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指出游戏不仅是幼儿园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方式,而且游戏已成为幼儿园教育课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游戏活动是当下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在游戏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往往对幼儿或者是控制比较多,或者是完全放纵,出现了两个极端,师幼关系出现了不和谐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游戏活动的科学化开展,还会对幼儿的游戏水平、身心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归因
(一)教师自身的素质因素
1.教师所持有的儿童观。许多教师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忽视实际情况夸大了儿童的能力;还有些教师不把幼儿看作即将步入社会的个体,那么就会对幼儿过于放纵而不加以约束;还有的教师不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不把幼儿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些都使民主的师幼关系受到影响。
2.教師对游戏观的认识 。许多教师常常把游戏教学视为教学游戏,仅仅把游戏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还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就是放任自由,这无疑会让游戏变得没有意义和没有质量,幼儿的规则意识变得更为淡薄,也就降低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淡化了游戏的价值。
3.工作性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就是每天对幼儿进行保育教育,创设活动环境制作活动材料,组织与安排一日生活,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等等。这些工作无疑是零散琐碎的,需要巨大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也需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花费巨大的体力。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幼儿园教师就处于疲惫和厌倦之中,直接影响着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外界给予教师的压力
1.家长给教师的压力。迫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维权意识的加强、爱子心切的压力,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或突发情况,只好加强对幼儿的照看,在游戏中加强指导与控制,以至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降低,愉快感降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2.幼儿园给教师的压力。许多幼儿园办园条件差,游戏材料设备缺乏,场地有限,教师资源也缺乏,幼儿园只能要求教师减少幼儿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把幼儿困在教室里进行教育,得不到游戏机会,使幼儿身心发展严重受阻,情绪情感得不到宣泄,人际交往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最终导致师幼关系的破裂。
3.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更需要教师注重发展幼儿听说写算等学习方面的能力,教师只能牺牲幼儿的游戏对进行强化训练和机械记忆的教育。
二、对策
(一)观念上的改进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新纲要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看似教师的角色被淡化了,实则恰恰相反,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由原来的游戏控制者变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做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解读者。观察游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第一步。观察的主要内容如下:游戏内容设计以及材料提供,游戏中幼儿的反应及行为,游戏规则的遵守程度等等。其次进行观察记录,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可以询问幼儿的真实想法来了解游戏真实情况。
(二)实践中的提升
1.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准备。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游戏是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1)师生共同制作游戏材料。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是让幼儿利用教师事先收集和制作的成品玩具,结果并不是所有成品玩具都符合幼儿的真正需要,导致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活动,既能吸引幼儿又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2)营造宽松的游戏活动氛围。研究表明,在母亲陪伴下,孩子在游戏中更投入,游戏操作的方式也更多。这是因为,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所以让幼儿与老师、身边的同伴充分接近,会有良好的心理氛围,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2.游戏组织中注重以幼儿主体。(1)保证游戏活动的空间。教师要具体制定游戏活动计划,包括游戏目标、游戏主题、游戏时间,但是在执行计划中,不能把游戏过程变成整个游戏计划的实施过程,教师要遵循游戏本质,不频繁介入其中,确保幼儿在自自由在的玩耍中享受玩的乐趣。(2)保证游戏活动的时间。幼儿园领导层的支持和引领。园长、级部主任、班长教师要结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游戏活动的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对幼儿游戏时间加以规定,形成制度从而得以保障。幼儿园每个游戏活动时间的分配上,要注意给予幼儿充足的自选游戏时间,即幼儿能完全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3)保证游戏活动的自主性。过去在游戏组织中大多是教师确定主题、指定角色并设计规则,这是“要我玩”。然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独立地确定主题、制定规则并去自由活动,游戏过程才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将过去的“要我玩”变为“我要玩”。
3.游戏指导中注重幼儿成功体验。(1)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当幼儿发生分歧矛盾时;当幼儿的游戏无法深入时;当幼儿出现新的玩法或创造时;当游戏规则受到威胁时;当幼儿失去信心要放弃时,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互相配合进行游戏时;当幼儿陷入深层次的思考尝试进行高层次游戏时;当幼儿正在使用丰富的语言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时;当幼儿不愿教师参与时等等,教师就不需要介入。(2)选择适当的指导方法。教师可以恰当地选择隐性指导方法。如当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时,就需要采用隐性的指导方法。在幼儿附近和他们玩一样或不一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展游戏,但是又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游戏玩法;直接指导也是游戏指导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一些危险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选择直接指导;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游戏指导。
组织小组自由交流是师幼共同评价的主要方式。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刚才你玩的是什么?和谁一起玩的?在游戏里遇到困难了吗?结果怎么样?你是怎么处理的?”等请幼儿在小组内自由交谈发表个人见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认真倾听,也可以参与交流讨论。然后,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进行总结提升并作补充,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多采用正面评价以保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同时正面评价的语言也应该具体清晰易懂。
