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技术工作中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b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方法 对常规病理技术工作中遇到的脱片、切片不完整、切片崩解、切片起皱、染色不佳的问题,分别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果 提高了病理切片质量。 结论 优良的病理切片是保证病理诊断正确的关键。
  【关键词】 常规病理技术;问题;解决办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7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44-02
  病理技术中的常规石蜡切片是病理科的重要工作,只有优良的石蜡切片才能为正确病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常规石蜡切片的操作过程中常会遇见许多的问题,造成石蜡切片优良率降低,甚至出现掠等片。把这些常见的问题归纳和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常规石蜡切的优良率,改进以后的病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材料取自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医院病理科工作中的活体组织标本。
  1.2 方法 对送检标本按规范[1]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要注意以下操作细节:①要充分固定组织。只有对组织进行充分的固定,才能为下一步组织的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调好切片刀与切片机,保持切片刀刀刃情况良好,才能切出完整地切片。③在取材与制片过程中,避免组织碎屑、苏木素染液中的氧化膜污染切片。④调节展片水温及烤片温度。
  2 结 果
  组织切面完整、厚薄均匀、贴附端正、平坦无皱褶、无折叠、无刀痕、无颤痕、无裂隙、无污染、无松散、组织色彩鲜艳、细胞核与细胞质染色对比清晰。树胶适当而无气泡、编号清楚。
  3 讨 论
  3.1 组织切面不完整 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切片刀角度不适宜,切片刀和蜡块之间的夹角应在为8°-10°。刀架及蜡块夹持器的螺旋要拧紧。手摇手轮的转速要均匀,用力要均匀,保持切片机机身平稳。应细心清除刀头刀架上蜡的碎屑及污物。②刀片不锋利,缺口、卷刃等可造成切片不完整、厚薄不均、刀痕、裂隙、颤痕、皱褶。可以用头发在刀锋上碰一下,如一碰即断说明刀锋锋利[2]。③组织过大或过厚,固定不彻底,脱水不好,致使石蜡无法浸入组织内部,造成蜡块中间部分过软及收缩凹陷,这时需将蜡块脱蜡后再次固定、脱水、透明、浸蜡。④漂片时水温保持在49℃-5l℃,水温过高,切片崩解;水温过低,细小皱折不易展开。⑤包埋时,小块组织应在同一个平面上,大块组织应在包埋时尽量将其压平,避免出现切片不全及片内组织杂乱。对皮肤、囊肿和管状结构的组织或有突起的组织应将其立埋,即包埋沿纵切面包埋,可观察各个层次。
  3.2 切片染色不佳 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切片染色后有白色呈云雾状,组织与细胞结构模糊不清。切片脱蜡不彻底,组织不着色或着色过浅。应延长脱蜡时间,但不能过长,避免组织烤焦。笔者认为环境温度高时可缩短时间,环境温度低时可延长时间。定期更换染色过程中的二甲苯。②苏木素染料质量差或染色液配制不当,如苏木素配制时加热过度造成过度氧化,不能生成三氧化苏木红,使染液没有染色能力;或使用时间过久。③组织固定、脱水、透明不彻底。组织脱蜡后,再次脱水,透明。④切片染色不均匀,是由于使用乙醇固定以及切片过厚。乙醇对组织收缩较大,但渗透能力较弱,不能渗透到组织内部,导致固定不良。应选用缓冲中性甲醛固定组织,可渗透到组织内部。切片的厚度一般在2-3um,对于淋巴结、扁桃体等富含淋巴细胞的组织切片要求在2um以内。⑤在染色过程中,组织需偏蓝,这样为盐酸分化和氨水反蓝留有余地。染色过程中盐酸乙醇的分化很关键,分化不足,切片呈现一片蓝染,影响伊红上色。
  3.3 组织切片污染 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取材时,取材台和取材刀没有冲洗干净,混有相邻组织的碎屑。②染色时,苏木素染液中氧化膜未清理干净,切片中出现蓝黑色沉淀。③漂片水面未清理干净,水面漂浮有蜡末和组织碎屑。③包埋时,镊子未清理干净,粘有相邻组织。④组织固定液选择不恰当,固定后,组织内混有甲醛色素结晶。使用缓冲中性甲醛固定,去除甲醛色素结晶。取材时,为避免污染,取材台和取材刀应冲洗干净。包埋时,把镊子上的石蜡清理干净,以免石蜡中含有细小的组织。切片时,清理切片刀。漂片时保持水面的清洁.切忌水面残留组织碎屑,以防止漂片过程中的污染。染色前必须细心清除苏木素染液表面的氧化膜,如出现苏木素沉淀必须更换新的染液。
  3.4 组织切片崩解 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常见于含脂肪丰富的组织,如皮脂腺囊肿、脂肪瘤、乳腺、皮肤组织等。②组织过大或过厚。③组织固定不彻底,脱水、透明、浸蜡不足。④漂片水温过高。对脂肪组织及自身松散、互不相连组织,应降低漂片水温,或将切出的蜡片在10%-20%的酒精溶液中展片,不经温水展片[3]。切片过程中,水温应在49℃-5l℃。条件允许,再次取材。组织取材时应形状规则,大小在lcm×lcm×0.2cm。组织处理不良者,检查脱水试剂有效后,重新脱水、透明、浸蜡。
  3.5 切片脱片 原因及解决方法①切片较厚。②组织含血液成份较多。③烤片时间短或温度低。④载玻片不洁净。⑤染片时,水洗用力过猛。切片的厚度一般在2-3um。含凝血成份多的组织,如凝血块及子宫内膜,在组织处理过程中易硬化,变脆。切片薄时易产生空洞,厚时易脱片。故切片时,先用左拇指沾漂片箱内的水按修好的组织片刻(该类组织纤维成份少易受潮湿影响),再轻轻均匀的切片,易切出薄而完整的片子[4]。在75℃烤片箱中放置10分钟,可看到石蜡溶化即可。对已打开包装,剩余的载玻片应保持清洁防治污染。染色过程中,用水冲时不要洗过猛或振荡过度。
  总之,在病理技术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认真地做好从固定到封片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为病理诊断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1.
  [2] 王伯云,李玉松,黄高升,等.病理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
  [3] 方庆全,陈宏.病理切片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0.6,17(6):568-569.
