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理性,才有价值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影友的万众瞩目中,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经过了科学、公平、公正的,历时十天的评选,又按评选程序和国家相关规定经过了十天的公示期,最终的评选结果在八月丹桂飘香的季节终于花开蒂落。
  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句广告语:“有观点,才有力量;惟理性,才有价值。”901幅(组)入选作品,不仅呈现出最近这几年全国摄影艺术发展的状况,也呈现出全国摄影人的艺术心态变化。拿到这份凝聚了诸多人心血与智慧的名单,或许您会觉得有些遗憾,或许您还会感到有些不足,但是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待、分析这份名单,或许能为您今后的事业发展道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参与就是荣誉
  
  本次“国展”创历史性地吸引了1.5万余人,18余万幅作品参与。名副其实地成为全世界重大摄影展览、比赛参与人数、参评作品的“双冠王”。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和来稿量,虽然组委会已经依据评选规则,提高了入选比例。但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仍不免虽历经千辛万苦,却落得名落孙山的痛苦,这是令人难过和惋惜的,但是如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得奖者固然应该祝贺,但参与者也同样值得喝彩。因为参与本身就是最大的荣誉和胜利。我们常说评选如游戏,要摆正心态,胜不骄,败不馁。但做到这点也是需要有境界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获胜者身上寻找亮点,无论做哪一行,唯此,方能进步前行。
  
  纪录的真实性不容讨价还价
  
  在公示中,有36幅(组)作品因修改原始影像或与作者本人往届全国影展、中国国际影展中的入选作品雷同,或因版权意识不足等原因被取消入选资格。其中有34幅(组)是纪录类的作品。从公布的被取消入选资格的作品中看,许多作品非常可惜,但评选的规则无情。
  一、只为追求完美,却将画面现场的脏点污屑等不完美因素修掉,导致了原始影像修改的错误。
  仔细对比原始影像与参评作品,即使不修改这些“不完美”,也不会影响这幅(组)作品的整体影像价值。究其原因,恐怕与我们长期以来对完美的诉求心理有关。纪实摄影讲究的是注意细节的表现。在纪实摄影里,有时一些杂物、碎纸屑,也是对现场环境的一种交代,也是一种“美”。
  二、作者只管拍不管制作,也没有交代照片冲扩输出公司不要修改原图,而由其制作,造成错误。
  本次“国展”,在数码时代仍坚持只收纸质作品的做法,看似“逆潮流而动”,但也透露出主办方对“照片的最高境界是印刷品”的理解,照片制作本身也是对摄影人摄影素质的一种考验。“大撒手”的做法,轻松了自己,却未免不够认真、细致。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往往一个小环节,就成为你“翻车”的阴沟。
  
  纪实摄影的价值也在于影像本身
  
  虽然很多被取消资格的作者均对组委会的处理意见表示认可,但正如一些作者所说的那样,因为这些本可避免的错误而取消了好不容易得来的荣誉,真是可惜!有人或许觉得这些修改并没有曲解影像本身所传达的信息,也没有改变信息所传递的真实性,为什么评委会如此“苛刻”?
  纪录中的新闻摄影,我们知道是不允许对影像予以改动,只有那些被行业公认可以采取的修饰行为是允许的。但对于纪实摄影是否也适用于新闻摄影那样严格的“执法规则”呢?这一疑问,让我想起了早在今年年初,“荷赛”历史上首次取消获奖者资格的那幅照片,该事件一出,也曾引发许多人的质疑,在作者对原始影像所做的诸如彩色转黑白、画面大幅度剪裁、加大反差和致命的最后一项修掉了影响画面美观的一个小细节里,如果按照新闻照片“读者对事实的期待”的这一真实性衡量标准考量的话,或许就这幅作品而言,其实他对照片的动作要比导致他被取消获奖资格的动作,让读者对事实的理解产生差异要大得多。
  对此本刊也采访了本次“国展”的影像鉴定专家。他们均表示,对于纪录类作品,包括新闻摄影和纪实摄影,即使是为了使画面完美而做的“小手脚”也不容姑息。这是对纪录类影像的底线。
  然而,我们追求纪录影像的真实性、客观性的同时,也要切忌不能极端。造成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局面。有人曾坦言,现在一看到画面完美的纪实摄影作品,第一反映就是它有没有“PS”?翻阅历史上知名的纪实、新闻摄影作品,在大量的作品中它们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丰碑,除了其记录影像的历史性、题材性外,更主要的是它影像本身无可挑剔的瞬间凝固。摄影不同于其他记录手段,就在于其瞬间把握的精准,这也是职业摄影师区别于爱好者的原因。
  科学鉴定,不凭经验
  被取消的36幅(组)作品,是否真的有修改动作?它们是怎么被查出来的?与一般判定不同,专家们往往仅凭经验即对作品的真实性进行宣判,而本次“国展”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手法,一凭经验、二凭电脑科学比对等先进的科学手法。就有些作者没有保留原始影像的现象,专家们透露,因为数码作品在电脑里也是0和1的数字组合,今后可以利用这一电子文件的原始属性,运用相关软件对作品出具更为科学的“体检报告”。此外,本届“国展”拟入选作品在网上进行的为期10天的公示,也为结果的纯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公众监督力量。
  
