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并发症:6个月随访(英文)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yff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国际临床试验研究证实,在适当放宽病变的入选标准情况下,其再狭窄发生率仍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目的:通过对应用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观察该支架再狭窄发生情况和支架对局部血管的作用,探讨支架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设计:随访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3-05/2005-05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且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297例,男265例,女32例,年龄36 ̄76岁。患者均对治疗和实验知情同意;该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全部患者置入美国BostonScientific生产的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患者支架术后6和12个月回院复查,并于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数据包括:靶血管参考管径、最小管腔直径,计算直径狭窄率、晚期管腔丢失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6个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随访支架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结果:①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晚期管腔支架内丢失显著高于支架近端边缘及支架远端边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支架再狭窄的随访:6个月时冠动脉造影有14例发生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10.4%(14/134)。再狭窄的类型以支架内弥漫性再狭窄7例。再血管化率为6.7%。③支架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显示支架部位有小动脉瘤形成1例,动脉瘤发生率为0.75%(1/134)。④心血管不良事件:支架置入后1例4个月发生猝死,猝死发生率为0.34%(1/297)。支架置入后5d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0.34%(1/297)。术后12个月晚期血栓形成2例,总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结论:①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的管腔丢失主要在支架内,置入后再狭窄以支架内弥漫性多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②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可导致靶病变血管局部小的瘤样扩张。术后及随访结果总体数据显示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与患者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其他文献
全球上网用户呈级数增长趋势,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点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应用条件。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稳定发展中,但是在全球大环境中皆有可能被普遍赶上甚至超前
韩国艺术家咸京我的创作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政治敏感性。对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微观权力与潜在影响、支配我们行为的规则,咸京我有一种直觉性的过敏和不安。她的艺术创作
<正>黑格尔曾经说过:"动作是人们意志的体现"。生活中人的语言、表情、肢体的动作总能体现出心中的意愿、目的。但在舞台上,演员常常会缺失了这种意愿的体现,或体现得不清晰
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析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特点、生物学的性能,以及在临床运用中的特点。新型内固定材料包括有限接触式接骨板、生物活性接骨板、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血管支架作为一种异物,置入后刺激血小板在血管支架表面的聚集和激活血小板系统及凝血系统功能,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导致血栓的形成,然后有大量的
上海双年展的一次偶遇,引发了笔者对漆画艺术当代性的思考。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漆画艺术的当代性何在?图式问题和质料语言问题的解决,关键还在于艺术家创作观念的革新,只
学术背景: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除具有器官特异性损害外,也可增加移植物排斥危险,进一步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存活。了解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点、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支架内及支架所在节段的再狭窄发生率。但对比两类洗脱支架的远期疗效方面国内相关资料较少,中长期随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近年来我国税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我国企业业务的会计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我们要对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本文首先概括了营改
目的:观察维生素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血脂、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12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