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化行为对德育的消极影响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u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1.指标、投票
  人最害怕的就是有等级之分,有了等级就有了强弱之分,有了强弱必然产生恃强欺弱。而只要有恃强欺弱,正义、良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道德就是“良心”,开展德育工作,需从心做起,用心灵呼唤心灵。如果让人心受到了伤害或人心有了刺痛,那“良心”还能顺利产生吗?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无处不在。由于竞争的原因,社会管理者煞费心思设置标准,其中设置指标以及组织投票就成为最为风行的一套做法。
  学校本属于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理应是充满自由、平等的乐园,让学生享受平和、圆满的生活,然而社会行为的过早引入,让学生原本单纯的心灵受到既有社会风气的熏染。例如评选“三好学生”时,班主任说:“同学们,今天选‘三好学生’,学校给我们班4个名额,请大家认真考虑后,填好选票交上来。”“老师,可以弃权吗?”“当然可以,弃权也是一种权利。”几分钟后开始查票,全班37名学生,竟有25名投了弃权票。班主任老师十分恼火,是不是有些人私心太重了?重新投票!学生们极不情愿地选出了4名“三好学生”。事后,学生们吐露心声:“我们不喜欢有三六九等,大家同在一个教室,受同样的教育,谁不想争先进,可有限的名额,只会人为地拉大同学间的距离。”
  可见,指标、选票过早地进入学校给学生心灵涂上了颜色。学校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行育人的实践中,成就了一个标准,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格。
  2.捐款
  每年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地震、洪水、疾病……社会上常常开展捐款、捐物活动,这本是体现人文关怀的行为,然而一种简单的、命令式的捐款已然成风。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也无视学生家庭条件的千差万别,一律按时按数地“捐”来。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某小学一年级老师下达指示,每个学生捐款10元。有一个学生拿来了5元,遭到老师严厉的责备,并要求其必须交够10元钱。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要有善心的,捐款是善心的集中体现。通过捐款培养学生的善心、爱心,是一种极好的活动。捐款本来是一种美德,10元不多,1元不少,但简单化、摊派式、指令式的捐款,使学生内心并没有获得任何情感体验,更不能使学生从内心获得尊重他人的情感,这种缺失人文精神、压抑真情实感的“德育”可想而知。
  3.签字
  签字本是尊严、人格和责任的表征,如果没了这层含义,那么签字还有什么意义?在校园里,校长、教师、学生都要签字,签字成了家常便饭,而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呢?
  学校是育人的乐土,应着力营造尊重人格、理解他人、敢于负责的教育氛围。但是,签字“风靡”校园,从小学到大学不知要签多少次,学生烦了,心态也变了。例如,小学生每天写100个字,计算100道题,家长要签字;学生考试后的卷子,家长要签字;学期通知书和假期作业,家长要签字;收费条、检查书、评教表、诚信书、责任书等等都要签字。这里且不说签字的意义和签字中的弄虚作假,只是签字在校园里太简单、太随意,把心与心沟通、思想与思想交流等细致的工作用签字来代替了。长此以往,签字这一尊严而神圣的权利被当作玩物,有谁还会看重?由此我们足以看出,签字并不能掩饰人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4.“数字化”
  时下,数字走进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学生每天写多少字,中学生每天做几套题,大学生学多少门课,都有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更是数字化:按时上课奖分,迟到早退扣分,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鲜活的生活变成了数字的世界,生命的价值全被数字给代替了。
  “数字化”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包括制定标准、核算数量、操作执行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人生活的本意。如果用分数来说话,那么标准客观吗?统计真实吗?数字本是公正的,但数字是由人统计、核算出来的。如果用没有质量的数字或假数字来说话,岂不辱没了数字的清白?道德是心灵之间的对话,需要的是善心、爱心、宽容心。德育是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时,无言的数字让人无言,无情的数字还能让人有情吗?数字让一些人变得麻木不仁,也让一些人变得不择手段。有些学生为了德育分数,请客、送礼、拉关系,导致失落感、危机感、孤独感、不满足感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们迷失在数字中,彷徨于数字中,数字面前变得沉默寡言。
  5.“学生官”
  当学生对成人世界的“官场”心知肚明时,他们便会极力通过学生“官场”去寻找自我价值。这在学生心里种下了金钱化、奴役化的思想,而且长期在“弱肉强食”的“熏陶”下,甚至遭到极不公平的待遇或欺辱,一颗心还能平静吗?学生也逐渐陷入权力即真理、权力即利益的情景中,由此才产生今天学校里的“学生官”热。有些大学生竟把班长叫做“头”“老板”,这是由于班长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上传下达、统计数据、上报资料等。于是,焦虑、烦恼、冷漠、不安等情绪包围着他们,理想的、向往的、美好的道德家园不知在哪里。
  
