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生育政策由来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70年代的“晚、稀、少”,到1984年确立并影响至今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大中城市居民只允许有独生子女、农村独女户可生第二胎——这个决策过程时间非常短。其背景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等不及完全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来控制人口
  
  1850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这样评论中国的人口: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早已经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这时的中国正走到人口增长的第三个坡顶:总人口约4.5亿,每年新增人数约为45万。
  但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增长相比,1850年实在是不足挂齿。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经历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城市的就业和粮食供应都成为问题。“因此出现了人口回流的倒退现象,”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马瀛通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城市流向农村。”
  最早的生育控制是从地方城市开始的。60年代初,天津,上海,广东等城市地区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节育措施。1972年8月21日,卫生部在向国务院写的《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中,将城市的生育控制经验总结为“晚、稀、少”方针。所谓“晚”,指男女双方在25岁以上结婚;“稀”,指婚后生育间隔长一些;“少”,指一对夫妇只生育两个孩子。当时中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生育组织机构和网络体系,这个未经大肆宣传的生育准则却显示出了惊人的效力。以总和生育率(即一个妇女一生生育孩子的数量)来衡量,1970年为5.81,到1979年则降为2.75.
  生育控制从城市自发开始,或许可以印证人口学家梁中堂的话:计划生育的本质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给人类提供的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
  但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等不及完全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来控制人口。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而目标是2000年达到1000美元,一位前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成员告诉记者,为达到这个目标,当时提出了几个测算方案:如果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0,上世纪末人口数为11亿多;如果控制在1.5,总人口为11.7~11.8亿;如果是2.0,则人口稍超过12亿。“为了达到必然控制,我们实行更严格的一胎政策。”这位前计生委工作人员说。
  1979年12月中旬,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办公室在成都召开各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会议。时任副总理的陈慕华在会议上提出:“提倡一对夫妇最好生一个孩子,是我们计划生育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去我们说,‘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现在提出来‘最好一个’,后面那个‘最多两个’没有了。这是我国目前人口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要求……”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根据梁中堂对这段历史的研究,生育政策从“晚稀少”转为只生一个,决策时间非常短,但它的影响至今已30多年。
  然而,从1981年到1983年,即“一胎化”政策推行最核心的三年,妇女总和生育率比之前、后的年代都要高出许多,1982年甚至达2.79,超过1979年的水平。
  虽然一胎化的生育政策在各地推行都遇到很大阻力,但大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倾向更严格的控制。据梁中堂的回忆,当时26个省、自治区中,同意允许生两胎的只有山西、辽宁、浙江、河南、广西、云南等6个省、自治区;北京、天津、内蒙、江苏、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军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均赞同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胎,有实际困难的,可以批准生两胎;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西等5个省市则主张不改变《公开信》的政策口径。
  此后,对“有实际困难可批准生两胎”的条件控制上,也是几经进退。1982年规定了农村有十种情况可以生二胎,据测算,根据这一规定生二胎的只占一孩夫妇的5% 以下。争执的一个要点是是否放开农村独女户的二胎生育上。如果放开此条件,可以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预计达到50%。争执一直持续到1989年,时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彭云要求各个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有关生育二胎的具体条例,多数省才将农村独女户可以生育二胎写进条例并执行。
