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教学,首先决定于对课堂上应做什么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取决于如何实现这些决定。因此,有效的教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内部的心理活动意识,另一方面取决于师生的行为表现。对于以接受信息和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为主要行为的学生主体来说,其参与教学的有效行为,可以集中概括为三点:渴求、质疑和活动。
一、激发学生渴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例,某数的2/3与3的差,正好是这个数的25℅,求这个数(列简易方程)。学生根据题意,能列出方程,即:X×2/3-3=X×25℅。但不会求解。在学生渴求结果之时,教师略作点拨,根据“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的运算关系,学生立即将原方程变形为:X×2/3-X×25℅=X×(2/3-1/4)=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促使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去猜想,去尝试,去评估,让学生怀着渴求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学习过程,带着渴求走进学习过程。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行为习惯,保持参与状态的高效性
有效的主体参与,并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接受,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自主意识,对呈现的信息进行筛选、质疑,这是学生维持参与热情、保持高效的参与状态的内在动力源泉。
如,苏教版第六册有这样一道题:3个大筐可以装90千克苹果,2个小筐可以装50千克苹果。果园里采了400千克苹果,用那一种筐装比较合适?为什么?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先分别算出每个大筐、小筐各装多少千克。大筐:90÷3=30(千克),小筐:50÷2=25(千克)。再经过试验发现:400÷25=16(个),用16个小筐装正好装完。因此,用小筐装比较合适。然而,有同学表示异议:我觉得用大筐装也合适。400÷30=13(个)……10(千克)。这样只要14个大筐,用的筐数比小筐少。几位学生附和,几位学生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用大筐装,有一个大筐装不满。”“对,如果从正好装满角度考虑,用小筐比较合适;如果从用筐少的角度考虑,用大筐比较合适。”我话音刚落,又有同学站起来说:“也可以用13个大筐和一个小筐。”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学生提出的此种组合方案有新意,同时又提示:“问题是怎么问的——用哪一种筐装比较合适。”同学们认为只能选用一种筐装。突然,又有同学倏地站起来:“问题换作‘怎样装比较合适’会更好。”学生敢于大胆地向教材质疑,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有效教学的境界吗?于是,同学们认为:①用12个大筐,两个小筐;②用11个大筐,三个小筐;③用10个大筐,4个小筐。最后一致认为:用10个大筐,4个小筐正好装完,用的筐数又少。
面对学生个性化思考,我们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数学课堂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视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接受与构建新知识的活动场所,成为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自由放飞自己神思的数学天地。
三、倡导学习主体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促进持续发展的能动性
在这里,活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学生外在的活动,还包括学生主体内在的认知活动。有效的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表现,在表现中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建构,在建构中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如,应用题数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其原因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书本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节时,笔者曾带领学生去参观小镇银行,去记录银行公布的利率表。活动课上,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通过开展相应的数学活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始明确:①利率是什么;②怎样计算利率;③如果每月存80元,连续存活期取款时该取多少。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书本,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针对学生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渴求的心理特征、质疑的行为习惯和活动的行为特点。如若没有渴求的欲望,那就谈不上质疑的行为习惯,如若没有“质疑”的行为习惯,那就谈不上“主动探索”和“主动参与”。
责任编辑 杨博
一、激发学生渴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如,教学分数应用题。例,某数的2/3与3的差,正好是这个数的25℅,求这个数(列简易方程)。学生根据题意,能列出方程,即:X×2/3-3=X×25℅。但不会求解。在学生渴求结果之时,教师略作点拨,根据“被减数减去差等于减数”的运算关系,学生立即将原方程变形为:X×2/3-X×25℅=X×(2/3-1/4)=3。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促使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去猜想,去尝试,去评估,让学生怀着渴求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比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学习过程,带着渴求走进学习过程。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行为习惯,保持参与状态的高效性
有效的主体参与,并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接受,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自主意识,对呈现的信息进行筛选、质疑,这是学生维持参与热情、保持高效的参与状态的内在动力源泉。
如,苏教版第六册有这样一道题:3个大筐可以装90千克苹果,2个小筐可以装50千克苹果。果园里采了400千克苹果,用那一种筐装比较合适?为什么?部分学生是这样解答的:先分别算出每个大筐、小筐各装多少千克。大筐:90÷3=30(千克),小筐:50÷2=25(千克)。再经过试验发现:400÷25=16(个),用16个小筐装正好装完。因此,用小筐装比较合适。然而,有同学表示异议:我觉得用大筐装也合适。400÷30=13(个)……10(千克)。这样只要14个大筐,用的筐数比小筐少。几位学生附和,几位学生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用大筐装,有一个大筐装不满。”“对,如果从正好装满角度考虑,用小筐比较合适;如果从用筐少的角度考虑,用大筐比较合适。”我话音刚落,又有同学站起来说:“也可以用13个大筐和一个小筐。”我立即肯定了这位学生提出的此种组合方案有新意,同时又提示:“问题是怎么问的——用哪一种筐装比较合适。”同学们认为只能选用一种筐装。突然,又有同学倏地站起来:“问题换作‘怎样装比较合适’会更好。”学生敢于大胆地向教材质疑,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有效教学的境界吗?于是,同学们认为:①用12个大筐,两个小筐;②用11个大筐,三个小筐;③用10个大筐,4个小筐。最后一致认为:用10个大筐,4个小筐正好装完,用的筐数又少。
面对学生个性化思考,我们应当给予积极的评价。数学课堂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接受”知识的地方,而应视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接受与构建新知识的活动场所,成为自由表达自己思想、自主表达自己的观点、自由放飞自己神思的数学天地。
三、倡导学习主体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促进持续发展的能动性
在这里,活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学生外在的活动,还包括学生主体内在的认知活动。有效的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表现,在表现中体验,在体验中自主建构,在建构中持续发展。
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时候,学生难以理解。如,应用题数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其原因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书本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例,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节时,笔者曾带领学生去参观小镇银行,去记录银行公布的利率表。活动课上,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通过开展相应的数学活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开始明确:①利率是什么;②怎样计算利率;③如果每月存80元,连续存活期取款时该取多少。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书本,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针对学生主体而言,主要表现为渴求的心理特征、质疑的行为习惯和活动的行为特点。如若没有渴求的欲望,那就谈不上质疑的行为习惯,如若没有“质疑”的行为习惯,那就谈不上“主动探索”和“主动参与”。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