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各大卫视与视频网站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热血澎湃、意气风发的军旅题材: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剧《反恐特战队之猎影》,定档7月27日于浙江、北京卫视播出的《深海利剑》,定档于7月26日登陆东方卫视首播的《绝密543》……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面对越来越年轻化的观众人群,如何提高军旅题材的整体制作水平?如何打造战争大片?如何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如何挖掘潜在市场?面对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军事题材的电影作品如何才能深入人心?这是所有创作者需要直面的问题。为此,本刊梳理了近年来出现在电视剧屏幕和电影银幕的优秀军旅题材作品,盘点了军旅题材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上升的空间,专访了在军旅题材方面创作经验丰富的《反恐特战队之猎影》导演尤小刚,以及著名演员林永健。他们活跃在创作的第一线,踊跃地为军旅题材的创作提供了自己的宝贵意见,积极地总结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以飨读者。
镜头里的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正义之师、英雄之师、胜利之师。优秀军事题材可以通过人物塑造和叙事,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再现我军发展历史上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其光辉事迹,增强广大观众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展示大国军队形象。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涌现出了一大批市场反响和业界口碑都很好的精品佳作,这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故事片在银幕上成功展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格的当代军人形象,呈现出百花竞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讲述红军时期的《四渡赤水》《红色娘子军》《血战湘江》,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红日》《林海雪原》《英雄虎胆》,描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开国大典》《建国大业》《英雄儿女》,这些影片用镜头记录并展现了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成功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的伟大形象,突出表现了我军战功卓著的军事将领诸如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刘伯承等,鲜活创造了一批家喻户晓的银幕英雄。
细节是重大题材作品的灵魂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以激烈的战争场面、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深刻厚重的主题而激扬人心,而深刻的主题只有具体落实在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动作上时,电影才有了血肉,才更加丰满。
细节在赋予影片真实质感的同时,也让军事电影有了温柔的一面。电影《湄公河行动》一开始,中国13名船员被射杀,一位被捆绑的妇女在开枪前一秒还在双手合十地不断求饶,无辜平民的弱小和毒贩的强暴形成鲜明对比。《建军大业》中周恩来和国民党军官斯烈谈判失败后,来到国民党扫荡后的街道,平民的尸体横陈,那一刻对无辜百姓的悲悯成为日后破除万难建军的勇气来源……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主任苏小卫所言:“影视剧在塑造人物时要特别注重细节。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进行系统且较长时间的研究。如果不对创作充满激情、精益求精的话,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没有好剧本,那么好电影也无从谈起。”
人物的血性与刚性
军旅题材影视剧要塑造有血性、有担当、勇猛过人的英雄形象。中国军队有无数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英雄。我们的军队不缺乏英雄和先锋,只是缺乏歌颂英雄的作品。我们的军事电影应该无愧于这个时代和英雄,把英雄正大光明地搬到银幕上。
尤小刚说:“《反恐特战队》第一部播出后有一批观众非常喜欢,包括武警、军队也有很多人写信、发微信,希望能看到第二部。更重要的是在《反恐特战队》第一部播出的时候,我国颁布了反恐法,这给我们军队的反恐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天地,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抓了军改以后,军队的面貌已经完全不一樣了,有了一个跨时代的提升。军队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敢打胜仗。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新的形势下,军事力量对于和平发展形势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凸显,我们了解到的素材可以更加深入地来写当代的军人。”
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军事题材影片创作迅猛发展。军事题材作品的创作应该结合我们今天军人的生活,拍出一些更接地气、更能够激励青年人的作品,贯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军队战斗力,保卫我们的国家。
镜头里的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正义之师、英雄之师、胜利之师。优秀军事题材可以通过人物塑造和叙事,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再现我军发展历史上涌现的英雄人物及其光辉事迹,增强广大观众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展示大国军队形象。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涌现出了一大批市场反响和业界口碑都很好的精品佳作,这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故事片在银幕上成功展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格的当代军人形象,呈现出百花竞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讲述红军时期的《四渡赤水》《红色娘子军》《血战湘江》,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描写解放战争时期的《红日》《林海雪原》《英雄虎胆》,描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开国大典》《建国大业》《英雄儿女》,这些影片用镜头记录并展现了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成功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历史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的伟大形象,突出表现了我军战功卓著的军事将领诸如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刘伯承等,鲜活创造了一批家喻户晓的银幕英雄。
细节是重大题材作品的灵魂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以激烈的战争场面、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深刻厚重的主题而激扬人心,而深刻的主题只有具体落实在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动作上时,电影才有了血肉,才更加丰满。
细节在赋予影片真实质感的同时,也让军事电影有了温柔的一面。电影《湄公河行动》一开始,中国13名船员被射杀,一位被捆绑的妇女在开枪前一秒还在双手合十地不断求饶,无辜平民的弱小和毒贩的强暴形成鲜明对比。《建军大业》中周恩来和国民党军官斯烈谈判失败后,来到国民党扫荡后的街道,平民的尸体横陈,那一刻对无辜百姓的悲悯成为日后破除万难建军的勇气来源……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主任苏小卫所言:“影视剧在塑造人物时要特别注重细节。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进行系统且较长时间的研究。如果不对创作充满激情、精益求精的话,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没有好剧本,那么好电影也无从谈起。”
人物的血性与刚性
军旅题材影视剧要塑造有血性、有担当、勇猛过人的英雄形象。中国军队有无数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英雄。我们的军队不缺乏英雄和先锋,只是缺乏歌颂英雄的作品。我们的军事电影应该无愧于这个时代和英雄,把英雄正大光明地搬到银幕上。
尤小刚说:“《反恐特战队》第一部播出后有一批观众非常喜欢,包括武警、军队也有很多人写信、发微信,希望能看到第二部。更重要的是在《反恐特战队》第一部播出的时候,我国颁布了反恐法,这给我们军队的反恐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天地,特别是在习总书记抓了军改以后,军队的面貌已经完全不一樣了,有了一个跨时代的提升。军队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敢打胜仗。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新的形势下,军事力量对于和平发展形势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凸显,我们了解到的素材可以更加深入地来写当代的军人。”
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9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军事题材影片创作迅猛发展。军事题材作品的创作应该结合我们今天军人的生活,拍出一些更接地气、更能够激励青年人的作品,贯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激发军队战斗力,保卫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