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传统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未从根本上得以变革。普遍存在的现状是,语文教师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体,学生反倒成为被动接受的客体。阅读课上,教师往往会根据考点,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一道道练习题。学生做完习题后,教师会将参考书或答案上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从字、词、句的理解到文本结构特点、内容要素、语言风格等——转授给学生,学生根据答案记笔记或更正练习。阅读教学完全成为各种升学考试的附庸。这样的阅读教学,正是占据我们教学思想核心的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作祟的结果。美国语言学家萨维尔·特·罗伊克早就对这种阅读教育做出了批判,他认为“单纯解码阅读模式不能反映实际阅读过程,因为它低估了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它不能说明读者如何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读物预期,也不能解释已有的语言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其实,文本阅读应是“再创造活动……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对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有自己的加工、改造、补充和拓展,读者所接受到的艺术形象并不是作家单方面提供的,而是读者参与作家的创作、与作家共同‘合作’的结果”。这也正如加达默尔所说:“(文本)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与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如果阅读教学长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继续下去,学生不但无法从文章中发掘出形形色色的人性特征,而且还会削弱他们的阅读兴趣,扼杀他们创造的灵感。
在这个读图的时代,阅读教学完全可以从古已有之而又丰富多彩的插图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中徜徉,让他们透过插图寻求文学作品的真善美,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清丽语言和悠扬韵律,从而也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何谓插图
插圖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向来有“左图右文”的传统,“图文并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五代就出现了雕版佛经插图。宋元时期,文学作品插图更加传神。明代时由于戏曲和话本繁荣,版画插图蔚为大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插图起源于十五世纪的德国,到了十六世纪更是出现了像多雷这样的插图大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精美的插图不仅可以形象地阐释文学作品,更是独立的艺术品,不仅可以珍藏,还能使观赏者因此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鲁迅就曾建议郑振铎“编印明代小说传奇插图,每幅略加题解”。可见将插图与原著放在一起赏味是一个充满发现的快乐旅程。
二、从插图到文本
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写道:“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即能只靠图像,悟到文字的内容,和文字一分开,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图画。”文本中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阅读教学中究竟应怎样挖掘插图资源并进行阅读教学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案例,每个案例都收效甚大。
1.利用插图,导入文本
在讲授《失街亭》时,可以出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系列中的一本,即由徐正平绘制的《空城计》。让学生猜测插图上的人物到底哪个是孔明,哪个是马谡,并从文本中找出例证。这就需要学生对小说文本比较熟悉,从文本中找出包括外貌、性格、动作等描写,将其与连环画图像相印证。这种以图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由此引出文本的主要人物,还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不一,生活阅历不同,所以面对同样的插图,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就使得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活跃了课堂,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利用插图,激发共鸣
鲁迅给学生的印象向来是严肃拘谨、不苟言笑的,有的学生一提到鲁迅就大皱眉头。因此凡教授鲁迅的文章,学生总会不自觉产生一种畏难情绪。
在此情况下,我曾借助插图,活化了文本中的形象,改变了学生对鲁迅的固有看法。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二段是经典段落,赏析的文章众多,但学生很难将童年时调皮活泼的鲁迅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联系起来,在他们心目中,鲁迅总是反对一切的,总是喜欢挑战和抗议。此时我出示了画家丁聪所绘插图,该图展示了鲁迅拔何首乌时弄坏泥墙时的场景。由此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百草园本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是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其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人与自然、成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让思想自由飞翔。鲁迅生活在其中,尽情享受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成长空间。后来,他之所以不断呐喊,写了很多投枪匕首一样的文章,正是由于自由快乐的乐园受到封建教育的入侵。“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的天性受到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到蚕食。”因此,鲁迅不得不呐喊,不得不反抗。
