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1日是母亲节。互联网上,人们晒出各式各样的“母亲元素”,以表达对她们的感恩和敬意。
有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这话听似煽情,却未必言过其实。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沉重而深刻的。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我们又习惯于将之与母亲责任画上不太对等的等号。于是,才有所谓“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等说法。
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保姆式的养护程序中,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柔性的姿态,教化并濡染着家庭的风习。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国家庭的家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爱开口、爱唠叨的母亲决定的。母亲节前夕,中国新闻社法人微博联手某网站微博、微视,共同发起“老妈口头禅”互动征集。在数万网友们晒出的“老妈口头禅”中,妈妈们的“唠叨”最让人印象深刻。所谓印象深刻,是千帆过尽后,才悟出回眸一瞥的温情,而身在其间的时候,也许还是会烦扰,未必会珍惜。但时过境迁,韶华老去,繁嚣沉寂,始觉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就像季羡林说的,“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爱之深,责之切。唠叨是母爱的朴实呈现,唠叨更是华夏五千年间的浩荡家风。中国自古有“母仪家风”的说法,好家风是春风化雨的濡染,更是一个时代良善取向的承袭。在母亲的唠叨里,大凡“做事注意点,凡事想开点,困难会慢慢过去”“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人诚实守信,能吃苦耐劳”等,已经不是具象的叮嘱,而是价值理念的张扬。三五声叮咛,一两句嘱托,时日长久,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养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妈口头禅”里,世人能读懂中国的浩荡家风。
有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这话听似煽情,却未必言过其实。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是沉重而深刻的。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在孩子的教养问题上,我们又习惯于将之与母亲责任画上不太对等的等号。于是,才有所谓“一出茶饭便知妻,要知贤母看儿衣”等说法。
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体现在保姆式的养护程序中,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柔性的姿态,教化并濡染着家庭的风习。也许可以这么说,中国家庭的家风,很大程度上是由爱开口、爱唠叨的母亲决定的。母亲节前夕,中国新闻社法人微博联手某网站微博、微视,共同发起“老妈口头禅”互动征集。在数万网友们晒出的“老妈口头禅”中,妈妈们的“唠叨”最让人印象深刻。所谓印象深刻,是千帆过尽后,才悟出回眸一瞥的温情,而身在其间的时候,也许还是会烦扰,未必会珍惜。但时过境迁,韶华老去,繁嚣沉寂,始觉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就像季羡林说的,“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
爱之深,责之切。唠叨是母爱的朴实呈现,唠叨更是华夏五千年间的浩荡家风。中国自古有“母仪家风”的说法,好家风是春风化雨的濡染,更是一个时代良善取向的承袭。在母亲的唠叨里,大凡“做事注意点,凡事想开点,困难会慢慢过去”“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人诚实守信,能吃苦耐劳”等,已经不是具象的叮嘱,而是价值理念的张扬。三五声叮咛,一两句嘱托,时日长久,就是潜移默化的家风养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妈口头禅”里,世人能读懂中国的浩荡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