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探究与实施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兴起的一种交际英语教学法。随后众多语言教学专家,对这一理论不断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到九十年代该理论走向成熟。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在语言教学中,给学习者提供越多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越有利于其通过对意义的理解习得语言结构。long在其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交互修正”理论,强调意义协商和交互修正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long认为语言习得的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机制:“变化性互动”和“对话性互动”。据此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参与到知识体系主动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依据自身经验,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的过程。因而,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即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建构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这里的任务实际上就是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景。学生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可以利用一切信息资源,采用多种手段,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中澳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一)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链(task-cycle)
  (1)任务(task)——学生选取任务。
  (2)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3)成果展示(reporting)——学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1)分析(analysis)——學生通过录音或笔记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二)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实施
  1.前任务:介绍主题和任务
  (1)提问
  学生分组,设计相关“头脑风暴式”提问:What do you think decades apart means? What are some important events in a person’s life?看哪一组写得最多。然后,邀请若干学生向全班呈现他们写出的人生不同阶段,教师作出评价,并将一些有用的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但不在任务之前讲解。
  (2)讨论
  全班一起讨论下列问题:What are the important events for each of these age groups? Why is each event important?这些导入阶段的任务起着让学生们热身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任务主题,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生的认知加工负荷。
  (3)看图片并模拟对话
  请学生看图片并邀请3名志愿者示范读书中a/b/c对话句,并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来扩展对话内容。让学生做分组练习,三人一组练习对话,并在全班表演。
  2.任务环
  (1)任务
  将学生分成4~5人一组,第一步,每一组从前任务阶段的热身成果——人生的重要階段中自主选取他们认可并感兴趣的重要阶段为讨论对象。第二步,提问:What do you think life is like before and after each event? What do you think people learn from these events? 同时笔者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对照表格让学生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写下他们在重要阶段的前后变化。第三步,提醒学生使用上一次课所学习的时间状语从句,达到巩固运用知识的教学目的。由于现阶段是在小组范围内,本阶段强调的是树立信心,交谈中语言的使用是自然发生的,包含了许多探索性只求可交际、不求准确的语言运用,任务的完成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个阶段教师四下走动,监控、支持、鼓励学生尝试用目的语交际。
  (2)计划
  告知学生,他们要在8分钟的准备时间内,按照上述活动指示在全班面前表演他们所编的对话,学生草拟和排练对话的内容。教师四下走动,提出语言方面的建议、提供表达形式、帮助学生提炼、修改语言。
  (3)成果展示
  每组学生轮流向全班呈现他们所编的对话,教师或小组秘书在白板上记录该组的展示成果。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
  3.语言焦点
  (1)分析
  教师对表演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找出与对话主题相关的词和短语;教师给予帮助,学生可个别提问;教师在全班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可将相关语言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做笔记。
  (2)操练
  教师根据需要组织练习活动,以黑板上的语言分析为基础,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本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培养对句法、词组搭配、词汇等方面的意识。
  三、结语
  通过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语言环境,使得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同时加强了教学各环节的内在逻辑性,并使各环节连接自然、流畅、目的突出。学习者通过对目的语的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完成任务,达到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可以提供较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使学生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自然地习得语言。
其他文献
一、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人类的知识结构来源有直接的實践参与和间接的阅读理解等两种方式。通过生活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结合自身条件升华为理性知识,而学生主要在初步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书本上的理性知识,通过理性知识指导生活实际。因而,语文阅读在学生理解知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
期刊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而课堂展示则是高效课堂模式的灵魂。课堂展示通过学生开动认知器官,利用视、听、说、嗅、触等认知活动,对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予以直观、形象的呈现,达到分享不同观点,提供不同的思维模式,形成质疑解惑的良好学习品质,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团结的学习氛围。苏霍姆里斯基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上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先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上数学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谈几点体会。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
期刊
转换观念,轻装上阵  “教学合为时而变”,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变革中,在更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走进课堂的时候,有更多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等待我们老师去学习和研究。在大量的知识信息扑向我们时,英语课上,我们有太多的东西要教给学生。该放下的知识我们要勇于放下,该放手给学生的空间我们要大胆给予。谁说我们教给学生越多的知识,他们就会的越多。要转换我们的思想,“轻装上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
期刊
一、生物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策略  (一)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渗透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问题探讨栏目中介绍了DNA指纹法,学生由此可知DNA指纹具有完全独立的特性和个体差别性,可以通过与生活中手指指纹的特异性相联系,从而理解核酸作为承载遗传信息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生还能知晓DNA指纹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做亲自坚定还能被用于某些案件的侦破工作,在讨论问题时,既能加深学生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探究和应用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在新理念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教师应该为学生酝酿好学的激情,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好知识,而且有足够展现逻辑思维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得以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宗旨。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准确性  这就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也就是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期刊
同题异构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执教的老师不同,所备的课的风格、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同题异构这种教研活动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和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同题异构,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近期观摩了《经济生
期刊
一、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学生乐于参加一些竞赛性的活动,依据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活动,可使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在英语教学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符合“乐学”的原则。  例如我在
期刊
混合模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借助信息技术,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与数学关系密切,所以最适合进行混合教学模式尝试。从授课角度分析,首先是数学教
期刊