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1.指标、投票
人最害怕的就是有等级之分,有了等级就有了强弱之分,有了强弱必然产生恃强欺弱。而只要有恃强欺弱,正义、良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道德就是“良心”,开展德育工作,需从心做起,用心灵呼唤心灵。如果让人心受到了伤害或人心有了刺痛,那“良心”还能顺利产生吗?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无处不在。由于竞争的原因,社会管理者煞费心思设置标准,其中设置指标以及组织投票就成为最为风行的一套做法。
学校本属于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理应是充满自由、平等的乐园,让学生享受平和、圆满的生活,然而社会行为的过早引入,让学生原本单纯的心灵受到既有社会风气的熏染。例如评选“三好学生”时,班主任说:“同学们,今天选‘三好学生’,学校给我们班4个名额,请大家认真考虑后,填好选票交上来。”“老师,可以弃权吗?”“当然可以,弃权也是一种权利。”几分钟后开始查票,全班37名学生,竟有25名投了弃权票。班主任老师十分恼火,是不是有些人私心太重了?重新投票!学生们极不情愿地选出了4名“三好学生”。事后,学生们吐露心声:“我们不喜欢有三六九等,大家同在一个教室,受同样的教育,谁不想争先进,可有限的名额,只会人为地拉大同学间的距离。”
可见,指标、选票过早地进入学校给学生心灵涂上了颜色。学校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行育人的实践中,成就了一个标准,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格。
2.捐款
每年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地震、洪水、疾病……社会上常常开展捐款、捐物活动,这本是体现人文关怀的行为,然而一种简单的、命令式的捐款已然成风。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也无视学生家庭条件的千差万别,一律按时按数地“捐”来。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某小学一年级老师下达指示,每个学生捐款10元。有一个学生拿来了5元,遭到老师严厉的责备,并要求其必须交够10元钱。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要有善心的,捐款是善心的集中体现。通过捐款培养学生的善心、爱心,是一种极好的活动。捐款本来是一种美德,10元不多,1元不少,但简单化、摊派式、指令式的捐款,使学生内心并没有获得任何情感体验,更不能使学生从内心获得尊重他人的情感,这种缺失人文精神、压抑真情实感的“德育”可想而知。
3.签字
签字本是尊严、人格和责任的表征,如果没了这层含义,那么签字还有什么意义?在校园里,校长、教师、学生都要签字,签字成了家常便饭,而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呢?
学校是育人的乐土,应着力营造尊重人格、理解他人、敢于负责的教育氛围。但是,签字“风靡”校园,从小学到大学不知要签多少次,学生烦了,心态也变了。例如,小学生每天写100个字,计算100道题,家长要签字;学生考试后的卷子,家长要签字;学期通知书和假期作业,家长要签字;收费条、检查书、评教表、诚信书、责任书等等都要签字。这里且不说签字的意义和签字中的弄虚作假,只是签字在校园里太简单、太随意,把心与心沟通、思想与思想交流等细致的工作用签字来代替了。长此以往,签字这一尊严而神圣的权利被当作玩物,有谁还会看重?由此我们足以看出,签字并不能掩饰人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4.“数字化”
时下,数字走进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学生每天写多少字,中学生每天做几套题,大学生学多少门课,都有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更是数字化:按时上课奖分,迟到早退扣分,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鲜活的生活变成了数字的世界,生命的价值全被数字给代替了。
“数字化”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包括制定标准、核算数量、操作执行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人生活的本意。如果用分数来说话,那么标准客观吗?统计真实吗?数字本是公正的,但数字是由人统计、核算出来的。如果用没有质量的数字或假数字来说话,岂不辱没了数字的清白?道德是心灵之间的对话,需要的是善心、爱心、宽容心。德育是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时,无言的数字让人无言,无情的数字还能让人有情吗?数字让一些人变得麻木不仁,也让一些人变得不择手段。有些学生为了德育分数,请客、送礼、拉关系,导致失落感、危机感、孤独感、不满足感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们迷失在数字中,彷徨于数字中,数字面前变得沉默寡言。
5.“学生官”
当学生对成人世界的“官场”心知肚明时,他们便会极力通过学生“官场”去寻找自我价值。这在学生心里种下了金钱化、奴役化的思想,而且长期在“弱肉强食”的“熏陶”下,甚至遭到极不公平的待遇或欺辱,一颗心还能平静吗?学生也逐渐陷入权力即真理、权力即利益的情景中,由此才产生今天学校里的“学生官”热。有些大学生竟把班长叫做“头”“老板”,这是由于班长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上传下达、统计数据、上报资料等。于是,焦虑、烦恼、冷漠、不安等情绪包围着他们,理想的、向往的、美好的道德家园不知在哪里。
综上所述,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固然离不开社会,但绝不可把社会中的一套行政做法完全地照搬进来。校园要回归,要尊重人的生命情感,珍惜人的道德生活,关注人的心灵、思维和发展的自由,努力创设一个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有宽容心、有平常心的人格健全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向真实的道德世界前进。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责任编辑/杨建伟
