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
《集》明代凡四五刻,然皆诗文,无《西台记注》、《冬青引注》,有之以此康熙壬午平湖陆大业刻为最旧。周叔丈曾有明钞两注,前此曾未墨版也。今日过市,于架上得此册,其诗文十卷则已佚去,固无伤也。四日前曾登子陵钓台,今年曾两游,归而遇此,不可谓非胜缘。此一残册,复蛀裂,悬价石米之值,不可谓非“奇货”。因跋此以识岁月。庚申冬至前四日,黄裳记。
此残册存《天地间集》一卷,署“粤谢翱皋羽录”;《遗集》二卷,补一卷;《冬青树引注》一卷,署“浦阳张丁孟兼”,后有丙午正月张丁跋,文前有小叙,又洪武五年孔希普跋;《冬青树引重注》一卷,大题次行仅存墨钉,无作者姓氏。文前小叙署“癸卯(康熙二年)中夏蓝水渔人识”;附录一卷,录诸公跋语并诗,及《癸辛杂识》、《辍耕录》等文,后有癸未(康熙四十二年)跋;《登西台恸哭记注》,署“浦阳张丁孟兼”,后有“清河张丁跋”、“东阳方凤跋”;后有危素跋、揭跋、及陈基、胡翰、王等十六人题咏,而殿以高启诗。写刻精整,有“旌德汤玉侯书”款识。
案《自庄严堪善本书目》第八十五页有“《登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树引注》一卷,明张丁撰,明钞本”是为张著最早传本。周叔藏书,今在国家图书馆。
黄宗羲《南雷文案》及《吾悔》、《撰杖》二集、《诗历》等,康熙十九年郑梁刻,皆宗羲自订本,皆收“西台恸哭记注”与“冬青引注”,在《文案》卷十。阅八年靳治荆刻《南雷文定》此二注俱削而不存。陆大业刻《集》在康熙四十一年,独收“冬青树引重注”,卷首次行墨钉,不著作者姓氏,卷前小叙犹存,取较《文案》本,大致无异。唯小叙末“癸卯中夏蓝水渔人识”九字不存。知大业所据非《文案》本,并知宗羲有“蓝水渔人”之别署,其时文网渐密,大业为宗羲讳亦自讳也。
《冬青树引重注》小叙末有云:“余与孟兼所遇之时不同,孟兼之去皋羽远,而余之去皋羽近。皋羽之言,余固易知也。”此数语《文案》本有密圈,知是宗羲得意笔,亦全文着意所在。其文诙诡,以常情度之不能解。孟兼明初人,宗羲清初人,其去皋羽时代,固前者近而后者远也。其意殆非以时代论而以时势论。孟兼生于朱明初建,驱逐胡元之际,缅怀皋羽,亦犹清末革命家之缅怀朱明。宗羲生于明清易代之际,有亡国之恸,其去皋羽近,明遗民伤心痛切之言,而以诙诡之语出之,所谓“奴隶的语言”,亦当时之杂文笔法,读者当自知之。癸卯为康熙二年,清廷尚未暇顾及文化政策,宗羲乃敢昌言无忌,四库馆臣亦未见此旧文,或见之而未解此哑谜,其书得幸免于禁毁,不能不谓之厚幸矣。
今国家图书馆藏有陆刻两部,不知曾有此文否?是此虽残册,亦不能不以珍册视之矣。乙酉处暑。
南宋诗选
此书为甬上估人林乔梁旧藏,甲午春日归余。其时买书甚豪,来者不拒。同得者几二十种。大半清刻,又天一阁书数种。此虽清刊,然开花纸印,精雅之至。陆氏刻书多佳本,此所据为江湖小集,虽不言是棚本否,必非恶刻。钱默存作《宋诗选注》出,余以此册校之,以校记寄之,亦可笑也。又十年,群书尽丧,而此书独见遗,唯第二册已挟去矣。其事殊不下群盗夜入天一阁也。呜乎,于此记之。
历劫之余,只存三册。不忍弃之,亦寒斋长物也。断简零编室主人记。壬子中秋前十日漫书。
余后曾据此书以校钱选宋诗,以校记寄之,默存颇采佳字以改初版原本。忆抄家时,造反派数十人,由全一毛领之。见纸上有字者,无论卷册,悉装入麻袋载去。众手杂沓,遂有遗漏,此书是也,今只存三册,其卷四之六一册,遂不复见。后抄去之书,陈于社中一室。于“牛棚”中呼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来甄选鉴定,手定乙类书目一册,后全部书籍载归上海图书馆保管,此书之第三册如仍幸存,能为珠剑之合,则大幸矣。
陆锺辉以业盐致富,好风雅,喜刻书。所刊《笠泽丛书》、水云渔屋本《姜白石诗词合集》及自著《放鸭亭小稿附词》等皆有名。此书十二卷,有扉页,题“水云渔屋刊本”,前有雍正辛亥自序,目录。诗人各为撰小传,桃花纸精印。
近于南京刊《开卷》第八期见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谈话,中有一节云:“我碰见顾廷龙先生,他说黄裳的书不算什么,都是明版,可是现在连黄裳能收藏的明版都见不着了。”顾君是得见余家被抄书籍全貌之人,且曾手撰所藏“二类书”目一卷,亦不无漏略。其总体评价如此,可见所藏贫薄,“不算什么”,而明版实亦寥寥。但于此得知顾君之鉴定眼光,不为无益也。 乙酉七月记
