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民办高校都把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作自己的办学目标,学生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做为民办高校重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试图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意义,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应用型人才;
一、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其意义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也逐步完善,其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
(一)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学生社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激发思想、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社团这种形式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青年人互相教育、影响的良好形式
学生社团的主体是青年人,使青年人聚集在一起的因素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其自主精神、独立品格,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得到全面的考验和锻炼,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气息、蓬勃的创造精神。从而发展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充塞其中、四处洋溢的校园文化活力,影响其每一个成员,并辐射向周围社会区域。
(四)社团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载体,有利于推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学生社团内部,感情志趣相投,个体的心理归宿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好地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社团活动也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塑造社会形象铺设了一座桥梁。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逐步走向社会,并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学生社团增进了公众对每一所学校、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的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1.社团类型多样化。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育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学生社团的数量、人数和类别变化来看,民办学生社团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学生社团管理体制逐步趋于完善。近年来民办高校积极扶植学生社团的发展,紧密围绕民办高校的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大力鼓励学生社团发展,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取得行之有效的成果。
3.社团活动内容逐步转型,由简单的兴趣爱好向专业知识的补充去转变。学生社团最初发展多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但随着团长对社团认识的提高,学生对社团需求的提高,学校对社团的重视程度,学生社团逐步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兴趣轻实际,重校园轻社会的缺陷,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其活动内容上开始逐步更加务实,更加符合现实需要。
4.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加深,注重发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处的时代形势和自身所负的社会责任,社团团长和学生对社团的定位逐渐清晰,社团能够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补充。社联鼓励社团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使自身的活动与社会的发展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如:创业协会,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与商家合作,即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提高了协会成员的综合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同时也客观的认识了自我,从而逐步完善了自我。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应用型人才;
一、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其意义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的同学自愿组织的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团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也逐步完善,其规模、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实践证明,民办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积极引导大力发展学生社团活动,对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
(一)学生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学生社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激发思想、巩固、深化、扩展课堂所学内容,而且社团这种形式特别注重知识的转化、运用和创新、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种种不足,更注重实践与能力。它比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丰富更灵活,更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能创造的人才具有独到功能。
(二)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和青年人互相教育、影响的良好形式
学生社团的主体是青年人,使青年人聚集在一起的因素是共同的兴趣爱好。这种组织形式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育其自主精神、独立品格,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从而得到全面的考验和锻炼,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给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民办高校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民主的思想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健康的文化气息、蓬勃的创造精神。从而发展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充塞其中、四处洋溢的校园文化活力,影响其每一个成员,并辐射向周围社会区域。
(四)社团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载体,有利于推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在学生社团内部,感情志趣相投,个体的心理归宿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更好地学会了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日常事务。社团活动也为同学们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塑造社会形象铺设了一座桥梁。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逐步走向社会,并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学生社团增进了公众对每一所学校、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的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 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
1.社团类型多样化。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育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学生社团的数量、人数和类别变化来看,民办学生社团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学生社团管理体制逐步趋于完善。近年来民办高校积极扶植学生社团的发展,紧密围绕民办高校的特点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大力鼓励学生社团发展,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取得行之有效的成果。
3.社团活动内容逐步转型,由简单的兴趣爱好向专业知识的补充去转变。学生社团最初发展多以兴趣爱好为基础,但随着团长对社团认识的提高,学生对社团需求的提高,学校对社团的重视程度,学生社团逐步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兴趣轻实际,重校园轻社会的缺陷,在注重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更加关注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其活动内容上开始逐步更加务实,更加符合现实需要。
4.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加深,注重发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逐渐意识到所处的时代形势和自身所负的社会责任,社团团长和学生对社团的定位逐渐清晰,社团能够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补充。社联鼓励社团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使自身的活动与社会的发展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如:创业协会,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与商家合作,即为全校学生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提高了协会成员的综合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同时也客观的认识了自我,从而逐步完善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