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如下:
请读苏轼《题西林壁》,按要求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是一首记游诗,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同时表达的是苏轼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站在哪里看才能看到庐山的真正面目?从哪里看世界才最全面、最美好?请以“站在哪里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很平常,且非常规范的一道话题作文题。说它规范,是因为这道作文题具备了话题作文题的四个要件,即“话料”、“话引”、“话题”及“要求”。话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清这四个要件。一般来说,话题作文题的“话料”,暗含了话题作文的立意方向;“话引”,暗含了命题意图,我们作文时不能忽视了命题者的立意导向;“话题”,是作文选题、立意及选材组材成文时一定要考虑的一个范围;“要求”即相当于明文“规定”,作文时不得违反。
这作文题的“话料”是一首诗,这首诗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庐山千姿百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一样。这两句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的目的并非写自然景观,诗的关键句(或主旨句)是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句很明显暗含的意思是“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身处其外”,我们只有走出“迷局”,才能看得全面,才能发现它的美。这也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文题的“话引”是:“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是一首记游诗,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同时表达的是苏轼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站在哪里看才能看到庐山的真正面目?从哪里看世界才最全面、最美好?”其立意导向相当清楚:考生可以从诗中感悟到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应该是作文的切入点;除此之外,“话引”后两句明确暗示考生还可以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入手作文,且这一切入点相对于从“人生观和世界观”切入作文,容易把握。
作文题的“话题”是“站在哪里看”,结合“话料”与“话引”,这哪里自然应该是“山外”。而“山外”可以认为是“远处”“局外”“没有利害关系”等。写“站在哪里看”这一话题作文,我们既可以谈全面看世界,也可以谈人生感受等。
以上,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审题,可阅读考生的作文,笔者却发现考生并非都能审清这个作文题。不少考生从以下一些角度切入写作:我们要用心看才能看得全面,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
仔细分析这些立意的视角,我们会发现这道题的审题出现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不审“话题”。考生从“我们要用心看,才能看得全面”切入来写这篇文章,这很明显没审话题。本道题的话题“站在哪里看”,强调“站的位置”(即“在哪里”),而“用心”回答的是“怎么看”的问题,这定位不对,这样不审“话题”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不切题了。
误区二:不审“话料”。考生从“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等角度来写这篇文章,这很明显可以看出写作前根本没审清“话料”,或者说压根就没把“话料”看成“话题作文题”的一部分。这样的角度切入写作,可以说扣了“话题”,但没有紧扣“话料”,写出来的作文应属于一种典型的话题作文中的“另起炉灶”,最起码可以说这样立意的作文有偏题之嫌。
误区三:不审“话引”。审作文题“话引”,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很希望考生能谈谈站在何地,才能看得最全面,最美,更希望考生谈这个问题时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观及世界观。误区一及误区二所列的那些切入点,皆无视”话引”。
误区四:不审“要求”。考生从“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等角度来写这篇文章,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无视作文题的要求。一般的话题作文题的“要求”都标有“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如果要求中有这么两句的话,考生完全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前两句来立意,也就是说,“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等也是符合题意的。甚至我们还可以依据这首诗前两句丰富的内涵来构思作文,这两句诗的内涵启迪我们,让我们感悟到其中的蕴含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自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同;站在局部看问题,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允许从这首诗的局部切入,写作的范围就拓宽了不少。
评价:这道题看似平常,但与平常的作文题还是有一点点不同,即作文题的要求有变化,这变化把立意的范围缩小了。如果这是高考作文题,删除“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作文”这一要求,也许不是一个好的作文题,因为这立意范围缩小了,立意范围太小的作文题要检测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考生的作文水平,不利于评卷,这样的评价可能有失公允。但作为一个学校的月考试题,或作为平常的模拟题,笔者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这个作文题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而审题立意能力是考生作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个话题作文题的审题给我们很多启发,作文审题是作文的很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细致分清作文题的类型,且要掌握各类作文的审题着重点及容易出现的误区。就带材料的话题作文而言,考生往住只关注“话题”本身,忽视“话料”与“话引”,而审清“话料”与“话引”,又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作者简介】
谢道荣,特级教师,执教于深圳市益田中学,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王秀梅