《集》明代凡四五刻,然皆诗文,无《西台记注》、《冬青引注》,有之以此康熙壬午平湖陆大业刻为最旧。周叔丈曾有明钞两注,前此曾未墨版也。今日过市,于架上得此册,其诗文十卷则已佚去,固无伤也。四日前曾登子陵钓台,今年曾两游,归而遇此,不可谓非胜缘。此一残册,复蛀裂,悬价石米之值,不可谓非“奇货”。因跋此以识岁月。庚申冬至前四日,黄裳记。
此残册存《天地间集》一卷,署“粤谢翱皋羽录”;《遗集》二卷,补一卷;《冬青树引注》一卷,署“浦阳张丁孟兼”,后有丙午正月张丁跋,文前有小叙,又洪武五年孔希普跋;《冬青树引重注》一卷,大题次行仅存墨钉,无作者姓氏。文前小叙署“癸卯(康熙二年)中夏蓝水渔人识”;附录一卷,录诸公跋语并诗,及《癸辛杂识》、《辍耕录》等文,后有癸未(康熙四十二年)跋;《登西台恸哭记注》,署“浦阳张丁孟兼”,后有“清河张丁跋”、“东阳方凤跋”;后有危素跋、揭跋、及陈基、胡翰、王等十六人题咏,而殿以高启诗。写刻精整,有“旌德汤玉侯书”款识。
案《自庄严堪善本书目》第八十五页有“《登西台恸哭记注》一卷、《冬青树引注》一卷,明张丁撰,明钞本”是为张著最早传本。周叔藏书,今在国家图书馆。
黄宗羲《南雷文案》及《吾悔》、《撰杖》二集、《诗历》等,康熙十九年郑梁刻,皆宗羲自订本,皆收“西台恸哭记注”与“冬青引注”,在《文案》卷十。阅八年靳治荆刻《南雷文定》此二注俱削而不存。陆大业刻《集》在康熙四十一年,独收“冬青树引重注”,卷首次行墨钉,不著作者姓氏,卷前小叙犹存,取较《文案》本,大致无异。唯小叙末“癸卯中夏蓝水渔人识”九字不存。知大业所据非《文案》本,并知宗羲有“蓝水渔人”之别署,其时文网渐密,大业为宗羲讳亦自讳也。
《冬青树引重注》小叙末有云:“余与孟兼所遇之时不同,孟兼之去皋羽远,而余之去皋羽近。皋羽之言,余固易知也。”此数语《文案》本有密圈,知是宗羲得意笔,亦全文着意所在。其文诙诡,以常情度之不能解。孟兼明初人,宗羲清初人,其去皋羽时代,固前者近而后者远也。其意殆非以时代论而以时势论。孟兼生于朱明初建,驱逐胡元之际,缅怀皋羽,亦犹清末革命家之缅怀朱明。宗羲生于明清易代之际,有亡国之恸,其去皋羽近,明遗民伤心痛切之言,而以诙诡之语出之,所谓“奴隶的语言”,亦当时之杂文笔法,读者当自知之。癸卯为康熙二年,清廷尚未暇顾及文化政策,宗羲乃敢昌言无忌,四库馆臣亦未见此旧文,或见之而未解此哑谜,其书得幸免于禁毁,不能不谓之厚幸矣。
今国家图书馆藏有陆刻两部,不知曾有此文否?是此虽残册,亦不能不以珍册视之矣。乙酉处暑。
南宋诗选
此书为甬上估人林乔梁旧藏,甲午春日归余。其时买书甚豪,来者不拒。同得者几二十种。大半清刻,又天一阁书数种。此虽清刊,然开花纸印,精雅之至。陆氏刻书多佳本,此所据为江湖小集,虽不言是棚本否,必非恶刻。钱默存作《宋诗选注》出,余以此册校之,以校记寄之,亦可笑也。又十年,群书尽丧,而此书独见遗,唯第二册已挟去矣。其事殊不下群盗夜入天一阁也。呜乎,于此记之。
历劫之余,只存三册。不忍弃之,亦寒斋长物也。断简零编室主人记。壬子中秋前十日漫书。
余后曾据此书以校钱选宋诗,以校记寄之,默存颇采佳字以改初版原本。忆抄家时,造反派数十人,由全一毛领之。见纸上有字者,无论卷册,悉装入麻袋载去。众手杂沓,遂有遗漏,此书是也,今只存三册,其卷四之六一册,遂不复见。后抄去之书,陈于社中一室。于“牛棚”中呼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来甄选鉴定,手定乙类书目一册,后全部书籍载归上海图书馆保管,此书之第三册如仍幸存,能为珠剑之合,则大幸矣。
陆锺辉以业盐致富,好风雅,喜刻书。所刊《笠泽丛书》、水云渔屋本《姜白石诗词合集》及自著《放鸭亭小稿附词》等皆有名。此书十二卷,有扉页,题“水云渔屋刊本”,前有雍正辛亥自序,目录。诗人各为撰小传,桃花纸精印。
近于南京刊《开卷》第八期见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谈话,中有一节云:“我碰见顾廷龙先生,他说黄裳的书不算什么,都是明版,可是现在连黄裳能收藏的明版都见不着了。”顾君是得见余家被抄书籍全貌之人,且曾手撰所藏“二类书”目一卷,亦不无漏略。其总体评价如此,可见所藏贫薄,“不算什么”,而明版实亦寥寥。但于此得知顾君之鉴定眼光,不为无益也。 乙酉七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