由欣赏图片而引出一系列背景讲授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们懂得从另一个角度欣赏童年鲁迅的开朗和顽皮,从而体悟鲁迅挑战一切不合理现象的良苦用心。
3.利用插图,深化内容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抒写离愁别绪的作品中出类拔萃,这首词以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给人深刻的印象而被广为传颂,以至于《水浒传》也将它写到故事情节中去。但这首词的卓尔不群很难直接用语言使学生明白。它如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词中丰富的意象以及其他细微的东西未必可以一一用言语讲述清楚。 此时,我展示了明刊本《诗余画谱》中的《水调歌头》插图。插图上一株枝叶零落的松树占据了大半篇幅,作者茕茕孑立于树下,虽是对月怀人,神情却很坦然。一般的词作,怀念亲人时,种种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画中人如此坦然,不是令人生疑么?带着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词人深意。月之圆缺,非人力所及;人之离合,亦不得已。只有愉悦身心,保重身体,与亲人共勉,珍惜亲情,才可消解憾恨。乐观大度的人生态度得以彰显,难怪插图上的人物神态悠然。这也使学生明白望月怀人的词作并不新鲜,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大大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写法,笔法奇逸,仙气缥缈,乐观大度。
由这首词,引出苏轼其他达观洒脱的词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有苏轼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精神。安之若素,从容不迫,自然能迎来人生中的“晴天”。
4.利用插图,延伸文本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作者对小英子失去父亲的描写哀而不伤,感动了不少学生。然而这篇课文只是《城南旧事》中的一则故事。其他诸如《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等情节丰富的故事,更应该推荐给学生延伸阅读。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城南旧事》由关维兴绘插图。他的水墨画插图深得墨法、墨情、墨韵三味,笔下人物堪称细腻精细、呼之欲出。這组插图大大丰厚了文本本身想要表达的主题,使更多的学生开阔了眼界,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超越文本的界限。借助这组插图,可以对课文内容做有机延伸,从而激活、深化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5.利用插图,设置悬念
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有另一种讲授方法。
这次我并没出示该词作的插图,而是展示了两幅未标注姓名的词人画像插图。学生观赏之后立刻发现二人从外貌上有明显差异。一幅插图上的人物瘦削纤柔,另一幅插图上的画像豪迈大度。我要他们说说谁是苏轼。大部分学生回答长胡须的是苏轼,但很少有人能说出具体原因。
我由此讲述了一则故事。苏轼曾问一位善歌者:我的词与柳永相比如何?那人回答:柳词“杨柳岸,晓风残月”只适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唱;你的“大江东去”,必须是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歌唱。苏轼对此回答极满意,自以为在流行的柳永风格外自成一家。那么两幅插图上的人物,纤柔瘦削的是柳永,如他的词一样婉约缠绵;豪迈大度的是苏轼,如他的词一样气势雄壮。
通过设置悬念,两相对比,学生立刻抓住了两位词人词作的根本区别。未讲授具体内容,已对词作有了大体感悟,这就为进一步讲授苏词的境界阔大、笔力豪健做了铺垫。
当然,人的长相与他的作品风格并没有绝对关系。苏轼虽然长相豪迈,但也是写婉约词的高手。这是在上课时需要对学生特别说明的。
6.利用插图,制造冲突
画家所绘插图,往往是在阅读了文学作品后的再创作。插画上的场景、人物有时会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相一致。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赵云的插图,往往星眉剑目、身形矫健。然而《三国演义》本身的描述却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赵云不仅不纤瘦,而且还是双下巴,显然面容比较肥胖。又如诸葛亮的插图往往五缕长须,状如四十岁男子。这又同《三国演义》描述的“面如冠玉”的诸葛亮相差很大。
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插图和文本的这种差异,刻意放大这种冲突。矛盾产生了才能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使他们有兴趣通过插图深入文本去寻求真相,也因此可以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插图应注意的事项
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把握好插图展示的质
插图历史悠久,数量虽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教师应选择性使用。比如《三国演义》的插图,元代建安李氏书堂刊行的《三分事略》是最早的三国故事刻本,但这些插图笔法凝滞,人物形象模糊,艺术性并不高。若在课堂上展示不但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反倒会让他们觉得插图艺术呆板简单,也就无法让他们继续产生透过插图研究文本的念头。而明朝崇祯年间刘素明的版画则刀笔纵横,精美清丽。《三国水浒全像英雄谱》共七十四幅人物,个个表情丰富,画面极富张力,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若能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对学生学习《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2.把握好插图运用的度
在一节课中,插图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多地把时间用在插图的施展上,插图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使用插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希望他们在欣赏了插图之后,能有通读全部文本的欲望。如果插图使用过多,冲淡了对文本的品味感受,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可能就适得其反,甚至变质为美术欣赏课,一味追求绘画的闲适性,这是在使用插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3.插图并不能反映文本全貌
