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思想深邃的老人,他从历史走来——
早在几百年前,教育界就响起了“和谐”的声音。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杨·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 他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是充满理性的思想者,他在今天迈步——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和谐”的注解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见,“和谐”的境界并非单方面的意愿就可实现,要以多方感受的协调相通为基础方才达到期望的那样“适当”“匀称”。“和谐”本身就拥有大合作的气概,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包孕乾坤。
和谐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向未来奔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 呼唤:和谐教育
请诸位一同来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栏目小坐。今天的嘉宾是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母亲,她的儿子——硕博连读天才少年辍学中科院。母亲的脸上写着迷惘,她不明白:“学生就得读教材,就得围绕高考提纲的指挥棒来转。”这句自己一直挂在嘴上的话,怎么就错了?她的心在哭泣:“现在儿子看到我就像仇人一样,我为他付出的难道还不够吗?”此刻,教授沉重地说:“学校始终没能解开他身上的‘天才烙印’,没有让他融入社会。”国内著名专家将此总结为“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造成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呢?教育的不平衡可能是主因。
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变得很艰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如是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记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这是在告诫我们——对儿童必须有平等态度,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孟母三迁,择优而居,选择的就是教育环境。既然教育的需求古已有之,更何况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呢?教育改革是时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道:“教育好比是菜蔬,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看来,在三尺讲台的课改餐桌上,要实践出真知,要探索求进取,要创新求发展,就得给学生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孩子成长需要和谐教育!人才培养渴求和谐教育!社会发展呼唤和谐教育!
二、 生成:和谐课堂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的演讲中,神色严峻地提出:“中国教育一缺服务意识,二缺人文关怀,三缺特色,四缺理想。”多么深刻而尖锐!迎面课改,传承与创新的碰撞,过去与现在的反省,梦想与未来的探索。这是教育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让课堂呈现生命的魅力!执著地迈开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课堂现象探源。君不见:课堂上,教者大汗淋漓而学者不知所云;教者苦口婆心而学者心猿意马;好高骛远者,侃侃于谈宏伟蓝图,哪管小儿呱呱待哺;揠苗助长者,沾沾自喜地憧憬于秋日丰收图景,哪管稻秧东倒西歪……身为课堂主导者教师的素质水准决定着中国教育向纵深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和谐教育的根本。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知识性,饱学之士方可为人之师。但是,我们越来越觉得学生的知识涉猎之广非师所能及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海水,恐怕还有不及之处呢。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同样表现在学科的专业性。我们倡导学科间的整合,可是并不等同于否定学科的个性特征。遇到涉及美术、音乐、科学等专业知识问题在教学中出现,我们也很难准确地评讲,更不可能一探根源。“一只木桶的最大容量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板”,每位老师都有一块“最短的那块板”。既然“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者就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善于根据文本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释疑解惑,因势利导,岂不乐哉?
从评价角度审视。真正的和谐是一种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取得非一时便可轻而易得。和谐的要义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如果将人才的定义格式化,高分数、高学历、高智商的片面人才观只会使社会发展失重。如果将人才选拔方式唯一化,唯分是举,那么应试教育必如荒草般蓬勃生长,而汲取的将是素质教育土壤的养分。
课堂的和谐首先表现在外在和谐,发展至深才是内在和谐,自然地流露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实现自我的认知,会产生源自内心的学习渴望,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课堂的和谐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协调: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协调;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情感的协调;学生的学习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精心营造和谐课堂的环境。
1. 关爱折射和谐