  从公开的中央文件来看,1984年4月发布的7号文件是计划生育政策转变的又一个里程碑。文件中第一次明确使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表述方式。“现行生育政策”主要包括三部分:以大中城市为主的“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第一胎生育一个女孩的农民允许生第二胎;少数民族可以生2~4个孩子。
  (感谢梁中堂先生对本组文章的帮助)
其他文献
和以往鼓励侨商回国投资不同,这一次的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却呼吁侨商首先要考虑所在国利益。截然不同的政策导向背后是时代的变迁  6月20~21日,第四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103个国家的450名侨领与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全体代表,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身居
英国《经济学人》最近指出:尽管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工资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的现象,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下降有中国这样急剧。低工资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  我不久前撰文,根据工人的生产力水平,计算出中国工人“应得的”月薪水平至少为三千元以上,进而推出了目前中国的劳动者实际收入过低的结论。我不是职业经济学家,此论为一些人所不以为然也不奇怪。不过,最近西方自由经济的舆论“旗舰”《经济学人》杂志,综合新
63年前,一本法国人写的童话《小王子》在美国首次出版,而法国人却只愿意记得它的法国出版日——1 946年4月,并高调为它过这个“来历可疑”的60岁大寿,足见其用心之良苦    好吧,我们就尊重骄傲的法国人的意愿,再来纪念一次《小王子》诞生60周年吧。尽管三年前,全世界已经大张旗鼓,为同一个生日大大热闹了一番。  本来是这样的:《小王子》于1943年在美国首次印行,三年后才在结束战祸的自由法国正式出
秦杰追踪收集这批流失文献的过程,好比一个斗智斗勇的侦破故事。从中也窥见一些民间文物市场鲜为人知的门道    2007年1月3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闭馆,开始为期三年的改扩建工程。62万件馆藏文物被送往周转库房,整个文物搬迁过程高度保密。  2月3日,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一批印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标记(国博前身)的牛皮纸袋陆续出现,其中包括文物账目、文物照片和底片、古代笔记、文物
半个世纪前,苏州老城、北京老城等消失在“破旧”声中。半个世纪后,济南老城在“开发”热浪中逐渐被拆除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大明湖,由老济南城内众泉汇流天然而成,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惟一一个与历史街区连成一体的城中湖。建筑因湖而成风景,湖因历史建筑而藏史韵。大明湖是泉城济南人心中的湖。  然而,山东电视节目主持人武大海,最近被大明湖扩建的事情激怒了。  2007年10月
历经福利分房,到住房产业化,再到现在的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体系,行政性调控商品房地产市场的努力事实上不得不黯然退位,政府将自己的职能重新定位到“保障”二字。  “市场归市场、保障归政府”的架构,成为8月13日“24号文”发布与8月24日的全国城市住宅工作会议后贯彻的方向。然而,政府能否把市场与保障理性地区分,能否把握好参与的界限,仍是二者能否各归其位的关键,否则政策走形的历史仍会重演。
那些“抖空竹”、跳皮筋、丢手绢的简朴“老儿戏”,变成了物质匮乏年代的象征,只有在老胡同和远离城市浮华的偏远地区,还保持着生机。而伴着豪华玩具和虚拟游戏形单影只长大的一代,又失去了什么?    “让我们借助一句歌词来开始吧!想起来是那么遥远。或者让我们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头好吗?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还是上个世纪呢……”这是今年6月举办的北京潘家园怀旧玩具展上的广告语。  在这里,各种老玩具杂陈:空竹
塔利班在2001年3月的一场暴行,使两尊巴米扬大佛化为山崖前一堆200吨重的碎石砂砾。如今,专家也许能将这些碎石拼接还原大佛面貌,但大佛的命运,最终还是掌握在阿富汗人民手中    公元7世纪,玄奘在前往印度求经途中路过阿富汗的巴米扬山谷,随后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留下了宝贵的记载,其中写道:  “王城东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景,室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金俞石释
出版商的目的不是在为文学史增添一部作品,而是为市场增加一个商品    文学评论家。从事当代中国文学、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研究、教学。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文学教授。较为关注“80后”作家群,提倡“80后”要有自己的批评家    中国新闻周刊:这些畅销的年轻作家的作品,和传统文学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柠:现在的文学生产跟传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版商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卖,因为他的目的不是在为文
有一年夏天,母亲扭伤了脚,而那几天我因为太忙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她想我想得要紧,正好看晚报上有个记者和我同名同姓,便通过报社的热线电话,找到了那个女孩。  母亲很坦白自己将思念女儿的情绪转接到这个陌生的同名人身上,并为自己的冒昧而感到抱歉。幸运的是,这个女孩非常理解她的心情,后来逢年过节也会打电话给她,而母亲也对她报道的新闻特别留意。  在这件事上,我一方面觉得内疚,另一方面亦觉得母亲够cool,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