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卫星导航系统的实际运行中,针对现有的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注册过程步骤繁琐、周期长且易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服务平台的用户管理改进方法,研发了一套查询注册注销工具,大大缩短了批量用户注册时间,提高了注册可靠性,并完善了用户注销和多种查询功能,使卫星导航系統在各项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指挥所;用户;注册;查询;注销
1.引言
卫星导航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针对重要指挥机关对其所属卫星导航用户的指挥控制信息服务需求而提出的,目的是扩展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卫星导航的服务领域,为指挥机关通过地面网络与卫星导航中心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提供技术平台,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保障能力,为测绘、气象以及各项国民经济建设等提供新的服务形式和服务信息。
卫星导航系统将用户的服务信息(定位、定时、通信、广播信息等)实时采集发送至信息服务平台[1],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用户和指挥所之间隶属关系的判别,将属于指挥所的用户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经过单向安全通道后,从出口路由器向指挥所发送。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的隶属关系信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操作员通过信服监视控制系统修改该文件实现用户隶属关系的注册和注销。
但是,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指挥所数量不断增加,下属用户的注册管理数量直线上升,系统在对用户隶属关系进行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1)注册过程繁琐、周期长且易出错;
2)单次注册有容量限制;
3)不具备分指挥所注销和批量注销功能;
4)不具备查询功能;
5)操作结果不可见且操作失误不便恢复;
6)软件可移植性差。
2.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设计开发
针对以上几点不足,有必要对用户管理功能进行完善。但是,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它的对外服务不能轻易停止,因而任何对该平台的修改都需要兼顾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通过搭建独立于信服监视控制系统的平台[2],实现了信服指挥所用户管理功能,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在线服务器上最新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至本地相应目录下,启动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对其进行操作,实现对指挥所用户的查询、注册及注销管理,操作确认并结束后,再将本地修改后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相应目录下覆盖原文件[3]。使用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该软件的设计易于操作,操作结果能够实时反馈,发现错误后可及时恢复,方便对指挥所用户的统一管理。软件具体功能如下:
1)ID整理,去除重复和非法ID号;
2)查询并显示ID是否注册及已注册ID的隶属关系;
3)查询并显示某指挥所下属用户个数及其详细信息;
4)查询并显示ID与某指挥所关系;
5)指定某指挥所对单个用户、号段用户或批量无规律用户进行注册;
6)指定某指挥所对单个用户、号段用户或批量无规律用户进行注销;
7)后台输出所有查询、注册和注销的结果。
3.软件功能演示
以号段用户注销注册为例,任务如下:查询ID为00006—00021的用户隶属关系,将原隶属关系注销并注册到B号指挥所,并查询B号指挥所所有下属用户。具体演示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将在线服务器上最新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至本地软件所在目录下,如D:\users\信息服务系统,操作前先将该文件在别的目录下备份,如D:\users\信息服务系统\user_relation_backup。
2)运行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输入ID并添加(图2),输入指挥所为B,点击查询(图3),查询结果显示(图4),重新输入指挥所为A点击注销(图5),注销结果显示(图6),再次查询确认并显示结果(图7),输入指挥所为B点击注册并显示结果(图8)。
3)确认无误后,将修改后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相应目录下覆盖原文件。
4.软件功能比较
与现有的信服监视控制系统相比,新的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在指挥所用户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见表1。
5.总结与展望
本文所提出的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在没有改变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了多种实用功能,大大缩减了信服用户注册注销任务周期,提高了注册可靠性,在抗震救灾保障及民用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推广应用到各种重大保障任务中。由于信息服务系统向多种集团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管理指挥所用户,下一步工作可考虑对各种集团用户进行更为详细有效的分类和管理[5],更加直观的显示指挥所信息,使信息服务系统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霞.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2]李贵琦.地球同步卫星定位系统的军事应用前景[J].测绘科技第四期:总参测绘研究所,1987.
[3]马丽飞.卫星干扰源定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8-10.
[4]朱伟强,黄培康,马琴,卢鑫.多站时差频差高精度定位技术[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0(25):307-312.
[5]郭福成,樊昀.双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方法及误差分析[J].宇航学报,2008(4):1381-1386.