“教师激动然后才能让学生激动!”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能很好地满足师生情感的需要,有效地作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惠山泥人》这节综合实践课上,我们通过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两人“协同教学”的形式,将课改的整合精神体现得更全面。协同教学,即根据文本特性恰当地选择不同学科的两位老师在同一课堂中同心协力,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两个老师相互配合、穿插展开、共同合作”上课形式的变化促进我们观念的变化——从“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生成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捏泥人、涂色,各取所需,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达成“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目标,真正履行关爱学生的承诺。
2. 人本促进和谐
追根溯源,早在古希腊就已有人提出“人本主义”,之后发展到唯科学的科学主义,直至今天重新认识到的“以人为本”。可见,“人本主义”渊源之长,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发展。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既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改革步伐,对于人才的如饥似渴,无形之中把教育推向波峰浪尖,更为强调优质教学的服务功能。叶圣陶认为学生为本位——“这个认识是根本,是源头,不抓住根本,不探到源头,培养工作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结果必然是培养不好,徒劳无功。”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讨论到“黄山松的‘奇’表现在哪儿?”一位学生侃侃而谈:“你看黄山松像什么就像什么,我倒觉得‘迎客’‘陪客’‘送客’三棵名松更像爸爸、妈妈和孩子。”湖光山色随心而动,是何等的独特感受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他笑颜洋溢。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才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原动力。 3. 认知增添和谐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整的过程,元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要着力培养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自己和学习情景等因素作为认知的客体,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特点等,从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能适度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这样的高效认知活动促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提升了课堂效益。
三、关注:和谐细节
和谐教育是课堂高贵气质的具体体现,课堂上的教学细节行为是和谐教育的特写,也是对其内涵最为生动的诠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情感的融会贯通,文本气质与课堂气质的浑然一体。缔造教学的和谐细节,在细节中凸显情感、彰显理念、探寻本真,由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和谐板块。
1. 细节凸显情感——爱到深处情自发
十几年的教学,我总感到情感的传递是教学的难点,便程式化地以为少儿不知愁滋味,更何况是几十年的时空跨越呢?然而在《一夜的工作》课堂上,特级教师王菘舟就一个陈设“极其简单”带领孩子们步入周总理的办公室,认识了一位“极其不简单”的新中国总理,学生们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挥泪课堂。“难道仅仅是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妙吗?”王老师说,偶然地听到《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曲而怦然心动,决定要教学《一夜的工作》。哦,那种蕴藏在深处的对于周总理无限爱戴的情愫在王老师的心中涌动,如潮水般奔向课堂,课堂成为教者的情感场,如磁石般紧紧吸引孩子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教育。”
2. 细节彰显理念——眼前有景道不得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注重情感体验,是对过程的基本要求。执教《螳螂捕蝉》,我考虑到人物个性鲜明、内心丰富,于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营造心灵交融的氛围。我分三步引导学生进入人物内心:走进吴王内心——走进少年内心——走进吴王内心。“吴王听了故事后恍然大悟,那他明白了什么?”我请学生投入情境,现场排演课本剧《第二天上朝……》进行理解性的创作表演。这样的文本对话产生一种“体验”共鸣:学生真正走进吴王的心里,深入解读,想其所想,感其所感。眼前有景心了然,怎不畅快淋漓呢!
3. 细节探寻本真——问渠哪得清如许
课堂教学亦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既有大刀阔斧的实践活动,也有品词嚼句的细腻之笔。围绕一个“悟”字,获得充满个性的感受。有积累的过程,才有迸发的惊人,厚积而薄发,自然是“美不胜收”!
在《碧螺春》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踏入文本深层——感受浓郁的茶文化气息:欣赏《采茶舞曲》、自由创作小诗、朗读“茶对联”……茶香淡淡地飘溢四周,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碧螺春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迸发出个性的智慧火花。只有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将其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课堂方能生成百花争艳的胜景。“茶不醉人,人自醉。”学生们陶醉了,课堂上不时滚落出一颗颗闪亮的珍珠——
袁芳芸同学给老师创作的小诗提出建议:“作为阶梯诗,可以在第五行后添上“轻笑茶园间”。
朱坤荣同学情不自禁地表达:“我联想到了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大珠小珠落玉盘”,它们穿连起一串项链,戴在新课改课堂的脖颈上。自然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的“真”;朴实的教学风格,描摹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善”;生态的学习场景,凸显出课堂的“美”。课文质朴独特的文本气质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双眸,清新流动的课堂气质也打动了我们的心。
倾听——
子曰:“有教无类。”
夸美纽斯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人人都可以教育、得到发展!怀着这样一份坚定的信念,迎着学生成长的暖风,踏在教育发展的和谐之路上,那么,还会有什么能够阻拦我们前进的步伐?