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曾指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需要读者在阅读中来加以弥补的未定结构,文本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使之不断更新。”也就是说“由于(文本)不确定性的存在,文学文本具有了开放性。它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解释的自由。”读者依据各自的知识、阅历、观念会对充满不确定性、多义性与意义空白的文本做出相异的解读。文学作品如此,插图亦复如是。同样作为读者的画家,在阅读文学作品后,情动于衷,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场景或者人物形象,是画家的再创造。画家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各异,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插图甚至与作家的本意相冲突。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从文本中微妙的、深邃的信息中推动学生内心图式的开放,从而深入文本,揭示本质。
比如讲授《木兰诗》,任率英绘制的木兰插图英姿飒爽,但这几幅插图还是立足于男子形象的女性改装上,一看到这些插图往往会想到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等。但要真正读懂《木兰诗》中所塑造的木兰形象,必须借助文本的信息,驱除现成的、空洞的英雄概念。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木兰的英勇并非文本立意的重点。画家把众多的精力放在了描绘木兰的英雄气概上,而文本所要赞扬的却是一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在她的心目中丝毫没有像男性英雄一样的功名利禄概念。这个平民英雄的内涵是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快乐。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的身份,而且还恢复了女性的身份。文本突出的正是一种没有英雄感的非英雄的姿态。如果光看插图,会使学生忽略诗人的本意,进而忘记探索文本深邃的内涵。因此,在利用插图时一定不能忘记插图只是对文本阅读起辅助作用,套用伊瑟尔的话说:“接受的兴奋点仍是对文本的处理。”
4.教师自身应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选择插图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欣赏的过程,教师本人必须对插图有浓厚兴趣,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收集插图。同时,对于插图的开放性、学生根据插图质疑问题的随机性、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可预知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插图世界是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画家用线条和色彩为我们留下了一页页美丽的传奇。从这些插图出发,善加引导,带领学生探究文本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无穷之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又可以引领学生真正钻入经典文本的深层,获得足以改变整个人生的艺术体悟。另外,从插图深入文本,还为文本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提供了机会,这对改变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机械讲授文本、学生被动接受文本的弊端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511400)
其实,文本阅读应是“再创造活动……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对作品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总有自己的加工、改造、补充和拓展,读者所接受到的艺术形象并不是作家单方面提供的,而是读者参与作家的创作、与作家共同‘合作’的结果”。这也正如加达默尔所说:“(文本)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与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反作用。”如果阅读教学长期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按照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继续下去,学生不但无法从文章中发掘出形形色色的人性特征,而且还会削弱他们的阅读兴趣,扼杀他们创造的灵感。
在这个读图的时代,阅读教学完全可以从古已有之而又丰富多彩的插图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中徜徉,让他们透过插图寻求文学作品的真善美,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清丽语言和悠扬韵律,从而也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一、何谓插图
插圖也称为插画,是插在文字中间用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对文字内容作形象的说明,以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书刊版式的活泼性。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向来有“左图右文”的传统,“图文并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五代就出现了雕版佛经插图。宋元时期,文学作品插图更加传神。明代时由于戏曲和话本繁荣,版画插图蔚为大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插图起源于十五世纪的德国,到了十六世纪更是出现了像多雷这样的插图大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精美的插图不仅可以形象地阐释文学作品,更是独立的艺术品,不仅可以珍藏,还能使观赏者因此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鲁迅就曾建议郑振铎“编印明代小说传奇插图,每幅略加题解”。可见将插图与原著放在一起赏味是一个充满发现的快乐旅程。
二、从插图到文本