  [4] 葛英顺.常规病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分析[J].青海医药雜志,2010.40,4:54-55.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血液透析;饮食疗法;饮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5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7-02  饮食疗法是慢性肾衰竭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饮食护理措施慢性肾衰的护理重点,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基础。[1]因为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造透析效果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氟西汀口服治疗。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氟西汀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更加满意。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症;氟西汀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39 文章编号:1004-74
期刊
【摘要】 总结了胎膜早破相关因素探讨及孕妇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氧疗护理、病情观察等。认为胎膜早破孕妇的有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基础,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胎膜早破;孕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23-02  胎膜早破即在临产前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锦州市妇婴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保胎方案加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胎方案加中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加用阿司匹林后降低了流产率,提高了活产率、足月产率,延长了分娩孕周,降低了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了抗体清除率,与对照组
期刊
【摘要】 我国医疗技术的迅速进步,有力推进了新生儿感染医疗研究的发展,在医院院内感染研究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防护与管理也变得愈加重要。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收治对象,这类新生儿多具有病情严重,早产或体重极低等特点,极易因病原体的侵袭感染而发生院内感染,所以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开展有效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感染防止与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自身,医源
期刊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手术患者在手术室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其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所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之前所提出的护理措施来对该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皮肤科治疗的86例皮炎湿疹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氧化锌及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30.2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观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6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32-02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在6个月-5岁儿童中最为常见,可引起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经常发作会造成小儿智力障碍。绝大部分预后较好。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80例高热惊厥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新疆库尔勒巴州卫生学校检验组,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通过加强生物化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优化知识结构与内容,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课后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47-01  生物化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心脏冰冻切片ABC(Avidin-Biotin Complex)法免疫荧光染色中不同封闭方法对染色结果的影响。 方法 制作心肌梗死后心脏组织冰冻切片,分别以内源性生物素封闭液(A组)、5%BSA(B组)封闭非特异性染色,其余切片不封闭(C组),然后以生物素-亲和素抗体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 A组切片无背景染色,B、C组有较多非特异性染色。 结论 心脏冰冻切片A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