请读苏轼《题西林壁》,按要求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是一首记游诗,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同时表达的是苏轼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站在哪里看才能看到庐山的真正面目?从哪里看世界才最全面、最美好?请以“站在哪里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很平常,且非常规范的一道话题作文题。说它规范,是因为这道作文题具备了话题作文题的四个要件,即“话料”、“话引”、“话题”及“要求”。话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清这四个要件。一般来说,话题作文题的“话料”,暗含了话题作文的立意方向;“话引”,暗含了命题意图,我们作文时不能忽视了命题者的立意导向;“话题”,是作文选题、立意及选材组材成文时一定要考虑的一个范围;“要求”即相当于明文“规定”,作文时不得违反。
这作文题的“话料”是一首诗,这首诗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庐山千姿百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一样。这两句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的目的并非写自然景观,诗的关键句(或主旨句)是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诗句很明显暗含的意思是“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身处其外”,我们只有走出“迷局”,才能看得全面,才能发现它的美。这也正如我们经常所说的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文题的“话引”是:“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是一首记游诗,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同时表达的是苏轼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站在哪里看才能看到庐山的真正面目?从哪里看世界才最全面、最美好?”其立意导向相当清楚:考生可以从诗中感悟到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应该是作文的切入点;除此之外,“话引”后两句明确暗示考生还可以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入手作文,且这一切入点相对于从“人生观和世界观”切入作文,容易把握。
作文题的“话题”是“站在哪里看”,结合“话料”与“话引”,这哪里自然应该是“山外”。而“山外”可以认为是“远处”“局外”“没有利害关系”等。写“站在哪里看”这一话题作文,我们既可以谈全面看世界,也可以谈人生感受等。
以上,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审题,可阅读考生的作文,笔者却发现考生并非都能审清这个作文题。不少考生从以下一些角度切入写作:我们要用心看才能看得全面,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
仔细分析这些立意的视角,我们会发现这道题的审题出现了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不审“话题”。考生从“我们要用心看,才能看得全面”切入来写这篇文章,这很明显没审话题。本道题的话题“站在哪里看”,强调“站的位置”(即“在哪里”),而“用心”回答的是“怎么看”的问题,这定位不对,这样不审“话题”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不切题了。
误区二:不审“话料”。考生从“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等角度来写这篇文章,这很明显可以看出写作前根本没审清“话料”,或者说压根就没把“话料”看成“话题作文题”的一部分。这样的角度切入写作,可以说扣了“话题”,但没有紧扣“话料”,写出来的作文应属于一种典型的话题作文中的“另起炉灶”,最起码可以说这样立意的作文有偏题之嫌。
误区三:不审“话引”。审作文题“话引”,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很希望考生能谈谈站在何地,才能看得最全面,最美,更希望考生谈这个问题时能感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观及世界观。误区一及误区二所列的那些切入点,皆无视”话引”。
误区四:不审“要求”。考生从“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等角度来写这篇文章,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无视作文题的要求。一般的话题作文题的“要求”都标有“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如果要求中有这么两句的话,考生完全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前两句来立意,也就是说,“我们要多角度看才最全面、最美好;我们可以站在低处看,可以站在高处看”等也是符合题意的。甚至我们还可以依据这首诗前两句丰富的内涵来构思作文,这两句诗的内涵启迪我们,让我们感悟到其中的蕴含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自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同;站在局部看问题,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允许从这首诗的局部切入,写作的范围就拓宽了不少。
评价:这道题看似平常,但与平常的作文题还是有一点点不同,即作文题的要求有变化,这变化把立意的范围缩小了。如果这是高考作文题,删除“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作文”这一要求,也许不是一个好的作文题,因为这立意范围缩小了,立意范围太小的作文题要检测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考生的作文水平,不利于评卷,这样的评价可能有失公允。但作为一个学校的月考试题,或作为平常的模拟题,笔者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这个作文题能很好的检测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而审题立意能力是考生作文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个话题作文题的审题给我们很多启发,作文审题是作文的很重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细致分清作文题的类型,且要掌握各类作文的审题着重点及容易出现的误区。就带材料的话题作文而言,考生往住只关注“话题”本身,忽视“话料”与“话引”,而审清“话料”与“话引”,又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作者简介】
谢道荣,特级教师,执教于深圳市益田中学,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王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