  综上所述,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固然离不开社会,但绝不可把社会中的一套行政做法完全地照搬进来。校园要回归,要尊重人的生命情感,珍惜人的道德生活,关注人的心灵、思维和发展的自由,努力创设一个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有宽容心、有平常心的人格健全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向真实的道德世界前进。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责任编辑/杨建伟
其他文献
2015年初,达宝恩在北京和安徽国生电器同步开设了达宝恩智能生活体验馆。当时,达宝恩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丰路告诉《电器》记者:“未来要在中国开设至少50家智能生活体验馆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对课外阅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许多省、市对课外文学
怀着一种感动的心情,着迷于那诗意唯美的故事情节,我仅用了三个夜晚就读完了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主编的《生活在痴迷之中》一书。该书记录着20位教师的生命探索历程。每一位教师
近来,重庆丰都县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位于丰都县城丁庄码头的星火学校校长郑天云,在全校的家长会上,当着1200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给母亲下跪洗脚。有人认为,该校长纯属作秀;有人觉得,校长为人师表,以身示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值得称道。  笔者以为,为母洗脚,“秀”出了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秀”出了感恩父母的生动教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显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学会做人之道,是
著名哲学家李德顺先生在他的著作《生命的价值》里,对人的价值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需要,那么
摘 要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出较为普遍、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错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学校道德生活与社会道德生活的隔离,人文涵养与科学素养的对峙,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导致了其学习与生活的困惑和不良道德人格的形成。高校道德教育必须依凭大学生的这一人格特征采取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措施,方能促使其道德人格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双重人格;时代征候
小学一二年级,家庭总是处于激烈争吵中,到了三四年级时,家庭基本处于破裂状态。这种家庭的纷争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让我愈加沉默。我开始更依靠自己,到了现在,我更信赖自己而不是别人,遇到事情总是单独解决(虽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效率不高且容易犯错)。[材料提供: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在争吵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容易走向封闭,不相信周围的人,对生活悲观。所以,负责任的父母亲在争吵
五月五,端午节,外婆叫我去做客。  舅母叫我包粽子,舅舅叫我编竹船。  竹船好,粽子多,粽子坐船飘过河。  飘过河,干什么?把屈原爷爷救上河。  大河里,船连船,外爷带我看龙船。  龙船长,龙船多,比起赛来像穿梭。  他拍手,你唱歌,我喊号子真快活。  ——民谣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又是一年端午。    端午源流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
一、立志的意义    一个人通过对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便会树立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目标,进而树立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的道德理想,这就叫做“立志”。所谓“志”,如陈淳所言,亦即志向、志愿,就是一个人恒久的、坚持不懈的行为所一直为了得到的物事或为了达到的结果:“志者,心之所之。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如志于道,是心
妈妈严厉,尽管把我从小带到大,但是我们不亲密,也鲜有沟通;爸爸忙,与我也鲜有沟通。况且我初中上的是寄宿制学校,两星期才回家一次,沟通更是稀罕。我习惯了把所有事情藏在心底,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