1.指标、投票
人最害怕的就是有等级之分,有了等级就有了强弱之分,有了强弱必然产生恃强欺弱。而只要有恃强欺弱,正义、良知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道德就是“良心”,开展德育工作,需从心做起,用心灵呼唤心灵。如果让人心受到了伤害或人心有了刺痛,那“良心”还能顺利产生吗?社会发展到今天,竞争无处不在。由于竞争的原因,社会管理者煞费心思设置标准,其中设置指标以及组织投票就成为最为风行的一套做法。
学校本属于一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理应是充满自由、平等的乐园,让学生享受平和、圆满的生活,然而社会行为的过早引入,让学生原本单纯的心灵受到既有社会风气的熏染。例如评选“三好学生”时,班主任说:“同学们,今天选‘三好学生’,学校给我们班4个名额,请大家认真考虑后,填好选票交上来。”“老师,可以弃权吗?”“当然可以,弃权也是一种权利。”几分钟后开始查票,全班37名学生,竟有25名投了弃权票。班主任老师十分恼火,是不是有些人私心太重了?重新投票!学生们极不情愿地选出了4名“三好学生”。事后,学生们吐露心声:“我们不喜欢有三六九等,大家同在一个教室,受同样的教育,谁不想争先进,可有限的名额,只会人为地拉大同学间的距离。”
可见,指标、选票过早地进入学校给学生心灵涂上了颜色。学校在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行育人的实践中,成就了一个标准,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格。
2.捐款
每年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地震、洪水、疾病……社会上常常开展捐款、捐物活动,这本是体现人文关怀的行为,然而一种简单的、命令式的捐款已然成风。不管学生愿意不愿意,也无视学生家庭条件的千差万别,一律按时按数地“捐”来。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某小学一年级老师下达指示,每个学生捐款10元。有一个学生拿来了5元,遭到老师严厉的责备,并要求其必须交够10元钱。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要有善心的,捐款是善心的集中体现。通过捐款培养学生的善心、爱心,是一种极好的活动。捐款本来是一种美德,10元不多,1元不少,但简单化、摊派式、指令式的捐款,使学生内心并没有获得任何情感体验,更不能使学生从内心获得尊重他人的情感,这种缺失人文精神、压抑真情实感的“德育”可想而知。
3.签字
签字本是尊严、人格和责任的表征,如果没了这层含义,那么签字还有什么意义?在校园里,校长、教师、学生都要签字,签字成了家常便饭,而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呢?
学校是育人的乐土,应着力营造尊重人格、理解他人、敢于负责的教育氛围。但是,签字“风靡”校园,从小学到大学不知要签多少次,学生烦了,心态也变了。例如,小学生每天写100个字,计算100道题,家长要签字;学生考试后的卷子,家长要签字;学期通知书和假期作业,家长要签字;收费条、检查书、评教表、诚信书、责任书等等都要签字。这里且不说签字的意义和签字中的弄虚作假,只是签字在校园里太简单、太随意,把心与心沟通、思想与思想交流等细致的工作用签字来代替了。长此以往,签字这一尊严而神圣的权利被当作玩物,有谁还会看重?由此我们足以看出,签字并不能掩饰人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4.“数字化”
时下,数字走进了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学生每天写多少字,中学生每天做几套题,大学生学多少门课,都有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更是数字化:按时上课奖分,迟到早退扣分,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鲜活的生活变成了数字的世界,生命的价值全被数字给代替了。
“数字化”其实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包括制定标准、核算数量、操作执行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人生活的本意。如果用分数来说话,那么标准客观吗?统计真实吗?数字本是公正的,但数字是由人统计、核算出来的。如果用没有质量的数字或假数字来说话,岂不辱没了数字的清白?道德是心灵之间的对话,需要的是善心、爱心、宽容心。德育是艰苦、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时,无言的数字让人无言,无情的数字还能让人有情吗?数字让一些人变得麻木不仁,也让一些人变得不择手段。有些学生为了德育分数,请客、送礼、拉关系,导致失落感、危机感、孤独感、不满足感等一系列问题。学生们迷失在数字中,彷徨于数字中,数字面前变得沉默寡言。
5.“学生官”
当学生对成人世界的“官场”心知肚明时,他们便会极力通过学生“官场”去寻找自我价值。这在学生心里种下了金钱化、奴役化的思想,而且长期在“弱肉强食”的“熏陶”下,甚至遭到极不公平的待遇或欺辱,一颗心还能平静吗?学生也逐渐陷入权力即真理、权力即利益的情景中,由此才产生今天学校里的“学生官”热。有些大学生竟把班长叫做“头”“老板”,这是由于班长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上传下达、统计数据、上报资料等。于是,焦虑、烦恼、冷漠、不安等情绪包围着他们,理想的、向往的、美好的道德家园不知在哪里。
综上所述,学校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学校教育固然离不开社会,但绝不可把社会中的一套行政做法完全地照搬进来。校园要回归,要尊重人的生命情感,珍惜人的道德生活,关注人的心灵、思维和发展的自由,努力创设一个有良心、有善心、有责任心、有宽容心、有平常心的人格健全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向真实的道德世界前进。
【作者单位:大同大学,山西大同,037009】
责任编辑/杨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