让学生去执行和反馈。少先队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窗、升旗仪式等形式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三、班主任工作渗透有常识
“教师的人格素养是学生成长的源动力”[3]。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着良好的教风,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一定会影响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就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师德培训课程,如礼仪课程教会教师如何穿衣着装;沟通艺术课程教会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心理辅导课程教会教师如何处理特色学生和问题家长。班主任也是班的教育着和组织者,有计划的组组织学生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全面负责。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德育常识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爱心义卖、捐款活动、支援留守儿童、做植树节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作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研学旅行活动。1、自然资源,通过教育和自然环境的相互接触,让孩子们到自然界去发展和探索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2、知识科普,通过博物馆、科技馆提高青少年科学常识素养;3、体验考察,通过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4、技能拓展,通过国防教育基地、军营、优质大学校园、红色教育基地、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德育常识教育空间,深化了德育常识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
四、课外、校外活动与劳动教育增胆识
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开展学雷锋、植樹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春节节活动的途径进行的德育常识教育,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劳动教育是学校常识教育的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意识、成果。进一步让学生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多劳动巨大的热情与力量。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生活中,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5]。劳动教育使得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收到严峻磨炼,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培养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好品德。所以,劳动在德育常识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效,往往是使后进生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结论
自主教育和体验教育的德育常识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学知识、长见识、有常识、增胆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新型人才,为促进我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 中国大学教学(3):11-13
[2]庞玉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校目标管理思考[J]. 中小学管理, 2006(S2):8-9.
[3]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任嘉庆, 张勇. 高校管理服务育人视阈下开展“劳育”探究[J]. 北京教育(高教), 2019(6).
[5]谭德礼.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38-140.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十七小学
关键词:小学德育;常识教育;德育途径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提出要加强增长知识见识[1] 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本文紧密围绕“常识教育”,以“学知识、长见识、有常识、增胆识”四个维度为抓手对德育常识教育途径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知识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学校应把德育常识教育管理转化为德育课程学习,把常识教育管理融入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游戏和校园生活。例如,学校环境常识教育的布置就是对学生无声的熏陶,校园的景致、校道、楼梯间、电子屏、宣传墙等都可以作为德育宣传教育阵地;学科德育是要充分发挥教师们结合本学科的德育元素开展常识教育;德育课程要将综合实践、道德课、班会作为德育常识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活动中学生通过德育切身体验;德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是一种十分严密的活动,教师与学生有明确的常识教育目的、任务、内容与一定的进度,同时要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与纪律,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风尚。通过常识教育校本课程进行的德育,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文学、历史、法律、生活、地理、安全、急救、科学等常识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知识。
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长见识
学校德育常规管理要明确目标,根据学校的管理理念提出总的目标[2],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细化目标。如笔者学校德育管理的总目标是语言文明、行为有序。为了让学生做到这个八个字,学校德育部门针对小学生的日常行 为规范把目标进一步细化,要求学生做到“六自觉”,如升旗仪式上自觉肃立,唱国歌;遇见客人自觉问好,讲礼貌;水电公物自觉爱护,要节约;校园环境自觉维护,讲卫生;良好班 风自觉营造,要和谐;进入课堂自觉安静,爱学习。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会把这些行为准则编成小儿歌,针对中年级的学生,学校把这些行为准则编成一个个故事,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学校会把这些行为准则形成日常行为检查条例,让学生去执行和反馈。少先队可以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窗、升旗仪式等形式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三、班主任工作渗透有常识
“教师的人格素养是学生成长的源动力”[3]。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群体积极向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着良好的教风,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一定会影响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就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师德培训课程,如礼仪课程教会教师如何穿衣着装;沟通艺术课程教会教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心理辅导课程教会教师如何处理特色学生和问题家长。班主任也是班的教育着和组织者,有计划的组组织学生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全面负责。班主任要充分发掘现有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德育常识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爱心义卖、捐款活动、支援留守儿童、做植树节环保倡议等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作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研学旅行活动。1、自然资源,通过教育和自然环境的相互接触,让孩子们到自然界去发展和探索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魅力;2、知识科普,通过博物馆、科技馆提高青少年科学常识素养;3、体验考察,通过走进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走进蔬菜大棚,接受劳动教育;4、技能拓展,通过国防教育基地、军营、优质大学校园、红色教育基地、祭扫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德育常识教育空间,深化了德育常识教育的内涵,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紧密地系起来,充分发挥了德育网络的教育功能。
四、课外、校外活动与劳动教育增胆识
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自主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并执行一定的计划与纪律,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人际关系。因此,通过开展学雷锋、植樹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国庆节、春节节活动的途径进行的德育常识教育,能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别是非、自我教育等道德能力和互相友爱、团结合作、纪律性与责任感等良好品德;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责任心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劳动教育是学校常识教育的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意识、成果。进一步让学生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多劳动巨大的热情与力量。杜威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生活中,要求学校社会生活化,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5]。劳动教育使得学生思想与行为上的收到严峻磨炼,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培养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好品德。所以,劳动在德育常识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效,往往是使后进生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结论
自主教育和体验教育的德育常识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学知识、长见识、有常识、增胆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广博知识、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的新型人才,为促进我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 中国大学教学(3):11-13
[2]庞玉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校目标管理思考[J]. 中小学管理, 2006(S2):8-9.
[3]孙鹤娟.学校文化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任嘉庆, 张勇. 高校管理服务育人视阈下开展“劳育”探究[J]. 北京教育(高教), 2019(6).
[5]谭德礼.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38-140.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十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