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姓,汉族百家大姓之一,其源大多来自江国,系从古老的赢姓分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元即玄,颛顼的玄孙即伯益,为赢姓始祖。伯益第三个儿子恩成,约于西周初期受封在“江”地,建立江国。据史料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与息国毗连(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滨淮水。其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面积相当于正阳县南半部。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这一带农耕发达。江国地临淮水,其经济以农业和渔猎为主。到了春秋时期,江国因为地域较小,加以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国力较弱,很难强盛起来。又因介于楚、宋之间,经常受大国操纵,只有依附大国才能生存。春秋中期,先依附南方的楚国,后又与北方齐、宋结盟伐楚,与楚成仇。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国息公子朱率师围攻江国,北方大国晋国先仆伐楚救江,驰兵解围。冬十二月,晋国将江国的危急局势上告周王叔桓公,晋大傅阳处父伐楚以救江国,但在方城(今湖北江陵东)返回。次年楚国再次趁机出兵,灭掉江国,沦为楚邑。江国灭亡后,国人大部分迁居外地。为了逃离楚国的控制,他们前进的路线是从故国向东北迁移,先后到陈留、考城,有一支迁往齐国境内,后又散居于其他诸侯国。迁出者多以原国名“江”为姓。因其始祖伯益为赢姓,故不少江氏家谱记载江氏起源于赢姓。
江国自江济始封于周成公十五年(前1101年),至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被楚国所吞并,历经十七位君主,享国479年。
江姓以济阳、淮阳为堂号。为什么江姓会使用“济阳”堂号?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迁居到山东滋阳负暇里的一支即江俪所率领的江姓,因有山东济阳郡,故以济阳为堂号。但是从一些资料来看,南朝时大多江姓名人的郡望作济阳或考城或济阳考城连称来看,上述的说法并不见得可靠。郡望兴起于汉魏以后,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一部分置济阳郡,郡治在今河南兰考县东。晋南渡后废济阳郡。据《元和姓纂》记载,东汉时有江德,“其先居陈留圉县,汉分陈留为济阳,因居考城,为著姓”。说明是由陈留郡的一部分置济阳郡。济阳的郡治即在考城。考城乃春秋时的载国,西汉置甾县,东汉时改考城,属陈留郡。南朝时还有的江姓名人载其籍贯为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当时考城属陈留郡,故以陈留为郡望。总之,济阳只能是在今兰考而不是在山东境内。
至于“淮阳”堂号的来历,有的说是因为祖宗发祥之地在淮水之阳,这有一定道理。并且,在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真阳县曾改为淮阳县,淮阳堂号或本于此。我以为淮阳堂号晚于济阳,那是留居在当地的江姓后人为与济阳区别而标示出来的。后世形成了二大堂号,即淮阳派与济阳派。唐代从河南固始、正阳迁出而有较清楚世系的家谱记载一般以淮阳为堂号。现在江姓宗谱上溯其祖源的以济阳为多。
江氏历代迁徙,大致经历了自北向南的流动过程。大的迁徙有:江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至考城(今河南兰考)一带,然后又迁山东、安徽等地。其后散居于浙江务州(今金华市)、山西蒲坂、河南洛阳、湖北江陵、河北中山、山西平城、山东曲阜各地(此据都昌《江氏大成宗族》中江仕明《非族辨》一文)。西晋灭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山东等地南迁江苏、浙江等地。唐代中期,因受藩镇割据以及唐末战乱的影响,在中原的江姓再次南移长江流域,远至福建。
北宋时陆续有江姓移居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南下福建。宋末江万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水死,其后裔迁往福建,散居闽侯、厦门、惠安一带。其后分支有不少迁居广东东部、北部、西部,形成又一个大的迁移过程。明清以后,江姓遍布大江南北,至清朝中叶,福建、广东的江姓人大批迁居台湾,继而迁居南洋(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姓还有一支来自萧姓。萧江氏最早的祖先名帝喾。
萧氏最出名的人物应数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萧何。萧何传2世,为萧彪,担任侍中,后免官居东海兰陵县(其地在今山东峄县),那里的萧姓以兰陵为郡望。萧彪下传23世,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萧衍后裔、晚唐宰相萧之子萧祯因避乱南渡,指江为姓,迁居歙县篁墩,因此支江姓为萧姓所改,故称萧江氏。
江祯有三子:长子江董,迁居婺源皋径,成为萧江氏迁婺源的始祖,逐渐繁衍为大族。次子江郑居溪南守墓;三子江威迁衢州开化。这一支江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明清两代,婺源萧江氏人才辈出,有仕宦38人,学者15人,其中江湾一村七品以上官员就有24人,学者5人。清代后期,江西婺源有一支萧江氏,江泽民曾祖父辈(江振麟)迁居扬州。婺源萧江族至今有1万余人,居住全县20多处村落,其中尤以江湾、龙尾、旃坑为著,有2100余人。
