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旱作区马铃薯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高海拔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密度范围内,马铃薯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二者呈二次曲线模式变化Y=12487.475+5160.4172X-236.9686X^2。马铃薯在高海拔旱作区较佳的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密度与株高之间为正相关,函数曲线是逆模型Y=96.566-85.513/X,单株结薯重量、商品薯率2个性状与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函数模型均为性状指标随
其他文献
对常规晚稻长农粳1号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和水分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栽培因素组合对常规晚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全生育期影
采用小试测坑试验研究了池塘养殖尾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在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 L.)两种水生经济植物种植中的消减和循环利用效果.结果显示,
为推进农用矿物西班牙河碳酸盐岩在中国的应用,采用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检验其对蔬菜生长、产量及土壤酸性的影响。大田试验分成两个区组,第一区组比较不施化肥(-NPK)条件下,
采用'3414'肥效试验,结合黔西北农业园区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a Hort.)生产实际,通过N、P2O5、K2O施用量与产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模拟寻优提出生菜最佳施
【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
研究多分枝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系YF368-2栽培密度对产量、分枝数影响的规律,以期获得该油菜的高产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8820~79410株/hm^2范围内,一次
【正】(原编者按)世界各地为解决主要的大城市地区的拥挤问题,而促进了完全新型的城市的发展。欧洲的有利条件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结果,必须重建许多城市,因此对城市
运用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乌什县植棉地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土壤pH均值为7.8,显示偏碱性;除缓效钾含量平均值大于500 mg/kg,分级为极丰富之外,
连续两年(2014-2015年)在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3个耕作深度和4个施肥水平对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栽插前深耕(30cm)相对于浅耕(10c
为了研究青椒植株的涝渍特性,通过对青椒植株采收初期耐淹特性试验分析,发现采收初期青椒植株受淹水处理后产量、株高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植株节水增长速率无明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