总之,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只有处理好师幼关系,才能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一、归因
(一)教师自身的素质因素
1.教师所持有的儿童观。许多教师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忽视实际情况夸大了儿童的能力;还有些教师不把幼儿看作即将步入社会的个体,那么就会对幼儿过于放纵而不加以约束;还有的教师不将儿童视为独立的个体,不把幼儿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这些都使民主的师幼关系受到影响。
2.教師对游戏观的认识 。许多教师常常把游戏教学视为教学游戏,仅仅把游戏当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工具,还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就是放任自由,这无疑会让游戏变得没有意义和没有质量,幼儿的规则意识变得更为淡薄,也就降低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淡化了游戏的价值。
3.工作性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就是每天对幼儿进行保育教育,创设活动环境制作活动材料,组织与安排一日生活,支持引导幼儿的游戏活动等等。这些工作无疑是零散琐碎的,需要巨大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也需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花费巨大的体力。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幼儿园教师就处于疲惫和厌倦之中,直接影响着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二)外界给予教师的压力
1.家长给教师的压力。迫于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维权意识的加强、爱子心切的压力,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或突发情况,只好加强对幼儿的照看,在游戏中加强指导与控制,以至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降低,愉快感降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会严重影响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2.幼儿园给教师的压力。许多幼儿园办园条件差,游戏材料设备缺乏,场地有限,教师资源也缺乏,幼儿园只能要求教师减少幼儿游戏的时间和机会,把幼儿困在教室里进行教育,得不到游戏机会,使幼儿身心发展严重受阻,情绪情感得不到宣泄,人际交往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最终导致师幼关系的破裂。
3.社会给教师的压力。在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更需要教师注重发展幼儿听说写算等学习方面的能力,教师只能牺牲幼儿的游戏对进行强化训练和机械记忆的教育。
二、对策
(一)观念上的改进
1.转变教师角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新纲要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看似教师的角色被淡化了,实则恰恰相反,教师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多样。由原来的游戏控制者变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做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和解读者。观察游戏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指导游戏的第一步。观察的主要内容如下:游戏内容设计以及材料提供,游戏中幼儿的反应及行为,游戏规则的遵守程度等等。其次进行观察记录,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时,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可以询问幼儿的真实想法来了解游戏真实情况。
(二)实践中的提升
1.师生共同参与游戏准备。良好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保障,而游戏是构建良好师幼关系的重要途径。(1)师生共同制作游戏材料。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是让幼儿利用教师事先收集和制作的成品玩具,结果并不是所有成品玩具都符合幼儿的真正需要,导致积极性不高。为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准备活动,既能吸引幼儿又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2)营造宽松的游戏活动氛围。研究表明,在母亲陪伴下,孩子在游戏中更投入,游戏操作的方式也更多。这是因为,在心理上有安全感,所以让幼儿与老师、身边的同伴充分接近,会有良好的心理氛围,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与想象力。
2.游戏组织中注重以幼儿主体。(1)保证游戏活动的空间。教师要具体制定游戏活动计划,包括游戏目标、游戏主题、游戏时间,但是在执行计划中,不能把游戏过程变成整个游戏计划的实施过程,教师要遵循游戏本质,不频繁介入其中,确保幼儿在自自由在的玩耍中享受玩的乐趣。(2)保证游戏活动的时间。幼儿园领导层的支持和引领。园长、级部主任、班长教师要结合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好游戏活动的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对幼儿游戏时间加以规定,形成制度从而得以保障。幼儿园每个游戏活动时间的分配上,要注意给予幼儿充足的自选游戏时间,即幼儿能完全自主选择游戏的时间。(3)保证游戏活动的自主性。过去在游戏组织中大多是教师确定主题、指定角色并设计规则,这是“要我玩”。然而,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独立地确定主题、制定规则并去自由活动,游戏过程才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过程,将过去的“要我玩”变为“我要玩”。
3.游戏指导中注重幼儿成功体验。(1)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当幼儿发生分歧矛盾时;当幼儿的游戏无法深入时;当幼儿出现新的玩法或创造时;当游戏规则受到威胁时;当幼儿失去信心要放弃时,教师都可以抓住时机适时指导。当幼儿互相配合进行游戏时;当幼儿陷入深层次的思考尝试进行高层次游戏时;当幼儿正在使用丰富的语言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时;当幼儿不愿教师参与时等等,教师就不需要介入。(2)选择适当的指导方法。教师可以恰当地选择隐性指导方法。如当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时,就需要采用隐性的指导方法。在幼儿附近和他们玩一样或不一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展游戏,但是又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特别的游戏玩法;直接指导也是游戏指导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一些危险或者较难解决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选择直接指导;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游戏指导。
组织小组自由交流是师幼共同评价的主要方式。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刚才你玩的是什么?和谁一起玩的?在游戏里遇到困难了吗?结果怎么样?你是怎么处理的?”等请幼儿在小组内自由交谈发表个人见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认真倾听,也可以参与交流讨论。然后,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评价,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进行总结提升并作补充,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多采用正面评价以保护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同时正面评价的语言也应该具体清晰易懂。
总之,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只有处理好师幼关系,才能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