教育,在和谐中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无锡市连元街小学)
早在几百年前,教育界就响起了“和谐”的声音。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杨·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人的本身,里外都只是一种和谐。” 他强调人的身心是和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和谐是充满理性的思想者,他在今天迈步——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和谐”的注解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见,“和谐”的境界并非单方面的意愿就可实现,要以多方感受的协调相通为基础方才达到期望的那样“适当”“匀称”。“和谐”本身就拥有大合作的气概,海纳百川,胸怀天下,包孕乾坤。
和谐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向未来奔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 呼唤:和谐教育
请诸位一同来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栏目小坐。今天的嘉宾是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母亲,她的儿子——硕博连读天才少年辍学中科院。母亲的脸上写着迷惘,她不明白:“学生就得读教材,就得围绕高考提纲的指挥棒来转。”这句自己一直挂在嘴上的话,怎么就错了?她的心在哭泣:“现在儿子看到我就像仇人一样,我为他付出的难道还不够吗?”此刻,教授沉重地说:“学校始终没能解开他身上的‘天才烙印’,没有让他融入社会。”国内著名专家将此总结为“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造成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和谐呢?教育的不平衡可能是主因。
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变得很艰难。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如是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记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这是在告诫我们——对儿童必须有平等态度,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孟母三迁,择优而居,选择的就是教育环境。既然教育的需求古已有之,更何况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呢?教育改革是时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道:“教育好比是菜蔬,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看来,在三尺讲台的课改餐桌上,要实践出真知,要探索求进取,要创新求发展,就得给学生烹饪出可口的“营养套餐”。孩子成长需要和谐教育!人才培养渴求和谐教育!社会发展呼唤和谐教育!
二、 生成:和谐课堂
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的演讲中,神色严峻地提出:“中国教育一缺服务意识,二缺人文关怀,三缺特色,四缺理想。”多么深刻而尖锐!迎面课改,传承与创新的碰撞,过去与现在的反省,梦想与未来的探索。这是教育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让课堂呈现生命的魅力!执著地迈开步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课堂现象探源。君不见:课堂上,教者大汗淋漓而学者不知所云;教者苦口婆心而学者心猿意马;好高骛远者,侃侃于谈宏伟蓝图,哪管小儿呱呱待哺;揠苗助长者,沾沾自喜地憧憬于秋日丰收图景,哪管稻秧东倒西歪……身为课堂主导者教师的素质水准决定着中国教育向纵深发展步伐的快慢,因此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是和谐教育的根本。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桶水”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知识性,饱学之士方可为人之师。但是,我们越来越觉得学生的知识涉猎之广非师所能及也。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准备一海水,恐怕还有不及之处呢。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同样表现在学科的专业性。我们倡导学科间的整合,可是并不等同于否定学科的个性特征。遇到涉及美术、音乐、科学等专业知识问题在教学中出现,我们也很难准确地评讲,更不可能一探根源。“一只木桶的最大容量决定于最短的那块板”,每位老师都有一块“最短的那块板”。既然“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者就要成为智慧型教师,善于根据文本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释疑解惑,因势利导,岂不乐哉?
从评价角度审视。真正的和谐是一种内在的和谐,这种和谐的取得非一时便可轻而易得。和谐的要义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如果将人才的定义格式化,高分数、高学历、高智商的片面人才观只会使社会发展失重。如果将人才选拔方式唯一化,唯分是举,那么应试教育必如荒草般蓬勃生长,而汲取的将是素质教育土壤的养分。
课堂的和谐首先表现在外在和谐,发展至深才是内在和谐,自然地流露出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心愉悦,实现自我的认知,会产生源自内心的学习渴望,自我发展的强烈需求。课堂的和谐还表现在多方面的协调: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协调;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情感的协调;学生的学习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精心营造和谐课堂的环境。
1. 关爱折射和谐
“教师激动然后才能让学生激动!”师生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能很好地满足师生情感的需要,有效地作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惠山泥人》这节综合实践课上,我们通过语文老师与美术老师两人“协同教学”的形式,将课改的整合精神体现得更全面。协同教学,即根据文本特性恰当地选择不同学科的两位老师在同一课堂中同心协力,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通过“两个老师相互配合、穿插展开、共同合作”上课形式的变化促进我们观念的变化——从“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体现生成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捏泥人、涂色,各取所需,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从学生的客观需求出发,达成“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目标,真正履行关爱学生的承诺。
