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70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结果: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闭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8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1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33~65岁,平均43岁。均无心、肝、肺、肾疾病等米非司酮禁忌证,3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均除外子宫内膜及宫颈管内恶性病变,自愿接受治疗者。
临床表现:70例中子宫肌壁间肌瘤46例,子宫多发性肌瘤13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1例。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69例(97.18%)。血常规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最低59g/L,平均80g/L。
给药方法:从月经周期的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小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服药后1小时禁食,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径线(长、高、宽),同一患者均由同一医生检查、同一机器检查,计算肌瘤体积。第1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月经干净后测定)。本组71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用药期间每月进行肝、肾功能监测。肌瘤消失或体积缩小为有效,无缩小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用药前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0.0cm×7.3cm×5.1cm及4.9cm×3.5cm×2.3cm。治疗后较前缩小,分别为8.2cm×6.2cm×4.6cm及3.1cm×2.5cm×1.9cm,子宫缩小39.73%,肌瘤缩小57.58%,肌瘤体积变化较子宫为大,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月经及血常规变化:70例服药后均处于闭经状态。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增高,由服药前的80g/L上升至服药后的110.4g/L,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均得到纠正。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服药早期出现食欲减退,2周后症状消失,均无出现肝肾功能改变。
随访:70例在停药后均按时随访9个月以上,58例停药后20~30天恢复月经,12例(年龄>45岁)停药后一直无月经复潮。停药3个月内肌瘤无明显增大。15例5~7个月后出现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有不同程度增大,后行手术治疗。
讨 论
由于米非司酮作用于卵巢,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H[1],能使子宫肌瘤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减少,从而达到抑制甚至缩小肌瘤的效果。杨幼林等[2]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观察,认为米非司酮10mg/日是较为理想的剂量,与有文献报道[3]结论相同。另外用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不显著,说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不明显,在停药2周左右恢复排卵。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点,故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米非司酮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并具有纠正贫血、减轻盆腔充血等特点,适用于术前用药,特别是对于严重贫血而不能马上进行手术的患者,经过术前用药可缩小肌瘤,便于经阴道切除子宫,减少术中出血,较开腹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恢复快。我们还发现,近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提前闭经,因此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可能使这些患者避免手术。
参考文献
1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2 杨幼林,郑淑蓉,李克敏,等.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0):624.
3 李克敏,毕慧,郑淑蓉,等.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1):67.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8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1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年龄33~65岁,平均43岁。均无心、肝、肺、肾疾病等米非司酮禁忌证,3个月内未接受过激素治疗。均除外子宫内膜及宫颈管内恶性病变,自愿接受治疗者。
临床表现:70例中子宫肌壁间肌瘤46例,子宫多发性肌瘤13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1例。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69例(97.18%)。血常规检查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最低59g/L,平均80g/L。
给药方法:从月经周期的第1~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小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服药后1小时禁食,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用药前后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径线(长、高、宽),同一患者均由同一医生检查、同一机器检查,计算肌瘤体积。第1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月经干净后测定)。本组71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用药期间每月进行肝、肾功能监测。肌瘤消失或体积缩小为有效,无缩小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结 果
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用药前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0.0cm×7.3cm×5.1cm及4.9cm×3.5cm×2.3cm。治疗后较前缩小,分别为8.2cm×6.2cm×4.6cm及3.1cm×2.5cm×1.9cm,子宫缩小39.73%,肌瘤缩小57.58%,肌瘤体积变化较子宫为大,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月经及血常规变化:70例服药后均处于闭经状态。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增高,由服药前的80g/L上升至服药后的110.4g/L,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均得到纠正。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服药早期出现食欲减退,2周后症状消失,均无出现肝肾功能改变。
随访:70例在停药后均按时随访9个月以上,58例停药后20~30天恢复月经,12例(年龄>45岁)停药后一直无月经复潮。停药3个月内肌瘤无明显增大。15例5~7个月后出现月经过多,子宫肌瘤有不同程度增大,后行手术治疗。
讨 论
由于米非司酮作用于卵巢,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H[1],能使子宫肌瘤中的雌、孕激素受体减少,从而达到抑制甚至缩小肌瘤的效果。杨幼林等[2]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进行观察,认为米非司酮10mg/日是较为理想的剂量,与有文献报道[3]结论相同。另外用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变化不显著,说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不明显,在停药2周左右恢复排卵。
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点,故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米非司酮可明显缩小肌瘤体积,并具有纠正贫血、减轻盆腔充血等特点,适用于术前用药,特别是对于严重贫血而不能马上进行手术的患者,经过术前用药可缩小肌瘤,便于经阴道切除子宫,减少术中出血,较开腹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恢复快。我们还发现,近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提前闭经,因此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可能使这些患者避免手术。
参考文献
1 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
2 杨幼林,郑淑蓉,李克敏,等.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0):624.
3 李克敏,毕慧,郑淑蓉,等.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3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