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自主思考,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1依靠微课进行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便是共享能力很强,通过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可以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能够展开。各类资源也能进行共享,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微课教学本身是以视频作为载体,基于相关内容,制作特定的视频。由于视频本身较短,因此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完成一个概念的讲解。之后,师生就能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提出相关问题,教师给予回答,帮助其突破难关。同时,教师还能参照学生们的反馈,对教学质量有了大概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未来的教学进行优化。
例如,在对“函数的图像”的相关知识内容讲解时,如果教师直接选择口头分析,由于内容过于抽象,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充分理解。此时,教师就能依靠微课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全面展示。一些重点部分,还可以选择慢放,甚至多次播放。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该微课视频还能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中,以便学生在回家后,自主下载学习。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大家可以参照自身的意愿,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在完成视频观看后,还能在视频下方留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通过交流,自然能够加深知识印象,促使自身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2教师指导重在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高层次思维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课堂进行自主学习,除了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核心素养。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学习,若教师先让小组将等腰三角形进行对折,组内猜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之一,然后再证明。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暗示了证明程序,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组内大胆进行猜想,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猜想“两个内角相等”,然后组内再分配任务进行对于这个猜想的验证方法,可以做辅助线等等。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猜想、验证,比教师一开始提示着去验证,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很多学生预习时对待预习任务敷衍了事,有些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意识到,预习不仅仅是将教材通读一遍,而是要通过预习对知识有所了解,同时找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难点,从而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和紧张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预习对于自己学习的促进作用。树立预习意识之后还要监督学生进行预习。有了预习意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够坚持进行预习。教师要随时监督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将预习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是上课之前的自学,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初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成功的预习活动离不开教师预习方法的指导。很多学生有了预习意识并且认真的进行预习,但依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些反而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都是因为学生预习能力不强,预习方法不当。教师应当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将预习要求,预习的目标讲清楚,将预习的任务落到实处。比如设计预习提纲,导学案,预习单或者使用微课进行预习。
4氛围创设,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佳动力,有了兴趣,才有主动去学习的动力,因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若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观念,就需联系教学实况强化学生的兴趣,唯有如此,方能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去观察、去探索、去思索、去剖析。第一步便需要利用多元措施营设一个自由、和谐的课堂的氛围,不少初中生对数学教师都有一种惧怕情绪,若是课堂氛围本身又趋向于严肃、压抑,学生很可能在数学课堂上缩手缩脚,不敢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反之,若是教师可以营设更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情会慢慢放松下来,有助于以放松的心情享受课堂活动带来的快乐。因而,教师需多涉猎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平时多多观察,全面剖析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及学情特征,综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接受水平、喜好乐趣等多元要素,提炼出适应初中生数学学习规律的引导方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踊跃性。
5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
评价环节同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小觑的关键要素,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可以于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于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别学生的评价往往出现内容模式化,针对性、激励性不强等问题,致使其影响力不能得到有效凸显。在给出评价时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探究态度、学习诉求、是否参与课堂互动等等,然后巧妙整合上述要素,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综合性、辩证性的评价,还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适时运用,尽量肯定学生的出彩点,激发出他们表现自我的踊跃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初中生的多元特征,以其能力水平和诉求发展为基本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行之高效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2].李庆荣.初中数学微课促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3):234-235.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
1依靠微课进行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一大特点便是共享能力很强,通过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可以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能够展开。各类资源也能进行共享,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微课教学本身是以视频作为载体,基于相关内容,制作特定的视频。由于视频本身较短,因此无需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完成一个概念的讲解。之后,师生就能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提出相关问题,教师给予回答,帮助其突破难关。同时,教师还能参照学生们的反馈,对教学质量有了大概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未来的教学进行优化。
例如,在对“函数的图像”的相关知识内容讲解时,如果教师直接选择口头分析,由于内容过于抽象,部分学生很难做到充分理解。此时,教师就能依靠微课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全面展示。一些重点部分,还可以选择慢放,甚至多次播放。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该微课视频还能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中,以便学生在回家后,自主下载学习。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大家可以参照自身的意愿,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在完成视频观看后,还能在视频下方留言,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通过交流,自然能够加深知识印象,促使自身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强化。
2教师指导重在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高层次思维的参与程度与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在数学课堂进行自主学习,除了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参与,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核心素养。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学习,若教师先让小组将等腰三角形进行对折,组内猜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之一,然后再证明。这样一个过程其实就暗示了证明程序,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并没有得到锻炼。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组内大胆进行猜想,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猜想“两个内角相等”,然后组内再分配任务进行对于这个猜想的验证方法,可以做辅助线等等。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猜想、验证,比教师一开始提示着去验证,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很多学生预习时对待预习任务敷衍了事,有些甚至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都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意识到,预习不仅仅是将教材通读一遍,而是要通过预习对知识有所了解,同时找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遇到的难点,从而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和紧张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预习对于自己学习的促进作用。树立预习意识之后还要监督学生进行预习。有了预习意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够坚持进行预习。教师要随时监督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将预习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是上课之前的自学,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初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成功的预习活动离不开教师预习方法的指导。很多学生有了预习意识并且认真的进行预习,但依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有些反而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都是因为学生预习能力不强,预习方法不当。教师应当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将预习要求,预习的目标讲清楚,将预习的任务落到实处。比如设计预习提纲,导学案,预习单或者使用微课进行预习。
4氛围创设,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佳动力,有了兴趣,才有主动去学习的动力,因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若想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观念,就需联系教学实况强化学生的兴趣,唯有如此,方能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去观察、去探索、去思索、去剖析。第一步便需要利用多元措施营设一个自由、和谐的课堂的氛围,不少初中生对数学教师都有一种惧怕情绪,若是课堂氛围本身又趋向于严肃、压抑,学生很可能在数学课堂上缩手缩脚,不敢随心所欲地发表意见,反之,若是教师可以营设更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情会慢慢放松下来,有助于以放松的心情享受课堂活动带来的快乐。因而,教师需多涉猎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平时多多观察,全面剖析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及学情特征,综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接受水平、喜好乐趣等多元要素,提炼出适应初中生数学学习规律的引导方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踊跃性。
5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
评价环节同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小觑的关键要素,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可以于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踊跃性,于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别学生的评价往往出现内容模式化,针对性、激励性不强等问题,致使其影响力不能得到有效凸显。在给出评价时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探究态度、学习诉求、是否参与课堂互动等等,然后巧妙整合上述要素,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综合性、辩证性的评价,还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适时运用,尽量肯定学生的出彩点,激发出他们表现自我的踊跃性。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初中生的多元特征,以其能力水平和诉求发展为基本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行之高效地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2].李庆荣.初中数学微课促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