2. 人本促进和谐
追根溯源,早在古希腊就已有人提出“人本主义”,之后发展到唯科学的科学主义,直至今天重新认识到的“以人为本”。可见,“人本主义”渊源之长,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发展。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既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改革步伐,对于人才的如饥似渴,无形之中把教育推向波峰浪尖,更为强调优质教学的服务功能。叶圣陶认为学生为本位——“这个认识是根本,是源头,不抓住根本,不探到源头,培养工作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结果必然是培养不好,徒劳无功。”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讨论到“黄山松的‘奇’表现在哪儿?”一位学生侃侃而谈:“你看黄山松像什么就像什么,我倒觉得‘迎客’‘陪客’‘送客’三棵名松更像爸爸、妈妈和孩子。”湖光山色随心而动,是何等的独特感受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他笑颜洋溢。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才是教育和谐发展的原动力。 3. 认知增添和谐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整的过程,元认知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们要着力培养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把学习内容、自己和学习情景等因素作为认知的客体,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特点等,从而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并能适度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这样的高效认知活动促使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提升了课堂效益。
三、关注:和谐细节
和谐教育是课堂高贵气质的具体体现,课堂上的教学细节行为是和谐教育的特写,也是对其内涵最为生动的诠释: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情感的融会贯通,文本气质与课堂气质的浑然一体。缔造教学的和谐细节,在细节中凸显情感、彰显理念、探寻本真,由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和谐板块。
1. 细节凸显情感——爱到深处情自发
十几年的教学,我总感到情感的传递是教学的难点,便程式化地以为少儿不知愁滋味,更何况是几十年的时空跨越呢?然而在《一夜的工作》课堂上,特级教师王菘舟就一个陈设“极其简单”带领孩子们步入周总理的办公室,认识了一位“极其不简单”的新中国总理,学生们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挥泪课堂。“难道仅仅是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妙吗?”王老师说,偶然地听到《你是这样的人》这首歌曲而怦然心动,决定要教学《一夜的工作》。哦,那种蕴藏在深处的对于周总理无限爱戴的情愫在王老师的心中涌动,如潮水般奔向课堂,课堂成为教者的情感场,如磁石般紧紧吸引孩子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教育。”
2. 细节彰显理念——眼前有景道不得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注重情感体验,是对过程的基本要求。执教《螳螂捕蝉》,我考虑到人物个性鲜明、内心丰富,于是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营造心灵交融的氛围。我分三步引导学生进入人物内心:走进吴王内心——走进少年内心——走进吴王内心。“吴王听了故事后恍然大悟,那他明白了什么?”我请学生投入情境,现场排演课本剧《第二天上朝……》进行理解性的创作表演。这样的文本对话产生一种“体验”共鸣:学生真正走进吴王的心里,深入解读,想其所想,感其所感。眼前有景心了然,怎不畅快淋漓呢!
3. 细节探寻本真——问渠哪得清如许
课堂教学亦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既有大刀阔斧的实践活动,也有品词嚼句的细腻之笔。围绕一个“悟”字,获得充满个性的感受。有积累的过程,才有迸发的惊人,厚积而薄发,自然是“美不胜收”!
在《碧螺春》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踏入文本深层——感受浓郁的茶文化气息:欣赏《采茶舞曲》、自由创作小诗、朗读“茶对联”……茶香淡淡地飘溢四周,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碧螺春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迸发出个性的智慧火花。只有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将其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课堂方能生成百花争艳的胜景。“茶不醉人,人自醉。”学生们陶醉了,课堂上不时滚落出一颗颗闪亮的珍珠——
袁芳芸同学给老师创作的小诗提出建议:“作为阶梯诗,可以在第五行后添上“轻笑茶园间”。
朱坤荣同学情不自禁地表达:“我联想到了一副茶联——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大珠小珠落玉盘”,它们穿连起一串项链,戴在新课改课堂的脖颈上。自然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学的“真”;朴实的教学风格,描摹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善”;生态的学习场景,凸显出课堂的“美”。课文质朴独特的文本气质吸引了学生们好奇的双眸,清新流动的课堂气质也打动了我们的心。
倾听——
子曰:“有教无类。”
夸美纽斯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田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人人都可以教育、得到发展!怀着这样一份坚定的信念,迎着学生成长的暖风,踏在教育发展的和谐之路上,那么,还会有什么能够阻拦我们前进的步伐?
教育,在和谐中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无锡市连元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