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一文中写道:“书籍的插画,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即能只靠图像,悟到文字的内容,和文字一分开,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图画。”文本中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那么,阅读教学中究竟应怎样挖掘插图资源并进行阅读教学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案例,每个案例都收效甚大。
1.利用插图,导入文本
在讲授《失街亭》时,可以出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系列中的一本,即由徐正平绘制的《空城计》。让学生猜测插图上的人物到底哪个是孔明,哪个是马谡,并从文本中找出例证。这就需要学生对小说文本比较熟悉,从文本中找出包括外貌、性格、动作等描写,将其与连环画图像相印证。这种以图像为先导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由此引出文本的主要人物,还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不一,生活阅历不同,所以面对同样的插图,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就使得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活跃了课堂,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
2.利用插图,激发共鸣
鲁迅给学生的印象向来是严肃拘谨、不苟言笑的,有的学生一提到鲁迅就大皱眉头。因此凡教授鲁迅的文章,学生总会不自觉产生一种畏难情绪。
在此情况下,我曾借助插图,活化了文本中的形象,改变了学生对鲁迅的固有看法。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第二段是经典段落,赏析的文章众多,但学生很难将童年时调皮活泼的鲁迅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联系起来,在他们心目中,鲁迅总是反对一切的,总是喜欢挑战和抗议。此时我出示了画家丁聪所绘插图,该图展示了鲁迅拔何首乌时弄坏泥墙时的场景。由此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百草园本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是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其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人与自然、成人与孩子和谐相处,能够焕发想象力,让思想自由飞翔。鲁迅生活在其中,尽情享受健康、明朗、快乐的生活成长空间。后来,他之所以不断呐喊,写了很多投枪匕首一样的文章,正是由于自由快乐的乐园受到封建教育的入侵。“人和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儿童的好奇心被压抑,人的怀疑的天性受到打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被剥夺,童年的欢乐遭到蚕食。”因此,鲁迅不得不呐喊,不得不反抗。
由欣赏图片而引出一系列背景讲授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了一起。他们懂得从另一个角度欣赏童年鲁迅的开朗和顽皮,从而体悟鲁迅挑战一切不合理现象的良苦用心。
3.利用插图,深化内容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抒写离愁别绪的作品中出类拔萃,这首词以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给人深刻的印象而被广为传颂,以至于《水浒传》也将它写到故事情节中去。但这首词的卓尔不群很难直接用语言使学生明白。它如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词中丰富的意象以及其他细微的东西未必可以一一用言语讲述清楚。 此时,我展示了明刊本《诗余画谱》中的《水调歌头》插图。插图上一株枝叶零落的松树占据了大半篇幅,作者茕茕孑立于树下,虽是对月怀人,神情却很坦然。一般的词作,怀念亲人时,种种忧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画中人如此坦然,不是令人生疑么?带着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词人深意。月之圆缺,非人力所及;人之离合,亦不得已。只有愉悦身心,保重身体,与亲人共勉,珍惜亲情,才可消解憾恨。乐观大度的人生态度得以彰显,难怪插图上的人物神态悠然。这也使学生明白望月怀人的词作并不新鲜,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大大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写法,笔法奇逸,仙气缥缈,乐观大度。
由这首词,引出苏轼其他达观洒脱的词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有苏轼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精神。安之若素,从容不迫,自然能迎来人生中的“晴天”。
4.利用插图,延伸文本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篇课文。作者对小英子失去父亲的描写哀而不伤,感动了不少学生。然而这篇课文只是《城南旧事》中的一则故事。其他诸如《惠安馆》《我们看海去》等情节丰富的故事,更应该推荐给学生延伸阅读。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城南旧事》由关维兴绘插图。他的水墨画插图深得墨法、墨情、墨韵三味,笔下人物堪称细腻精细、呼之欲出。這组插图大大丰厚了文本本身想要表达的主题,使更多的学生开阔了眼界,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超越文本的界限。借助这组插图,可以对课文内容做有机延伸,从而激活、深化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5.利用插图,设置悬念
同样是苏轼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有另一种讲授方法。
这次我并没出示该词作的插图,而是展示了两幅未标注姓名的词人画像插图。学生观赏之后立刻发现二人从外貌上有明显差异。一幅插图上的人物瘦削纤柔,另一幅插图上的画像豪迈大度。我要他们说说谁是苏轼。大部分学生回答长胡须的是苏轼,但很少有人能说出具体原因。
我由此讲述了一则故事。苏轼曾问一位善歌者:我的词与柳永相比如何?那人回答:柳词“杨柳岸,晓风残月”只适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唱;你的“大江东去”,必须是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歌唱。苏轼对此回答极满意,自以为在流行的柳永风格外自成一家。那么两幅插图上的人物,纤柔瘦削的是柳永,如他的词一样婉约缠绵;豪迈大度的是苏轼,如他的词一样气势雄壮。
通过设置悬念,两相对比,学生立刻抓住了两位词人词作的根本区别。未讲授具体内容,已对词作有了大体感悟,这就为进一步讲授苏词的境界阔大、笔力豪健做了铺垫。