[6]胡来招.无源定位[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6):25-30.
【关键词】指挥所;用户;注册;查询;注销
1.引言
卫星导航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是针对重要指挥机关对其所属卫星导航用户的指挥控制信息服务需求而提出的,目的是扩展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卫星导航的服务领域,为指挥机关通过地面网络与卫星导航中心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提供技术平台,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保障能力,为测绘、气象以及各项国民经济建设等提供新的服务形式和服务信息。
卫星导航系统将用户的服务信息(定位、定时、通信、广播信息等)实时采集发送至信息服务平台[1],由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用户和指挥所之间隶属关系的判别,将属于指挥所的用户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经过单向安全通道后,从出口路由器向指挥所发送。信息服务平台将用户的隶属关系信息保存在一个文件中,操作员通过信服监视控制系统修改该文件实现用户隶属关系的注册和注销。
但是,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指挥所数量不断增加,下属用户的注册管理数量直线上升,系统在对用户隶属关系进行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1)注册过程繁琐、周期长且易出错;
2)单次注册有容量限制;
3)不具备分指挥所注销和批量注销功能;
4)不具备查询功能;
5)操作结果不可见且操作失误不便恢复;
6)软件可移植性差。
2.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设计开发
针对以上几点不足,有必要对用户管理功能进行完善。但是,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它的对外服务不能轻易停止,因而任何对该平台的修改都需要兼顾到系统的稳定运行。
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通过搭建独立于信服监视控制系统的平台[2],实现了信服指挥所用户管理功能,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将在线服务器上最新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至本地相应目录下,启动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对其进行操作,实现对指挥所用户的查询、注册及注销管理,操作确认并结束后,再将本地修改后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相应目录下覆盖原文件[3]。使用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该软件的设计易于操作,操作结果能够实时反馈,发现错误后可及时恢复,方便对指挥所用户的统一管理。软件具体功能如下:
1)ID整理,去除重复和非法ID号;
2)查询并显示ID是否注册及已注册ID的隶属关系;
3)查询并显示某指挥所下属用户个数及其详细信息;
4)查询并显示ID与某指挥所关系;
5)指定某指挥所对单个用户、号段用户或批量无规律用户进行注册;
6)指定某指挥所对单个用户、号段用户或批量无规律用户进行注销;
7)后台输出所有查询、注册和注销的结果。
3.软件功能演示
以号段用户注销注册为例,任务如下:查询ID为00006—00021的用户隶属关系,将原隶属关系注销并注册到B号指挥所,并查询B号指挥所所有下属用户。具体演示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将在线服务器上最新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至本地软件所在目录下,如D:\users\信息服务系统,操作前先将该文件在别的目录下备份,如D:\users\信息服务系统\user_relation_backup。
2)运行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输入ID并添加(图2),输入指挥所为B,点击查询(图3),查询结果显示(图4),重新输入指挥所为A点击注销(图5),注销结果显示(图6),再次查询确认并显示结果(图7),输入指挥所为B点击注册并显示结果(图8)。
3)确认无误后,将修改后的用户隶属关系文件拷贝到服务器相应目录下覆盖原文件。
4.软件功能比较
与现有的信服监视控制系统相比,新的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在指挥所用户管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见表1。
5.总结与展望
本文所提出的指挥所用户管理软件在没有改变原有系统的基础上新增了多种实用功能,大大缩减了信服用户注册注销任务周期,提高了注册可靠性,在抗震救灾保障及民用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推广应用到各种重大保障任务中。由于信息服务系统向多种集团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管理指挥所用户,下一步工作可考虑对各种集团用户进行更为详细有效的分类和管理[5],更加直观的显示指挥所信息,使信息服务系统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霞.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2]李贵琦.地球同步卫星定位系统的军事应用前景[J].测绘科技第四期:总参测绘研究所,1987.
[3]马丽飞.卫星干扰源定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6):8-10.
[4]朱伟强,黄培康,马琴,卢鑫.多站时差频差高精度定位技术[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0(25):307-312.
[5]郭福成,樊昀.双星时差频差联合定位方法及误差分析[J].宇航学报,2008(4):1381-1386.
[6]胡来招.无源定位[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6):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