  惟理性,才有价值
  
  在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公示期间,得到了全国众多的网友热情的关注,大家纷纷发贴表达了对入选作品的祝贺和值得学习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评委们从1.8万余幅作品中遴选出的作品,一定有它过人之处,细细品咂必有收益。然而,我们有的朋友却在网上这块本为听取更多影友意见,接受影友监督的赤诚园地中发表了不负责的言论。
  组委会是乐于接受监督和批评的,如果说,网友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在网上找找平衡、撒撒气,那么我们这个越来越宽容的社会,相信都可以理解。但是反过来想想,有时间找平衡、撒气,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发现别人的优点,自己还有什么地方尚待提高实际的多。您说呢?惟理性,才有价值啊!
其他文献
镜头特点:5级防抖、3种防抖模式、萤石镜片  “爱死小小白”是摄影爱好者给佳能一代EF 70-200mm F4L IS USM镜头起的昵称,而最新的二代镜头则更让它对得起这一称号。  作为本文介绍镜头中最新发布的型号,佳能EF 70-200mm F4L IS II USM拥有诸多新生代镜头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高像素机身的优化。要知道在第一代镜头发布时,单反相机的像素还没有超过2000万,而
光影造型性是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没有光影,也就没有了摄影作品。光影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影调、色调,换句话说,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整体面貌。有人常说,摄影很难,不容易拍出好看的作品。我们不妨向山东作者尹国民这样,多从光影的角度出发,拍摄随时遇到的风光、小景。其实很多时候,作品不好看,不是因为选择的主体不好看,而是因为光影的时机不对。逆光、侧光、区域光都是很有魅力的光影效果,带着这样的准备,去细心观察光影、等
在各种摄影题材中,风光广受摄影人喜爱。无论发现还是捕捉,也无论前期拍摄还是后期调整,风光摄影的整个过程都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在中国,风光摄影拥有最庞大的爱好者群体。尤其是数码设备大普及之后,旅游风光摄影资源被大量挖掘,摄影作品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这也使风光题材的照片很少在如今的影展或影赛中独占鳌头。如今的风光摄影创作不仅需要个性和风格的建立,更需要摄影者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让风光这个多元化的题
20世纪后半叶,世界艺术领域出现一种明显的现象,艺术家越来越多地从艺术院校成长出来,越来越多地与前代艺术家有师承关系,其创作又极具开拓性。这个现象表明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学院研究、学术传承的内在特质。在摄影领域,数字影像艺术的短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作者,多有艺术学院的学习背景。  以当代著名艺术家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为代表的德国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
宝峰镇有山林面积2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9.3%,素有“天然氧吧”之美称。获得“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第三批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特色镇”等多张国家级名片。镇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山峦叠嶂,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如今,被蓝天白云秀美风景笼罩的小镇以禅宗文化而远近闻名,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都想体验处在仙境里是多么的妙不可言。历
北魏 泥塑人面像 黄翼 摄清 胭脂水釉茶圆 黄翼 摄明 浇黄釉描金弦纹牺耳尊 黄翼 摄南朝 铜舞蹈佣唐 绿釉陶男佣唐 彩绘木胡人牵驼佣唐 彩绘女佣 黄翼 摄清 豇豆红釉莱菔尊 黄翼 摄清 绿地粉彩藤萝花鸟图碗清 豆青釉葫芦瓶清 窑变釉石榴尊南宋 卷草纹银瓶清 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  客观、端正、专业……传统文物摄影所要求的这些特征以及文物自身的特殊性,一直以来就像是一道隐形的屏障,将大量摄影爱好者
使用JPEG格式拍摄图像,在Camera Raw中进行捕获锐化要谨慎,因为相机已经自动给图像应用了捕获锐化和减少杂色。 在细节面板“锐化”选项中有四个控件,分别是“数量”、“半径”、“细节”、“蒙版”。  “数量”调整图像边缘的锐化度。数量值越高锐化效果越强,默认值为40。按住Alt键(Mac/Option键)并拖曳滑块,可以在图像预览中获得黑白可视化效果,更加清晰地查看锐化效果。  “半径”调整
镜头特点:对焦迅速,画质出色  小三元镜头一直是尼康镜头群中不太完善的一环,而随着AF-S 尼克尔 70-200mm F4G ED VR的推出,这一级别的镜头终于被补全了,也让尼康单反相机的用户有了更多的选择。  与其他70-200mm F4镜头一样,尼康的这只镜头非常小巧轻便,很适合旅行携带。它的画质也非常出色,属于那种不将就的镜头。这主要得益于其内部3片ED玻璃镜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色散的影响
我们以前讲过用手机拍摄夜晚的车流,但有时可能会碰到车辆不多、光线轨迹不密集的尴尬,下面讲解的这个技巧,就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夜晚的街道就像是城市的血脉,穿行其中的车辆代表了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摄影人来说,车流轨迹也是难以放弃的一个题材。我们可以在日落之后的半小时里,找一个较高的建筑,俯瞰道路,这样拍摄下的画面既有足够的亮度,又有地面亮起的车灯。但并非所有城市的所有路段都有足够多的车辆。当你发
丛林深处 吕智才 摄 / 富士X -T10,30mm焦距,光圈F8,速度1/30秒  树木是大自然美丽的创造,也是风光摄影中最常见的元素。简洁的画面总能迅速抓人眼球,仿佛一下子蔓延出一股自然宁静的风。树木独特的线条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礼物。呈现出树木的自然之美,并赋予摄影者的情愫,是摄影师吕智才丛林摄影的追求和目的。他的树木摄影在线条关系和色彩关系上非常讲究,作品简约大气,富有情感。白桦林 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