当然,人的长相与他的作品风格并没有绝对关系。苏轼虽然长相豪迈,但也是写婉约词的高手。这是在上课时需要对学生特别说明的。
6.利用插图,制造冲突
画家所绘插图,往往是在阅读了文学作品后的再创作。插画上的场景、人物有时会与文学作品的描述不相一致。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赵云的插图,往往星眉剑目、身形矫健。然而《三国演义》本身的描述却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赵云不仅不纤瘦,而且还是双下巴,显然面容比较肥胖。又如诸葛亮的插图往往五缕长须,状如四十岁男子。这又同《三国演义》描述的“面如冠玉”的诸葛亮相差很大。
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可以利用插图和文本的这种差异,刻意放大这种冲突。矛盾产生了才能激发学生解决矛盾的兴趣,使他们有兴趣通过插图深入文本去寻求真相,也因此可以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插图应注意的事项
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把握好插图展示的质
插图历史悠久,数量虽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教师应选择性使用。比如《三国演义》的插图,元代建安李氏书堂刊行的《三分事略》是最早的三国故事刻本,但这些插图笔法凝滞,人物形象模糊,艺术性并不高。若在课堂上展示不但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反倒会让他们觉得插图艺术呆板简单,也就无法让他们继续产生透过插图研究文本的念头。而明朝崇祯年间刘素明的版画则刀笔纵横,精美清丽。《三国水浒全像英雄谱》共七十四幅人物,个个表情丰富,画面极富张力,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若能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对学生学习《三国演义》的相关故事能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2.把握好插图运用的度
在一节课中,插图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多地把时间用在插图的施展上,插图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使用插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希望他们在欣赏了插图之后,能有通读全部文本的欲望。如果插图使用过多,冲淡了对文本的品味感受,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可能就适得其反,甚至变质为美术欣赏课,一味追求绘画的闲适性,这是在使用插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3.插图并不能反映文本全貌
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曾指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者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空白的、需要读者在阅读中来加以弥补的未定结构,文本唤起读者的阅读期待并在阅读中使之不断更新。”也就是说“由于(文本)不确定性的存在,文学文本具有了开放性。它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为读者提供了想象和解释的自由。”读者依据各自的知识、阅历、观念会对充满不确定性、多义性与意义空白的文本做出相异的解读。文学作品如此,插图亦复如是。同样作为读者的画家,在阅读文学作品后,情动于衷,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场景或者人物形象,是画家的再创造。画家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各异,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插图甚至与作家的本意相冲突。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从文本中微妙的、深邃的信息中推动学生内心图式的开放,从而深入文本,揭示本质。
比如讲授《木兰诗》,任率英绘制的木兰插图英姿飒爽,但这几幅插图还是立足于男子形象的女性改装上,一看到这些插图往往会想到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等。但要真正读懂《木兰诗》中所塑造的木兰形象,必须借助文本的信息,驱除现成的、空洞的英雄概念。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木兰的英勇并非文本立意的重点。画家把众多的精力放在了描绘木兰的英雄气概上,而文本所要赞扬的却是一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在她的心目中丝毫没有像男性英雄一样的功名利禄概念。这个平民英雄的内涵是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快乐。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的身份,而且还恢复了女性的身份。文本突出的正是一种没有英雄感的非英雄的姿态。如果光看插图,会使学生忽略诗人的本意,进而忘记探索文本深邃的内涵。因此,在利用插图时一定不能忘记插图只是对文本阅读起辅助作用,套用伊瑟尔的话说:“接受的兴奋点仍是对文本的处理。”
4.教师自身应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选择插图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欣赏的过程,教师本人必须对插图有浓厚兴趣,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意收集插图。同时,对于插图的开放性、学生根据插图质疑问题的随机性、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可预知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插图世界是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画家用线条和色彩为我们留下了一页页美丽的传奇。从这些插图出发,善加引导,带领学生探究文本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无穷之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如饥似渴的阅读欲望,又可以引领学生真正钻入经典文本的深层,获得足以改变整个人生的艺术体悟。另外,从插图深入文本,还为文本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提供了机会,这对改变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机械讲授文本、学生被动接受文本的弊端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