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的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数学教学体现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主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学生能够多样化解决问题,针对问题采取多种解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增强,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多样化解决问题;实践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必修学科之一,基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数学学科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恰当引导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方式,为学生未来数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巧设数学问题,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建问题情境,优化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巧设数学问题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讨论问题过程,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创造条件[1]。
例如,教师在讲到课本知识“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设定相应的问题,如数字24可以由哪些数字相乘得来,分别指出哪些数字为因数,哪些为倍数?通过类似问题设置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影响着小学学生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其以后的数学发展有着深远地影响[2]。所以,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灌输学生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引用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提问时注意寻求多种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更多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对(0.8+2.3)×4进行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先计算0.8+2.3=3.1,然后3.1×4=12.4,得出答案;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括号拆开,0.8×4+2.3×4来进行计算,结果也是12.4;还可以利用几何图形来解决,可以转化为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其中两个长方形的长度都为4厘米,宽度分别为0.8厘米和2.3厘米,这样将计算题几何形象化,利于学生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聯系实际,增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将教材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助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平台,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训练,如某超市做活动免费送纸抽和洗衣粉,免费送的总数为120,纸抽的数量是洗衣粉的2/3,请问这个超市打算送多少袋洗衣粉?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看看有几种算法?学生思考后得出的方法为:第一种,用方程解题法:x+2x/3=120得出72袋;第二种,用分数方法解:120÷(1+2/3)=72袋;第三种,用比例分配解: 120×3/(3+2)=72袋,一共三种,很显然可能还有另外的解法,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补充,说出第四种计算方法,归一算法:120÷(2+3)×3=72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样化解题的思路和能力,同时也对所学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训练,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探究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103.
[2]朱海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144-14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多样化解决问题;实践策略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必修学科之一,基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数学学科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恰当引导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从而优化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方式,为学生未来数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巧设数学问题,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建问题情境,优化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巧设数学问题悬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讨论问题过程,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创造条件[1]。
例如,教师在讲到课本知识“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设定相应的问题,如数字24可以由哪些数字相乘得来,分别指出哪些数字为因数,哪些为倍数?通过类似问题设置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影响着小学学生数学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其以后的数学发展有着深远地影响[2]。所以,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灌输学生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引用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提问时注意寻求多种解题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更多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对(0.8+2.3)×4进行计算,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先计算0.8+2.3=3.1,然后3.1×4=12.4,得出答案;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括号拆开,0.8×4+2.3×4来进行计算,结果也是12.4;还可以利用几何图形来解决,可以转化为计算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之和,其中两个长方形的长度都为4厘米,宽度分别为0.8厘米和2.3厘米,这样将计算题几何形象化,利于学生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注重聯系实际,增强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意识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将教材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很好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助生活化情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平台,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数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训练,如某超市做活动免费送纸抽和洗衣粉,免费送的总数为120,纸抽的数量是洗衣粉的2/3,请问这个超市打算送多少袋洗衣粉?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看看有几种算法?学生思考后得出的方法为:第一种,用方程解题法:x+2x/3=120得出72袋;第二种,用分数方法解:120÷(1+2/3)=72袋;第三种,用比例分配解: 120×3/(3+2)=72袋,一共三种,很显然可能还有另外的解法,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其进行补充,说出第四种计算方法,归一算法:120÷(2+3)×3=72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样化解题的思路和能力,同时也对所学知识得到很好的应用。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老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训练,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探究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103.
[2]朱海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