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一词由来已久,唐代李商隐《与陶进士书》:“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宇坏句不见本义者。”元代贡奎《雪晴》诗:“闭门谢尘鞅,展卷自朗读。”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还有助于情感的传递。笔者认为,从学生发展角度而言,郎读教学应贯穿教学的始终,这对学生的素养提高是大有帮助的。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综合性语文能力,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教学是训练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如果仅按照文言文字字落实的要求讲解,学生固然能应付考试,但又怎能体会作者那酣畅淋漓的文气,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反复诵读中,学生领会到洞庭湖气吞山河的壮阔景象,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通过朗读课文,书面语言转化成了立体语言,有情语言。在读出语气、语调、语势的同时,也读出了文字“不可言传”的深沉意蕴。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熟练地翻译课文,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文风有了整体的把握。
二、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时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们学校进行小班化开放时,李老师上《金色花》的情景。铃声响过之后,李老师在未对课文做任何分析讲解的情况下,就用她甜美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动情地朗读《金色花》。读完,她的脸上充满着幸福和愉悦,学生也是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沉浸在这浓浓的母子情中。在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老师带领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成为课堂最大的亮点。它以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接的感知判断,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学生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能理解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表达出来。可见,朗读正是课文理解的催化剂,只有以朗读为基础,才会实现理解能力的质的飞跃。通过朗读唤醒沉睡着的意蕴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朗读有助于情感的渗透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合理的朗读,使学生在牢牢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心灵受到启迪,情操得到升华,品质得到锤炼,人格得到完善,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我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先让学生“看”课文,学生对课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于是,我就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反复体会,凑着读着,学生的声音低沉了,脸色庄重了,文章中的父子深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还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被压低的电视声,降温时的一件衣服……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此刻才体会到其间饱含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朗读的灵魂就是理解和感受。通过灵活丰富的朗读技巧的处理,可以充分体味语言的精妙,可以使外在的语言内化吸收并迁移,在说话(口语表达)和写作(书面表达)的语言运用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节奏韵律也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我们读者的内心深处,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强调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学生在写作文时,也会有意无意恰到好处地用到积累的古诗词,使习作颇具文采。
五、朗读有助于良好素质的形成
朗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人际的交往,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准确到位的言语表达。表达能力的形成既根植于切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更得益于朗读训练。朗读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既是一种语言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它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训练语言及思维的协调性和条理性,使语言表达有条不紊。朗读技巧讲究节奏、停顿、吐字、发音、语速、语态,对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朗读有助于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辩论、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言能力的形成和优化。让我们把琅琅的书声化为激情的音符,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读出无穷魅力来。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图片新闻
由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淮安市教育局和淮阴师范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于2010年11月1日至3日在淮安举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代表参加会议,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沈阳、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等出席会议,江苏、上海、浙~x-TL国外近300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校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教育盛会。
(钱诚 善勇 报道)
一、朗读有助于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综合性语文能力,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教学是训练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千古名篇,如果仅按照文言文字字落实的要求讲解,学生固然能应付考试,但又怎能体会作者那酣畅淋漓的文气,旷达的胸襟,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反复诵读中,学生领会到洞庭湖气吞山河的壮阔景象,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通过朗读课文,书面语言转化成了立体语言,有情语言。在读出语气、语调、语势的同时,也读出了文字“不可言传”的深沉意蕴。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熟练地翻译课文,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文风有了整体的把握。
二、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时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朗读者进行朗读,听者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们学校进行小班化开放时,李老师上《金色花》的情景。铃声响过之后,李老师在未对课文做任何分析讲解的情况下,就用她甜美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动情地朗读《金色花》。读完,她的脸上充满着幸福和愉悦,学生也是感受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沉浸在这浓浓的母子情中。在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老师带领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成为课堂最大的亮点。它以巨大的言语感染力,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接的感知判断,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得学生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能理解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表达出来。可见,朗读正是课文理解的催化剂,只有以朗读为基础,才会实现理解能力的质的飞跃。通过朗读唤醒沉睡着的意蕴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朗读有助于情感的渗透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的一个话题。通过合理的朗读,使学生在牢牢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心灵受到启迪,情操得到升华,品质得到锤炼,人格得到完善,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我在教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先让学生“看”课文,学生对课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于是,我就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情绪状态,进入角色去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反复体会,凑着读着,学生的声音低沉了,脸色庄重了,文章中的父子深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还能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被压低的电视声,降温时的一件衣服……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此刻才体会到其间饱含了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朗读的灵魂就是理解和感受。通过灵活丰富的朗读技巧的处理,可以充分体味语言的精妙,可以使外在的语言内化吸收并迁移,在说话(口语表达)和写作(书面表达)的语言运用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的节奏韵律也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我们读者的内心深处,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强调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学生在写作文时,也会有意无意恰到好处地用到积累的古诗词,使习作颇具文采。
五、朗读有助于良好素质的形成
朗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人际的交往,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准确到位的言语表达。表达能力的形成既根植于切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更得益于朗读训练。朗读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朗读既是一种语言训练,也是一种思维训练,它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训练语言及思维的协调性和条理性,使语言表达有条不紊。朗读技巧讲究节奏、停顿、吐字、发音、语速、语态,对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朗读有助于交谈、发言、复述、演讲、辩论、主持、协商等多方面语言能力的形成和优化。让我们把琅琅的书声化为激情的音符,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读出无穷魅力来。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图片新闻
由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淮安市教育局和淮阴师范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论坛”于2010年11月1日至3日在淮安举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代表参加会议,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沈阳、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等出席会议,江苏、上海、浙~x-TL国外近300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校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教育盛会。
(钱诚 善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