还有鲁姓所改的江姓。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鲁野公,是唐宣宗时进士,授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江姓,后因有感于仕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初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还有的资料记载了其他一些江姓来源,如金姓、郑姓、林姓改为江姓,一些少数民族采用江姓等,不再一一论述。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地处中原,商周时期,这一带农耕发达。江国地临淮水,其经济以农业和渔猎为主。到了春秋时期,江国因为地域较小,加以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国力较弱,很难强盛起来。又因介于楚、宋之间,经常受大国操纵,只有依附大国才能生存。春秋中期,先依附南方的楚国,后又与北方齐、宋结盟伐楚,与楚成仇。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楚国息公子朱率师围攻江国,北方大国晋国先仆伐楚救江,驰兵解围。冬十二月,晋国将江国的危急局势上告周王叔桓公,晋大傅阳处父伐楚以救江国,但在方城(今湖北江陵东)返回。次年楚国再次趁机出兵,灭掉江国,沦为楚邑。江国灭亡后,国人大部分迁居外地。为了逃离楚国的控制,他们前进的路线是从故国向东北迁移,先后到陈留、考城,有一支迁往齐国境内,后又散居于其他诸侯国。迁出者多以原国名“江”为姓。因其始祖伯益为赢姓,故不少江氏家谱记载江氏起源于赢姓。
江国自江济始封于周成公十五年(前1101年),至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被楚国所吞并,历经十七位君主,享国479年。
江姓以济阳、淮阳为堂号。为什么江姓会使用“济阳”堂号?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迁居到山东滋阳负暇里的一支即江俪所率领的江姓,因有山东济阳郡,故以济阳为堂号。但是从一些资料来看,南朝时大多江姓名人的郡望作济阳或考城或济阳考城连称来看,上述的说法并不见得可靠。郡望兴起于汉魏以后,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一部分置济阳郡,郡治在今河南兰考县东。晋南渡后废济阳郡。据《元和姓纂》记载,东汉时有江德,“其先居陈留圉县,汉分陈留为济阳,因居考城,为著姓”。说明是由陈留郡的一部分置济阳郡。济阳的郡治即在考城。考城乃春秋时的载国,西汉置甾县,东汉时改考城,属陈留郡。南朝时还有的江姓名人载其籍贯为陈留(今属河南开封),当时考城属陈留郡,故以陈留为郡望。总之,济阳只能是在今兰考而不是在山东境内。
至于“淮阳”堂号的来历,有的说是因为祖宗发祥之地在淮水之阳,这有一定道理。并且,在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真阳县曾改为淮阳县,淮阳堂号或本于此。我以为淮阳堂号晚于济阳,那是留居在当地的江姓后人为与济阳区别而标示出来的。后世形成了二大堂号,即淮阳派与济阳派。唐代从河南固始、正阳迁出而有较清楚世系的家谱记载一般以淮阳为堂号。现在江姓宗谱上溯其祖源的以济阳为多。
江氏历代迁徙,大致经历了自北向南的流动过程。大的迁徙有:江国被南方的楚国所灭,大量人口向东北迁移,至考城(今河南兰考)一带,然后又迁山东、安徽等地。其后散居于浙江务州(今金华市)、山西蒲坂、河南洛阳、湖北江陵、河北中山、山西平城、山东曲阜各地(此据都昌《江氏大成宗族》中江仕明《非族辨》一文)。西晋灭亡,大量士人南渡,江姓族人自中原、山东等地南迁江苏、浙江等地。唐代中期,因受藩镇割据以及唐末战乱的影响,在中原的江姓再次南移长江流域,远至福建。
北宋时陆续有江姓移居浙江西部、江西东部,南下福建。宋末江万里誓不降元,以名宦而投水死,其后裔迁往福建,散居闽侯、厦门、惠安一带。其后分支有不少迁居广东东部、北部、西部,形成又一个大的迁移过程。明清以后,江姓遍布大江南北,至清朝中叶,福建、广东的江姓人大批迁居台湾,继而迁居南洋(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为当地的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姓还有一支来自萧姓。萧江氏最早的祖先名帝喾。
萧氏最出名的人物应数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萧何。萧何传2世,为萧彪,担任侍中,后免官居东海兰陵县(其地在今山东峄县),那里的萧姓以兰陵为郡望。萧彪下传23世,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萧衍后裔、晚唐宰相萧之子萧祯因避乱南渡,指江为姓,迁居歙县篁墩,因此支江姓为萧姓所改,故称萧江氏。
江祯有三子:长子江董,迁居婺源皋径,成为萧江氏迁婺源的始祖,逐渐繁衍为大族。次子江郑居溪南守墓;三子江威迁衢州开化。这一支江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江苏等地。
明清两代,婺源萧江氏人才辈出,有仕宦38人,学者15人,其中江湾一村七品以上官员就有24人,学者5人。清代后期,江西婺源有一支萧江氏,江泽民曾祖父辈(江振麟)迁居扬州。婺源萧江族至今有1万余人,居住全县20多处村落,其中尤以江湾、龙尾、旃坑为著,有2100余人。
还有鲁姓所改的江姓。据福建连城等地族谱记载,清流县鲁野公,是唐宣宗时进士,授建州刺史,从原居地江西建昌来闽南就任时,为祈求渡江平安而改江姓,后因有感于仕途险恶,弃官隐居于清流,其三世二十五郎江礼,宋初谥为“忠节”,其后繁衍为闽西江姓大族。
还有的资料记载了其他一些江姓来源,如金姓、郑姓、林姓改为江姓,一些少数民族采用江姓等,不再一一论述。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